電影《親愛的》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鍛煉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寫好電影《親愛的》觀后感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電影《親愛的》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1
上周末我和玉林晚報的小記者們在神舟影院觀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親愛的》。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田文軍和魯曉娟一對離異的夫妻,他們的孩子田鵬跟隨爸爸生活。一天,他的兒子田鵬獨自外出玩耍不慎丟失被拐,他的爸爸媽媽就開始了一場漫長的尋找孩子的旅程。
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讓人感動,令人流淚。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田文軍為了尋找孩子想盡了辦法:報警,借助媒體,張貼尋人啟事,到處尋找... 只要有一點信息,一線希望,他都不會放過,哪怕是假的,他也要試一試。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父母的全部希望。田文軍為了找到孩子,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他還是不放棄找到孩子的希望。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我的爸爸也不例外。爸爸為了給我們安穩的生活,到了外地工作,平時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晚上都會打電話回家跟我和妹妹聊天,詢問我們的情況,告訴我們要聽話,要好好學習。每個月都會坐火車從幾百公里回來陪我們過周末,帶我們到郊外游玩。有時候媽媽對爸爸說“太遠了,坐車辛苦,不用經常回來的”,這時爸爸就會說“現在是孩子需要父親陪伴的時候,我要多陪陪他們,不想錯過他們的成長”, 聽到爸爸的話,我的心里很感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爸爸媽媽的愛,長大孝順他們。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2
今天,我們玉林晚報小記者去觀看電影《親愛的》看完后,我看到了父母對我們的情意很深。
起初,田文軍和魯曉娟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名叫田鵬。但是后來,這一對夫妻因為爭執而離了婚。兒子由田文軍撫養,而魯曉娟嫁給了別人。雖然魯曉娟和田文軍離婚了,但她每個星期都會來看田鵬,給他買許多好吃的,我體會到了一位母親對孩子暖暖的愛。看到這,我十分慚愧,這不,前幾天,因為我的作業問題,我和媽媽吵架,現在還沒理睬,前天放學回家后,我發現床頭放了一盒非常漂亮的國外巧克力,哈,這可是我從沒見過的東西,外婆告訴我,這是媽媽的同事送給她的東西,只有一盒,媽媽趕著出差,外婆讓她拆了嘗嘗再去,她都不肯,說大家都沒見過這么漂亮的糖,還是留給樂樂吧,一顆都沒吃就出發了,當時我還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想到這,我的鼻子酸溜溜的,我怎么都沒想到媽媽是因為愛我,也從來不會真正計較與我的爭執,什么好東西都想著我呢,我錯了,以后我不再和媽媽吵架了,我也應該多為媽媽想一想。
天有不測風云,田鵬因為去玩時沒管好自己,走丟了,之后,又被人給拐走了,一直沒有消息,于是,這對過去的夫妻,拋棄前嫌,一起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 后來,他們還遇到了一些也是失去孩子的爸爸媽媽們,他們團結在一起 ,相互幫助,一起想方設法地尋子,我覺得父母好偉大啊,他們為了孩子可以不顧一切,放棄一切,像田文軍夫婦,本來已形同漠路的,為了尋找田鵬,他們也會和好,會一起努力。
后來,田文軍發出了許多尋子啟示,有人騙他說是自己拐的田鵬,讓他匯錢過去,甚至,有人把他騙到了外地去再搶他的錢,但只要有一點點消息,田文軍都不會放過,我深深地感動了,我體會到了一個父親對孩子濃濃的愛,真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父母的恩情啊。
終于,在茫茫人海中,田文軍和魯曉娟找到了自己親愛的兒子,經過警方的介入,才解救回了田鵬,但還有很多孩子都沒有這么幸運,能夠回到父母身邊,我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自己的安全,千萬不能像鵬鵬一樣走失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天下的父母都是很偉大的,所以,今后我一定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孝敬父母。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3
星期天的早上,我們觀看了一場小記者團組織的親情電影---《親愛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名叫田鵬的小男孩,在一次外出玩耍時不慎走失,他的父母苦苦尋找三年終于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找到。
我被一個畫面深深打動了。
田鵬被找到后,他的父母都跟他形影不離,害怕再次把田鵬弄丟了。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確,田文軍就連扔個垃圾都要抱著孩子,而且扔垃圾的聲音一次比一次低,怕吵醒了孩子。其實說到底,田文軍就是孩子怕再次走丟,恨不能將孩子拴在身上呢。都說愛是無聲的,無私奉獻的,田鵬的父母就是典型!
前不久,我做了一件很對不起父母的事。
那天是周六下午,我和同學出去購物。寫完了作業,我拋掉一切煩惱,放肆地和同學玩著,早就將父母拋到腦后。我和同學又是逛超市,又是去游樂園,還溜去龍船逛了一圈,并不知道時間匆匆流過。
我們又走進一家甜品店,點了幾樣甜品、小吃,邊聊邊吃,開心得很。很快,一坐就是半個小時,我們也差不多吃飽了,我一看手表,驚呆了:哎呀!怎么這么晚了?都晚上七點了,怎么一玩就是四個小時,這下死定了,趕緊回家了!我和同學付了錢,馬上沖去搭公車……
一回到家,我做好被罵的心理準備。可沒想到,等候我多時的父母并沒有什么,只是走過來焦急地問我怎么回這么晚?沒有遇到什么危險吧……我偷偷抬起頭看了一眼媽媽,媽媽的眼神滿是焦急、擔心。我的眼淚不自覺地從眼角里流了出來,不禁撲向媽媽的懷里,傷心地哭了……
一旦走出父母的視線,我敢說,全世界的父母都是一樣擔心的。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4
漫漫尋子路,深深愛子情
“不論他身在何處,我一定要找到他”,一位父親堅定地說著。觀看了《親愛的》這部影片,讓我感受到了一份含蓄深沉的父愛。
三年前,他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兒子意外失蹤,從此踏上了漫漫尋子路。而這一條路卻充滿了坎坷和荊棘,多次受騙使他心中希望的火焰一次又一次熄滅,外人的輿論,妻子的指責,窘迫的生活以及內心無法抹滅的愧疚使他身心俱疲,而曾經美好的回憶都已幻變成了泡影。他擺地攤,上街乞討,只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兒子,只為在尋子路上存有一份希望和勇氣。這難道不是作為一位父親最深沉堅強的愛嗎?
反觀我的父親,他也是一位中國式父親:愛得含蓄隱忍而又博大寬厚。
我父親不大懂得如何表達愛,他只會和我一起談談人生理想這一類理性的東西。當我騎自行車摔破腿時,是媽媽沖上來問我疼不疼,而爸爸只是站在旁邊讓我爬起來繼續練;生日宴會上,媽媽陪我吹蠟燭,爸爸只是在默默地忙著燒菜;在學校寄宿時,有時候給家里打電話,哭的是媽媽,爸爸只是在旁邊默默地聽著;假期出游,都是爸爸在細心安排,而翻看照片,留下的都是我和媽媽的笑,爸爸幾乎只有一個背影。我的爸爸,就是這樣默默地、小心翼翼地表達著他的愛。
我的外公也是如此。舅舅遠在非洲,每次我們視頻通話時,外公都強露出微笑,嘴上說著自己沒事,卻趁我們不注意時,偷偷地轉過身抹眼淚。
也許每一位中國式老父親愛子女都愛得如此含蓄隱忍吧。
《親愛的》中的父親愿為兒子付出一切,而我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從小到大很少聽他們說著“你冷不冷”“你學習上還吃得消嗎”“你有什么想吃的嗎”這類的話,他們真的不擅長如何用語言去表達愛,但卻以實際行動將那種偉岸、博大的父愛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細節中。
捫心自問,你是否察覺到你父親那深沉而又含蓄的愛呢?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5
我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是美國貝芙莉克萊瑞,這本書后主要講了鮑雷伊給漢修先生寫信。
鮑雷伊的爸爸、媽媽,還有一條狗叫土匪,鮑雷伊只要是家里發生的事情就寫成信給漢修先生,在鮑雷伊上六年級因為父母離婚而轉學,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和漢修先生聯系的更加密切了。在信上說父母離婚的事情,自己轉學的寂寞,通過和漢修先生的寫信,鮑雷伊知道了怎樣面對生活去克服困難也理解了父母的無法共處的原因。雷伊堅持和漢修先生保持寫信,他從一個普通的孩子變成了快樂、自信的孩子。
讀完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生活總是有磕磕碰碰,不可能一帆風順。讓我們樂觀的去面對一切困難,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6
我們常常會用一些與孩子有關的詞語來表達美好,比如“童真”、“童趣”、“童心”、“童顏”;我們也用“八.九點鐘的太陽”、“祖國的花朵”比喻,表達對他們的希冀.在我們的印象里,凡是與孩子有關的總像張白紙一樣潔白無瑕,他們代表著純真,代表著希望.然而現實生活里總有些黑色分子一而再地摧殘這樣一些純白凈美的精靈,一遍一遍刺痛人們的心靈,挑戰人們的極限.
10月3號,江都7歲女童隨奶奶到泰州市姜堰區華港鎮親戚家參加婚禮時被拐走遭到殺害,10月6號,警方發現被遺棄的女童尸體.這樣的事件又再一次曝光在公眾面前,讓人不禁聯想到這樣的一幕: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一個面帶微笑充滿惡意的大人來到小孩面前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將這個單純的小孩吞噬,再見時已是野外小孩的尸體.我們是想向蒼天質問的痛心疾首,是想將犯人千刀萬剮也不為過的憤怒,是想到孩子滿臉笑容的無力哭泣......這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讓我們的心痛了又痛.
最近熱映的由陳可辛導演,趙薇、佟大為、黃渤等主演的電影《親愛的》,該片改編自真實新聞,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被拐走以及解救孩子的故事,也許故事本身令人動容加之演員的演技好,觀影的人不禁一次一次在觀影過程中落淚.
這樣的事情如何不再發生,如何避免?該拿什么來保護你,我的孩子,繼電影觀看結束和七歲女童遇害的事件發生后這樣的想法又再一次出現在我的腦海里,這是全社會需要共同解決的難題.
縱觀每例案件,犯人無不是利用年少無知和防范意識薄弱的弱點作案.那么如果我們對孩子們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安全教育也許是個不錯的方法.從丫丫學語開始,從家庭到學校,從日常到課堂,一遍遍強調,一遍遍教導,讓他們學會拒絕與自己不熟悉的人接觸.如此雖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但是也能強化孩子保護自己的意識.除了家庭、學校日常生活的教育,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也許可以制定專門的法律保護這些弱勢的天使.眾所周知,法律是保護公民和大力犯罪的有力武器,也許我們可以讓我們的法律、我們的制度更完善一些,更能及時有效地保護這些弱勢群體的生命健康.當前我們國家沒有一部具體關于保護拐賣兒童、虐待兒童、性侵兒童的法律,而然現如今拐賣兒童、虐待兒童、性侵兒童、少女遇害這些事件屢屢發生.那么也許是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制定一部專門法來保護這些弱勢體的權利,不再走失24小時后才能立案,家屬報警“該出手時就出手”......愿能通過我們的努力,還你一個燦爛的明天,不求你長大后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求你一生平安.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7
暑假期間我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這本書講了雷伊在小學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聯系。到了六年級,為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他跟漢修先生的聯系更加密切了。
在信中,雷伊說出了自己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學后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雷伊不但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生活,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愛,而且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一篇描寫他和爸爸做卡車出游的文章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征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成為名作家的決心。這個故事里的雷伊真有耐心,能天天寫日記。
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只要勤練習,就能成功。正所謂:功到自然成。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8
如果一個人想練就一手好文筆,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作家,那么就要讀一讀《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書的全部內容是一個小男孩寫給漢修先生的信,從信中看出,小男孩的文筆越來越好,最后成了一個小作家。
書中的男孩名字叫雷伊,他二年級的時讀過漢修先生的一本書,非常喜歡漢修先生,便與他書信來往。在信中雷伊說了父母離異。午餐被偷的種.種煩心事,在漢修先生的信中,他漸漸知道了如何面對生活。
書,不是僅僅寫得精彩就會引起人們的共鳴,而要寫的豐滿。有意義那才是好書,而《親愛的漢修先生》就是這樣一本好書。不妨大家來讀一讀!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篇9
“啊,每當想起您,敬愛的好老師,一陣陣暖流心中激蕩……”聽著《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這首歌,那個美麗、可愛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她,是《我親愛的小淘氣》劇中剛跨出校門來自農村的新老師——沈佳宜。她給予了班里一個名叫戚曉天的孩子很多:認真,努力,不放棄……
“問題”學生戚曉天誤會新來的老師沈佳宜想做自己的后媽,進行了一連串的惡作劇,讓沈佳宜老師非常難過。但她并沒有放棄戚曉天,而是決定以自己的改變來帶動他的改變。在得知戚曉天和吳英雄子在“中國織里國際童裝大賽”的比賽打賭后,沈老師主動幫助戚曉天參與到了戚其偉公司的童裝設計中。兩人的關系逐漸親密,也讓戚曉天的成績有所進步,并改掉了惡作劇的毛病。經過兩人的努力,曉天在童裝大賽中取得了冠軍。這讓我感覺到了一個不同的老師形象。有人說,老師是冬日里的暖陽,給人最溫暖的光芒;有人說,老師是夜晚最亮的北斗星,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有人說,老師是茂盛的葉子,用她那強有力的身軀呵護著我們這些未來的花骨朵兒。劇中的沈佳宜老師不正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