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總結(jié)自己的觀影體驗,從而更好地吸收電影中的營養(yǎng),提升自己的影視文化素養(yǎng)。《親愛的》電影觀后感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愛的》電影觀后感篇1
我們常常會用一些與孩子有關(guān)的詞語來表達美好,比如“童真”、“童趣”、“童心”、“童顏”;我們也用“八.九點鐘的太陽”、“祖國的花朵”比喻,表達對他們的希冀.在我們的印象里,凡是與孩子有關(guān)的總像張白紙一樣潔白無瑕,他們代表著純真,代表著希望.然而現(xiàn)實生活里總有些黑色分子一而再地摧殘這樣一些純白凈美的精靈,一遍一遍刺痛人們的心靈,挑戰(zhàn)人們的極限.
10月3號,江都7歲女童隨奶奶到泰州市姜堰區(qū)華港鎮(zhèn)親戚家參加婚禮時被拐走遭到殺害,10月6號,警方發(fā)現(xiàn)被遺棄的女童尸體.這樣的事件又再一次曝光在公眾面前,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這樣的一幕: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一個面帶微笑充滿惡意的大人來到小孩面前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將這個單純的小孩吞噬,再見時已是野外小孩的尸體.我們是想向蒼天質(zhì)問的痛心疾首,是想將犯人千刀萬剮也不為過的憤怒,是想到孩子滿臉笑容的無力哭泣......這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生,讓我們的心痛了又痛.
最近熱映的由陳可辛導演,趙薇、佟大為、黃渤等主演的電影《親愛的》,該片改編自真實新聞,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被拐走以及解救孩子的故事,也許故事本身令人動容加之演員的演技好,觀影的人不禁一次一次在觀影過程中落淚.
這樣的事情如何不再發(fā)生,如何避免?該拿什么來保護你,我的孩子,繼電影觀看結(jié)束和七歲女童遇害的事件發(fā)生后這樣的想法又再一次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這是全社會需要共同解決的難題.
縱觀每例案件,犯人無不是利用年少無知和防范意識薄弱的弱點作案.那么如果我們對孩子們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安全教育也許是個不錯的方法.從丫丫學語開始,從家庭到學校,從日常到課堂,一遍遍強調(diào),一遍遍教導,讓他們學會拒絕與自己不熟悉的人接觸.如此雖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但是也能強化孩子保護自己的意識.除了家庭、學校日常生活的教育,還需要全社會的關(guān)注,也許可以制定專門的法律保護這些弱勢的天使.眾所周知,法律是保護公民和大力犯罪的有力武器,也許我們可以讓我們的法律、我們的制度更完善一些,更能及時有效地保護這些弱勢群體的生命健康.當前我們國家沒有一部具體關(guān)于保護拐賣兒童、虐待兒童、性侵兒童的法律,而然現(xiàn)如今拐賣兒童、虐待兒童、性侵兒童、少女遇害這些事件屢屢發(fā)生.那么也許是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制定一部專門法來保護這些弱勢體的權(quán)利,不再走失24小時后才能立案,家屬報警“該出手時就出手”......愿能通過我們的努力,還你一個燦爛的明天,不求你長大后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求你一生平安.
《親愛的》電影觀后感篇2
“你說孩子被拐到那家,他是多久才叫她媽的?”樓梯口,他終于問出口,有點怯。他們是離婚夫妻,丟失了孩子,共同奮力尋找。三年后,終于找到,但孩子卻忘記了他們。她回頭看了一眼,千言萬語都在這一眼,憤怒、悲傷、絕望、怨憎,還有無盡的哀傷,終于她什么也沒說,轉(zhuǎn)身下樓。連背影也都滿是疼痛。
第二遍看《親愛的》,依舊被這個細節(jié)深深打動。比起這部電影里更為尋常的聲嘶力竭和痛哭流涕,我更偏愛黃渤和郝蕾這節(jié)制的表演。看起來很是平常,細細想?yún)s是大慟。
雖然電影把一多半的篇幅給了丟孩子和找孩子,甚至曾用名是“打拐”,但正如導演所說,劇情真正開始其實是在找到孩子之后。只那一眼,就精準地刻出,被拐兒童重新與親生父母建立情感的艱澀。又好像,電影用最后幾十分鐘,直視了被拐兒童對身為人販子妻子的養(yǎng)母難以割舍的“親情”,討論了人販子的妻子是否有領(lǐng)養(yǎng)孤兒的權(quán)利,并剝開了為生二胎要給丟失的小孩開死亡證明的疼痛……
有人批評導演把苦難當情懷,提筆很重卻落筆太輕,說《親愛的》避開了拐賣的'真實罪惡,轉(zhuǎn)而選擇以親情化解社會丑惡。我卻很為陳可辛涉獵這一現(xiàn)實題材的誠意,感動。哪怕有限,但通過演員精湛的表演,我們還是觸摸到了丟失孩子的絕望,觸摸到了當代中國的碌碌眾生相。哪怕電影并不能完全直面司法的灰色地帶,也未必可以清楚探討道德困境,但起碼它能讓我們對路邊乞討的孩子再多一點關(guān)注,對這個社會多一點點暖。這便已很好。
就好像,用近乎紀錄片的口吻講述三十年代的文壇舊事,《黃金時代》在商業(yè)上潰敗了,但我依然敬重許鞍華的勇氣,因為她以盡可能尊重歷史的態(tài)度,描摹了那個時代。這兩個香港導演的情懷,讓人覺得寬慰,至少又愿意相信國產(chǎn)電影不全是商業(yè)大片和胡鬧惡搞,或者脫離現(xiàn)實的青春故事,盡管那樣更有機會刷新票房紀錄。
想及此,不免有點難過。跟大多國產(chǎn)電影一樣荒誕滑稽的,還有假惺惺的真人秀、灑狗血的電視劇、很勵志的暢銷書,和很多。
《親愛的》電影觀后感篇3
暑假期間我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這本書講了雷伊在小學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聯(lián)系。到了六年級,為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跟漢修先生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了。
在信中,雷伊說出了自己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zhuǎn)學后不適應(yīng)以及他內(nèi)心的孤獨。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雷伊不但學會了應(yīng)該如何面對生活,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guān)愛,而且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一篇描寫他和爸爸做卡車出游的文章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征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成為名作家的決心。這個故事里的雷伊真有耐心,能天天寫日記。
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只要勤練習,就能成功。正所謂:功到自然成。
《親愛的》電影觀后感篇4
讀了這本《親愛的漢修先生》,我覺得鮑雷伊從不喜歡寫作和讀書到喜歡寫作和讀書之間經(jīng)過了很多事情,后來他寫的描寫他和爸爸坐卡車出游的文章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征文的榮譽入圍獎,我真為他高興,我也要學他愛上讀書。
在鮑雷伊給漢修先生的第一封里,他把“朋”字寫成了“明”字,老師又教“朋”是:好朋友連續(xù)兩個月都不會吵架。我覺得很好笑。 鮑雷伊第一次寫日記不會寫就去請教漢修先生,漢修先生的答復是:“你只要假裝給一個人寫信就行了。”這樣鮑雷伊會寫日記了,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
在圣誕節(jié)的當天鮑雷伊沒有收到爸爸送的禮物,他很沮喪,誰知道第二天爸爸的禮物被寄過來了,鮑雷伊很高興,我也替他感到高興!在爸爸把“土匪”弄丟的那段時間里,我相信鮑雷伊一定非常傷心,我也很為他難過。
鮑雷伊是一個聰明、活潑、愛動腦筋的孩子,我很喜歡他發(fā)明的午餐盒警報器,更喜歡他。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孩子。
《親愛的》電影觀后感篇5
《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是李老師推薦給我們的書,里面寫著鮑雷斯崇拜漢修先生的故事,還有鮑雷斯午餐被盜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午餐被盜的故事,自從鮑雷斯午餐被盜,他就想辦法在他的午餐盒上裝一個防盜警報器,實在想不到辦法,就拿膠帶將午餐盒纏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結(jié)果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開吃到午餐,害得別人都笑他。最后,他終于想到了辦法,用鐵絲做一個掛鉤,掛在一個小開關(guān)上,假如他不在時,有人打開他午餐盒蓋子,就會發(fā)出比雷聲還大的聲音。
這本書實在太有趣了,大家都來看一看吧!
《親愛的》電影觀后感篇6
我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是美國貝芙莉克萊瑞,這本書后主要講了鮑雷伊給漢修先生寫信。
鮑雷伊的爸爸、媽媽,還有一條狗叫土匪,鮑雷伊只要是家里發(fā)生的事情就寫成信給漢修先生,在鮑雷伊上六年級因為父母離婚而轉(zhuǎn)學,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和漢修先生聯(lián)系的更加密切了。在信上說父母離婚的事情,自己轉(zhuǎn)學的寂寞,通過和漢修先生的寫信,鮑雷伊知道了怎樣面對生活去克服困難也理解了父母的無法共處的原因。雷伊堅持和漢修先生保持寫信,他從一個普通的孩子變成了快樂、自信的孩子。
讀完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生活總是有磕磕碰碰,不可能一帆風順。讓我們樂觀的去面對一切困難,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親愛的》電影觀后感篇7
從小爸爸媽媽叫我不要到處亂跑,別走丟了,還對我說:“如果被壞人拐走了,就永遠見不到爸爸媽媽,那有多可怕呀!”看了《親愛的》的電影后,我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并不是在嚇唬我,真的有這樣的事,想想都覺得后怕。
影片里,鵬鵬和他爸爸一起生活,爸爸每天都很忙,很少照顧到他,就在一天下午,他跟小伙伴一起跑出去玩,看到媽媽的車就追了過去,結(jié)果為了追媽媽的車一去不復返。鵬鵬不見了,他爸爸媽媽非常地傷心,很后悔沒把鵬鵬找看好。后來,他們通過各種辦法去尋找鵬鵬,還吃了不少苦,途中還遇上了騙子,可以看得出,他們找得非常辛苦。花了很長的時間,終于找到了兒子鵬鵬,他們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反而更加傷心,因為鵬鵬被拐到了一戶偏僻山村農(nóng)民家里,生活了好幾年,已經(jīng)認不住他們了,最讓他們傷心的是,他們聽不到鵬鵬再喊:“爸爸媽媽。”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很多,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時,一個人不能到處亂跑,不然就像鵬鵬一樣被壞人拐走,很難才找得回來,也有可能永遠都找不回來了。平時外出,難怪爸爸媽媽總是拉緊我的手,生怕我走丟,就算在游樂場玩,他們也會在一旁看著我,爸爸媽媽這么愛我,我不想離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