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
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積累自己的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從而更好地成長和發展。這里給大家分享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方便大家寫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時參考。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1
“不論他身在何處,我一定要找到他”,一位父親堅定地說著。觀看了《親愛的》這部影片,讓我感受到了一份含蓄深沉的父愛。
三年前,他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兒子意外失蹤,從此踏上了漫漫尋子路。而這一條路卻充滿了坎坷和荊棘,多次受騙使他心中希望的火焰一次又一次熄滅,外人的輿論,妻子的指責,窘迫的生活以及內心無法抹滅的愧疚使他身心俱疲,而曾經美好的回憶都已幻變成了泡影。他擺地攤,上街乞討,只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兒子,只為在尋子路上存有一份希望和勇氣。這難道不是作為一位父親最深沉堅強的愛嗎?
反觀我的父親,他也是一位中國式父親:愛得含蓄隱忍而又博大寬厚。
我父親不大懂得如何表達愛,他只會和我一起談談人生理想這一類理性的東西。當我騎自行車摔破腿時,是媽媽沖上來問我疼不疼,而爸爸只是站在旁邊讓我爬起來繼續練;生日宴會上,媽媽陪我吹蠟燭,爸爸只是在默默地忙著燒菜;在學校寄宿時,有時候給家里打電話,哭的是媽媽,爸爸只是在旁邊默默地聽著;假期出游,都是爸爸在細心安排,而翻看照片,留下的都是我和媽媽的笑,爸爸幾乎只有一個背影。我的爸爸,就是這樣默默地、小心翼翼地表達著他的愛。
我的外公也是如此。舅舅遠在非洲,每次我們視頻通話時,外公都強露出微笑,嘴上說著自己沒事,卻趁我們不注意時,偷偷地轉過身抹眼淚。
也許每一位中國式老父親愛子女都愛得如此含蓄隱忍吧。
《親愛的》中的父親愿為兒子付出一切,而我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從小到大很少聽他們說著“你冷不冷”“你學習上還吃得消嗎”“你有什么想吃的嗎”這類的話,他們真的不擅長如何用語言去表達愛,但卻以實際行動將那種偉岸、博大的父愛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細節中。
捫心自問,你是否察覺到你父親那深沉而又含蓄的愛呢?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2
“你說孩子被拐到那家,他是多久才叫她媽的?”樓梯口,他終于問出口,有點怯。他們是離婚夫妻,丟失了孩子,共同奮力尋找。三年后,終于找到,但孩子卻忘記了他們。她回頭看了一眼,千言萬語都在這一眼,憤怒、悲傷、絕望、怨憎,還有無盡的哀傷,終于她什么也沒說,轉身下樓。連背影也都滿是疼痛。
第二遍看《親愛的》,依舊被這個細節深深打動。比起這部電影里更為尋常的聲嘶力竭和痛哭流涕,我更偏愛黃渤和郝蕾這節制的表演。看起來很是平常,細細想卻是大慟。
雖然電影把一多半的篇幅給了丟孩子和找孩子,甚至曾用名是“打拐”,但正如導演所說,劇情真正開始其實是在找到孩子之后。只那一眼,就精準地刻出,被拐兒童重新與親生父母建立情感的艱澀。又好像,電影用最后幾十分鐘,直視了被拐兒童對身為人販子妻子的養母難以割舍的“親情”,討論了人販子的妻子是否有領養孤兒的權利,并剝開了為生二胎要給丟失的小孩開死亡證明的疼痛……
有人批評導演把苦難當情懷,提筆很重卻落筆太輕,說《親愛的》避開了拐賣的'真實罪惡,轉而選擇以親情化解社會丑惡。我卻很為陳可辛涉獵這一現實題材的誠意,感動。哪怕有限,但通過演員精湛的表演,我們還是觸摸到了丟失孩子的絕望,觸摸到了當代中國的碌碌眾生相。哪怕電影并不能完全直面司法的灰色地帶,也未必可以清楚探討道德困境,但起碼它能讓我們對路邊乞討的孩子再多一點關注,對這個社會多一點點暖。這便已很好。
就好像,用近乎紀錄片的口吻講述三十年代的文壇舊事,《黃金時代》在商業上潰敗了,但我依然敬重許鞍華的勇氣,因為她以盡可能尊重歷史的態度,描摹了那個時代。這兩個香港導演的情懷,讓人覺得寬慰,至少又愿意相信國產電影不全是商業大片和胡鬧惡搞,或者脫離現實的青春故事,盡管那樣更有機會刷新票房紀錄。
想及此,不免有點難過。跟大多國產電影一樣荒誕滑稽的,還有假惺惺的真人秀、灑狗血的電視劇、很勵志的暢銷書,和很多。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3
今天,媽媽又給我買了一本《親愛的漢修先生》,我一見到,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這本書太好了,我拿到手里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這本書的主人翁是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鮑雷伊。他非常喜歡漢修先生的作品,是漢修先生的忠實讀者。從喜歡到書信交流,鮑雷伊一封接一封的給漢修先生寫信,及時后來轉學校也沒有間斷他們的聯系。鮑雷伊在信中和漢修先生無所不談,他經常告訴漢修先生自己近期的情況,他告訴漢修先生父母離異的實情和自己對轉學的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
鮑雷伊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交流,不但學會了怎樣和人談話,還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而且還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寫出了自己和爸爸坐車出游的文章還獲得了小作家征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堅定了鮑雷伊成為一名作家的決心。
我從這本書中感悟到,做人要懂得寬容、尊重和理解別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寬容、尊重和理解,這個社會才會和諧。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4
我們常常會用一些與孩子有關的詞語來表達美好,比如“童真”、“童趣”、“童心”、“童顏”;我們也用“八.九點鐘的太陽”、“祖國的花朵”比喻,表達對他們的希冀.在我們的印象里,凡是與孩子有關的總像張白紙一樣潔白無瑕,他們代表著純真,代表著希望.然而現實生活里總有些黑色分子一而再地摧殘這樣一些純白凈美的精靈,一遍一遍刺痛人們的心靈,挑戰人們的極限.
10月3號,江都7歲女童隨奶奶到泰州市姜堰區華港鎮親戚家參加婚禮時被拐走遭到殺害,10月6號,警方發現被遺棄的女童尸體.這樣的事件又再一次曝光在公眾面前,讓人不禁聯想到這樣的一幕: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一個面帶微笑充滿惡意的大人來到小孩面前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將這個單純的小孩吞噬,再見時已是野外小孩的尸體.我們是想向蒼天質問的痛心疾首,是想將犯人千刀萬剮也不為過的憤怒,是想到孩子滿臉笑容的無力哭泣......這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讓我們的心痛了又痛.
最近熱映的由陳可辛導演,趙薇、佟大為、黃渤等主演的電影《親愛的》,該片改編自真實新聞,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被拐走以及解救孩子的故事,也許故事本身令人動容加之演員的演技好,觀影的人不禁一次一次在觀影過程中落淚.
這樣的事情如何不再發生,如何避免?該拿什么來保護你,我的孩子,繼電影觀看結束和七歲女童遇害的事件發生后這樣的想法又再一次出現在我的腦海里,這是全社會需要共同解決的難題.
縱觀每例案件,犯人無不是利用年少無知和防范意識薄弱的弱點作案.那么如果我們對孩子們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安全教育也許是個不錯的方法.從丫丫學語開始,從家庭到學校,從日常到課堂,一遍遍強調,一遍遍教導,讓他們學會拒絕與自己不熟悉的人接觸.如此雖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但是也能強化孩子保護自己的意識.除了家庭、學校日常生活的教育,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也許可以制定專門的法律保護這些弱勢的天使.眾所周知,法律是保護公民和大力犯罪的有力武器,也許我們可以讓我們的法律、我們的制度更完善一些,更能及時有效地保護這些弱勢群體的生命健康.當前我們國家沒有一部具體關于保護拐賣兒童、虐待兒童、性侵兒童的法律,而然現如今拐賣兒童、虐待兒童、性侵兒童、少女遇害這些事件屢屢發生.那么也許是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制定一部專門法來保護這些弱勢體的權利,不再走失24小時后才能立案,家屬報警“該出手時就出手”......愿能通過我們的努力,還你一個燦爛的明天,不求你長大后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求你一生平安.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5
讀了《親愛讀的漢修先生》這本書后,我很喜歡這本書,應為這本書勝過所有的作文書是我的寫作水平大大提高。
我喜歡鮑雷伊的優點是:他肯自己動手實踐作午餐防盜警報器,他原先不會寫信、回信經過和漢修先生寫信、回信鮑雷伊漸漸的學會了寫信、回信。還有鮑雷伊自己回答漢修先生的十個問題。
我喜歡漢修先生的優點是:是他教會了鮑雷伊學會了寫信、回信。我還發現第一篇信中有一個錯別的字就是他把朋友的“朋”寫成“明”有了,后來老師教了一個方法記住朋字:好朋友連續兩個月都不會吵架。
三月二十六日,鮑雷伊寫過這樣一段話:有些同學很生氣,因為他們的作品沒有得獎,或者沒有被印出來。他們說他們再也不寫任何東西了我覺得他們的想法很愚蠢。我聽說真正的作家寫出來的東西有時候也會被退稿。我想,人沒有一帆風順的。即使得不到學習標兵,我也要努力學習。(人沒有一帆風順的),這一句話值得大家學習。
鮑雷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
我寫的不是太感動,這是我的感受,同學們,趕快寫一寫你的感受,讓我看一看吧!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6
自從看了《親愛的》這部電影,父母對我的愛,我大有感悟。
電影里的鵬鵬不見了,他的父母不惜一切代價尋找自己的孩子。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鵬鵬的父母下定決心都要去找到他。他的爸爸為了找到他跳進了江里,他的媽媽為了找到他,得了心理疾病。每次一有新消息,他們就會像飛蛾撲火一樣趕過去。只要他們一閉上眼睛腦子里都是鵬鵬。最后,鵬鵬的父母終于找到了他。盡管鵬鵬對親生父母已經沒有記憶,但是他的爸爸媽媽沒有放棄,還是不斷地給予他愛。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紅了,想起了平時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翻出了釣魚竿,于是興沖沖地給爸爸打電話,央求他帶我去釣魚。爸爸也很爽快地答應了。結果我等啊等,七點多鐘爸爸才滿臉疲憊地回家來,并且取消和我的約定。我聽了馬上發起了火,砰地一聲把爸爸拒絕在了我的房門外。吃過晚飯,等我氣消了,爸爸跟我解釋了原因:”孩子,天太晚了,而且外面下著小雨,江邊的泥地很滑。這樣環境太不安全了,所以我才取消我們的約定。等下次天氣好了,爸爸一定帶你去釣魚。“聽到這,我才明白爸爸是擔心我的安全才不遵守約定的。我為自己剛才的行為感到羞愧。
天下的父母都是不容易的。父母把自己最大的愛給了我們,那是用多少金錢都買不回來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不要等到父母的愛消失了才去珍惜。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7
讀了這本《親愛的漢修先生》,我覺得鮑雷伊從不喜歡寫作和讀書到喜歡寫作和讀書之間經過了很多事情,后來他寫的描寫他和爸爸坐卡車出游的文章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征文的榮譽入圍獎,我真為他高興,我也要學他愛上讀書。
在鮑雷伊給漢修先生的第一封里,他把“朋”字寫成了“明”字,老師又教“朋”是:好朋友連續兩個月都不會吵架。我覺得很好笑。 鮑雷伊第一次寫日記不會寫就去請教漢修先生,漢修先生的答復是:“你只要假裝給一個人寫信就行了。”這樣鮑雷伊會寫日記了,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
在圣誕節的當天鮑雷伊沒有收到爸爸送的禮物,他很沮喪,誰知道第二天爸爸的禮物被寄過來了,鮑雷伊很高興,我也替他感到高興!在爸爸把“土匪”弄丟的那段時間里,我相信鮑雷伊一定非常傷心,我也很為他難過。
鮑雷伊是一個聰明、活潑、愛動腦筋的孩子,我很喜歡他發明的午餐盒警報器,更喜歡他。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孩子。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8
小伙伴們,你們知道電影首映式是什么嗎?在首映式中,電影里的主要演員都會和你面對面哦!就像天上掉餡餅,我有幸參加了我們湖州人自己拍的《我親愛的小淘氣》首映式,這可把我樂壞了。
那天,我和媽媽去了織里參加《我親愛的小淘氣》首映式,參加首映式的演員陣容強大,三個漂亮的小姐姐,是片中的主要演員;一個帥氣的小哥哥,是電影里的主人公叫戚曉天;同時參加的還有電影里的主人公戚曉天的爸爸,及這部電影的編劇、導演。只見他們穿著禮服,踩著紅毯走進了會場,主持人對他們一一進行了采訪。然后他們坐在了觀眾席上,我往后一看,呀!他們就坐在我的.身后,和演員們這么零距離的接觸,我好像是做夢一樣,心砰砰得直跳。
接下來就是我們最激動的環節——看電影啦。原來這是一個關于調皮搗蛋、自以為是的小朋友在成長中學會愛和理解愛,最終在愛的幫助下尋到自己目標的故事。
結束后,很多人在采訪主要演員,我聽到小演員哥哥說,他在生活中其實也很淘氣,通過拍電影才知道爸爸媽媽的辛苦,懂事了,長大了。我想媽媽說的對:“我們都是淘氣的寶貝,但是我們這些寶貝都得學會在淘氣中成長。”
關于親愛的電影觀后感大全篇9
文中主人鮑雷伊是一個活潑開朗小男孩。鮑雷伊是漢修先生的書迷,他常常會給漢修先生寫信。鮑雷伊的媽媽和鮑雷伊的爸爸離婚了,這讓鮑雷伊很傷心。鮑雷伊跟媽媽,鮑雷伊的狗“土匪”跟爸爸。鮑雷伊新學校里的午餐,經常被人偷吃。
法蘭德林先生建議鮑雷伊裝一個警報器。鮑雷伊用聰明的頭腦做了一個警報器,后來沒人偷過他的午餐了,這本書十分深刻生動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