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
每個人都面臨紛繁的選擇,唯有對自己真誠,內心沒有雜念和疑問,才能勇往直前。這是影片的思想主旨,也是導演李芳芳對“無問西東”四個字的理解與表達。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看了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看了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1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著屬于自己的真實……
《無問西東》主要講述了四個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同的時代迎接最艱難的選擇:陳鵬在愛情和理想之間徘徊,張果果對四胞胎提供幫助后,懷疑四胞胎的家人賴上了他,還被上司算計離職;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勸阻,投身戰(zhàn)場,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吳嶺瀾在轉專業(yè)的問題上犯難……
整篇電影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么是真實?梅老師說: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泰戈爾說:世界于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們應該不顧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尋求自己的真實。
再來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的母親管的很嚴,當他的母親發(fā)現他要當飛行員時,立即就跟他講起了家規(guī)。她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么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終受不了自己的祖國被侵犯,最終為祖國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時是1940年,抗日戰(zhàn)爭已經進入最為艱難的時刻。棗宜會戰(zhàn)中宜昌淪陷,日軍以此為基地開展對陪都重慶的大轟炸;后來美國來中國支援并組建了飛虎隊,沈光耀便加入了飛虎隊。我不禁想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zhàn)爭,可是我們卻坐在空調房里,躺在軟沙發(fā)上,比起沈光耀他們,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我們應珍惜現在。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看了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2
聽說影片《無問西東》很值得觀看,于是也去影院一探究竟。直到快結尾時,影片并沒有太多地影響了我的情緒,我?guī)缀跻玖㈦x席了。但片尾羅列出的眾多大師,讓我感動不已。一群國難時期衣衫襤褸的年輕人,在幾千里的遷棲中求學,在防空洞里讀書,在風雨中跑步,在饑餓中和苦難中心懷家國,最后竟然成就這么多世界級的大師。感慨之余,慚愧不已。
也身為大學教授,今天的自己為什么未成大師?也不曾培養(yǎng)出大師。不但自己,其他的教授,乃至于整個大學,整個國家的大學,幾十年來又何曾培養(yǎng)出多少大師?高大堂皇的樓宇下,嶄新的儀器設備,還有滾滾的經費,我們除了發(fā)表幾篇近乎無人觀看的SCl論文,以此而獲得的五年一輪打破頭的晉升,當然還有年底老師與學院為斤斤計較而磨破嘴皮的,無聊之極且斯文掃地的工分。
與大師相比,我們差不在天賦,差不在金錢,差不在校舍大樓,差不在教學條件。差在志向,差在理想,差在責任感,差在使命感。在一個更為和平的時代,更為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我們?yōu)榧覈隽诵┦裁?我們學了些什么本領,能為國家做點什么?我們抱怨得太多,對得失計較得太過。高曉松就曾經對某清華學生大發(fā)雷霆,一個清華學生竟然沒有想到為國家做點什么,而只想到找個穩(wěn)定且收入高的工作。有一篇大罵當代大學生的文章,叫”今天的大學生,你不下崗,天理難容”。文章雖然有失偏頗,但確也在理,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缼乏遠大的抱負,為世俗和渾渾噩噩所吞噬。你們整天與手機為伴,與游戲為舞。社會和父母長輩養(yǎng)育了你們,現在老齡社會社會已經來臨,你為國家為社會準備好了嗎?你將以什么回報養(yǎng)育你的家國?你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足夠服務于社會了嗎?你有與你父輩一樣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體質嗎?你能像我們曾經那樣,承擔起包攬一家八口的家務嗎?你有護理老人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嗎?整天手埲一個手機,生命分分秒秒在腐爛,青春在凋零,人生在虛度,理想早已成了冤魂。
西南聯大,簡陋的校舍、清貧的教授,但培養(yǎng)的大師燦若繁星。大家都耐得住清貧,每一個師生都在為搶救文化、救亡圖存作貢獻。西南聯大,中國大學的珠峰,何日君再來?
看了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3
看了《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它令我感動至極。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講述了發(fā)生在不同時期的連接在一起的四個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有感觸的是一位成績優(yōu)異的飛行員沈光耀在抗日戰(zhàn)爭時的.故事。
沈光耀為了保衛(wèi)祖國,放棄了很好的學校,而選擇在條件十分艱苦的飛行學院學習,在這里時不時有飛機投彈,時時威脅著生命。在西南聯大時學校因為缺錢,屋頂只能用茅草蓋。在雨季,傾盆大雨沖刷著屋頂,發(fā)出劇烈的響聲,甚至,還有雨穿透屋頂,肆無忌憚的進入房間,沖刷著泥地。在這樣的日子里,雨聲掩蓋了老師上課的嗓音,雨水打濕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衣服,但他仍然堅持著學習,在轟隆的飛機聲中,咚咚作響的雨聲中度過一天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有一位美國軍官來到學校挑選飛行員,他在一陣的猶豫彷徨后,最終決定棄筆投戎,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在學院里,他會偷偷的省下一些吃的,然后在每次飛行訓練結束后,默默的帶上食物冒著被敵機追蹤的危險去往一個偏遠的只有小孩的村莊投放食物,這些村里的小孩也親切的稱呼他為“晃晃”。就這樣經過日復一日的學習、訓練。他成為了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飛行員,可以參加任務,報效祖國。然而,在某次作戰(zhàn)中,由于和敵方力量懸殊,最終,為了減少傷亡,他駕駛著自己的戰(zhàn)斗機毅然決然的撞上敵艦,從容赴死。
在電影里有這樣的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而沈光耀就是這句話的最后執(zhí)行者,他的這種為別人著想,愛國,富有同情的精神,最終造就了他這樣堅毅的人。他的精神應該被后人傳承,教育后人。讓我們永遠地銘記這種堅毅的,富有同情的精神,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看了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4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們一家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無問西東》。里面有一段故事是說在20世紀30年代,一個叫沈光耀的學生從香港來到清華大學求學。當時因為戰(zhàn)爭,學習環(huán)境很差,教室都是用稻草做的。盡管他是個富家子弟,但他也希望獲取更多知識報效國家。當他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祖國遭到了襲擊,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去當兵。在軍營里,他不但給貧困地方的孩子送東西吃,而且最后勇敢地走上了戰(zhàn)場,打死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最后不幸英勇犧牲。
看完這部片子以后,我發(fā)現那時的學生是這樣求知若渴,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都好艱辛啊!以前的學習環(huán)境很差,教學的儀器又很少,比現在落后了太多太多。我們現在有明亮、干凈的教室,有教學用的電視,還有這么多老師來給我們上課,也沒有那么多戰(zhàn)爭和顛沛流離。雖然我們現在的學業(yè)不輕松,作業(yè)要求也很高,但一想到電影里沈光耀在如此艱難的環(huán)境下也刻苦學習,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把握現在的機會,努力學習??吹诫娪袄锷蚬庖谏钗镔Y如此匱乏的情況下,也省下自己的口糧,送給窮苦的孩子們。我覺得在新時代,更應該發(fā)揚助人為樂的精神。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也很喜歡幫助同學,當一個同學生病的時候,我可以主動幫他帶作業(yè),幫他補課。以后我還要更關心周圍的同學和伙伴們,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毫不猶豫的伸出友愛之手,使大家一起進步!
我們現在在一個新時代,沒有戰(zhàn)爭,只有和平。這是最好的學習機會,時間一去不復返,我要好好把握它。當別人在隨意玩耍的時候,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我現在年紀還小,等我長大了以后,要像沈光耀一樣,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勇敢的沖出來,報效祖國。現在先要打好基礎,以后才能為祖國多出一份力,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強大。記得古文《少年中國說》里說過:“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蔽覀兦嗌倌陸摌淞⑦@遠大的志向,承擔這重大的責任。
看了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5
《無問西東》里面還講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上課的一些歷史故事。
說實話,汪老師并不是資深的電影控,我能走進電影院去觀看這部文藝電影,是緣自對這所中國百年名校的敬仰而去的,實事證明,這部電影沒有讓我失望,立意之高,底蘊之深厚,是最大的看點。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有句超級棒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蔽娜说娘L骨,國難當前,大學教育的擔當,故事主要運用四代人的故事,架構起清華大學精神的傳承。影片中折射出來的大學精神,教育之根本,是汪老師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最為關注的地方。
一個國家,強不強大,重在教育的發(fā)展。作為清華名校走出來的的學子,更是要胸懷天下,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的高曉松曾說:“名校是干什么用的?名校是鎮(zhèn)國重器”!名校培養(yǎng)人才,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一個名校生的風范。
《無問西東》采用四重敘事手法,構思別致。四段故事,人物主角都是清華畢業(yè),縱橫交錯、情節(jié)上跨越時空,每個人物都足以給我烙下深刻的印跡。
無論是一部電影作品、還是一部文學作品,只要你用心去體會,都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理解,將這些體會提煉出來,就會有更多收獲。《無問西東》給汪老師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做人一定要真實,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要聽從內心的想法。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一位富家公子沈光耀(王力宏演),他考入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他的家人希望他在這所名校好好讀書,不要想著報國不報國,要按照家人的意愿,順利讀完大學,然后結婚生子,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平靜的過完一生……可是,在面對自己上課的大學被日本飛機狂轟濫炸時,他在孝道與報國從軍之間糾結,當他看到流離失所的民眾和死去的同胞,這位名校高材生聽從內心,毅然從軍。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想必,做為一個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人,都會理解沈光耀的做法。
另一個人物吳嶺瀾,英文成績第一,而物理成績卻落在了“無列”,他一時迷茫不絕,還是想跟風學自己并不突出的理科,因為他認為學理科有出路。當時,他清華大學老師讓他轉文科專業(yè),且這位老師的一席話,說出了做人做事,以及學習的根本意義,他讓吳嶺瀾要“真實”,不要被現實給左右了,要聽從內心。這位民國大學老師提到,真實是什么?真實就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電影中這段大學老師對學生的談話,告訴學生,做人不必客意去迎合,不隨波逐流,要聽從內心。汪老師特別欣賞這一番話,有時我們就是太在意別人的感受,整天活在別人的世界里,從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堅守自己的人生方面,從容篤定地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無問西東,不正是我們當下浮躁的社會所欠缺的嗎?
汪老師寫到這里不禁想到了魏晉風骨,竹林七賢他們至真的'性情,不就是活脫脫的“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嗎?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大文學家。當時,司馬昭大權獨攬,權傾朝野,他曾想拉攏嵇康,但是,嵇康在當時的政治爭斗之中是傾向曹家皇室一邊的。對于司馬昭他采取不合作,不給面子的態(tài)度。因此司馬昭特別忌恨他。
嵇康和山濤本來是好朋友,但因山濤結交了司馬權貴,嵇康一怒之下,寫出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他這種「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做法,為世人所敬仰。后來司馬昭還是容不下他,要除掉嵇康。臨刑前,嵇康神色自若,彈奏一曲《廣陵散》,從容赴死。嵇康身上的真實,就是魏晉風骨最典型的代表。《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也讓汪老師隱隱約約找到了這種文人風骨,簡單地說,就是“人”的覺醒。
當汪老師走進歷史之中,稍有風骨的文人身上,似乎都有著「真實,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一面。曾子臨死時記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門人把它還過才瞑目。吳季札心里暗許贈劍給徐君,沒有實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鄭重地把劍掛在徐君墓邊的樹上。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淡泊功名。這些人在小節(jié)如此,大節(jié)更不消說。保持氣節(jié),聽從內心,不必客意去迎合別人,不隨波逐流......這些或許也正是百年名校清華的精神,具有這樣人格的人不得不讓人敬仰!
走出影院之后,汪老師在想,眼下我們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正是給人以從心里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的情懷。
活在當下的我們,能用心去觸之摸之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彪娪爸袀鬟f的這些人文精神真的讓人流連,讓人銘記,讓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