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左耳電影的觀后感
《左耳》是2014年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與江蘇譯林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青春電影,由蘇有朋導演,陳都靈、歐豪、楊洋、胡夏、馬思純等主演。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看左耳電影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看左耳電影的觀后感1
一開始對電影沒有期待,因為近些年青春電影總無故傷感,也因為我不再記得小說的內容。我也承認左耳有很多不足,在情節設置、感情表現等很多方面都不能說是一部好電影。甚至現在讓我選,我連書也不會看。但《左耳》這本書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青春小說,兩本書是初中時光里很重要的陪伴。
當電影開始的那一刻,小耳朵、張漾、黎吧啦、許弋,就那么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眼前。當時看小說時所幻想的一幕幕場景,又重新一點一滴呈現。
太多的情節,不知從哪里說起。剛開始工作,每日千篇一律的生活,簡簡單單陽光向上,告別了大學總為青春傷感的時光。卻突然開始情緒泛濫。
在高中的那段歲月,以為世界就那么簡單,經歷著自己的小情感。
年少輕狂卻又拼命努力,憧憬著未來去往北京的生活。
以為很多可以永遠,以為未來總布滿光明,走出高中校園才漸漸發現這世界太特么大了一切都變了模樣。
在張漾與黑人重逢喝酒時,自己也想回到那種日子,可以與三五老友相聚,抽煙喝酒往事如過眼如煙,聊一聊笑一笑。
記得看小說時,小耳朵,從這個名字,就感覺是非常可愛的存在。青春的歲月總難免有許多傷感、叛逆、別離。如海面上狂風驟雨,驚濤駭浪。卻也總會守得云開見月明,就如最后小耳朵和張漾,說給左耳的一句甜言蜜語,平淡卻又純粹的走在了一起。
看左耳電影的觀后感2
今年五一放假,我和我表姐去看了場電影,名叫《左耳》。這部電影是根據饒雪漫的書改編的,主人公有李珥(小耳朵)、黎吧啦、許弋、張漾等。
小耳朵,一個好姑娘,左耳聽力不好,對著她左耳說話,她聽不見;吧啦,一個美麗的壞女孩,視小耳朵為唯一的朋友;許弋,一個好學生,后來逐漸變壞;張漾,一個酷酷帥帥的男生。于是,我又把書買來看了一遍。
我看著看著,哭了。為吧啦的死而哭,為張漾的身世而哭,為許弋的墮落而哭。吧啦她說,她欠很多人一句對不起,卻再也沒有機會說了。知道了身世真相的張漾,得到小耳朵救贖的許弋,與張漾重逢的黑人,有琳學姐開導的小耳朵,和張漾兩清的蔣皎……往前走,總還有路,前方是否還有背叛,還有墮落,還有其他殘酷。就像琳說的,傻完了,就長大了。
水下的那一幕相見,之前壓抑在心頭的悲傷遺憾,突然跟著眼淚一起解脫了。被黑人灌酒時沒有二話,被小耳朵仇恨時沒有多言,被蔣皎責難時沒有辯解,他關心許弋過得好不好,他積極努力去重生,也希望所有人都能重新開始。但是,那個能陪他喝酒交心的女孩走了,封存在心底的遺憾和自責,其實從來都沒有放下過。吧啦的墓前,張漾的痛哭,小耳朵的回答,那一句遺言,你沒有理由不為之動容。那一刻,友情、愛情,所有的遺憾,終于得到了最好的解脫。
甜言蜜語,說給左耳聽。
看左耳電影的觀后感3
饒雪漫的小說看的不多,大眾喜歡將她的小說定義為“青春疼痛”,大致意思就是小說內容主要是圍繞校園生活,講述一群擁有不同性格的年輕人青春期成長的疼痛故事。比如《會痛的十七歲》、《沙漏》還有《校服的裙擺》等。
《左耳》是其中最喜歡的一部作品,因此電影一上線就馬上搶票,好在影片沒有讓人失望。早在宣傳海報一出,就被中間那個留著披肩短發的女演員吸引了,她和我看小說時想象中的李珥完全一致。
人畜無害的`臉,第一眼看到就會被她純粹的眼眸吸引,她太純潔了,像是一張白紙,干凈的讓人心疼。這也是我看小說時腦海中對李珥這一人物形象的刻畫,她的美麗不張揚,卻動人心弦。陳都靈將這一點演繹的淋漓盡致,又或者說,她本身就是一個這樣的女子。
影片中提及到三個女孩:李珥、黎吧啦、蔣皎。都是漂亮的女生,單是外表就足以驚艷觀眾,但是她們的美卻又各不相同。李珥是漂亮的女生,像是鄰家小妹,嬌小柔弱卻又堅強倔強;黎吧啦是漂亮的女生,她的美來自是青春期的迷茫與叛逆;蔣皎是漂亮的女生,她的美在于性格的飛揚跋扈與敢愛敢恨。
所以,女孩子的美并不都在外表,獨一無二的氣質才是每個女孩特有的魅力。自信的女生是漂亮的,寂靜的女生是漂亮的,獨立的女生是漂亮的,善良的女生也是漂亮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最重要的是你要美的與眾不同!
看左耳電影的觀后感4
《左耳》是饒雪漫的一部長篇小說,這本書還是我念初三的時候看的,結局好像都沒有看完。時隔太久了,基本上都只記得一個叫小耳朵的女主角和一兩幕印象稍微深刻點的場景。所以,看完電影的時候基本上不知道劇情會是怎樣的。
女主角,李珥,陳都靈演的。別問我陳都靈是誰,反正就是和奶茶妹妹、周.冬雨差不多的清純妹子,看起來年紀很小,臉很小,人很瘦,瘦得我恨不得分二十斤肉給她!真是太過分了,讓我的圓臉肉得都不好意思了~李珥,左耳朵有聽力障礙,如果湊在左耳對她講話,她基本上是聽不到任何聲音的。就是個普通家庭的乖乖女生,后來因為喜歡的男生,想過變壞變叛逆,學抽煙結果差點被嗆吐,涂指甲結果還是洗掉了,化煙熏妝鏡子里看起來都不像自己,以為這樣才能有一點機會讓自己喜歡的男生喜歡上自己,殊不知其實是因為那個女生的性感漂亮,大膽主動~
尤他,女主角表哥,胡夏演的。基本上呢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反正我是壓根不記得還有這個人物的存在了。就是一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木木的書呆子,很遺憾這么形容他,雖然我是那么鐘愛看起來白白凈凈、斯斯文文的睿智書生男。胡夏,真的有點對不起這長相。尤他,一直默默的守候在李珥身邊,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內心的那一份喜歡,見不得別的男生欺負她,她病倒了心里會著急。哪怕是后來鼓起勇氣給李珥表白都是那么的含蓄,只說一直喜歡一個女生,最近一直在攢錢想要給她買個新手機,李珥問他是誰,他也只回答“不好說”,最后在坐車離開之前留了一部新手機給李珥的時候,李珥才知道原來尤他喜歡的是自己。匆忙趕去車站想送一送,結果還是錯過了,打電話說對不起,尤他也只是說沒有關系,不用在意,照顧好自己。是啊,不然又能說什么呢,知道李珥喜歡的不是自己,可還是想把內心的情愫表達出來,這或許就是決絕前的最后一試了吧,不問結果。
黎吧啦,算得上是女二號吧。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女生,為什么喜歡?就因為她身上有我沒有的東西,為了愛無所畏懼的勇氣,大膽,主動,堅強,不計后果,哪怕是有點偏執。
許弋,女主角最開始喜歡的男生,額……這樣介紹的話算是劇透么?好吧,無所謂了。怎么講,因為是楊洋演的,尼瑪顏值爆表啊,分分鐘帥出一個新高度,所以再怎么渣,都討厭不起來啊~是的,雖然我不是個美女,但是完全不影響我喜歡看帥哥啊!但是,后來許弋真的是個渣男啊,不可否認的事實。
張漾,男主角,歐豪演的。哎,我也不知道蘇有朋為什么要找他來演,就憑長相,看起來既不叛逆張揚,又不邪魅狷狂也不陽光運動,有點失望,但是我也沒想到誰來演比較好,就當導演是想鼓勵我們90后這一代新人吧,年輕人總歸需要機會去磨練。張漾,不是那種標準的壞學生,因為他也有努力的學習,想考個好大學。但是他也叛逆高冷,話不多,打架喝酒樣樣都來,甚至為了報復許弋會不擇手段。
蔣皎,女三號,暫且算是張漾的女朋友吧。富家小姐,一個幫張漾這個窮小子的花銷全包了的驕傲霸道小女生,也是一個試圖用所謂的美好前途來拴住張漾的可憐女生。
看左耳電影的觀后感5
電影里面的女主人公李珥(陳都靈飾)保持住了一貫的清純,沒有變俗變世故;里面的男主人公張漾(歐豪飾)一開始讓人覺得叛逆兇狠,到后來才讓人逐漸明白他內心的傷痛。其實電影前三分之一我都以為許弋(楊洋飾)是男一,張漾是男二。吧啦熱烈地愛著張漾,情愿為了張漾去招惹并傷害無辜的許弋;李珥明白自己的心上人是怎么被折騰之后理解了吧啦,卻不能理解張漾的心理。后來吧啦因張漾而痛苦且在雨中遭遇車禍死去;李珥在吧啦死后常常發短信質問男主人公張漾,后來參加工作不久后理解到更多層面的東西,便也放下了這種質問。
最后兩人在母校相遇,四目對視,有了學生時期不一樣的感覺。這之后分開,張漾又追到公交車上,坐到李珥旁邊,說還有一句話忘了說,然后便附在李珥聽不見的左耳邊說了一句話,李珥過后仍對著張漾綻開了聽懂了的笑容。我覺得,她即使聽不到,也應該對張漾要說什么而心有靈犀。正如遇到車禍的吧啦(馬思純飾)臨死前對著李珥的左耳說了一句話,李珥沒有聽見吧啦說了什么;但后來她還是對張漾說了她自己希望聽到的話,因為她希望張漾放下過去的自己,不要再沉溺在自責之中。
學會放下,才能成長,才能擁抱身邊的人,才能迎接未來。據說這是蘇有朋對原著的結尾改變之后添加的,他加入的正是這種讓主人公“放下過去”來迎接新生的精神。能給人希望總是好的,我們都需要正能量。說實話,小說《左耳》我沒讀過,所以看電影時沒有與書進行比較的那種挑剔心理,正因如此,我才如此喜愛這部電影,它拍得美而憂傷,結尾又讓人有種釋然感。
許弋這個角色讓我頗感意外。一開始出現的他是那么美好純真,后來卻被破壞得讓人心有不忍。難道真要像魯迅說的“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于是作者和導演便“把美好的形象打碎了給人看”?總之,電影前部分越是把許弋塑造得像不食人間煙火的'王子般,后面他頹廢混賬的一面越是讓人痛心。
每個單純善良的女生背后都有一名默默愛護著她的男生,李珥眼睛一直盯著自己暗戀的許弋,背后是一直盯著她的普普通通貌不驚人的“表哥”尤他(胡夏飾)。或許,“尤他”這個名字諧音“由他”?這樣的默默暗戀者是被“且由他去”隨意對待的么?
相信很多看電影的男生女生都能從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過來人也能找到自己曾經的存在。
電影在公交車上兩人并肩而坐相視而笑中結束,這讓我們觀眾會想象他們兩人在一起的結局。之前各有愛戀的兩個人,如今卻成了對的人。正如片尾響起的趙薇唱的主題曲那樣:“前任也曾是對的人,愛就帶傷狂奔。青春的旅途沒有紅燈,越走越快你也成了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