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電影觀后感5篇
《長征》這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讓我感受很深??赐辍堕L征》后,我常常思考:紅軍究竟是憑借什么才能夠克服這種種的不利因素,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guī)砑t色電影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紅色電影觀后感1
在《中國近代史》課上,老師給我們留了作業(yè)要我們觀看一部紅色電影并寫下觀后感。我選擇了觀看《建黨偉業(yè)》這部電影,《建黨偉業(yè)》講述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從萌芽到產(chǎn)生的過程。我在看完《建黨偉業(yè)》后,感覺激情澎湃。
中國近代史是一個讓人們永遠也無法忘記的歷史,也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在這段時間里,中國面臨著西方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迫、日本的殘忍暴行。以前初中和高中也學過中國近代史,但是通過看了這部電影才讓我真正的感受到那個時候的實際情況。
《建黨偉業(yè)》主要講述了從辛亥革命到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期所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影片以武昌起義拉開辛亥革命序幕清王朝瀕于滅亡開始,那個時候的社會及其動蕩,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監(jiān)視。你上一秒鐘還活得好好的,下一秒就死于非命。所以說有一個完整的國家、有一個負責任的政黨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F(xiàn)在的我們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我們不用擔心哪一天我們的國家領土少了一塊、不用擔心哪一天會打仗、不用擔心哪一天國家會滅亡,因為我們現(xiàn)在有中國共產(chǎn)黨、有強大的政黨和國家。有可能現(xiàn)在我們的這一代人無法感受到戰(zhàn)爭的可怕,但是當戰(zhàn)爭真正來臨的時候你才會知道什么叫絕望。當戰(zhàn)爭來臨的時候,家不成家,我們只能四處躲藏逃竄。以前我們家后面住著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是從戰(zhàn)爭時期走來的,她經(jīng)常和我說一些有關以前戰(zhàn)爭時的故事和告訴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幸福,我現(xiàn)在仍然清楚的記得她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真的太怕打仗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又要搬家。所有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珍惜現(xiàn)在的安全環(huán)境,感謝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維護中國共產(chǎn)黨。
在《建黨偉業(yè)》中的一些偉人的愛國情懷也真正的感染了我。在袁世凱想稱帝時,蔡鍔為了去日本與孫文先生會合假意擁護袁世凱稱帝,為了不引起袁世凱的懷疑蔡鍔不得不拋棄鳳仙只身前往日本還拖著身患重病的身體。蔡鍔在北京的正陽門東站對鳳仙說:天下人都知道我蔡鍔愛美人不要江山,但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還有周恩來在做學生時為了阻止北洋政府簽立不平等條約發(fā)起五四青年運動,他們不畏犧牲的與邪惡勢力作斗爭,在被抓起來后毫不畏懼一起絕食。在建黨時,毛澤東等人在開中國共產(chǎn)主義的首次大會時,他們機智勇敢為挽救中國而努力,他們有的人來自國外有的來自廣州有的來自長沙有的來自北京,他們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拯救中國。在那個動蕩不安、吃不好穿不暖的時代,他們沒有把自己的兒女情長放在第一位,沒有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他們不像袁世凱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國家出賣人們,他們沒有茍且偷生,他們主動站了出來,他們扛起了歷史的重任,他們把中國的生死存亡放在第一位,為中國站起來而奮斗努力摸索。而現(xiàn)在我們美好的生活就是這些愛國人士努力的結果,所以我覺得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看看這些愛國人士的偉大事跡,被他們的事跡感染向他們學習,雖然現(xiàn)在我們不用像他們一樣救國家于水火之中,但是我們現(xiàn)在應該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奮斗。我們應該堅持并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道路,為中國的復興而出一份力。
相比較在《建黨偉業(yè)》中看到了愛國的一面,我也在《建黨偉業(yè)》中看到了不那么好的一面。如:袁世凱在竊取了孫文先生的革命果實之后,為了自己稱帝的一己私欲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李大釗先生曾評價袁世凱:自絕于國家,自絕于祖宗。還有北洋政府與西方列強在將山東永遠屬于日本的條約上面簽字。這些人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些人就是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犧牲國家后代的利益,這些人的存在更加襯托前者之偉大,也教育我們這些人是我們的反面教材不得向之學習。
紅色電影觀后感2
不久前,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建黨偉業(yè)》。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是如何成立的。這是一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__周年的奉獻片。從辛亥革命爆發(fā)到1921年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部電影描述了中國近10年來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它包括三個部分:民國初期的動亂、五四運動和黨的建設。
學過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的近代史是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的,是被英國強行打開中國市場大門開始的,而不是中國自發(fā)地走進近代。其主要原因是明清時期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明清時期,我國小農(nóng)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但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好。統(tǒng)治者的“天國”思想根深蒂固,導致中國逐漸脫離世界潮流。
國門被強行打開后,清政府試圖想做出能改變現(xiàn)狀的舉動:比如洋務運動,這是由地主階級發(fā)起的,以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的,以自救、自強為目的的清政府為維護自身統(tǒng)治的運動。但1894年中日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也意味著洋務運動的失敗。還有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晚清資產(chǎn)階級改革運動,通過光緒皇帝,主張向西方學習,倡導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體制還有發(fā)展農(nóng)業(yè)、工業(yè)和商業(yè)。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通過不斷的實踐證明,我國不可能實現(xiàn)君主立憲制。
1911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別發(fā)動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反對專制君主制度,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這是一場更為徹底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君主制,但由于革命家的軟弱和妥協(xié),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成果。在電影中,袁世凱的心愿一直是登上皇位。但辛亥革命所宣揚的民主主義,已被大多數(shù)的國人所知道和接受。無論袁世凱如何恢復儒家思想,尊重孔子,都是徒勞的。我們應該順應歷史潮流的發(fā)展,而不是讓歷史倒退。
洋務運動的失敗,告訴著我們,光發(fā)展經(jīng)濟,思想跟不上也是行不通的。文化對政治和經(jīng)濟是不利的。但是維新運動的失敗,讓當時的人們意識到在中國實現(xiàn)君主專制或者君主立憲制是行不通的。那該怎么辦呢?在當人們苦惱中國該走什么道理時,俄國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使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復興的希望。新文化運動有了新的內(nèi)容,進入了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倡導科學,反對迷信,主張民主,反對獨裁,主張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新文化運動,傳播西方進步文化。后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被傳播,反映了新革命階級的要求,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響,為5月4日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在電影中,有段是講到胡適提倡白話文的情景,一個女生提出文言文比白話文更加簡潔,女生舉了個例:無能為力,在當場上的人要同意女生的觀點時,胡適先生答道:“無能為力是四個字,用白話文只用三個字?!迸B忙問道,怎么講。胡適先生答道:“辦不了?!甭曇粢宦洌瑫鼍晚懫鹄坐Q般的掌聲,胡適先生說服了姑娘們,并為她們鼓掌。
紅色電影觀后感3
今年的五月四日,距離1919年那個群情激憤的五月四日,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一百年。這一百年里,我們的國家經(jīng)歷了滄桑巨變,從一個積貧積弱的社會,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階段。
我如今作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的青年,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沒有體會過饑餓,卻仍然時時謹記先輩們?yōu)楫斀窬置嫠龀龅牟豢赡绲墓凇?/p>
只有不斷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和經(jīng)驗,才能為我們?nèi)蘸笸渡砩鐣⒎瞰I祖國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礎。
于是,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我觀看了這樣一部經(jīng)典影片——《我的1919》。
1999年,黃健中執(zhí)導歷史故事片《我的1919》,由陳道明飾演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在我看來,陳道明的形象確實非常符合“京城三大美男子之一”的美稱,演繹過程更是充分展現(xiàn)出了民國第一外交家的氣魄與風度。
影片中加入了顧維鈞好友肖克儉及其妻子梅的視角,從外交談判和社會民眾的多種角度生動刻畫了1919年的動蕩飄搖。
該片主要講述了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歐洲尚未從戰(zhàn)火的蹂躪中恢復元氣,便準備召開巴黎和會,旨在解決戰(zhàn)爭的遺留問題和奠定和平基礎。
而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之一,應當享有五個席位,當北京政府派出外交總長陸征祥、駐美公使顧維鈞等五人組成代表團抵達巴黎時,顧維鈞仍在為因西班牙流感而喪命的愛妻唐寶玥痛心,但新的打擊并沒有給顧維鈞一個喘息的機會——各國被劃分成三個等級,而中國被劃為了最后一等,只有兩個席位。
五位代表可輪流出席,卻因為代表團排名的變動在內(nèi)部埋下了不和的種子。談判由此開始。而在另一邊,顧維鈞的好友肖克儉,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為自己的祖國爭取公平的待遇。
他在巴黎組織游行罷工,遭到法國警察逮捕,獲釋之后,他仍積極地投入到喚醒民眾的工作當中,無怨無悔。盡管他的妻子梅專程趕赴巴黎,幾次三番地叮囑,希望他能保證自己的平安,卻也仍然無法阻止肖克儉的義無反顧。
影片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其中一個情節(jié),是巴黎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向效仿意大利的日本妥協(xié),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由此點燃了國內(nèi)“五四運動”的火種,且聲勢浩大。
肖克儉等人也理所當然地在巴黎組織集會響應,可惜“還我山東”的口號喊得再赤誠、再撕心裂肺,依舊無法抵擋法國軍隊的鐵蹄。
紅色電影觀后感4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清明小長假未能出門遠行,閑來無趣。便在空閑之余觀看了拍攝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火燒圓明園》。本想打發(fā)時間,不曾想,看完感觸頗深。
作為文科生,我熱愛歷史,不僅能把朝代倒背如流,而且能說出不少歷史上的名人趣事。但今天看完才知道,影視作品給人帶來的震撼不是單純看書所能有的,影視作品往往能在一幀一頻間撥動人的心弦。就好比今天看到的《火燒圓明園》,雖然這段史實在書上看到無數(shù)遍,也曾聽老師說過無數(shù)次,但今天一觀,仍然是無比震撼、痛心。
看著手無寸鐵的祖國同胞被突如其來的棍棒擊打倒地,那一瞬間我的周遭似乎只剩下了巨大的耳鳴聲,血液都涌上大腦,全是不知所措的無助與憤怒,對北京政府,真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電影采用倒敘的手法,先從同治帝六歲登基時開始,片頭開篇畫面是一排排儀仗隊,站遍皇宮各巷,文武百官跪著迎接皇帝登基,琳瑯輝煌的石陛雕龍刻鳳,好不壯觀。乍一看好像是太平盛世,但這一幕還是沒能掩蓋住大清帝國崩塌的頹勢:太后垂簾聽政,文武百官滿面愁容,侍衛(wèi)面黃肌瘦。大清的這一幕,像是一個病入膏肓的患者,臨危之前的回光返照。
鏡頭來到慈禧太后入宮前,慈禧還是個少女時,路過一個老工匠的鋪前,看到工匠手中的活,便問老工匠所做何物,老工匠回到“石陛”。慈禧又問為何龍在上鳳在下,老工匠笑稱:皇帝比皇后大,自然龍在上。慈禧表示不滿,道:以后,我要讓龍在下,鳳在上。而且,按照電影的描述,慈禧后來確實也做到了。這是電影中的細節(jié),這件事歷史上可能不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電影把這件事描述出來,在我看來似乎是有著一個錯誤的觀點導向,大清帝國的崩塌跟一名女性息息相關。
火燒圓明園是該電影的主題,本來應該是圍繞著一主線而展開,但奇怪的是,電影的內(nèi)容中,有關圓明園的筆墨卻很少,而更多的是描述慈禧與咸豐帝的生活,慈禧對咸豐皇帝處理政事的影響,這似乎是想把慈禧禍害朝廷,斷送領土的罪名做實。大清為何滅亡?因為皇帝,大清政府的無能,大清政府為何無能?因為后宮干政,固守傳統(tǒng),亂法違紀。這是我從電影彈幕中看到的,這樣解釋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細想想有感覺不對。我不知道電影的觀點之一是不是想把亡國的責任推給一位女性,但它確實誤導了那些本來對慈禧存在偏見的那些人。
我想,應該是那些人曲解了李翰祥導演的用意,圓明園為何會被火燒?其實李翰祥導演在前面做了很多的鋪墊。這些鋪墊看似與圓明園的下場無關,但恰恰相反,這些電影情節(jié)似乎暗示了火燒圓明園的必然。
其實英法聯(lián)軍燒的不僅是圓明園,而是在燒整個大清帝國,從圓明園化為廢墟的那一刻起,天朝上國的美夢徹底化為泡沫了。面對外來列強,中華兒女毫無招架之力,只能在一聲聲的哀嚎中接受屈辱。
紅色電影觀后感5
我最近看了一部紅色電影。
本片由劉野、劉德華、周潤發(fā)、陳坤、周迅、馮元正、張家銀、張義山、黃磊、范冰冰等明星主演。主要講述了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年的歷史故事和這一時期產(chǎn)生的群眾人物。由陳獨秀、李大釗、胡適、毛澤東、周炳兵等組成。以恩來等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批黨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這部電影是在2011年6月15日上映,用來作為慶祝建黨__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
這部電影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的是辛亥革命,是由周潤發(fā)、劉德華、趙本山、張家輝等人出演;第二部分主要論述中國知識分子探索性革命引發(fā)的五四愛國運動和十月革命后巴黎和平會議的外交失敗。這部分由劉野、馮元正、張嘉義等演奏。第三部分是這些愛國精英建立中國共產(chǎn)黨。
通過看電影,我更加感受到了當時的那種愛國情懷,那種敢于犧牲奉獻的精神。特別是宋教仁被刺殺、大學生集體起義的情節(jié),讓我想到了最近四川涼山發(fā)生的火災。發(fā)生火災的原因是因為一棵八十多歲的樹受到雷擊而起火,消防員們?yōu)榱吮Wo國家和人民的財產(chǎn)利益不顧生命危險英勇向前,令人惋惜的是有27名消防員和3名地方官員以及為他們帶路的一名當?shù)鼐用駹奚?,他們是如此的偉大,盡管他們有的才剛剛成年,他們用他們的青春守護了我們。他們是如此的敬業(yè)和愛國?!督h偉業(yè)》給我的感受也是如此,讓我感受到了愛國精神力量的強大。我們都應該有一顆愛國的心,像我們的祖先一樣去學習。在四川省涼山市火災事件中,一些網(wǎng)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誹謗烈士,如網(wǎng)上不斷發(fā)布的“快手二雷”等名稱,公開誹謗和侮辱犧牲職責的消防員,造成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也引起了網(wǎng)友的強烈憤慨。蒂森2019年4月4日,該男子被南通警方逮捕,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guī)定,因涉嫌尋釁滋事而被拘留。這種侮辱愛國人士的人應遭到世人譴責,因此我們也要加大力度宣傳愛國人士的光輝事件,激發(fā)我們的愛國精神。當然令人欣慰的是,這次事件的發(fā)生,讓更多人認識到軍人的偉大,許多青年積極報名入伍,甚至還有許多報考邊遠地方。愛國精神從古至今都是我們所追求的,辛亥革命的孫中山、宋教仁等革命人士的努力讓我們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陳獨秀、李大釗等愛國人士給我們傳來了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他們開展了新文化運動,帶來了科學和民主的觀念;陳獨秀、李達、李漢軍、張國濤、劉仁靜、毛澤東、何書恒、王景梅、鄧恩明、陳檀秋、董必武、周福海、陳公波、鮑惠生等同志成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開啟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夢想的征程。中國共產(chǎn)黨一成立,就擔負起領導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重要任務。經(jīng)過28年的艱苦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建立了新中國,使中國人民站起來。這些都是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