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
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小編帶來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對于各位來說大有好處,一起看看吧。
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篇1
學生時代我一直覺得以后的自己會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一定會以一副特立獨行的姿態傲然于世間。然后苦惱地告訴別人“其實就想過普通人的生活”。結果反而,現在的我,披上了教師的馬甲,成為了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中的普通一員。即使現在偶爾和同事互相揶揄下,事后也會滿不在乎地告訴自己:無妨,怎么著咱也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人。
一直用“有夢想”標榜自己,看著書里、電視、電影、生活中哪些麻木不仁的人,覺得自己活得很瀟灑,因為至少我渴望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隨著閱歷的增加,人生的成長,一切成了浮云,我要去追尋那既令我幸福又可以一直堅持的東西。就像成東青跪著求母親借錢供自己第三次高考,我也堅定地告別安逸、乏味現在看來舒適的生活。原因只有一個:追夢。其實,不太清楚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往大地說,很俗套的四個字:功成名就;往虛地說,做自己喜歡的事。
成東青最大的夢想是去美國,那個被無數的美國夢描繪成天堂的地方,雖然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去美國!美國有什么好?去美國能干什么?真去了美國還要不要回這個他“熱愛的祖國”!可諷刺的是,在一次次被拒簽,又被學校掃地出門后,為了生計,成東青干起了替別人圓夢,幫別人去美國的“勾當”。他說他的青春死在了貼滿牛皮癬的墻上,因為他往墻上貼的不是當初自己深夜在圖書館點蠟燭看完800本書時希望換來的未來,他說這話的時候還不知道這800本書換來的另一個未來同樣也能通往成功。
現實的真實打敗了青春的幻想,在牛皮癬面前青春悄悄陣亡。時光流逝,也讓我不得不蟄伏在教師的崗位上安身立命。時間這東西,能讓曾經熱烈的感情變得冷靜,也能讓熱血的友情變得相濡以沫.年少頑劣時,愛幻想好追夢,一心想改變世界;如今打拼時,卻多了些許無助和迷茫,思考該不該被世界改變。
王陽說,大多數人做的才是合理的。現在看來,有點道理。一個人飄在空中久了,難免接收的地氣不足,看不到地面上的真實。把身上多余的氣泄掉,落在地上的踏實感覺才是最好的。就像落葉,秋后的飄落,回歸大地的積淀,為了日后更好的飛揚枝頭。
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篇2
寒假時,出于對于黃曉明的喜歡,我觀看了《中國合伙人》這部影片。雖然這部影片片早在20__年便已上映,朋友也向我推薦過,可是直到這個寒假我才觀看了它。
電影開始于80年代,成東青,農村出身的土鱉,兩次高考落敗,眼看就要屈服于當農民的命運,他最終一搏,背下整本英文字典,從明眸變成近視眼,第三次試考,考上燕大;孟曉駿,精英知識分子,強烈自信,內心認定自我永遠是最優秀的那個。王陽,八十年代的浪漫派,樣貌俊朗,熱愛文學,一生夢想是當個詩人。這樣三個各走極端的人在燕大相遇,戲劇性的建立友誼,共同走過人生的變化。他們跟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一樣,都懷抱著一個美國夢。可是,他們簽證的結果卻是兩個成功,一個失敗。失敗的就是成冬青,但最終,他們三個中僅有孟曉駿去了美國。之后,成冬青和王陽白手起家,辦起了英語補習班,而孟曉駿也在美國遭受挫折后回國了。他們三人經過自我的努力創立了新夢想,之后,他們卻因為公司的是否上市產生了矛盾,王陽在自我的婚禮上說:“千萬別跟丈母娘打麻將,千萬別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千萬別跟好朋友合伙開公司”。然而,在應對新夢想遇到的挑戰時,他們又凝聚起來,共同應對挑戰。
這部影片是一部勵志影片,雖然里面的很多場景我從未經歷過,可能也不會有機會去經歷,可是當影片的結尾,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放上來的時候,除了俞敏洪、徐小寧、王強,還有張朝陽、王石、楊瀾,甚至還有老干媽,我還是震撼了,也產生了奇怪的共鳴。它里面的場景似乎離我很遙遠,可是,青春是所有人都會經歷的,我的青春沒有他們那樣轟轟烈烈,可是也有我自我的特點。
看著這部電影,我又想到了我自我,和成冬青一樣,我也來自農村,當然,此刻比八十年代要好很多,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也在慢慢提高,農村的孩子上大學的機會大了很多。我此刻是一名師范專業的學生,日后,我也將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站上講臺,為學生講授知識。此刻我在學習時也會遇到困難,可是,當一想到成冬青能從一個對于不會說英語的土鱉成長到一個一口流利英語的精英,他付出的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那么,我此刻為此付出的努力也會獲得回報。正如中國合伙人中的臺詞所說“我們僅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期望”。
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篇3
成東青發起設立新夢想的動機前面已經提及,就是為了向蘇梅證明他的成功,用這些來撫慰自我受傷的靈魂。然而,成東青十分清楚,成就新夢想僅靠其一已之力肯定不行,必須依靠合作力量,于是他想到了大學的好友王陽和孟曉駿。
王陽是經成東青邀請,第一個加盟新夢想的合伙人。那時王陽剛被Lucy拋棄,雖然其對此故作無所謂,其實內心無比痛苦。王陽是個追求浪漫的人,所以其加盟新夢想主要是為了填補精神的空虛,除此之外他似乎沒有賦予新夢想更多意義。所以,王陽的加入沒有給成東青造成威脅,由于不存在競爭關系,他們能夠在新夢想和睦相處,并在很多的分歧中站在成東青一方。
孟曉駿則不一樣,他在王陽和成東青眼里歷來就是個自私且有思想的家伙。他的加入確實給成東青的新夢想帶來了實質性的沖擊。孟曉駿對美國極度迷戀,真的到了美國后,卻受到了諸多歧視和怠慢,這讓他的自信極為受挫。之后,他明白僅有獲得強大的力量才能受到美國尊重,于是他選擇了與成東青合作,試圖經過新夢想成就一翻大業,以平復美國夢帶給他的創傷。而成東青也需要利用孟曉駿的美國經歷來加速新夢想的成功,于是二人各自心懷鬼胎的走在了一齊。然而,在新夢想朝向何處走的問題上,二人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孟曉駿期望新夢想經過股改上市,最終實現公司的做大做強,而成東青則反對上市,力圖維持其對新夢想的統治地位。新夢想的股改必然背離成東青設立和經營新夢想的人生夢想,不上市孟曉駿加盟新夢想則失去意義。所以二者間的矛盾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狀態。
在這場新危機中,成東青掌握著決定新夢想生死的主動權。或許是因為被蘇梅傷害過深,存在補償心理,使得成東青在處理此次危機時,竟然轉換為蘇梅式的冷酷主角,態度強硬、寸步不讓,最終導致了孟曉駿的出走。
其實,自從王陽、孟曉駿加盟后,新夢想就不再屬于成東青一個人了,盡管兩位合伙人是小股東,但仍是股東,仍可懷揣夢想。成東青為了自我的夢想,而忽略其他合作者的夢想,最終導致了新夢想的信任危機。
如果將夢想比作天鵝肉,那么三人皆為天鵝肉而來;如果一個人將天鵝肉獨吞,其實相當于將合作者當作了天鵝肉。
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篇4
初秋天氣,京都依舊燥熱無比,我把自己宅在家里,認認真真的看了一場電影《中國合伙人》。此片啟用了國內目前最走紅的幾個小生,演繹了從80年代到21世紀差不多跨越了30年的故事,讓我感慨萬端,心潮起伏。因為,我本人就是這些故事的見證者,經歷者,說一句感同身受一點也不過分。
故事敘述了20世紀80年代,三個懷有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人在高等學府燕京大學的校園內相遇,從此展開了他們長達三十年的友誼和夢想征途。出生于留學世家的孟曉駿(鄧超飾)渴望站在美國的土地上改變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陽(佟大為飾)盡情享受改革開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氣息,曾兩次高考落榜的農村青年成冬青(黃曉明飾)以曉駿為目標努力求學,并收獲了美好的愛情。然而三個好友最終只有曉駿獲得美國簽證,現實和夢想的巨大差距讓冬青和王陽倍受打擊。偶然機緣,被開除公職的冬青在王陽的幫助下辦起了英語培訓學校,開始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美國發展不順的曉駿回國,并加入學校,無疑推動三個好友朝著夢想邁進了一大步。只是隨著成功的降臨,他們的友情也開始承受嚴峻的考驗……最后終于達成夢想。
在故事中還描述了一個很善把握女人心的人佟大為,故事中他飾演三兄弟之一,由于他的幽默、健談,出口成詩的才華,終于獲得了一位留學中國的美國妞的芳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畢業后那位美國妞也不知道何去何從,在故事的后半段,他結婚了,他的老婆很胖,也不是那么的漂亮,但經歷了商場中的風風雨雨,他懂得了誰才是適合自己的人,正如結婚酒宴期間他提到的他要退股,不想折騰了,但正是三兄弟大學期間結下的深厚友誼,公司才沒解散。
故事有幾個細節,我特別記憶猶新,一個就是1993年9月23日那個夜晚,北京申奧沒有通過,那種失落的心情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記得那天我哭了。電影畫面里有人把電視機砸了,我相信是真實的,其中那副標語——“給北京一個機會,還世界一個奇跡”今天憶及,仍唏噓不止。主人公讓人扼腕的愛情,透露出那時年輕人的無奈。讓我心痛。在愛情與現實面前,愛情是那么的脆弱。
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篇5
改變自己,選擇出色。
人生就是不停地戰斗。九把刀如是說。
這場戰役,悄無聲息,然而硝煙四起,危機四伏。人生本就匆匆一瞥,借來的光陰,不是路人,也算行者,總歸是過客。紅塵客棧,多少人荒蕪了青春,折斷了夢想,讓歲月滋長青苔,懈墮迷亂心性。
其實,你本來就很美,本來就很出色。
一葉繁華,輾轉殘秋,煙花易冷,遺恨失珠。
雖然滄海月明珠有淚,藍天玉暖玉生煙。然而終究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花濺鳥驚心,今宵別夢寒。
放飛夢想,勇敢飛翔。
人生如果沒有夢想,那和臭魚干有什么區別。喜劇之王周星馳如是說。
觀看電影《中國合伙人》,懷想大概劇本是以新東方為藍本,俞敏洪為線索,不然相似的題材,相似的人生,如何構筑新夢想的藍圖,如何成就新夢想的未來。
憶苦思甜,最初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用心珍藏與愛護。
當下未來,現在的一切也要那么值得用心經營與呵護。
生活即是一場修行。一個平靜柔軟的心,包容蘊育全世界。
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話語,也永遠該用心傾聽與聆聽,只有有心的人懂得,也學會感恩生活。你相信嗎?!
善待自己,熱愛生活。哪怕生活欺騙了你。如果命運欺騙了你,那么我愿意倒轉背影,只為更親近的走進你的心里。倒轉世界的倒影,只為與夢想重逢,與愛交融。
你要聽他們沒有說出的話語。故事的留白,總是篡改了你所謂的精彩?其實,很喜歡故事里人物,他們鮮活而豐富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有歡笑,有淚水,有悲歡離合,有不完美的人生,所以更加尋求心靈的缺口,釋懷與綻放未來。
在最求完美的路上,逐漸讓自己完善與優秀。
感恩生活的一切,一切即是最好的安排。
那些故事里,利益的維系,情感的交織,人生的落差,夢想的升華,愛情的感悟,事業的角逐,矛盾的分歧與化解,靈魂的空缺與充盈,團隊的構架,合理的規劃,核心的使命,創業的創見,事業的守持,視野的深度,命運的角逐,青春的釋放,價值的體現,人性的閃光點,成功的奧秘,失敗的啟示,危難的預兆,希望的播種,宏觀的把握,微觀的調整,領導的魅力,尊嚴的風采,篤定的信仰,領導的藝術,領袖的氣質,優雅的風度,改變的氣魄,榮譽感與使命感,等等。
每一個人,都有我們自己的影子,你相信嗎?
改變自己,選擇出色。一個柔軟寧靜的心很強大!
一顆心憧憬,堅持,蛻變,反省。不妥協,不放棄。
放飛夢想,相信他們改變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全世界。
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篇6
今天擠著時間看完了中國合伙人,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時代。
三個大學生,剛上大學,像我們一樣,心懷夢想,揮斥方遒,每天渴望改變世界,每天想著自己的未來,那時的他們也很普通。后來,他們開始創業,在這條路上,有過泥濘,有過坎坷,有過爭吵,但他們一直在不斷的前進,從未放棄。這部電影帶給我關于一個問題的思考:創業。
說實話,這是一條我從未想過的路,也是一條我一直認為絕對不適合我的路。從小,我就覺得我是一個安穩的人,我要做的事也是最安穩的,我所走過的路也必定是大多是所走的,最普通的路,但我會盡力在這條路上走的好,走得遠。在我看來,我的工作應該會是企業職員,大學老師,學術研究者。這一系列的,甚至近年來,我還想過高中老師,乃至我幼時最瞧不起的公務員。我好像總是在渴求安穩,渴求在這個有競爭力的社會中有一個相對安逸的工作,我好像一直在希望可以有一個有地位的工作。但現在,我發現,我所渴求的東西,不過是體制內的小競爭,在一種餓不死的情況下競爭一個職位。而創業,卻是在會餓死的情況下尋求生機,保存夢想,這是一條我不敢想的艱難之路。
從來,我都不敢想創業,我曾欺騙自己,認為自己只是覺得創業者不夠有地位,但其實,叩問內心就可以知道,我所害怕的,是失敗,是在各種白眼下保存夢想,是那種在你拼盡全力之后可能一事無成的悲慘,是的,我是害怕。的確,我也曾認為創業者不夠有地位,幼時,我一度認為創業者,自行老板,完全比不上高官,我曾一直以為,哪怕是普通公司的董事長也比不上國務院辦公廳的小科長,現在想想,曾經的自己真的是愚蠢。創業者,才是這個世界上的勇者,他們沒有盔甲,憑借自己的一腔熱血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上為自己打拼一片天地,為自己的夢想找一個適度生存空間,無論成敗,他們都是勇者,他們值得設個世界上的一切美好。
高中時,成七的申老師在一次歷史課上告訴我們,在剛剛改革開的時候有許多人下海經商,也曾有朋友叫他一起去,但他怕風險,也不愿放棄在成都本身安逸的生活,他拒絕了,如今回想起來,有些許后悔,應該還是闖一闖,萬一就成功了呢?媽媽也曾跟我說過,曾經有人叫她一起去做生意,但她當時像小時候的我一樣覺得這些事是自己一輩子不可能做的,她也拒絕了,如今想來,放棄的是機會,也是別樣的人生,也是非常后悔了。是呀,當安穩的生活與繁忙而又有風險的生活相較時,能選擇后者的就已經是英雄了。
曾經有一個朋友在微博上說,想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成為別人事業的附庸者。說實話,當時我很不理解她的這番話,以他的資質,隨便去好一點的國企都可以當高管,為什么要選擇自己進行艱苦的創業呢?如今,我好像懂了那么一點點,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能通過自己的摸爬滾打做出一番事業,真的真的真的,很偉大。在創業的過程中,會讀懂社會,會了解生活,會懂得人情世故,會了解別樣的人生。更會讓我這種自命清高,看不起社會的人明白如何向社會學習,如何在保持本心的同時在社會中自處。
有人告訴我,我是女生,求安定是最好的出路。女生太強勢會找不到對象。俗話說一個成功女人的背后會有很多男人。這句話真骯臟,但卻是一個事實,女人在這個社會中創出天地的時候肯定后受到一些騷擾。而且常年的工作怎么會有個人家庭呢?這個問題還真是愁人啊。但其實我內心的答案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事業和愛情,可能本身就不相容,若要做到極致,必須要選擇一個,如若折中,可能會換的一定程度的兩全其美。但是,我作為一個一直以來自私冷漠的人想說一句,是我的話,應該會選擇事業。我相信愛情,但我從來不相信完美的愛情會發生在我的身上,我所看到的現實,都是愛情在無奈的現實面前不堪一擊,甚至相互背叛,相互玩弄,如果這樣,我寧愿選擇事業,在成就自己事業的過程中真正體驗自己的人生,畢竟世界上有幾個三毛與荷西呢?畢竟司馬相如都曾想過背叛卓文君。
其實,只要有心,只要努力,無論在各行各業都可以做出一番成就,不一定要首創,但可以做到最好。俞敏洪不是首創英語補習班與教育機構,但他卻做出了品牌;喜茶并非第一杯奶茶,卻可以做成網紅,賣出黃牛票;海底撈并非最好的火鍋,卻可以做成規模各種創業的事例讓我佩服,說實話,我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但現在的我只知道,創業者,勇者也;創業,勇者之行。
有關中國合伙人觀后感篇7
《中國合伙人》自2014年5月份上映以來,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部電影中能給我們啟發的東西太多了。看完電影我的感觸也非常多,但是有幾點是最難忘的:它演繹了團隊的力量、解釋了夢想的定義并且給我們拼搏努力的理由。
首先要想成功必須依靠團隊合作,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即使你的能力再大也不能忘記借助團隊的力量,更何況并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也能頂個諸葛亮。”,團隊的優勢在于思維的碰撞和能力的互補。就像片中的成東青,孟曉俊和wang陽,他們三人一個性格保守、一個激進、一個中庸。作為新夢想最大的領導人成東青在一開始只是從農村來上大學的土鱉,英語說的也不好,不善于溝通,但是恰恰到最后走向了成功,這跟其他兩人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孟曉俊性格激進,夢想著站在美國的土地上改變世界,他其實是和成東青完全相反的性格,一個保守一個激進,這正是一種互補,成東青想而不敢干的事情,孟曉俊可以干,甚至可以拉著成東青一起干,但是他們的性格在一開始相差太大往往會出現爭執,在劇情發展的后來這一點更能體現出來,而總wang陽總是會在他們爭吵的時候出現,進行調停和化解,這又是一種互補,wang陽為人比較灑脫,可以說是比較中庸,也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他可以在成東青和孟曉俊之間將他們的性格進行中和,從而組成了一直優秀的團隊。在他們的成功路上他們發揮著各自的優點將他們的事業逐漸推向了高峰,成東青用他失敗的經歷教導學生什么是失敗然后又怎樣站起來,wang陽用它流利口語言傳身教并摸索獨特的教學方法,孟曉俊也發揮它了解美國簽證的優勢組織開展簽證講座等,團隊中的每個人都發揮著自己的能量,他們三個人就是我們大家的縮小版,在每個公司每個團隊中都有分工,各自都發揮著自己的能力,履行自己的職責,而當大家都能發揮自己能量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事業成功的時候。
其次“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覺堅持是一種幸福的東西。”,這是成東青在片中的一句話,我想這句話也給我們觀眾非常正確的解釋了什么事夢想。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談論著我們的夢想,而我們的夢想也在不斷的變化著,其實夢想很簡單,可能是當一位科學家,可能是成為一個明星,可能是想和自己愛的人平凡的生活,可能想有一個家等等,夢想有很多,可以說每人都有夢想,但是現實的生活往往會將我們的夢想擊碎,我們的夢想在現實面前似乎不堪一擊。但是我想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原因,為什么有人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什么有人實現不了,那我想可能就是我們沒有堅持,也許成功就在下一秒但是我們卻選擇了放棄,也許在沒有看到成功的曙光前堅持是很痛苦的,但是沒有堅持又哪來的成功,黎明前的天總是最黑,因為它在積累天亮的力量。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都經歷過小的成功,比如通過英語四級、通過期末考試、完成了我們制定的工作任務。可能會有這種體會:在達到目標以后回首望去我們曾經的認為痛苦的堅持和努力突然之間變得那么美好,我們甚至會懷念我們的努力懷念我們的痛苦,因為是它讓我們感覺到成功的來之不易,是它讓我們感覺現在的成功是那么的真實,是它給了我們自信。的確正如片中所說:“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覺堅持是一種幸福的東西”,那么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吧痛苦吧,將來也幸福吧。”
最后還是引用片中的一句話:“掉在水里你不會淹死,呆在水里你才會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這是一個比喻,但是他給了我們拼搏努力和前進的理由,我想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種是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來這樣才能成功,另一種是不要安于現在的成績,要不斷的挑戰,創造更好的成績。對于第一種是在我們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可能我們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時候成功和失敗就有了選擇,你是繼續掙扎努力走出泥潭,還是放棄,可能如果選擇放棄會舒服一些,但是結果只是往下沉,但如果選擇了掙扎走出泥潭那么我想不管泥潭有多大,我們遲早會走上干凈的柏油路,當你意識到失敗只是成功的彎路的時候,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而對于第二種也許我們現在有我們的成績和過去,但是那都是以前,我們要著眼未來去創造更大的成績更大的價值,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守著以前的成績過日子是不行的,你可以在累的時候停下來休息一下但是不能停止不前,就像水一樣,流動才有活力,靜水最后只能變成死水。最后我想附上片中的一句話:“如果皺紋終將刻在額頭,那就別讓皺紋刻在心上。”,樂觀的心態很重要,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