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文明教育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觀后感可不能忘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小學生文明教育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小學生文明教育觀后感(精選篇1)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小學生文明禮儀》的視頻,原來禮儀的學問可真不少:到圖書室或閱覽室要安靜;看到客人、老師要主動問好;課間不在教室、走廊大聲喧嘩、打鬧等包羅萬象,對比視頻,自我審視,這其中有我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
做得好的方面: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問好,做得不好的方面:一是生活習慣不好,二是時間觀念不強。
在生活習慣方面,我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每次寫完作業,媽媽叫我收拾書桌,我都不情愿。有一次,我書桌上的書橫七豎八地躺著,地上全都是橡皮削和碎紙片,媽媽進來一看,生氣地說:“這是怎么了?不是叫你收拾桌子嗎?快點收拾好!”我慢騰騰地邊收拾邊想:不就是收拾桌子嗎,有什么大不了的。類似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不整理衣服,不疊被子……看了這個片子,我知道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僅是自己愿不愿意的事,而是一種禮貌和教養。
在遵守時間方面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早上經常賴床,本來跟媽媽說好5:50,到我這兒就變成了6:10;拉琴也拖拖拉拉,一首曲子剛拉完一遍,我就得在凳子上做3分鐘,沒拉幾遍就到了時間,這些事媽媽也很頭疼。“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就在我的磨磨蹭蹭中溜走了。
通過觀看這個片子,我明白了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可以讓自己做事有規律,效率高,也可以自由支配時間,讓自己心情輕松地面對一切,游刃有余。
中小學生文明教育觀后感(精選篇2)
如果你失去了錢財,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并不在錢財,但是如果你失去文明,你就徹底失敗了,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次,列寧準備下樓,在狹窄的過道上,他碰見了一個女工正提著一桶水準備上樓,女工見是列寧,趕緊回頭讓路。列寧說:“你不必這樣,我才剛下樓,而你卻已經上了大半截了,還是請你先上樓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重,直到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聽了這個故事,有人可能會說文明禮儀是名人才具備的,那就錯了,我們也要講禮貌。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了說會影響自身的形象,大了說會影響國家的形象。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公共場合上,他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的記者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就是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說完了偉人,歷史人物,我們再來談一談自己吧。我們從小就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但是我們卻沒有做到。校園里到處都是被隨手扔在地上的飲料瓶、紙屑、糖紙和塑料……甚至還從某一些同學的嘴里吐出一些臟話,這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嗎?
讓我們牢記一句話:每個人跨出一小步,那整個世界就會跨出一大步。當行為規范支撐起中華13億女兒的脊梁,那么中國巨龍必將騰飛而起,閃耀在世界的東方。
中小學生文明教育觀后感(精選篇3)
今天上午,媽媽帶我出去旅游。一大早,我就坐在公交車上等候。過了幾分鐘,有人便迅速的走到空座位,把所有的座位給占了。
這時,一位大嫂帶著自己的孩子上了車,她一看,已經沒有可以讓自己和她孩子坐的地方了。她走到我的跟前,小聲地對我說:“小朋友,你能給我的孩子讓一下座位嗎?”我根本沒有睬她,而是繼續觀賞著外面優美的景色。她說了第二遍,我還是沒有答應。
這時,在我后面的老大爺對我說:“孩子,我可真要說你。你為什么不給別人讓座呢?你沒看到那個小妹妹這么小嗎?”這時,我的臉頰像火燒了一般,火辣辣的。這時,媽媽來了,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你不是少先隊員嗎?你要有一顆奉獻的心和一顆奉獻的精神啊。”我聽到了媽媽的話,立刻站了起來,讓這位大嫂坐上舒舒服服的椅子。我不好意思地對后面的老爺爺說:“老爺爺,我知道錯了。”老爺爺擺擺手說:“沒事的,你能知錯就改,還是個好孩子。”頓時,一股暖流彌漫在我的心中。
我們到了旅游勝地,望見那美麗的風景,我不禁想到剛才的美妙事情。
中小學生文明教育觀后感(精選篇4)
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體現。學習禮儀,有助于提升我們的個人魅力。生活中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往往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學習商務禮儀,不僅糾正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為我們今后的就業提供了一些借鑒。還沒開始學商務禮儀時,就對這門課充滿了期待。在真正接觸了商務禮儀這門課之后,我才發現,原來要真正做到優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個人舉止得體,言語文雅,就給別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雖說現今崇尚的是自然美,但兩者并不沖突。恰到好處的打扮和修飾,不僅不會顯得過分招搖,反而塑造了個人的良好形象,展現了個人的道德素養。在此之前,我總認為,只有未經任何修飾的美才叫自然美。然而經老師一講,我逐漸改變了以前的觀點。學習商務禮儀,不僅僅局限于應用在正式的社交場合,生活中,禮儀同樣隨處可見。通過對一個人儀表風度,服飾著裝,行為舉止以及語言談吐的觀察,我們能夠大致了解其生活習慣、個人喜好、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因此,學好禮儀,對我們大有用處。每當看到熒幕上的亞運會禮儀小姐迎面走來,個個氣質非凡,舉手投足間無不散發著一種優雅。這時,我們往往不由心生艷羨。禁不住感慨,如果我們能有她們一半的氣質然而,我們或許無須去羨慕別人,只要我們用心,肯努力,一樣可以做的很好。通過一個學期的禮儀課的學習,我收獲頗多。
比如著裝,在不同的季節、場合,就要有適合其季節、場合的不同的裝扮。并不見得非得穿著漂亮、時尚才是美,這也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得體大方的衣著,同樣能展現個人的美好形象。在這一系列的禮儀指導課程中,自我感覺收獲最大的是行為舉止。如果在平時,我們大都隨意任行,從來沒有注意過自己的一些行為舉止是否得體。上了禮儀課后,我才察覺,以前的一些行為在現在看來是多么地不雅,著實有失淑女風范。在禮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獲得了很多的樂趣。僅一個簡簡單單的蹲坐姿勢,就蘊含著不少學問。課堂上,當老師說到,坐不能超過椅子的三分之二時,幾乎所有的同學都不由地欠了欠身。這時才驚覺,自己的整個身體幾乎全癱坐在椅子上了,于是不禁一陣竊笑。有些人則暗暗自喜,慶幸自己沒坐多。又如,當不小心掉了東西時,撿的時候要半蹲著身子,并膝蓋靠攏有時候,我偶爾會自我開玩笑地說:連撿個東西也表現得如此有紳士風度和淑女風范,這還真有點古代的韻味了。不過,這也正好展現了我們“禮儀之邦”固有的大國風范。在職場中,學好商務禮儀更顯得重要。穿著得體、談吐優雅、舉止大方,無言中增加了自己的印象分。對于一個即將面臨就業的大學生,更應該了解一些職場禮儀方面的知識。光有專業知識還不夠,還要懂得一些面試的技巧。有些人很優秀,但在求職中卻屢屢不順,很多時候往往是在一些細節上出了問題。因此,在面試之前,我們要給自己來一個精心的打扮,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同時也是對面試官的一種尊重。在面試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自信、有禮。如此我們將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接下來的,我相信,如果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那么,一切的問題也都能迎刃而解了。短短的一個學期的商務禮儀課,卻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生活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有失大體的行為舉止和不良的習慣,雖然我們一時半會還無法改正過來,但至少我們已經意識到了。我們經常不斷地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相信在不久,我們會在不斷地改進,完善自我的過程中受益不少。篇二:商務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一、引言: “人生一世,必須交際。進行交際,需要規則。所謂禮儀,即人際交往的基本規則,是人際交往的行為秩序。”在古中國,就有對禮儀的規范。禮儀:禮者,敬人也,是做人的要求,是尊重對方;儀,是形式,是要把禮表現出來的形式,兩者相輔相成,在國際活動接待中缺一不可。禮儀三要素包括:禮儀是交往藝術,交往強調互動,互動看結果;禮儀是溝通技,巧溝通強調理解;禮儀是行為規范,規范就是標準。對中國人來講禮儀是一種自我修煉,是律己行為,管住自己,獨善其身
中小學生文明教育觀后感(精選篇5)
翻開《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我很快就被書中的故事給吸引了,里面有許多令我感動的故事,當看完這本書時,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里面有許許多多的生動而又感人的故事,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的形象,樹立了一個又一個文明的榜樣:身殘志堅的霍金;替子還債的“誠信老爹”吳乃宜;舍己救人的張家春老師;植樹造林的楊善洲老人……
榜樣是面鏡子,我們照見了自己:這些衣服還可以捐給貧困災區的小朋友呢!面對霍金,他全身不能動彈,也不能說話,卻用自己的智慧解開了宇宙之謎,而我們呢,遇到一點小小挫折就放棄了;“誠信老爹”吳乃宜,失去了三個兒子和家庭的財富,不顧自己年屆77歲的高齡,毅然辛苦勞作,替自己的兒子們將債務一一還清,而現在有些老板拖欠農民工的工資!那些“老賴”是何等的可惡!當地震來臨時,27歲的張家春老師第一個沖向門口,用自己的身軀支撐快要倒塌的門,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胳膊下鉆出去,而我們很多人面對一個小偷時,都不敢喊出一聲“抓小偷!”;這些人禽獸不如!楊善洲老人退休后辛苦種樹,奉獻給家鄉滿山綠色,而很多人為了一己之利,而亂砍濫伐,破壞大自然……面對這些高尚的人,我們還沒有感到羞愧嗎!
正如歌德所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沒錯!“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文明禮儀是做人的根本,是人與人之間和諧交流的基本原則。只有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有良好的文明禮儀的人,才能受到人們的尊重與歡迎。
讓我們先養成一個個好習慣,提高自己的修養水平,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那就是文明。
中小學生文明教育觀后感(精選篇6)
為了進一步優化學校育人環境,養成學生文明的行為習慣10月16日,我校少先大隊組織各班開展了觀看文明禮儀教育宣傳影片活動。首先,各班在階梯教室觀看了文明禮儀教育片——《快樂禮儀》,通過生動形象的影音讓學生知道了如何向道德模范學習。接下來,還對學生的在校文明禮儀進行了宣講,從穿著禮儀、行走禮儀、尊師禮儀、升旗禮儀、集會禮儀、課堂禮儀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源遠流長。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交往的日益擴大,文明禮儀更是成為交流、團結與合作的`重要手段。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養他們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文明舉止,是當前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務有實效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孝敬父母、尊重老師、關愛他人等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學校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次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使學生明白要從自己做起,成為一個文明小標兵,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營造了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