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觀后感作文
頤和園,你雖然依然保持著美麗的面貌,但你曾經受到過多么多的傷害,這讓我們中華民族驕傲又羞愧,惋惜又激憤。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歡迎大家來查閱
頤和園觀后感1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頤和園觀后感2
天氣晴朗,碧空萬里,我隨父母來到了如詩如畫的頤和園。我們先游覽了萬壽山,然后來到了昆明湖。一走近湖邊,我就被美麗的風景吸引住了。湖水淺處是碧綠碧綠的,深處則顯出一片瓦藍;岸邊的柳樹剛吐出嫩芽,春風一吹,柳條就像一陣輕煙,又像是柳樹姑娘的一條輕紗遮在自己面前,有著說不盡的婀娜與嫵媚。
我不禁跑到柳樹下,向遠處眺望,只見水面上游船點點,湖心島像一顆寶石嵌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十七孔橋橫貫湖面,像一條玉帶似的,將湖心島和岸邊連在一起,構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多美啊!”我不由自主地贊嘆道。緊接著,我看到一些游人租小船在昆明湖上游玩。于是,我也提議去劃船。我和爸爸、媽媽乘上游船向湖心島劃去。小船緩緩地前進著,不一會兒就離開了岸邊。我們有說有笑,輪流劃船,真是愜意極了。船來到了湖中心,回望萬壽山,景色盡收眼底:佛香閣、排云殿依山而建,一群金碧輝煌的樓臺殿閣,矗立在翠綠的山坡上。我們不停地按動相機快門,將
這美麗的湖光山色永遠地保留下來。
看到那么令人陶醉的美景,我不禁哼起了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伴隨著歌聲,小船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湖心島。我登上了十七孔橋,摸著那雕刻精美的圖案,一種自豪感從心底油然而生。爸爸說,這享譽中外的北京頤和園,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是保留到今天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園林呢!這么美麗的頤和園,我們的祖先早在二百年前就建好了,他們多么有智慧呀!
啊!頤和園,如詩如畫的頤和園,你是巍巍華夏留給后人的杰作,你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如此迷人的美景,會永遠激勵著炎黃子孫為建設祖國而奮發向上!
頤和園觀后感3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去頤和真遺憾!”我在參觀完頤和園后不禁發出感嘆!
頤和園原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為三山五園中興建的一座園林,建于1750年,1764年成,面積290公頃,水面占四分之三。
我們先在慈禧水道坐船前往第一個景點:十七孔橋,顧名思義,便是有十七個橋洞了。遠望去,十七孔橋仿佛是一塊巨大的銀磚,橫立在清澈的湖水里。在近些,她仿佛是島嶼之間一舟銀白色的畫舫。
我們上了島,近距離的觀賞著她:坐落在昆明湖上,飛跨于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的石獅500多只。聽導游說,有一只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1755年用銅鑄造,稱為“金牛”。據說此銅牛是為鎮壓水患而設。
隨即,我們便前往文昌閣。文昌閣原是清漪園的一座城關,現已不再對外免費開放。但僅從外觀仍能看出昔日的輝煌。
之后,我們來到了樂守堂,據說這雕像的排列位置還有一段典故呢:一次,光緒皇帝要娶皇后,慈禧要自己的侄女隆裕當皇后,而慈安太后要香妃當皇后,兩人僵持不下,慈禧變說:“你讓我不痛快一時,我讓你不痛快一世!”一個月后慈安太后離奇死亡。而這件事光緒卻毫不知情,所以樂守堂的雕像是鳳前龍后,代表光緒的軟弱無能。
走完了樂守堂,我們便來到了聽驪館,聽鸝館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看戲所建,內有兩層的戲臺,因古人常借黃鸝鳥的叫聲比喻音樂的優美動聽,故名之為“聽鸝館”。在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前,慈禧經常在這里看戲,宴飲。現在聽鸝館已成為專營宮廷菜式的餐廳,先后接待服務過上百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聽鸝館飯莊是著名的宮廷菜系飯莊。
隨即,我們到達了長廊,長廊全長728米,長廊上有14000余副畫,大多畫著妖魔鬼怪,鳥獸蟲魚,花草樹木。1976年被反動分子破壞,1984年又在鄧小平的主持下重建。
最后,我們來到了清晏舫,石舫長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兩層船樓,船底花磚鋪地,窗戶為彩色玻璃,頂部磚雕裝飾。下雨時,落在船頂的雨水通過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個龍頭口排入湖中,設計十分巧妙。
頤和園的風景,真是游也游不盡,看也看不完,希望你有機會來看看!
頤和園觀后感4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到頤和園游玩。
一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碧波蕩漾的昆+明湖,一座潔白秀麗的十七孔橋通向湖心。
我興高采烈地隨著三五成群的游客向十七孔橋走去。橋頭上有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獅子,這些獅子非常生動,并且544只獅子都神態各異,姿態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每個橋墩上都雕有瑰麗的圖案,這些圖案美觀大方,十分和諧,就連橋的里面都雕刻得十分古樸。走上漢白玉石橋,每一塊石頭都打磨得非常光滑,走上去能感覺到皇家園林的氣息。我站在橋頭上,欣賞著湖上的美景。一棵棵樹木倒映在隨風蕩漾的水中,藍天白云也映在了這碧綠色的鏡子里,形成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卷。
走下橋頭,我沿著昆明湖慢慢地走著。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幾只鴨子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游來游去,時不時啄起游客掉在水中的食物。條條柳枝隨風翩翩起舞,蒼松翠柏也陶醉在其中,忽緊忽慢地隨著春風擺動,一草一木為夏天的頤和園增添了不少生機。幾座寺廟掩映在樹木與水波之間。
慢慢的,我們已經爬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石階上,極目遠眺,高聳入云的中央電視塔,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一條條公路歷歷在目,好像整個北京城都盡收眼底。
太陽快落山了,我戀戀不舍地告別了頤和園,頤和園這個皇家園林實在是太美了。我還真有些舍不得離開呢。
頤和園觀后感5
去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來到了北京頤和園游玩。
頤和園在北京東城區,我們乘車來到了頤和園的東宮門,經過玉瀾堂、樂壽堂后便來到了全長728米的長廊。顧名思義,長廊非常的長,它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就像一站路那樣,。長廊不僅長,還是一條“藝術長廊”。抬頭仰望,廊間的每根房梁上都有著以紅、綠、藍為主的彩繪,每一個都不同,有山水、花鳥、建筑、人物等類別,美麗極了,讓人無論走多久都不感覺膩。
之后,我們就來到了宏偉的塔式宗教建筑——佛香閣。這里是頤和園的中心,應該算的上是頤和園中最值得觀賞的景物之一了吧。里面供應著佛像,慈禧太后曾在此燒香拜佛。佛香閣有八面、三層、四重檐,八根巨大的鐵梨木擎天柱,是古典建筑的精品。
走得也累了,我們便回到昆明湖邊,坐上游船來觀賞這景色秀麗的皇家園林。岸邊綠樹成蔭,湖面上微波泛起,風涼絲絲的,空氣也很清新,讓人感到很舒服。我不禁想到:唉,多美麗的景色啊,乾隆皇帝修建完成后,直到咸豐帝時,英法聯軍在洗劫圓明園的同時頤和園也嚴重遭到破壞,大量珍寶都被盜,后來雖然又重新修建,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后,頤和園又遭到洗劫。中華民族藝術的結晶被一次又一次的破壞,這引起了我們每個人的激憤。
啊!頤和園,你雖然依然保持著美麗的面貌,但你曾經受到過多么多的傷害,這讓我們中華民族驕傲又羞愧,惋惜又激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