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故宮旅游觀后感范文
終于來到了夢寐以求都想來到的地方,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中國歷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宮,又叫紫禁城。那里有許多珍寶,8000多間房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首都故宮旅游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首都故宮旅游觀后感范文1
仲夏,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們一家來到了北京,開始了難忘的北京之旅。
到北京第一天,我們就來到了天安門。站在天安門廣場中,遠遠地向天安門城樓望去,朱紅的瓦磚,高大的城墻,無不顯現出昔日皇家的尊嚴。我們迫不及待地進了城門,登上了天安門。站在天安門上的那一刻,涼風習習,我仿佛回到了開國大典的那一天,仿佛聽見了毛主席的鏗鏘有力的開國宣言,仿佛聽見了全國人民的歡呼聲響徹云霄,仿佛看見了一架架神圣的飛機呼嘯而過……站在城樓上向前望去,天安門廣場上人山人海,一座烈士紀念碑矗立在廣場上,長安街上車輛川流不息,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下了城樓,我們向里面走去,便來到了故宮,也就是古代的紫禁城了,這是歌舞升平、榮華富貴的宮城,一塊充滿神秘而又威嚴的土地。我們隨著人流來到了午門。只見用石頭鋪成的地面已經凹凸不平,朱紅色的城門上,銹跡斑斑,有子彈打在墻上留下的痕跡,也有炮筒轟炸后留下的大窟窿,據說當年八國聯軍攻打到了午門,無能腐敗的清政府無力抵抗,只能簽下了恥辱的條約,故宮曾經被敵人的鐵蹄肆意的踐踏,曾經被敵人的炮火無情的轟炸,這里記錄下了國人的恥辱,是歷史上沉重的一頁。
再往前走就到了太和殿,金黃的琉璃瓦,在湛藍的天空映襯下顯得十分壯觀。周圍的小殿數不勝數,如同眾星拱月般擁簇著太和殿。登上漢白玉的階梯,來到了大殿前,大殿內金碧輝煌,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內的十二根柱子,柱子上雕龍畫鳳,栩栩如生,殿內到處刻著龍的圖騰,正中央還擺著一把黃金龍椅,把手上有一只活靈活現的龍,顯得尊貴奢侈。
出了太和殿,一直往前走,最后游覽了御花園,那里的松柏高聳、挺拔,亭臺樓閣隱約坐落在密林中,真是美不勝收。
參觀了故宮,那些珍貴的文物,那些富麗堂皇的宮殿,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它們歷經百年,卻依然閃耀著歷史的光芒,它們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游覽了故宮,我明白了更多的知識,也更珍惜今天的生活了。
啊!難忘的暑假!難忘的故宮之旅!
首都故宮旅游觀后感范文2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今天,我在可愛的晨曦中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前。
“嘩嘩,嘩嘩……”一陣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呵,瞧那兒一道道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噴泉,濺起了優美的水花,多么新奇啊!雄偉莊嚴的天安門就近在眼前啦,毛主席的畫像威風凜凜地掛在城門前,對著我們微笑。艷麗的紅色城樓矗立在大地上,插著的紅色旗幟迎風招展。哇,瞧那兒,三道象白色的水金橋橫跨河上,橋上精雕細琢地刻著一些圖案,好像有記載歷史的,走上橋,望著一幅幅華麗的畫卷,感覺多么和諧呀!
穿過水金橋,再穿過午門,就來到了故宮里。接著,我們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走,兩旁都是富麗堂皇的各種宮殿。外廷基本都講究左右對稱,顯得宏偉、壯麗。門旁,有栩栩如生的石獅,有的張牙舞爪,有的靜臥地面,有的表情溫柔,有的兇神惡煞,豐富多彩。宮內,五彩的陶瓷令人目不暇接。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一只瓷鴿了。鴿子象征著和平,它潔白的羽毛,再夾雜些灰色,顯得更白了,橘紅色的尖嘴,藍色雙眼忽閃忽閃,和活的簡直一模一樣,令我暗暗叫絕。屋頂雕梁畫棟,龍飛鳳舞,有兩只大雁張開雙翅,似乎正準備騰空而起,飛上藍天。一個灰色石盤里兩只龍似乎正在云里霧里盤旋著,分不清哪個是頭,哪個是尾。皇帝的椅子上鏤花古色古香,鑲嵌著無數耀眼的珠寶,令人目眩神怡。床上鋪著竹席,銹花枕頭上細細的密針一線一線令人叫絕。龍檐飛壁的屋項透露出古代的特色。內庭則充滿著生活的氣息,各色各樣的家俱,古典而優雅的設計,一切日常生活中的必須品樣樣俱全。
最后,我們緩緩步入御花園。花園里環境優美迷人,宛如江南園林一般。假山或者重巒疊嶂,或者幾座小山夾雜著幾枝竹子花木,花園里有一個池塘,一陣微風吹來,湖面的水痕一圈圈蕩漾開去。遠看,那一汪汪澄凈的水滿滿的,微微晃動著,似乎要溢出來了,綠草如茵、綠樹如蔭,好一個美的境界。高大的樹木錯落有致,給人視覺上一種美的享受。
北京的故宮真是個絕佳的旅游勝地。我愛它,更為自已身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首都故宮旅游觀后感范文3
列寧說: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北京這座歷史名城,薈萃了自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從未因歷史的逝去而停滯不前。
7月26日這天,我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去北京的旅程。經過幾個小時的路程,我們到達了首都北京。從未離北京這樣近,只是環顧四周,便能感受到它偉大的氣勢,從每一扇舊窗溢出,從每一塊古磚溢出,從每一道彩畫溢出,從每一棵古樹溢出。
故宮,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曾經只在課本上讀到過。如今我親身來到了這里。站在大門外,頭頂上的陽光正散發著金色的光芒,晨曦中的紫禁城神秘而誘惑,它莊嚴地立在這朗朗乾坤下,以一種傲視群雄的王者風范,無聲地向人們宣告它的威嚴。
走進故宮,映入眼簾的是紅墻黃瓦,雕梁畫棟,琉璃照壁。那高大的城墻,厚重的城門,莊嚴的圣殿,其雄偉莊嚴,恢宏厚重的氣勢震撼了我,噤若寒蟬是最好的解釋。據介紹,故宮有宮殿九千多間,全部為木質結構,以青白石為底座,屋脊、琉璃瓦上到處是龍的圖案,并飾以金碧輝煌的色彩。所有的宮殿,都沿著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貫穿紫禁城內,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中軸線上。
沿著中軸線,故宮被平分成兩部分,就像數學里幾何圖形的對稱軸一樣,左右相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威嚴肅靜,大有雄視天下之氣,極具大丈夫之氣概。憑欄而望,一切盡收眼底。琉璃瓦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晶瑩柔和。煙云起浮金黃的瓦脊,清風拂過微翹的房檐,印證著紫禁城亙古不變的悠悠歲月。不變的是白玉般精美的雕塑,是金水橋下的潺潺流水,是廊間精彩的壁畫,是碩大豪邁的斗拱。原來這歷盡滄桑的宮殿里,還藏著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它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逝,而且經過時光的考驗,愈加充滿了無法遮掩的光輝。
夕陽西下,最后的一抹余暉斜射在故宮金色的琉璃瓦上,雖已暗淡,卻絲毫掩蓋不了那里溢出的王者氣度。歸巢的倦鳥擦過黃昏,與那道溫柔絢爛的云霞一道,構成了故宮蒼涼的華麗。高大的城墻,威嚴的殿堂,厚重的城門……五百多年的歷史,古老的故宮見證了一個國度的滄桑變幻,讓人扼腕嘆息,讓人浮想聯翩。
繁華落盡終有時,而今邁步創輝煌。古老的血脈,將永遠流淌在中華大地上……
首都故宮旅游觀后感范文4
今天,我們就跟著陳澤錦同學去北京的故宮好好逛一逛。
經過火車上一夜的顛顛簸簸,宏偉的故宮終于出現在我面前。未進午門,我已經被它那磅礴的氣勢所震撼。耀眼的陽光照在它金黃色的屋頂上,顯得熠熠生輝,紅色的墻面配上金色的屋頂,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
穿過午門,便是故宮了。走在昔日皇帝專用的御道上,我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仿佛自己也成了皇帝。我也擺出了點兒皇帝的架勢,徑直向前走去,也過了把皇帝癮。來到金水橋上,我看了看那精美的漢白玉欄桿,不禁贊嘆于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術。繼續向前看去,眼前的那座建筑就是太和門了。在明代,這里曾是皇帝辦公的地方。皇帝每天都會在這里頒發詔令,處理政事。然而,那也是數百年前的事了。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蕩蕩的宮門。
過了太和門,一座宏偉氣派的宮殿映入我的眼簾,這就是太和殿。它剛建成的時候,皇帝是在這里辦公的。可是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把它夷為了平地。皇帝聽取了風水大師的意見,重建了太和殿,把上朝理政的地方移到了太和門。還建議皇帝在故宮里擺放一些大銅缸,里面盛滿水,為的是以缸里的水來克火,以此來避免火災的發生。從那以后,這里變成了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每當皇帝繼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時,典禮都會在這里舉行。它身后的中和殿就是用來準備這些典禮的。現在,你有沒有注意到,太和殿的屋脊上有一些動物的形狀?那就是垂脊獸,它們的排列很有講究。在故宮里,這里的垂脊獸數量是最多的,共有11個,從外向內分別是仙人騎獸、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我還發現,太和殿的兩側陳列著兩個奇怪的器具。它們就是日晷和嘉量。在古代,日晷是計時的工具,嘉量是標準容器。它們都是皇權的象征。
參觀完中和殿,我們來到了保和殿。它是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也是古代無數文人心中的圣地。在明清兩代,皇帝會在此舉行殿試,對那些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文人進行考驗。文人們只要通過了這次考試,就能順利的踏入仕途,從而過上富足的生活。因此古代無數文人都在為有朝一日能踏入此殿而奮斗著。
沿著故宮的中軸線繼續前行,便是乾清門了。它是故宮內繼太和門之后的第二道宮門,也是清代皇帝辦公的地方。門口那對呲牙咧嘴的獅子仿佛在告訴我們:“進了此門便是皇帝的寢宮,你們必須管好自己的耳朵、眼睛和嘴!”進了乾清門,就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了。它們分別是皇帝學習和立儲的地方、舉行冊封皇后及皇后誕辰典禮的地方和祭祀神靈的場所。這些宮殿各具特色,向我們展示了皇帝在后宮學習及生活的高雅環境。
出了坤寧宮的坤寧門,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御花園了。不過正逢冬季,這里并沒有盛開的花朵以及綠樹蔥蔥,但園內的布局和各式景觀讓人嘆為觀止,可見當年的工匠們是多么的心靈手巧啊!
逛完御花園,我們便從神武門出了故宮,這一次的故宮之行就結束了。其實故宮里的秘密還有很多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話,建議你親自去體驗一次吧!
首都故宮旅游觀后感范文5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跡,有蜿蜒盤旋的長城、氣勢雄偉的兵馬俑,也有如詩如畫的頤和園、歷經滄桑的圓明園,不過最讓我期待的還是莊嚴肅穆的故宮。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懷著好奇心步入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去探索它的神秘。
穿過午門,一座高大的建筑深深吸引了我,說它是一座宮殿吧,只有幾扇門;說它是一扇門吧,又有重重疊疊的屋檐。原來,這就是進入故宮重要區域的通道——太和門。
走過太和門,遠遠地就看到金碧輝煌的太和殿。沿著中間大青石御道向前走就來到太和殿前的臺階下,這里的臺階是那樣高,仿佛是一條通天的御道,御道上的飛龍騰云駕霧,似乎是在保衛著宮殿里高高在上的天子。拾級而上,太和殿仿佛與蔚藍的天空連在一起。走近一看,殿內正中間是外朝獨一無二的黃金寶座,寶座的正上方是寫有“建極綏猷”的牌匾,傳說這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筆,環顧四周,鍍金的龍柱矗立其中,地上鋪著價值連城的金磚,顯得格外莊嚴。
繞過太和殿,兩座較小的宮殿出現在我眼前,它們就是中和殿和保和殿。可別小瞧這兩座宮殿,這可是古代皇帝舉行科舉和宴會的地方。
順著保和殿向里走,我們來到了乾清門。這里是外朝與內廷的分界,更是家與國的分界。在門的兩旁,兩只鍍金的獅子華麗霸氣,顯出一派獨特的皇家風范。我驚奇的發現獅子的兩旁,整齊的排列著幾個大水缸。它們是做什么用的呢?怎么會出現在這皇家宮殿里面呢?好奇心促使我走上前一探究竟。原來,這幾個普通的大水缸居然是古代的滅火器,它們被放置在底座上,冬天,水缸里還可以烤著火,防止結冰,看到這我不禁感嘆古代這奇妙的設計。
步入乾清門,繞過雄偉的乾清宮、方正的交泰殿和華麗的坤寧宮,我們來到了樹木從生百草豐茂的御花園,這是一座小巧玲瓏的花園。太湖石堆成的假山錯落有致,假山上怪石嶙峋,有的像老母雞帶著小雞覓食,有的像海參在大海里緩緩游動,還有的像干枯的木頭,栩栩如生,讓人印象深刻。形態各異的小亭子坐落在花園的各個角落,假山上的小亭子,仿佛是花園的士兵,院落中的亭子,紅色的柱子與周圍褐色的樹干,翠綠的枝葉構成了一幅和諧自然的風景畫。
走出御花園,夕陽的余暉讓古老的宮殿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這座有600歲的宮殿顯出無限的生機,我手中的相機也裝不下這美不勝收的風景。我戀戀不舍地離開故宮,心里暗暗對自己說:“故宮,我一定還會來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