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觀后感的“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而《開學第一課》是對孩子們開學初的一種教育,學生通過觀看節目從中受到教育,并將啟示寫進觀后感。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有關于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有關于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2020年9月1日晚上8點,吃過晚飯后我就開始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因為我每年都要看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并掌握了預防措施。
這堂課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預防病毒的常識,比如疫情期間做到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人多的地方盡量少去,肉煮熟才能吃,衛生習慣應常記在心中。就算疾病來臨也不用慌張,有發熱的情況就前往定點醫院就診,盡量保護好自己。除此之外,節目還邀請了援鄂醫療隊醫生,防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社區防控人員以及中小學生代表上臺為我們分享抗疫事跡,展示了特殊時期先進典型的勇敢、擔當、無私奉獻!我看完后覺得很感動。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疫情爆發期間我不能開學復課,不能跟好朋友出去玩,就連出門扔個垃圾也要戴口罩,但家里依然是安全的港灣,看完節目我才明白那是因為有一群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奮不顧身的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就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有他們在,我再也不怕病毒的來襲了。
作為一名學生,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都是誰,也無法向他們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但我能做到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在家好好待著,勤洗手、戴口罩、不給別人添麻煩。而且在他們身上我學習了很多道理,為了將來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信任和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長大以后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這場疫情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面對這場不期而至的“人生大課”,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以此來警醒自己的。
有關于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夢想是掛在天邊的一朵紅云,夕陽落下時盡情吟誦;夢想是黑暗中一縷陽光,為我們指引人生的方向,夢想是鄰家小吳火爐里燃氣的熊熊大火,溫暖著每個人的心田。
看完《開學第一課》,總覺得自己的夢想不久就要實現。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夢想,說的是在夢想這條旅途上艱苦行走的孩子和大人,他們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創造了燦爛的輝煌。也許,自己離夢想很遙遠,夢想好比是一只自由自在的白鴿,你只能看到它展翅高飛的樣子,卻觸摸不到它光滑柔順的羽毛,只能靠自己幻想。但是就算放棄了一切,也不要放棄夢想,它是游輪在狂風暴雨中船長寄滿希望的舵,跟著它,就會找到方向。一個人一生至少要有一個夢想,然后毅然決然地為了它艱苦奮斗,就算折斷了翅膀再也不能飛翔,也要勇敢地爬起來,驕傲的說一句:“我有過夢想”。那是付麗娟為了夢想在毒陽下訓練,那是小威在為了夢想用手指反復敲擊著琴鍵,如果沒有了夢想,那么一切該多么荒.唐。沒有了夢的人生,就是失去了花瓣的花朵,只留下心酸與疲憊,不會再有喜悅的瘋狂。《開學第一課》讓我真正領悟到:有夢陽光就不遠。我在無盡的挫折與失敗中,是否會憑著對夢想的信任自信地站起來,是否會像所有夢想成真的人那樣,勇敢地去追隨屬于自己的夢想,我只是在無聊的幻想。但是,我希望自己永遠不敗。當然,一路上那么多的困難,就像蘋果在無意中砸到了牛頓的腦袋,無意間就會有坎坷和失敗。我一定會提醒自己,一定要爬起來,爬起來……那一刻,我定會無比自信。夢溪的實現源于一個人對它的態度,他要是懶惰,命運不會待他好,他要是勤奮,定會攻克所有的困難成為強者!
夢想沒用太多的釋義,靠的是堅持與勇敢。做一個有夢想的人,讓你的輝煌點亮新的人生!
有關于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首先最令我感動的是為智障的兒子犧牲自己事業的父親秦勇。他的父愛深深的感動了我,他是那么堅強而且耐心的教育他的兒子,他說曾經很多人說他很酷,現在只有他兒子會說他很酷,而我覺得他還是很酷,他讓臺下那么多觀眾包括我和媽媽都為他感動的熱淚盈眶,這比那些在臺上風光的明星還要令人振奮。
其次我學到了關于禮儀的傳承。從小媽媽爸爸就教我要懂禮貌,遇到人要稱呼,別人幫助了自己要說謝謝,請求他人幫助時要說“請”等等,這些可能只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也是禮儀里面很小的一面,但是作用卻很大,起碼這是一種好習慣的養成。
最后我深深的懂得了關于“孝”。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和老師就教我們背三字經和弟子規,里面有很多都是教育我們要對父母盡孝道,今天看了那個騎著摩托車帶年邁的父母旅行的叔叔才深刻感受到孝道是何意,而且盡孝不是等長大了,也不是等求學結束了工作了掙錢給父母買好吃的,而是從現在開始,聽從父母的教導,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疊一次衣服,擠一次牙膏,洗一次腳,這些現在我們就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孝道。媽媽總是在我對她說的話充耳不聞或對她的要求拖拉延誤的時候就罰我背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篇,而我每次背過就忘,現在“父母命,應勿緩,父母責,須敬聽”的句子還猶在耳邊,以后我一定謹記這些,做個孝順恭敬的好孩子。
結束的時候,藏族小朋友們表演的中華武術,讓我感受到濃厚且沉穩震撼的中華文明,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小學生,我為自己的祖國擁有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而驕傲,為自己生在一個飛速發展的現代化中國而自豪。我暗暗發誓,要努力學習,豐滿自己的羽翼,自由翱翔在祖國的藍天,看壯麗河山,看怏怏大國崛起昔日的風采。
有關于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9月1日20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
在“百折不撓”這節課,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自己和伙伴們在長征中“移動的通信學校”中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學習無線電技術的故事。一年只有一只鉛筆、沒有紙張、沒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士們背后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最后秦華禮和通信班的伙伴們在草地中心畢業,從此一生奉獻給通信事業。
我不禁想起那一個個感人肺腑的長征故事:一位掉隊的小紅軍在極度饑餓、疲憊的狀況下,巧妙地說服陳賡同志放下對自己的幫忙,最后犧牲在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理解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一位首長把僅存的青稞面留給了戰士,而那位戰士最后又把青稞面還給了首長……艱苦奮斗、舍己為人等多么寶貴的長征精神,它們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記得我剛學自行車時,爸爸老在車后面扶著。一天,爸爸對我說:“你練了這么久了,該自己騎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聲喊:“不要啊!萬一我摔下來怎樣辦”“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著說。我又騎了幾圈,風在耳邊呼呼地響,感覺個性爽。這時,不知怎的,車頭好像跟我作對似的,往左一偏,我措手不及,“砰”的一聲,連車帶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原先爸爸在后面偷偷地放開了手。我有一種被作弄的感覺,“哼!都怪你!”我氣得一屁股座在地上,揉著摔疼的膝蓋。爸爸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點困難都受不住,以后還干什么大事想想紅軍們二萬五千里長征,歷盡多少艱難險阻,他們還不照樣挺過來了”聽了爸爸的話,想想也是,跟長征比起來,我這點困難又算得上什么呢于是,我重新站起來,信心十足地騎上車,暗暗鼓勵自己:不用怕,我必須行的!就這樣,我一次又一次地摔跤,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我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我最后學會了騎自行車,那個高興勁兒,此刻還記得呢!真多虧了紅軍長征事跡的鼓舞。
還有一次,我參加了校運會的幾項比賽。到最后一項長跑時,我箭一般地向前沖去,一路遙遙領先。但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盡了,速度越來越慢,后面的兩名同學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氣不接下氣,真想停下來不跑了,可看到同學們那著急的樣貌,聽到大家為我的加油聲,我想到了“紅軍不怕遠征難”,二萬五千里長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頓時有了信心,帶著全班同學的期望奮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我就要到終點了。于是我加足馬力,近了,近了,奇跡般地超過了前兩名同學,到了!在接觸紅線的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堅持就是勝利!
在學習中,我也常常想起紅軍,想起二萬五千里長征,這時候全身便充滿了力量,學習勁頭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必須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透過這些事例,我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像紅軍那樣,務必有不怕困難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覺得,長征精神是永久彌新的,長征是永遠的豐碑!長征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前進!
有關于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我都會如約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上課鈴聲的敲響。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英雄不朽”,分為“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個篇章。節目在黃子韜清新動聽的《第一課》歌聲中緩緩地拉開了序幕。
愛國,就是為祖國與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抗戰期間,當殘酷的日軍打到長城腳下時,數百名戰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了被日軍轟炸的長城缺口,筑起了新的長城。左權將軍,在隊尾指揮軍隊時不幸中彈身亡,留下了妻子和兩歲的女兒無盡的思念;東北抗日聯軍游擊女戰士趙一曼,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絕不透露出部隊的半點消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勇敢,在戰火中就是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王二小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抗日小英雄,他為了將敵人引進我軍的埋伏圈,犧牲自己年僅十三歲的寶貴生命。拉貝是一個普通的外國商人,在南京大屠殺時,他與十幾個歐美人士勇敢地堵在日本人的槍口前,保護了無數難民……
團結就是同心協力,并肩作戰,贏取勝利。日法西斯一次又一次的兵臨城下,讓一個泱泱大國岌岌可危!1941年,中國的同盟軍美軍駕駛著數百架戰斗機前來幫助中國與日軍周旋作戰。當五名美飛行員被迫跳到了離日軍只有五里地的地方,中國軍民盡最大的努力救了他們,并給予了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中美兩軍團結協作、眾志成城、奮勇殺敵,血灑疆場。以生死為彼岸,涅槃為彼岸!正是團結一心,才讓新四軍打了勝仗……
中國的抗戰勝利,也離不開自強的有識之士。“學霸”王伯惠在國家危難時刻,棄學從戎,奔赴沙場,做了工兵和翻譯官。他不忘國恥,自強不息,用知識回報祖國……
一個又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向我們詮釋了英雄不朽的本色。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雖然早已遠離了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但是我們不能塵封在歷史中,不能在安逸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夢想著未來的輝煌,我們只有將英雄們的精神火炬傳承下去,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勇于擔當、團結一致、自強不息,為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進。
九月,又是一個新學年的開始,讓我們團結一致,用勇敢作槳,自強為帆,在學習的海洋中劈波斬浪,奮勇前進,為將來建設美麗中國積聚能量!
開學第一課個人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