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后感范文1
前幾天重溫了懸崖上的金魚姬。
宮崎駿的動漫每一部都值得反復去看,至少,很多次都會觸碰到我的感動點。正因為是童話,幻想,所以宮崎駿的動漫總是如此給人以溫暖的力量。
神奇的是,波妞的父親自己就是人類,卻對于人類沒有那么大的善意。劇里父親也提到一句話,我真希望你可以永遠這么單純就好了。
或許,5歲的宗介可以說出我會一直保護你。但作為波妞的爸爸,當然也會很擔憂,也許長大以后的宗介會移情。
對于宗介來說,5歲的他的眼里只有他喜歡波妞,而對波妞來說,宗介就是她的整個世界。也幸好漫畫在此刻戛然而止了。至于波妞會不會變成泡沫,這誰又清楚呢?
正因為永恒的愛如此彌足珍貴,童話世界才是美夢呀。
一舉一動,都是承諾,會被另一個人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的。我渾身傷痛,跋涉,疲倦地尋找,只為來與你相見。信仰到底是什么呢,就是縱身一躍,就是我們跟神之間一個永遠的約定,是舍棄舊的去開始新的生活;信仰就是從今以后,再也不要放開你的手。擁抱的時候是人和人心臟依靠最近的時候近到能聽見彼此的心跳!成長,是每個孩子的權力,也是他們必經的征程,或平坦、或崎嶇,有悲歡,有離合!小時候的約定,永遠不會忘記。回頭,可是沒有岸了已經。重要的東西全部都在半徑3米之內。你明明知道分開的后果,卻還要跟一無所知一樣全部付出?人類只會從大海奪走生命罷了。在兩個人的世界里,管他的風雨雷電飛沙走石天崩地裂,只要能在一起就足夠了。
看過的愛是需要付出代價,愛是需要擔當,愛是需要努力爭取,愛是需要你為了對方而放棄一些事情,并改變自己。我不知道有多喜歡你,但去見你一定是用跑著的。波妞喜歡宗介我也喜歡你。
《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后感范文2
本片講述了名叫波妞的一條魚躲開爸爸的視線,遇到了宗介。波妞被卡在瓶子里,宗介在砸瓶子的時候把手弄傷了,波妞舔了舔,傷口奇跡般的愈合了,原來波妞有魔法。宗介還把最愛的火腿腸給波妞吃。后來,波妞的爸爸用魔法把波妞給帶走了波妞和宗介都悶悶不樂。波妞拒絕爸爸給的食物,還說要變成人類。在姐妹的幫助下,波妞得以逃脫。但在波妞與宗介匯合后,宗介的媽媽理紗卻不見了。波妞用魔法把船變大,與宗介一起踏上了尋找理紗的旅途。在穿過一個山洞時,波妞又變回了魚。在宗介就要受騙的時候,時奶奶為了救他們,和他們一起掉進了大海里。當他們醒來一看竟然到了海洋之母身邊。波妞的泡泡與宗介相吻后,波妞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女孩。
影片中善良、包容、幫助等美好的一面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感受到愛的偉大可以越過很多約束,比如影片中女主人公波妞本來是一條魚,因為宗介的愛可以變成人;結尾也是用愛來結尾。全文都是用愛來貫通的,而主要表達的也是愛。我在書上看見了一個故事:這是發生在美國洛杉磯一帶的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妻子便沖向兒子所在的學校。他大聲喊著兒子的名字,找到兒子的教室開始挖掘。很多父母趕來都絕望的離開了,只有這位父親心中默念著兒子說的話:“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挖了38個小時,他聽見了兒子的聲音,兒子說有14個同學,讓他們先上去。最后這對父子緊緊相擁,留下了幸福的淚水。讀完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讓這對父子心連心的是那一句話、是愛!愛就是那么偉大!
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愛,我們要學會去愛,這樣我們才會感恩,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后感范文3
星期四秋游的時候,可能班上最近有同學老在掉東西,于是馬老師就和我們講了信任,所以這周我們看的電影名字叫懸崖上的金魚公主,這部電影,在我去年暑假的時候,已經看過了,所以在看的時候,也挺興奮,并且迫不及待的跟同學們講情節,這是一部宮崎駿的日本動畫影片主要人物是男孩宗介和想變成人類的金魚波妞金魚公主在睡夢中被水母運到了海邊,可是被船一撞離開了水母,不幸被困在瓶子而住在海邊的五歲小男孩宗介發現了金魚公,并且取名為波妞。
波妞最愛的食物是火腿,宗介把波妞帶到養老院,一位老奶奶說波妞是人面魚,會給人類帶來海嘯,波妞吐了老奶奶一臉的水后,宗介帶著波妞躲到巖石下面,宗介正在跟波妞道歉,波妞居然開始說話了,可是波妞的爸爸講波妞又帶回了海洋,在海底波妞告訴她爸爸,波妞想變成人,而波妞拼命的掙扎,居然長出了手和腳,波妞爸爸驚慌失措,最終波妞還是失敗了,可是波妞的“妹妹"們,齊心協力幫助波妞,最終波妞變成了人,她迫不及待的去找宗介,但是這時地面上由于波妞造成了漲潮,許多人危在旦夕,雖然海水正在漲潮,但是宗介的媽媽里莎堅持要帶宗介回家,里莎是一個勇敢的母親,波妞乘著波浪,找到宗介,波妞和宗介互相看著對方,宗介的一句波妞讓它歡呼雀躍,波妞在宗介家玩累了睡著后,里莎要去養老院幫忙,她告訴宗介要守護好家和波妞,在這部影片中責任有很多:里莎宗介守護燈塔的責任,宗介父親船員的責任,最后,是宗介要保護波妞的責任,而信任則是波妞的爸爸媽媽信任宗介,把波妞交給他,這部影片對我們來說,啟發很大!
《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后感范文4
我們今天又看了一部作家宮崎駿的作品——《懸崖上的金魚姬》,從《千與千尋》、《懸崖上的金魚姬》這兩部影片我能夠看出它們都帶有童話色彩,感化人類,體現出人們最底層的善意的心。
《懸崖上的金魚姬》講的是一只小金魚趁著爸爸不注意偷偷溜出去玩,忽然被一個玻璃瓶遮住了自己的頭,一個名叫宗介的5歲男孩在海邊玩耍并且撿到了它,見他對自己有點好感,就給它起名波妞。后來波妞喜歡上了宗介,但波妞的爸爸不喜歡人類,把波妞抓回了大海。但后來波妞又在妹妹們的幫助下變成半人魚找到了宗介,她不顧安危只顧追到宗介。當他們回到家中時,母親給波妞、宗介沖了三杯蜂蜜茶,波妞學著宗介吃吃喝喝,終于是睡意到來,一會就倒在沙發上呼呼大睡了。到了第二天,只見宗介和波妞睡在沙發上。當波妞把宗介鬧醒后,波妞用魔法把一個玩具船變成他們前進的船,還好宗介想出了一個辦法,使船自動前進。他們在經過一系列的困難,終于找到了雙方的母親,同意將波妞永遠的變為人類,可是條件就是魔法也會從此消失。可波妞還是選擇了后者,最后他們還是在一起了。
看完《懸崖上的金魚姬》后我還有一個想法——我們的生活環境太臟了,①影片里的波妞就是被人類丟入大海中的垃圾玻璃瓶套住了頭,飄到海邊的。②波妞的爸爸坐著潛艇在水中追宗介媽媽的車的時候就被人類的臟水搞的無法前進。從這些片段就可以知道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水源了。
宗介和波妞用無私的童真戰勝一切困難。現實中我們也需要這種簡單愛,來戰勝一切的困難。
《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后感范文5
作為宮老晚期作品,《懸崖上的金魚姬》體現出與以往作品不一樣的感覺。早期作品(風之谷、天空之城、紅豬等)雖然畫風略顯粗獷,但作品始終體現著濃郁的人文關懷;中期作品(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畫風越來越精致,主題表達趨于完美,藝術成就走上巔峰;而《懸崖上的金魚姬》則返璞歸真,尤其是與前作《哈爾的移動城堡》的完美人設相比,波妞的動畫世界內一切走向簡約主義,仿佛回到了孩子的童話世界。
事實上作品的種種設定也確實如此,例如主角宗介和波妞都是孩子,借此視角讓觀眾回到孩子的童真。而故事中的世界環境美輪美奐,人們團結互助并努力生活,母親勇敢堅強……整部作品都洋溢著濃郁的正能量,讓人不得為了作品所渲染的人間大愛所觸動。在這樣的設定下,即便故事也取材自丹麥童話美人魚,但結局也理所當然地變成了大團圓結局。
作品中的孩子視角讓觀眾穿越時空,如夜晚探索著未知的大海(或星空),與小伙伴駕著自己的小船出去探險,養著自己想要的寵物……這種種豈不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及追求?如今觀眾看著小時候的種種渴望在作品中實現,又怎能不潸然淚下?
當然,作品里面波妞父母的存在,及“世界末日”的設定過于浮夸,但濃烈的人間大愛下,這些都顯得無關緊要。雖然很多人認為此作的主題性及完整度不如宮老的中期作品,但這不影響筆者對此的喜愛。或許宮老早已度過了再創巔峰的心理及年齡了,能拍出有情懷有回憶有愛的作品就是人生一大樂事。因此在作品中再也看不到為了輸出主題價值觀而在結構上患得患失,也看不到各種孩子角色吐著成人化的對白,也看不到作品背后的宮老的種種對世界、社會的憂慮……能看到的就僅僅只是美好,這是一位老藝術家的追求的濃縮概括,也是人類內心所追求的永恒幻影。
是的,這是一部純粹的愛的作品,即使主題不如之前的作品,但它能時時刻刻溫暖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