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
《幽靈公主》的背景設定在日本的室町時代,這是中古時代進入近代的一段轉變期,征夷大將軍的權勢大幅的衰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篇1
當你們看到這個影片名稱時,是否會和我想的一樣呢?之前,我還以為這是一部恐怖片,我甚至還做好了被嚇得心驚膽戰的準備,可是,又有誰知道呢,這部電影一點也不恐怖,甚至讓我從心底里流露出了一種溫暖。其實影片內容就是我們最近一直都有倡議的:保護動物。好了,廢話不多說了,給你們講講更深入的內容吧!
講了:從前有一個偏遠的山村,遭到了野豬邪神的襲擊,一個少年為了保護村落,便去和野豬打斗,雖然打敗了野豬,但是遭到了它的詛咒,他便去北方看看能否解除詛咒,接下來他遇到了一系列的難題,但他都解決了,最后,最大的難題來了。(如果想知道最大的難題究竟是什么,請去看《幽靈公主》……
其實幽靈的本意是死了的生命的靈魂,但這部影片講的并不是沒有血沒有肉的幽靈,而是半個幽靈,由于北方那個村落要抓野狼,就拿這個小女孩當誘餌,但野狼救了她,但幾乎完完全全把她改變了,她痛恨人類,一直都想要報仇,直到遇見了那個男孩......
《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篇2
這幾天有點憂傷,學習效率不高,計劃做的不好,反思做的也不好,聽著久石讓的音樂,慢慢想看宮崎駿的動畫了,這是音樂的成功吧,之前聽過幾張原聲大碟,看過幾部動畫,感覺有些膩味了,沒想到這幾天聽得靡靡之音太多,真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感覺,凌亂間,終于決定看一部《幽靈公主》,看罷照例是百感交集,找《幽靈公主》影評找得不爽,人家表達人家的,本來輪不到誰說三道四,不過談談自己的看法而已。人和環境的問題,并非沒有答案,但不一定要在電影中體現吧。
一、人和自然有沒有共存之道
倘若人和自然之間沒有共存之道,人只知道掠奪自然,那人和人自然也沒有了共存之道,只知道相互掠奪。和諧,相親,就像最后阿西達卡和珊(名字我怎么覺得很有西方味),相愛,又互相獨立,自然也許永遠不接納水泥森林,但是允許他存在,允許里面的人和自然和諧共處,不是挺好的嗎?
二、自然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野豬不但會變為魔祟,動物之間也有相爭,雖然有人的影響,但是沒了人就沒有問題嗎,也還是會有的。生命既是生,也是死,但本質是一樣的,人要破壞自然的本質,肯定是不行的。
三、窮則獨善其身
老祖宗的話說得不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適用于個人也適用于人類。猴子吃了人,就可以戰勝人嗎?不然。人吃大自然的饋贈,難道想的是戰勝自然?那是白想,人在宇宙中太渺小了,至少我不認為現在人類已經可以兼濟天下了,我們還是在獨善其身的路上,大自然的饋贈是讓人類進一步破壞自然嗎?改革中產生的問題是要人進一步改革嗎?犧牲農業發展工業難道要一直犧牲下去嗎?還是要人類做好自己的事情,人和人尚且相爭不已,路真長。
四、幾個形象
動畫里的勞動人民是很善良的,婦女的健康活潑,不受羈絆,優勢外桃源的感覺,相反的是艾伯西大人,雖然也有女性健康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卻無盡地索取,并且被人利用。里面的壞人終于沒得到什么懲罰。我甚至有些覺得應該有個悲劇結局,幽靈公主回不來,可是宮崎駿把小女孩畫的挺漂亮的。
《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篇3
迎著早晨那清新的空氣、悅耳的晨鳴,眼望的,是陽光明媚,曠野無邊。這鄉下的景色呀,讓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好久沒有這樣愉悅了,我大口大口的吸著這鄉里鄉間的味道,感到無比的滿足。
來到親戚家,看到堂妹在津津有味的看著動畫片,我也突然心血來潮,也不嫌幼稚,忍不住一起與堂妹看。片子的名字叫《幽靈公主》,是宮崎駿大師的第十一部作品。全片長133分鐘,男一號是阿席達卡,女一號是小桑。片子清晰的勾勒出了宮崎駿自小就夢想如此的愿望。也體現出了宮崎駿童年時期因為戰亂而人獸不能共處的真實場景。主要劇情如下:
在一個被世人認為已經滅亡了五百年卻還生存著人類與鹿類的城市里,有一位年輕英俊的少年,名叫阿席達卡。一天,一個從西方來的邪神要侵略阿席達卡所在的村莊,這個邪神是由受了詛咒的野豬神變成的。眼看這邪神步步進逼,阿希達卡挺身而出,雖然后來他打死了野豬神,但是他也因此中了邪神的詛咒,性命難保。為了化解詛咒之謎和拯救自己,阿席達卡聽從本村的巫婆的指示去西方查個明白,尋求生路。然而,這一去,卻代表著不再回來這個城市,與她的妹妹永世不得相見。他剪掉了頭上的發鬃,按照這個城市里的傳統思想,剪掉發鬃代表這個人已不是人。就這樣,阿席達卡背負著神圣的使命去了。
騎著亞克路,阿席達卡居住著幽靈公主的城市里{人們都叫她魔法公主}。他首先碰到了一個貪心的禿頭和尚,當他拿出一顆金子換米的時候,賣米的女子井底之蛙般的叫了聲:“這是什么東西啊,我還以為是錢呢!”禿頭和尚替阿席達卡解了圍,并與阿席達卡說了許多關于這個城市的事情,中途說到了阿席達卡的家鄉與魔法公主。阿席達卡還在途中救了兩位達達拉城的男人,穿過了有著小精靈和許多動物的森林,其實,這應該就是他第一次看到魔法公主了。隨著他們,風塵仆仆地來到了達達拉城。因為兩位男人被救了回來,達達拉城的人們和達達拉城的統領著黑冒大人{幻姬}等大多數表示友好,被救的人還稱阿席達卡為小少爺。在這里阿席達卡過的算是快樂,被眾星拱月般地捧在貴賓的位置上。他還見識到了幻姬槍隊的力量,并得知,詛咒他的野豬神就是被幻姬槍隊給打到家鄉那邊去的。說到這里,阿席達卡心中那怒火便忍不住要燃燒了起來......
“報告黑冒大人,野豬又來了!犬神族也來了!”
“槍隊準備!”
“是!”
阿席達卡親眼目睹了幻姬的殘忍,與她為什么殘忍的原因。達達拉城的人們堅信,動物與人類不可以和諧共處,他們一心想著奪去山獸神的性命。這是個糊涂的想法,就是因為這個想法,死了無數條性命。
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眼看人類就要敗下陣來,阿席達卡幫了達達拉城的人們,這一幫不要緊,小桑又來抗戰。阿席達卡和小桑交戰時,邊打邊說阿席達卡自己不想交戰他想要和平。小桑說,人類都是虛偽的,她永遠都不相信人類。而小桑最后卻寡不敵眾,敗下陣來。而在這時,阿席達卡又幫起了小桑。他流著鮮血,救出了小桑,離開了達達拉城。他們互幫互助,互相保護,相處得很快樂......雖然桑娜——被小桑稱為母親的狼犬處處阻擾,但是,命運注定這兩個年輕人會在一條線上。
但是,在動物、精靈們看起來都平靜的時候,森林里,有開啟了一場大戰.......
這場戰斗中,參與的動物、種族很多,尤其是野豬族。犬神族也參與其中,小桑也不例外。這場斗爭,是人類挑起的,他們想要山獸神的頭顱,而動物們卻一直保護山獸神。在它們的心里山獸神就是它們的主啊!而當野豬族得知人類已經設下埋伏時,也不顧一切的去沖{這或許還是因為面子的關系,的按這樣不顧一切的去攻擊狡猾的人類,最終還是弄個遍體鱗傷、機毀人亡,已事主也因此受到了邪神的詛咒,成為了一開始詛咒阿席達卡的野豬神}!但一切還是出乎意料,在山獸神要收取已事主的生命時,禿頭和尚趁機射箭,把山獸神的頭一舉拿下。結果,反而害了全人類——山獸神沒有了頭顱,身體上的液體在不斷的吞噬山河生靈,那液體有毒的,即使不被淹死,也會被毒死。在這緊急關頭,禿頭和尚竟還沒有覺醒,不肯放棄得到山獸神頭顱的念頭,只是對著東方的快升起的太陽祈,讓太陽快快升起。可是,這樣無濟于事,在還有生的希望的最后一秒鐘,阿席達卡和小桑一把搶過裝有頭顱的盒子,用乞求的口吻把頭顱還給山獸神。這時,東方的太陽升起來了,山獸神也隨之命歸西天了......
《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篇4
和諧共生的夙愿在《幽靈公主》中的彰顯是如此震撼且為人著迷,人類的貪婪,自然的至美,產生了鮮明的對比,而在宮崎駿的筆下,一切又如此夢幻。
故事中,野豬神中了詛咒變成了邪神,從西方來侵略阿席達卡所在的村莊,阿席達卡情急之下殺死了邪神,但自己也中了邪神的詛咒。無奈之下,他只能聽從本村的巫婆的指示去西方查個明白,尋求生路。途中,他經歷了種種困難,認識了珊與幻姬大人,也碰到了森林神——麒麟獸。中途,因為人與自然間深深的矛盾,雙方展開激烈的戰爭,最后,所有人都回到原來的生活中。但從珊與阿席達卡兩人的對話中,折射出人類和自然的矛盾,仍不能解決。
看了電影,阿席達卡的正直,與幻姬大人幾近扭曲的觀念摩擦出了刺眼的火花。自然與人,真的互不相容嗎?站在幻姬大人的角度,自然貌似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箱,而森林中的野獸,則是一些小小的麻煩。所以,幻姬大人發明了當時的槍,向森林索取資源。而珊正好相反,她是一個被人類拋棄的孩子,被狼神撫養長大。對人類有天生的仇恨與抵觸感,對森林更是如加一般的保護。她非常憎恨類似于幻姬大人的人,曾幾次想與幻姬大人拼個你死與活,奈何都失敗了。這兩個人就如同兩個極端,不斷地接觸、碰撞,卻誰也治不了誰。男主阿斯達卡卻在人類和山林兩方的游走,似藥劑般維護破碎的和平。最后,麒麟獸的出現,又給人帶來新的希望,但受疙瘩和尚指使的幻姬大人射下了麒麟獸的頭。希望的火花被槍的轟鳴聲泯滅,人們正抱著失望,和做為人類的內疚的心情看下去時,阿斯達卡和珊卻重新拯救了麒麟獸。自然,與人類,也是可以和諧相處的!秉著期望,影片結束了。雖然珊與阿斯達卡的兵分兩路,說明了其矛盾很難解決,但還是有期望。
而這部給人啟迪的電影,神話色彩的演繹,森之精靈的奇想構筑了人與自然永恒的命題。還會永遠的感染、影響更多人。
《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篇5
這是一部反映人類與自然界之間不可調和矛盾的主題卡通片,宮崎峻的又一部適合成人老少皆宜的佳作。片中主人公飛鳥面對這一矛盾所表現出的兩難的態度恰恰是整個現代社會的人類對這一問題普遍持有的態度。
一面是自然的力量和幽靈公主——自己摯愛的人,一面是自己的同類——人類,當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斗時,該如何調和呢?兩全?兩難!
在片中無所謂正義與邪惡,也無所謂誰是誰非,人類為了生存與幸福,為了自己社會的發展不得不向自然索取再索取,在這一點上,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這恰恰是人類與自然界矛盾的癥結所在。
片中神武的麒麟獸正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她的信條。她原本生活在密林深處的一片人跡罕至的凈土上,森林中所有的生靈都敬畏她,但人類為了攫取鐵礦卻想要殺掉她,最終她被激怒了,表現出了自然力狂暴無情的一面。爭戰的結果是森林被毀,人類的領地也被毀,兩敗俱傷。
宮崎峻苦于找不到調和之道,在片中結尾處,幽靈公主——珊珊和飛鳥一個回歸大自然,一個回歸人類社會,不知道彼此還會不會再有相見的一刻。告別前囑咐彼此要好好的“活下去”,這三個字或許就是作者用來解決這一矛盾的無奈的選擇。在后人找到答案之前,也只有堅持活下去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了,希望能在矛盾最終激化前找到一條可行之道。
總共看過宮崎峻的兩部作片,《千與千尋》,很喜歡,都是具有深刻思想主題的卡通作品。《千與千尋》揭露了人性中貪婪的本質。其實他的作品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對自然風光細膩的描繪,深邃而有層次感,寧靜的主題,是對人心靈的凈化。反思中國的動漫業,作品不少,但佳作不多。這確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篇6
“黑色的洪水席卷著大地,猛烈撕扯著堤岸。伴隨而來的是一陣陣咆哮的臺風,人類倉皇逃竄,祈求上天保佑,但肆虐的洪水仍然毫不留情的把一座座房屋淹沒……
這是一部動畫電影。作者宮崎駿。主要講述了一個清醒的人類和一個被動物養大的孩子——“幽靈公主”之間發生的曲折故事。
只看一個開頭,我便以為這僅僅是一個神秘的童話故事。但是繼續看下去我卻感受到了地球的危機。影片中的人類不斷地濫砍濫伐,把動物驅趕出他們的家園,從而讓自己的領地擴大。在實際中的人類又何不是這樣呢?他們破壞著森林,破壞著自然,建起一座座高樓大廈,呼喊著“人定勝天”的口號。把地球弄得烏煙瘴氣。在我居住的城市,只有下過雨后才能看見久違的藍天。據說,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郊外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里面有許多野獸出沒,晚上沒人敢去那里。而我們這里,在郊外看見一只小野兔就會讓你興奮半天。可見,在我們這里環境問題更加令人擔憂。這都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導致的。人們有沒有想過,動物不能在這個地球上生活了,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當電影中的山神發怒時,那天崩地裂的場景,與前不久在電視新聞播出的日本海嘯有多像呀!影片中,村莊毀滅了。此時,我想到了美國的颶風。雖然現實中沒有山神。但是,有另外一種力量正懲罰著人類,那就是自然法則。
山神的怒火漸漸平息,地上長出了許多嫩綠的新芽。這是影片的完美的結局,也是完美的開始。在給人類一次機會,讓他們彌補過錯,當好地球的管家。否則,“黑色的洪水席卷著大地……”的場景將出現在我們身邊!
《幽靈公主》優秀觀后感篇7
在《幽靈公主》中,開篇低沉悲涼的畫外音講道:“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國家被茂盛的森林覆蓋著,眾神自太古以來就住在這里。”隨著此起彼伏的伐木聲,一顆顆大樹倒下,接著郁郁蔥蔥的綠色就成了灰色。幻姬的鐵鎮,濃煙滾滾,在大全景的鏡頭中猶如濃綠森林中的一塊瘡疤。
男主角阿席達卡為救護本族少女免受魔神之害,刺殺豬神,卻留下了詛咒疤痕。作為人類和森林動物戰爭的受害者,他清醒地認識到雙方爭斗的實質是一場生存之戰。鐵鎮上的人類為了生存,必須砍伐森林和開礦,而這對森林造成破壞,從而威脅到動物的生存。
人類和動物雙方都有生存的權利,但是人類砍伐森林的活動最終是自掘墳墓的行為。在影片中盡管人類的活動是必須而為的,但是卻受到譴責和批評。而森林動物作為受害者,它們的報復行為盡管以悲劇收場,但是它們是被迫的,也受到同情。在宮崎駿看來,首要的過錯在人類,而動物仇恨人類,則是被動的,無奈的,也是應該的。
而人類在環保方面卻是無能為力的。《幽靈公主》中的男主角阿席達卡既不相信自己能有拯救大自然的能力,又不忍心看著人們因為不破壞自然而活活餓死。因此他只有在這種不可調和的斗爭中痛苦地生活下去。
宮崎駿曾談到過《幽靈公主》中的阿席達卡:“他不是一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男孩,他是一個命中注定憂郁的人。從人類的角度看,殺死威脅自己生命安全的怪獸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于是一個荒謬的悖論出現了:不殺怪獸,人類滅亡;殺死怪獸,他被詛咒。同樣荒謬的事情在當今社會依然存在。”總而言之,少年族長阿席達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愛憎分明的英雄,而更是一個被不幸的命運折磨的思想者。
而電影中的女主角珊,確實一個自小被人類拋棄的遺孤,有森林眾神撫養長大的幽靈公主。她為了保護森林不再被人類放火燒山伐木耕種,不斷與人類文明進行著戰斗。但縱使珊是狼神的養女、森林的公主、為保護森林寧愿犧牲自己,可她依舊不被所有的動物接受。猩猩族認為她會為擺脫森林而帶來毀滅的命運,因為她是異族——人類,因為只有人類才會毀滅萬物的家園——繁茂的森林。
珊也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她身為人類,自己卻無比憎恨人類;不愿成為人類,但注定不是山犬;被人類憎恨,又不被所有動物所認可。珊和阿席達卡,都是作為人類與森林動物戰爭的受害者。
人過中年的宮崎駿認識到人性的復雜性,戰爭和社會問題不能僅僅歸因于個別野心家的個人私欲,而是有其更為復雜的原因。通過《幽靈公主》中的幻姬形象,也深刻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人類角度來講,幻姬是個杰出的領袖,為了生存應該也必須開發森否則鐵鎮的人們便無法生存。但從動物的角度來講,開發森林就使它們沒有了生存之地,也就等于毀滅了它們。因此,對于幻姬這個形象,從外表來講既美麗又高貴,完全沒有丑化和否定之意。但她的行為結果卻正中朝廷野心家的下懷,被狼神所傷,在宮崎駿看來她應該受到這樣的懲罰。宮崎駿塑造這個形象,使《幽靈公主》成為具有深層次思索而不是把問題簡單化的作品,使他的人文思索達到了與其他作品迥然不同的高度。
電影的高潮是在“人類弒神”的時刻。鐵鎮的女首領幻姬終于舉起了火槍瞄準“麒麟獸”頭顱射去。一聲槍響后,孕育自然的“母神之首”瞬間從天而降,自然由此崩潰了。這是令人悲哀的一幕,如果說戰爭中的屠殺是人類最道德敗壞的行為的話那么人類強行改造自然,為了生存不惜去弒神又該怎么定義其道德標準呢?在宇宙賜予我們的這個獨一無二的空間“地球”上,似乎人類注定要用毀滅自然規律的方式來創造出人類社會的行為準則以及道德標準,這樣的行為是否正確呢?
宮崎駿最后還是給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縱使一切都在瞬間毀于一旦,可是只要仍然抱有希望,已成廢墟的家園仍然能夠再建。在宮崎駿看來,人類原本就是罪惡斑斑的一種生物,創造了再毀滅,毀滅了再創造。我們重復著這樣的生存方式,但卻把握不了一種永久安定、與自然協和、與其他物種和諧共處的局面。
在影片最后,阿席達卡不顧一切救了射掉麒麟獸頭顱的幻姬,并以自己的勇力將仇視人類的幽靈公主珊從困境中就出來。后來又幫助麒麟獸找回頭顱,使其在消失之前重新將汲取的生命還給大地。但他的這些行動只是暫時使人類逃過一劫,并沒有使森林諸神和人類達成和解。豬族全軍覆沒;狼神莫洛和豬神乙事主悲慘地死去;麒麟獸在太陽出來時也消失了;珊并沒有和阿席達卡走在一起,而是和小白狼回到森林;幻姬表示一切要重頭再來......未來可以朝著共生共榮和諧共處的方向發展,也可以出現新一輪的戰爭,因為森林諸神和人類的兩敗俱傷既可能使雙方醒悟,也可能埋下更深的仇恨......
《幽靈公主》是宮崎駿在對自然和人類的關系苦苦思考后的作品,是自己也沒有答案的宮崎駿面對這個時代所能夠看都的唯一希望。影片沒有通常的大團圓結局,阿席達卡認識到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他對珊說的那一句話“一起活下去吧”,可以看出宮崎駿在宣揚理想沒有答案的情況下的無奈和期待。宮崎駿沒有指出一個光明的未來,他清醒地認識到人類與自然難以和諧共處。
正如影片中,當“森林之神”找到它的頭時,一切仿佛又恢復了正常,萬物更新,鳥語花香。但是那以及不再是過去令人敬畏的森林了,而是被馴化、被開墾以后的森林。這不僅是現今日本正在進行的“改造大自然的壯舉”的真實寫照,更是現如今人類正在進行的“改造地球的壯舉”的真實寫照。
“想要天地間所有的東西是人類的罪孽啊!”
“天地萬物,盡握手中,這才是人類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