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
寫觀后感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思考和表達過程,需要運用文字、語言、邏輯等知識,有助于鍛煉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什么才算好的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供大家參考。
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篇1
《城南舊事》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就像一支路標,開啟了我心靈的道路。它就像太陽的光輝,讓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一個“舊”字,就讓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義:老屋的瓦片;大河邊垂首的楊柳;樹下的枯葉;店門上的老門牌;圍墻邊擺放的破酒壇……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回憶童年,有許多夢一樣的故事。讀著《城南舊事》,仿佛身臨其境:東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伙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父親。不管人、物,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英子記憶里深刻的人物。但是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聲中離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時每刻都是重要的,快樂的,美好的。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英子的童年卻十分精彩、戲劇化。她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真實、純樸,那樣的純凈淡泊,彌舊溫馨。
書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極深的是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剛開始,我還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擔心英子會不會被秀貞傷害;后來我知道妞兒就是小桂子時,不禁淚如雨下--母女倆終于重逢了!秀貞準備帶著妞兒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鉆石表盒金手鐲送給秀貞……讀到這里,我大為感動:小小年紀的英子就懂得關愛、友誼。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來是英子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才是無憂無慮的快樂。
當我合上書的最后一頁,房間里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讀完此書,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現在,我已經六年級了,即將告別我快樂無憂的童年。《城南舊事》就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所以請大家好好珍惜屬于我們的童年。
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篇2
前不久,我看完了林海音的名著——《城南舊事》,令我深受感動。可令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故事中的一個情節了。
這一章主要講了林海音因為下大雨二而不去上學被爸爸用雞毛撣倒打的事情。當我看到林海音的爸爸把她打的滿腳都是一條條傷痕時,我心里想這個爸爸林海音管得那么嚴呀!相比起我的爸爸,他就不像這個爸爸一樣對我不打也不罵,很縱容我,因此我身上才有很多的&39;缺點。看來,以后得讓爸爸也像這個爸爸一樣,把我管教的嚴一點,這樣,我身上的缺點才會改正。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林海音的爸爸雖然把林海音管教的很嚴,但還是很愛林海音的,畢竟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親骨肉呢?你看,故事中還提到這樣的一件事:林海音的爸爸打完林海音之后,親自冒著大雨戴上了花夾襖給林海音穿上,又遞給林海音一些錢,從這一刻中,我看到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那種無微不至的愛!此刻,我想到了爸爸,爸爸會在下雨時把傘偏向我;會把好吃的讓給我,我冷時會把外套脫下來給我穿上,總之什么都讓著我,也是著濃濃的愛,讓我覺得很溫馨。
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篇3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凄美的歌聲縈繞在耳畔,我輕聲問自我:可曾記得那時的完美時光可曾記得那時的天真夢想?可曾記得那時的真摯約定?城南一角,仍有回憶在感傷……
我的童年,沒有門前澄澈的小溪,沒有月夜籬下的蛙聲,沒有夏日老樹的蔭蔽,也沒有金秋豐碩的果實。似乎沒有什么可回憶的。直到我看了《城南舊事》。
電影開場,便是極具20世紀的風格。人們穿著厚實的大衣,自顧自地干著手里的活,街上人來人往,一片安寧,在駱駝的鈴鐺聲,店家的叫賣聲,搬運工的車轱轆聲中,一個濃眉大眼的小姑娘走入了人們的視線,想必那便是英子。
在英子的童年里,穿插著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慈愛的父母、無微不至的宋媽、懂事的妞兒、苦命的秀貞、蹲在草地里的小偷……每個人物都有他們各自的宿命,他們都深深地留下了那個年代的烙印。或許,從一個孩子的眼里更好地看一個世界,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人情世故、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
《城南舊事》圍繞孩子展開,那個年代的孩子,他們會以不一樣的眼光看世界,他們的眼眸夢幻般明朗。瘋子也好,小偷也好,貧窮也好,富裕也好,在孩子眼中都被濾去了浮世悲歡,都被還原成了生命的本來模樣。他們或許什么都明白,又什么都不明白。他們,是不屬于人間的天使。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暖意。因為這樣精致的東西已少見,這樣的溫厚淳和,這樣的純凈淡泊,這樣的彌久恒馨……
看《城南舊事》,心變得空靈舒暢,說不上感動,但卻已深深地
懷念。
我懷念我的童年,以前在童話里徜徉的暢快,為白雪公主的命運擔憂,為丑小鴨變成天鵝而喜悅;
我懷念我的童年,以前依偎在父母懷里的幸福,不管我做錯了什么,他們都會用寬容的懷抱接納我;
我懷念我的童年,以前和小伙伴一齊在陽光下嬉戲玩耍的身影,玩各種各樣歡快的游戲,及時滿臉塵土也笑嘻嘻;
我懷念我的童年,以前那顆簡單自由、無憂無慮的心……
我的童年,或許就要逝去了吧?高樓大廈、鍵盤鼠標、題海書山,雖沒有什么個性的,但也是值得追憶的。將來或許我不會寫出如《城南舊事》一般清新秀雅的文章來紀念童年,但我會整理那些回憶,在心里默默珍藏那些永久屬于我的故事。
若累了,倦了,我會重溫一遍《城南舊事》,還能夠做一個有關童年的玫瑰色的夢。
薦評:小作者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寫出了自我童年的歡樂,的確是有感而發。感想來源于電影,又不局限于電影,很多學生寫讀后感或觀后感,要么寫成故事、劇情簡介;要么寫成書評、影評。把自我的感想丟到了一邊。這位同學充分寫出了自我的感想,語言優美,修辭得當,有可觀之處。
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篇4
《城南舊事》讀完了,我最喜歡小英子了,現在來看看我眼中的小英子吧!
我眼中的英子是一個單純又成熟,善良又聰明的女孩子!單純的是她居然把二兩金子給秀貞母女趕路,她只知道二兩金子能走好多路!成熟是她把蘭姨娘和德先叔給撮合在一起了,這古靈精怪的,活像一個”小媒婆“!善良是小英子答應幫秀貞找女兒!真善良啊!聰明的是她察覺到了蘭姨娘在勾引她爸爸,就把蘭姨娘和德先叔撮合在一起了!真是聰明啊!
英子,可愛是你的天性,單純是你的特點,成熟是你的亮點,聰明是你的閃光點!
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篇5
從此文章中的第一章中的第一段那打掃了也像沒掃一樣的北京打掃風格,北京人的不一樣,從”北京老媽子很會偷東西,它們偷的米就一把一把地裝進褲兜里,剛好落到綁著褲腳的褲管里,不知宋媽有沒有把我家的白米放進她自己的肥褲里。“從中我看出了小英子小時候的想象力很豐富,別人說什么就想到什么古怪的。我覺得英子家中好笑的是媽媽買一斤豬肉,不要太肥。變成;”買一斤租漏,不要太回。“我從中看出了林家初到北京的娛樂。
林家的事不少,每篇文章都有事發生,這章有寫宋媽說惠安館成”惠難館“,媽媽”灰娃館“,爸爸”飛安館“胡同里的孩子”惠安館“,這幾種叫法讓英子不知該這么叫,只好跟著誰就和誰叫。英子跟著宋媽去買菜時遇見”瘋子“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次,”瘋子“招了招手英子就過去了,而胡同里的孩子也不一定會過去,英子還和”瘋子“成了朋友,這說明了英子的勇敢。后來在井窩旁和油鹽店認識的好朋友——妞兒。
林海音小時候每天干的事情幾乎都一樣,早上的惠安館找”瘋子“,順便帶瓶吊死鬼回家。下午在西廂房等妞兒一起玩,還把吊死鬼喂給小油雞們吃。后來晚上就練字。我第一遍看吊死鬼以為是指蠶寶寶,以因為”那些吊死鬼好像秀貞的那盒蠶“但后來我看來幾遍后才發現吊死鬼是指尺蠖。
但在一個下雨天,英子生病了,妞兒來了,站在窗外,英子拿著媽媽的金鐲子和妞兒來的了秀貞的房間里秀貞對英子很冷漠,只顧著收拾東西,一點也不像是朋友。秀貞收拾好后,也只對英子說:”天晚了,回家去吧。“就把妞兒拉了上車,拿了英子給的金鐲就走,英子帶病走出了惠安館的門,又吹冷風,一下就倒了。醒后,宋媽和英子媽媽把以前的事掩蓋。
讀完了惠安館這篇文章后,我覺得十分傷心,兩個朋友一起離開自己,誰都會傷心,但看了后面的幾篇文章,英子已經把之前好與不好的事情忘了,新的朋友給予了英子快樂,后面的文章也沒提起這些事。
傷心的事開心不了,開心的事傷心不了。
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城南舊事。其實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一本自傳體短篇小說,被后人拍成電影。
電影記敘的是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京華古都的城垣頹院、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伙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疴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讓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并告別了自己的童年,走向了成熟。
其中有很多畫面都很感人。英子幫秀貞找回了親生女兒“小桂子”;她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不知所措,竟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得知自己害了年輕人后,她覺得很內疚和傷心……
當看到爸爸病逝后,她才明白自己不能再玩鬧下去,應該懂事了……
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當我們擁有的時候,我們不會珍惜,知道失去的時候,才會懂事,才會珍惜。但是,已經遲了。
所以,請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篇7
《城南舊事》這部長篇小說,有人說這是一部成長小說,有人認為這是一部回憶童年的小說,主題的多義性是這部作品成為經典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藝術方面,不論是形式結構、語言文字,還是敘事角度都獨具一格。
它透過主人公小女孩英子的童眼看世界。五個短片情節相互連綴,主題前后呼應,既可獨立也可連綴。但是,它們都是以小英子自己的經歷來展開敘述。
《惠安館》中,英子的小朋友妞兒是不是她的一個大朋友“瘋子”所失去的女兒。但英子卻沒有說明,只是通過妞兒和“瘋子”的模樣來產生了懷疑。妞兒是不是“瘋子“的女兒。
英子在《我們看海去》新認識的小偷,在英子和他的幾次交談中了解,他并不是壞人,而是在社會與生活的壓力下迫于他這樣做的。
“每天他下班回來,我們在門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頭后面,抱起弟弟,經過自來水龍頭,拿起灌滿了水的噴水壺,唱著歌兒走到后院來。他回家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澆花。那時太陽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著涼爽的風,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雞妹妹的頭發上。”這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章回憶爸爸的一段。從這段話小英子體會出了“爸爸”的愛花之心,愛子之意。夕陽西下,單手抱著弟弟的爸爸、為瘦雞妹妹插茉莉花的爸爸、澆花的爸爸、唱著歌的爸爸,在涼爽的風的吹拂下,我們感受到了一個有情有味、溫柔慈祥的爸爸。
城南舊事觀后感的作文篇8
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教師為我們播放了《城南舊事》。
——電影中的主人公小英子記敘了自我在北京度過的童年時光:她結識了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做朋友,其實她并不瘋,只是因為丈夫回老家沒有回來,孩子又被他媽送人了,所以悲哀過度。而小英子呢,幫秀貞找到了孩子,但母女倆在回老家的途中雙雙喪命在火車輪下;小英子而后又結識了一位小偷,他并不壞,只是為了供成績優異的弟弟上學才不得已走上犯罪道路的,但小英子不留意說漏了嘴,讓便衣把他抓了個正著,使他鋃鐺入獄。最終,爸爸因為革命運動操勞過度,撒手人寰,宋媽也被她的丈夫接回了家——英子從此長大了。
使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電影的結尾,父親去世可,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沒有了。就在這時,屏幕上出現了七次楓葉的變換,配著悲傷的音樂,代表著時間一次次的變遷。宋媽走了,小英子也走了,宋媽騎在毛驢上,英子跪在馬車上,扭著頭,彼此不舍的望著,直至化作模糊的一點,消失在一片悲哀之中。
家人走了,英子父親的墓并沒有冷清,有不少當代提高青年來主動吊唁父親,在父親的墳頭放上一束花,再鄭重的鞠三躬,來表達自我對父親的尊敬與懷念。可見,當時小英子父親的信仰與地位,更體現了當時社會的腐朽與黑暗,英子的父親只能暗暗地幫忙熱血青年們,鼓勵他們,支持他們,直至病死。
電影中小偷的主角也讓我記憶深刻,那個人(書中代之小偷)在弟弟的畢業典禮上高高興興地撫摸著弟弟的頭,一副很滿足的樣貌,弟弟卻不明白哥哥供他讀書的錢是偷來的。那個人告訴小英子,讓她好好學習,不要像自我那樣沒出息,要干這樣的勾當才供得起弟弟讀書。其實,從此看出了學習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學習是為自我而學,并不是為他人而學……
電影看完了,看著眼前劃過的演職表,心里想了很多很多,這時,同桌又哼起了那首《離別歌》,曲調中的悲傷又一次涌上了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