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上調
國內成品油價格是指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產品的價格。這些價格受到國際原油價格、生產成本、稅費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下面小編帶來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上調,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上調
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3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均提高70元。相關價格聯動及補貼政策按現行規定執行。
成品油是什么油
根據《成品油《成品油辦法》(商務部令2006年第23號)第四條規定,成品油是指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并具有相同用途的汽油、煤油、柴油以及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其他替代燃料。
成品油由原油生產加工而成,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及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六大類。其中,石油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占5%左右。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準,以滿足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2013年2月25日零時起上調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按照全國平均價格,每升零售價將分別提高0.22元和0.25元。自2013年3月27日零時起,汽、柴油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3元和0.26元。這是自2013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首次下調。自2013年11月1日零時起,汽、柴油價格每噸降低75元。預計90號汽油和0號柴油零售價格(全國平均)每升下降0.06元,為年內最低,十年來最低。
為什么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
國內石油產品價格調整窗口將再次打開。在本周期的前九個國內工作日,原油變化率為1.42%。
石油產品價格每噸將上漲65元,雖然范圍不大,但如果再次增加,由于不斷調整,車主仍會面臨一些壓力。在新聞方面,由于美國公布了出乎意料的強勁零售銷售,市場對美聯儲緊縮政策的預期增加,美元整體上漲,國際油價下跌。美元走強顯然會影響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對于持有非美國貨幣的投資者來說,投資成本肯定會變得昂貴,削弱石油期貨的吸引力。
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優勢和劣勢
1、優勢: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推行高油價政策,以杠桿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盡管社會輿論經常把國內國際成品油、國民收入等情況進行對比,以此證明國內成品油偏高。
2、劣勢: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化不完善,調整規律化容易引起投機。
為啥國內油價上漲,柴油卻在降價?
2020年國內成品油價調整共計有10次,下調3次,擱淺已經達到了7次。擱淺,就是說不作調整,這也是歷年來擱淺次數比較多的一年了。在2月4日的時候,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420元和405元;2月18日的時候,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415元和400元;3月17日的時候,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015元和975元。其他的7次調整窗口時間,均不作調整。
國內成品油不能說近期成品油會大幅下調,畢竟已經有著近3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近期成品油市場是沒作調整的。那么,為什么今年以來成品油的價格會大幅下調呢?最根本的原因有兩個:
1、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年初的時候,國際原油價格大約在60外元/桶左右,但之后的時間便是一路開跌,最低跌到6.5外元/桶,跌幅一度近90%的幅度。受此影響,國內的石油企業進貨價格下滑,進而降低國內成品油價格。當前成品油價格,已經是近幾年最低水平了,部分加油站成品油的價格低于5元/升的價格。
2、新冠疫情的影響。可能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因素的影響,認為成品油價格的下跌與新冠沒有影響。其實,是存在影響的。因為新冠疫情的存在,更多的人宅在家里,汽車是沒有使用的,很多企業也是受到了階段影響,沒有開工。所以,在這種影響下,需求是有著減少的。而商品價格的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需求大于供給,價格上漲,供給大于需求,價格下跌。階段原油的供給大于需求,價格自然也就呈現著下跌。
所以,在原油價格有著明顯下跌的基礎上,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是有著大幅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