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我國正式入伏
馬上就要進入天氣最熱的三伏天了。三伏天最容易“病從口入”,飲食要格外注意,忌吃生冷、變質的食物。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7月11日我國正式入伏,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7月11日正式入伏,今年是本世紀入伏最早年份之一
7月11日,今年的三伏大幕將正式開啟。一些細心的公眾發現,去年入伏時間是7月16日,而再早一點的年份還有7月13日、7月17日入伏的。
2023初伏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3年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初伏意思是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是三伏中頭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也叫“頭伏”。
初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
初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
初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入伏吃哪些蔬菜
第一種:黃瓜
黃瓜的水分相當的高,而且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多吃一點黃瓜,而且黃瓜的做法也簡單,直接清洗干凈,拍一拍,然后放點料汁就制作完成了。
第二種:冬瓜
冬瓜也是夏天適合吃的食物,它的水分同樣也比較多,而且還有祛濕的效果,尤其是夏天濕氣比較重,那么我們可以多吃一點冬瓜,來應對這個暑氣,排出體內的濕氣,人也會變得更加的舒坦。
第三種:苦瓜
苦瓜雖然味道不是很好,但是在三伏天的時候,它確實是很值得去吃的,苦味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而且還有利于緩解心情的煩躁,讓人能夠真正靜下心來。
三伏天防暑建議
雖然我們現在有空調和電風扇這樣子的現代電器,不用再像古人一樣擔心炎炎夏日。但是我們也需要做好防暑的基本工作,入伏后,空氣的濕度增大,加上持續高溫,容易中暑。這個時候最適合清補。
吃冷飲的話,會導致濕氣入體,外濕入內,雖然刨冰和冰淇淋一類的涼飲很好吃,但還是要克制。
涼拌和清炒是夏天的最佳烹飪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保持蔬菜的營養,可以促進食欲和消化,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
另外,夏天不提倡進行劇烈的室外活動,可以選擇早晚慢跑和游泳,一樣可以強身健體
空調室內溫差不宜太大,即使天氣再熱也要注意空調的室內溫度,不要太低,會導致溫差大產生落差,容易中暑
不易佩戴,金屬首飾。三伏天出汗量會特別大,而金屬裝飾品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接觸到皮膚可能會引起接觸性皮炎。
出門一定要隨身攜帶好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
另外生活要盡量規律,不要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可以預防中暑的。睡眠時注意不要直對著空調出風口。
關于三伏天的農事活動
三伏天氣最主要的農作物就是水稻的收割和栽種,在這一段時間因為降雨的情況隨時會有變化,所以我們必須要根據不同的天氣做不同的措施。水稻正在收割和晚稻的育秧移栽期,育秧播種要做好防曬燙傷谷芽和防雨打,播種應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進行,播種后蓋拱形遮陽網,大暑前后播種,立秋前后3葉期進行移栽,移栽前一定噴送嫁藥,防矮縮病從秧苗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