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明起正式入伏
馬上就要進入天氣最熱的三伏天了。人們應(yīng)盡量避免曬傷,雖然曬傷引起的不適通常很輕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緩解,但它仍然是一種對皮膚的傷害。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我國明起正式入伏,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明起正式入伏!5省份局地達40℃以上
當(dāng)前高溫?zé)崂顺掷m(xù)席卷北方,氣象部門預(yù)測2023年或成為歷史上最熱夏季。7月10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xù)發(fā)布高溫橙色預(yù)警,并預(yù)計7月10日白天,北京東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及浙江東部、福建東部等局地可達40℃以上。
與此同時,以熱字為招牌的“三伏天”即將開啟!今年是7月11日入伏,而且又是超長待機的40天,歷史觀測數(shù)據(jù)顯示江淮江南常年在這個時段高溫占比確實最高,名副其實的熱在“三伏”。
2023年三伏天入伏時間表
入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入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
入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入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入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
入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入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入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入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入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入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2023高溫天氣生活注意事項
一、飲食注意事項
1.首先我們不能過量吃冷飲,多吃冷飲會影響食欲,也對我們的消化不好,大熱天里我們不妨多吃些涼開水西瓜之類就可以了,可以消暑,還可增加營養(yǎng)。
2.要做到干凈、衛(wèi)生,因為夏季的環(huán)境致病微生物很容易滋生,如果沒有把飯菜進行充分的加熱和制熟,很有可能會引起感染性、腸道性的疾病而造成腹瀉。
3.最后我們不要過度貪涼,天氣熱,我們身體的抵抗力下降,過度貪涼也是導(dǎo)致疾病高發(fā)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二、出行注意事項
1.穿透氣性好的、淺色的棉質(zhì)或真絲面料衣服。
2.出門時別忘了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避免曬傷。
3.出發(fā)時應(yīng)提早,中午需休息,盡量避開最熱的時間出行。
4.隨時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出汗過多時,應(yīng)適當(dāng)補充一些鈉和鉀。鈉可以通過食鹽、醬油等補充;含鉀高的食物有香蕉、豆制品、海帶等。
5.從事戶外活動時要放慢速度;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萬金油、風(fēng)油精、十滴水、薄荷錠等。
進入三伏天養(yǎng)生知識方法
“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xù)高溫,極易發(fā)生“中暑”現(xiàn)象。中醫(y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dǎo)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nèi),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chǎn)生障礙,出現(xiàn)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因此日常飲食中應(yīng)適當(dāng)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在烹調(diào)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yǎng);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欲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diào)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yǎng),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于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溫?zé)岬牟栾嬆芡ㄟ^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yōu)于冷茶。
高溫天氣防暑小貼士
對于中暑患者,可以采取下面4步急救措施:
1、迅速把患者搬至通風(fēng)陰涼處,讓其平躺,并解開衣服扣子,雙腳抬高,這樣有利于增加患者腦部供血,同時起到散熱的作用。
2、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額頭,有條件的情況下可用酒精或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電風(fēng)扇吹風(fēng),加速散熱。但要注意適度,當(dāng)患者體溫降至38℃以下時,就要停止吹風(fēng)、灑冷水等強制性降溫方法。
3、患者要適量補充含鹽或小蘇打的清涼飲料,不宜飲用咖啡或酒精類飲料。若患者已經(jīng)失去知覺,可以按壓人中__和合谷__,使其恢復(fù)意識。
4、對重癥中暑病人要立即送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