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潮是怎么產生的呢
錢塘江潮是怎么產生的呢?
海洋潮汐既然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必有其規律性,正像大家所熟悉的錢塘觀潮的最好時期是農歷“八月十八日”一樣,潮汐總是按時漲來,又守時地退去。所以,古時有這樣一首詩:“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边@是唐朝詩人李益所寫,詩寫得好,主要是因為他運用了最守時的潮汐來說明“妻子對不守信、不按時歸來的商人丈夫的不滿”。顯然,潮汐守時規律在唐代已經被平常百姓們所熟知。
其實,錢塘江大潮的形成,主要在于錢塘江口獨特的地理條件。
首先,這與錢塘江入海的杭州灣的形狀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關。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錢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劇變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縮小,大量潮水擁擠入狹淺的河道,潮頭受到阻礙,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進,迫使潮頭陡立,發生破碎,發出轟鳴,出現驚險而壯觀的場面。
其次,江口有巨大的攔門沙坎,潮水涌進后遇到強大阻力,潮頭當然會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推波,浪迭浪,潮水自然奔騰咆哮,排山倒海般洶涌而來。潮頭高度可達3.5米以上,潮差可達10米。
錢塘江潮蕭山南陽美女壩是?
錢塘江南岸蕭山南陽的赭山美女壩和海寧市的鹽官鎮為觀看錢江潮最佳景區。在美女壩觀賞的主要是“回頭潮”?!懊琅仡^”回頭潮是指急速前進的潮水,遇到丁壩等人工阻礙物后形成的潮水。
位于錢江南岸蕭山南陽的赭山灣是錢塘江口一個向南凹進的大河灣。這里,有一道長約500米的"丁字壩"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瀾的巨臂。當涌潮西行至此,全線與圍堤成一銳角撲來,壩頭以內的潮頭同壩身、圍堤構成直角三角形,潮頭線兩端受阻,分別沿壩身和圍堤向直角頂點逼進,最終在壩根“嘣”一聲怒吼,涌浪如突兀而起的醒獅,化成一股水柱,直沖云霄,高達十余米。由于大壩的橫江阻攔,直立的潮水又折身返回,形成一個"卷起沙堆似雪堆"的奇特回頭潮。而此時江水前來后涌,上下翻卷,奔騰不息。
錢塘江潮的沖天潮
在南陽的赭山美女壩不僅會產生回頭潮,還會產生“沖天潮”現象,沖天潮這是發生于堤、壩相交處的特種潮。是近景潮中最具欣賞魅力的潮。潮水如同被網兜兜住一樣,在堤壩相交轉彎角的處,潮水“嘩”一聲碰撞巨響,潮頭直沖云天。上進起一股水柱,低者二、三米,高者可達十多米。清譚吉璁《棹歌》詩“赭山潮勢接天來,捍海塘東石囤摧。”沖天潮由此得名。
錢塘江有哪些特色
錢塘潮的特色包括三種:交叉潮、一線潮和回頭潮。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后,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壯觀異常的“交叉潮”。
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
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
錢塘江河流源頭是?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組織了一支科考隊,對新安江進行了深入的實地考察,確定錢塘江正源是新安江,源頭位于安徽省休寧縣海拔1600多米的懷玉山主峰六股尖。入??谖恢檬钦憬『{}縣的澉浦至對岸余姚市的西三閘一線,全長605公里。
2010年9月,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發布了《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關于啟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長度、流域面積、主要湖泊面積數據的公告》。
在該公告中,錢塘江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公里;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公里。在行政管理、新聞傳播、對外交流、教學等對社會公眾有影響的活動中應當使用該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