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錢塘江潮觀賞時間表大全
2023錢塘江潮觀賞時間表大全(最新)
錢塘江潮觀潮風(fēng)俗是什么呢?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錢塘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shù)米。農(nóng)歷8月18在錢塘江上檢閱水軍,以后沿習(xí)成節(jié)。除農(nóng)歷8月18日前后三天觀潮節(jié)外,農(nóng)歷每月初與月中皆有大潮可觀,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在中秋佳節(jié)前后,八方賓客蜂擁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或遇年頭潮大,涌上江岸,沖傷觀潮者。文獻載《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觀錢塘潮》詩:“乍起悶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萬人退卻如兵潰,濁浪高于閱景壇。”距杭州50公里的海寧鹽官觀潮景區(qū)是觀潮最佳處。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海寧鹽官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
"錢江秋濤"聞名國內(nèi)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觀潮之日,尤在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前后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涌。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
錢塘江潮的歷史淵源是?
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fēng)氣,至唐、宋時,此風(fēng)更盛。相傳農(nóng)歷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經(jīng)規(guī)定,這一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后相沿成習(xí),八月十八逐漸成為觀潮節(jié)。北宋詩人潘閬的《酒泉子》中寫道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這首詩便是當(dāng)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
錢塘江潮的婺江
又名金華江。上源由東陽江、武義江流至金華市匯合而成。干流沿金華市與武義縣邊界(界河)東北流、至蘭溪市西北郊人蘭江。干流全長33公里。河源起全長179公里,流域面積655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3.4立方米/秒。年徑流量53億立方米。自然落差458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37萬千瓦??赡荛_發(fā)裝機容量3.75萬千瓦。
錢塘江潮的分水江
正源為天目溪,源出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附近山區(qū),東流穿經(jīng)天目山峽谷入浙江省臨安縣境。主河道折向南流稱旦溪。南匯頰口溪,過昌化鎮(zhèn)稱天目溪。至桐廬縣境始名分水江。南流匯入富春江,全長174公里,其中安徽省境長11.6公里,總流域面積34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1.3億立方米。自然落差114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