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有什么風俗活動
大雪有什么風俗活動
一、藏冰
在古代,沒有冰箱,沒有電扇,人們為了能夠在炎炎夏日里享用到冰塊,每逢大雪期間,無論是官家還是民間,都會大量儲藏冰塊。這種藏冰的風俗,歷史非常悠久,我國的冰庫,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頗具規模。當時的冰庫,都是建在地表下層,用磚頭石塊、陶片之類的東西砌封,或者用火將墻壁燒硬,具有非常好的保溫效果。
二、腌肉
俗話說“未曾過年,先肥屋檐”。說的就是到了大雪節氣期間,人們就開始腌肉了,很多房屋的門口、窗臺上都會掛上腌肉、香腸、咸魚等腌菜,形成一道非常亮麗的風景線。為什么要腌肉呢?其中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有一種頭長尖角的兇猛怪獸,叫作年。“年”常年深居海底,但每逢除夕夜里,就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年的傷害,一到年底就足不出戶了。因為,過年之前,就要儲備很多食物,因為腌制的食品保質期比較長,所以人們就開始腌肉了。
三、吃飴糖
在我國北方地區,在大雪的時候,民間還有吃飴糖的習俗。飴糖,民間也叫糖稀,小孩兒們都是很喜歡吃的、每到這個時候,學校門口、公園旁邊就會出現賣飴糖的小攤販,吸引很多小孩、婦女、老人來買。
四、打雪仗、賞雪景
在大雪期間,如果遇到天降大雪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賞雪景,尤其是小孩,也不怕冷,小手凍得通紅,還是樂此不疲。
五、夜宵
到了大雪的時候,白天時間越來越短,晚上時間越來越長。于是,人們就利用晚上閑暇的時間,成立了各種手工作坊,比如刺繡業、紡織業、縫紉業、紙扎業等等。因為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飯,各種小吃攤、小吃店紛紛開設夜市,叫作“夜做飯”,也稱夜宵。
大雪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比秋天與初冬時增多了。大雪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寒冷冬季,北方一些地區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降水量(雨或雪)增多。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
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如在二十四節氣圭表測影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為那時氣溫更低、大氣中水汽更少),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大雪節氣下雪量并不是最大。其原因與“小雪雪比大雪大”是類似的。即公歷2月下旬已過全年最冷時期,初春天氣,南方暖空氣開始活躍,水汽開始豐富,而此時北方冷空氣勢力仍強,強強對峙,暖氣流在密度較大的冷氣流背上強烈、持久上升,遂可能降下大雪。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無必然聯系。
大雪節氣的風俗
1、藏冰
在古代,沒有冰箱,沒有電扇,人們為了能夠在炎炎夏日里享用到冰塊,每逢大雪期間,無論是官家還是民間,都會大量儲藏冰塊。這種藏冰的風俗,歷史非常悠久,我國的冰庫,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頗具規模。當時的冰庫,都是建在地表下層,用磚頭石塊、陶片之類的東西砌封,或者用火將墻壁燒硬,具有非常好的保溫效果。
1976年,在陜西秦國雍城原址發現的冰庫,可以容納190立方米的冰塊,當時的冰庫規模可見一斑。
而在民間,中國的老百姓則用深井貯藏冰塊,深度一般在八丈以下,將冰塊倒入井內,然后封好井口。到了夏季用冰時,冰塊就跟新的一樣。
2、腌肉
俗話說“未曾過年,先肥屋檐”。說的就是到了大雪節氣期間,人們就開始腌肉了,很多房屋的門口、窗臺上都會掛上腌肉、香腸、咸魚等腌菜,形成一道非常亮麗的風景線。為什么要腌肉呢?其中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有一種頭長尖角的兇猛怪獸,叫作年。“年”常年深居海底,但每逢除夕夜里,就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年的傷害,一到年底就足不出戶了。因為,過年之前,就要儲備很多食物,因為腌制的食品保質期比較長,所以人們就開始腌肉了。
3、吃飴糖
在我國北方地區,在大雪的時候,民間還有吃飴糖的習俗。飴糖,民間也叫糖稀,小孩兒們都是很喜歡吃的、每到這個時候,學校門口、公園旁邊就會出現賣飴糖的小攤販,吸引很多小孩、婦女、老人來買。
4、打雪仗、賞雪景
在大雪期間,如果遇到天降大雪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賞雪景,尤其是小孩,也不怕冷,小手凍得通紅,還是樂此不疲。
5、夜宵
到了大雪的時候,白天時間越來越短,晚上時間越來越長。于是,人們就利用晚上閑暇的時間,成立了各種手工作坊,比如刺繡業、紡織業、縫紉業、紙扎業等等。因為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飯,各種小吃攤、小吃店紛紛開設夜市,叫作“夜做飯”,也稱夜宵。
大雪節氣的寓意和象征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氣溫與降水量。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故名大雪。“大雪”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個別年份的6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大雪的象征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大雪很多地區一般會下雪,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同時積雪又能凍死田地里的害蟲,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所有還有一句話叫“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大雪節氣適合吃的食物有哪些
1、西葫蘆
天冷時,人們容易飲食過量。美國巴斯帝爾大學研究發現,多攝入膳食纖維有助于防止身體發胖。西葫蘆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含熱量相對較低,消化速度較慢,飽腹時間也較長,因而可以防止冬日過量飲食。西葫蘆中還含有胡蘿卜素,有益抗擊癌癥和心臟病等疾病。生吃西葫蘆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湯吃。
2、荸薺
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又稱“江南人參”。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適合飯后食用。
3、葡萄柚
大雪節氣,不少人忙于進補,這時容易變胖,葡萄柚可以滿足你變瘦的欲望。葡萄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且由于它的熱量較低,所以常被用于減肥食譜中。此外,葡萄柚含有非常豐富的檸檬酸、鈉、鉀和鈣,而檸檬酸有助于肉類的消化,避免人體攝取過多的脂肪。
4、甘蔗
冬季是很需要補水的季節,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此外,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甘蔗不但能給食物增添甜味,而且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
5、羊肉
大雪養生吃什么好呢?羊肉的肉質比牛肉、豬肉等肉質細嫩,脂肪和膽固醇相對較少。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力,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溫熱即溫補,最宜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羊肉中所含的L-肉堿,可用來保護細胞,防止乳酸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