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觀后感35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培養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其他觀眾的作品或場所。好的頤和園觀后感350字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頤和園觀后感350字,供大家參考。
頤和園觀后感350字篇1
我去過很多地方,有被火燒掉的圓明園,有被毀得差不多的萬春園,有仙氣飄逸的五臺山,還有氣魄雄偉、蜿蜒萬里的長城……可是我覺得風景最好的地方非頤和園莫屬。
走進南如意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高聳入門的山峰。陽光像利劍一樣透過濃密的樹葉照射在大地上,透過樹葉的縫隙,看見前面一片金光,跑進一看,原來是昆明湖。“百里銀盤長龍鋸”,看不到邊的湖面上,十七孔橋橫臥在昆明湖的一角,宛如一條巨龍盤在自己的地盤上。
沿著昆明湖往前走,可以看見一條長廊。長廊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不斷展現在我們眼前。長廊上,這一幅幅色彩鮮艷、栩栩如生的畫卷讓人們樂不思蜀,移不開腳步。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見萬壽山上的佛香閣。我試著往上爬,可是佛香閣真的太高太陡了,我每爬幾米就累得氣喘吁吁。我感嘆道:“噫吁嚱,危乎高哉!此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過了好久,我終于爬上了佛香閣,此時,我已經累得大汗淋漓。我伸頭往外一看剛剛走過的筆陡階梯,又趕緊縮回了頭,雙腿還打著顫。我透過扶桿俯視昆明湖,昆明湖就像一面大鏡子,把頤和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映照在里面。湖中間的小船像一條條小魚在自由自在的游著,正如乾隆皇帝所題:“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頤和園還有許多古老的庭院,曾是皇帝避暑住的地方。這里還有美麗的蘇州街,盡是江南好風景。“一片清漪,十五寒暑,終現錦繡園林。”頤和園處處散發出江南水鄉的淡淡香氣。頤和園真是太美了!
頤和園觀后感350字篇2
去年暑假,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坐飛機來到了北京頤和園玩耍,頤和園真是太美了!
一進頤和園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澄碧入鏡的昆明湖。風輕輕拂過,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太陽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閃閃。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幾艘小船在蕩漾,猶入一只只水鳥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為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另填了幾分色彩,猶如玉帶明珠。湖岸邊,爭芳斗艷的荷花盡情的綻放。一朵朵荷花說:“我們是最美的!”游人們一邊觀賞一邊評說,頤和園頓時熱鬧起來。
再往前走,那就來到了藝術長廊。長廊真是名不虛傳,一共猶100多間。這兒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古香古色的味道。
長廊的柱子上。欄桿上。天板上有著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些題詩題詞和人物花草鳥獸,栩栩如生,別有一番情趣每個小間都很別致。很生動。人們在里面欣賞詩畫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看累了,還可以在長椅上,休息一下。長廊兩旁百花爭艷,粉的似霞,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絢麗無比,一簇一簇,美不勝收。
穿過長廊我們登上半山腰,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兒塑立著形態各異的菩薩。有愛笑的彌勒佛,有拿著凈瓶的凈瓶菩薩,還有貪睡的臥地佛。而最大的佛則是地藏王,他身上還鍍著金子,金光閃閃。見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們作儀,愿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快樂。佛香閣是用條形方磚建成的。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偉大了,把佛香閣打扮得如此漂亮,那個時候沒有汽車起重機,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閣上,能夠望穿整個頤和園。艷陽高照,青山綠水鮮花。讓頤和園多了幾分壯美,多了幾分迷戀。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島。十七孔橋,因為橋下有十七閣橋洞,因此得名。這座橋長約58米,寬約4米。橋的扶手。欄桿上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特別是石獅子,大小不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個個活靈活現。有的飛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戲玩耍,正是獨具匠心,叫人稱絕。傳說,這座橋是幸福快樂的象征,于是我走上這座橋。
參觀完頤和園,禁不住贊嘆出一句:“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不愧為最美的園林,不愧為人民勞動的結晶,不愧為中國文化的愧寶!”
頤和園觀后感350字篇3
頤和園真不愧是聞名天下的皇家園林啊!
今天我帶大家游玩頤和園。進了大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充滿蘇州特色古色古香的蘇州街,十分熱鬧。有充滿茶香的茶館,有散發著酒香的酒管,還有古代的照相館。
繼續往前走,船緩緩的來了,我上了船,旁邊的山石好像要倒下來一樣,船行駛了一會兒,就來到了昆明湖中央,微風輕拂過我的臉頰,湖水波光粼粼,在太陽的照射下呈現出了青綠色,昆明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這時,我想起了宋代大文豪家蘇軾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用它來形容頤和園的山水最合適不過了。
我抬頭仰望仰望,一座八角形的寶塔聳立在萬壽山上,這就是佛香閣,佛香閣下面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這就是排云殿,金黃的琉璃瓦屋頂掩映在蔥郁的樹叢,匯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向右遠望,就看到了一座雙層石舫,這個不是游船,而是,慈禧太后花重金修建的石船,有一種“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境界。
我們下了船,便來到了十七孔橋,你一定有疑問,為何是十七個孔呢?因為皇家四九為尊,天為陽,地為陰,在數字里奇數為陽,九是至陽之數,代表了天,也代表了皇權。而十七孔,不論從哪邊數,都是第九個孔在中間。
在十七孔橋的東側,有一座鎮水銅牛,其實,它還有一個傳說呢,這頭牛被喻為牛郎,在西岸織耕圖,是織女的化身,他們隔著昆明湖遙遙相望。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眺望過去,發現一眼望不到邊,長廊長728米,分成了273間,有548根柱子,朱紅色的宮墻掩映著綠漆的柱子,幾千幅栩栩如生的畫作,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頤和園的美景講也講不完,說也說不盡,頤和園更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希望有機會,你也來細細的欣賞,這迷人的景色!
頤和園觀后感350字篇4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國皇家園林的美。
我們剛進頤和園,一座極有園林特色的,由白玉漢石砌成的拱橋就出現在眼前:石拱橋護欄雕著許許多多的龍,欄柱上雕刻著一只只威武的,形態不同的小石獅子。經過石拱橋,便看見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一個大湖,從高處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個壽桃。昆明湖,是一個人工湖,我想,那該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
昆明湖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曠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這長廊長達700多米,有1萬2千幅畫,并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長廊盡頭,就看見一座倚山而建的閣樓--香閣。香閣是慈禧太后游玩頤和園,在頤和園休息的地方。那里紅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輝煌,里面還有不少奇珍異寶。
最后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一個景點:蘇州街。它是將江南民居生活濃縮到園內,蘇州街環形而建,街的一邊是古色古香的商鋪,地是用花崗巖石建成的,另一邊是水道,中間有小拱橋,好像回到古時。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頤和園觀后感350字篇5
游覽過北京的人,都愛提起頤和園,就像談起自己最熟悉的朋友,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懷念。那曲折別致的假山,綠水圍繞;那玲瓏剔透的樓閣,耀人耳目;那青翠繁茂的樹木,令人陶醉。把它比作一顆出土的明珠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如果你去游覽一番,再細細咀嚼,就更會覺得這一比喻是恰到好處了。
全園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聳的假山全由黃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傳來一片悅耳的聲音。山上樹木蔥籠茂盛,清香撲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參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圍墻,只見一條磚瓦砌成的石龍盤繞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騰云駕霧飛越而去。再往上石梯就比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時能看見山頂上的游客,聽到他們的談笑聲,但真要到頂,還要努力呢。終于到達山頂,鳥瞰全園,樓臺亭閣掩映于綠水青山之間,氣勢雄偉,煞是好看。
法國有位傳教士曾這樣描述頤和園:----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谷,谷之低處清水注之----谷中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園,有瀑布----山丘之上遍栽林木,而以花樹為多,真人世間之天堂。
頤和園展示了中國園林傳統的風貌,高峻的樓臺,清幽的庭院,其間曲折密布的小徑相連接。即使嚴寒的冬天,連綿不斷的峰巒仍披著綠裝,色濃似染,空氣清新。漫步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頤和園放射出的光彩,足以讓我們自豪地說:頤和園,美麗的園林,是我們的!是的,的確是的,頤和園是一顆鑲嵌在廣闊國土上、鑲嵌在人民心頭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頤和園觀后感350字篇6
今天的旅行的目的地是北京的頤和園,以前在清朝的時候,夏天皇宮里的人都到頤和園來避暑。冬天則待在故宮里。頤和園是一個皇家避暑山莊,不過頤和園的面積可是比故宮要大得多得多,值得一提的是頤和園的湖水部分,這一部分自然就是昆明湖了,我們還可以乘坐游船來慢慢領略昆明湖美麗的風光。進了頤和園,我就被蘇州街的美麗景色迷住了。在蘇州街我可是買了不少紀念品呢!蘇州街的中間是一條清澈的河,河邊商鋪林立。船夫們搖著槳,帶著游客們參觀兩岸的景色,乍一看仿佛有一種江南水鄉的感覺。商鋪里有葉子式樣的書簽,有小瓦罐,還有各式各樣的折扇等等,書簽上面畫了頤和園的景色,十分好看。我還買了北京的皮影,皮影上面的大熊貓可是生動了,這可是用皮做的。在蘇州街買了不少的東西,頤和園的景色可真是令人陶醉其中。
北京的天氣可真是熱啊,豈一個熱字了得。逛了好一會兒了,我們從蘇州街出來就到了四大部洲。我一鼓作氣爬上了四大部洲的樓梯,站在房檐底下向下望。俗話說站得高望得遠,我們站在四大部洲眺望頤和園的風光。我還拍了好幾張照片呢!我們又繼續往前走,前方都是山路,有好多大石頭,我們幾乎都是走在石頭上。一路上我看見有好多金發碧眼的老外,他們肯定也是過來旅游的,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一定很繁榮。
我們又往萬壽山上面走,不出一小會兒就看到了高大的佛香閣。登上佛香閣,我就看見了一尊千手觀音像,據說這尊千手觀音像可有著十分久遠的歷史呢。再往下走又到了長廊,金黃色的琉璃瓦,朱紅色的墻,透露著皇家的氣概,頤和園不愧是皇家第一大園林,這里的景色可真是壯觀。從長廊往外看就是昆明湖了,清澈的湖水蕩漾著,宛如仙境。從長廊望去,十七孔橋就矗立在昆明湖上。我們從長廊走出去就到了諧趣園,在諧趣園的里面的池子里有許多小魚,各式各樣的都有。從諧趣園出來我們就打一條沒什么人走的小路回去了,最后繞了幾圈就回到北宮門。至此為止我們就結束了這趟頤和園之旅,希望下一次還可以去北京看到這般美麗的景色。
頤和園觀后感350字篇7
我曾經去過美麗的北京,游覽過圓明園、故宮、天安門、午門……但是,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去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座聳立的高山,這座山叫作萬壽山。為什么叫萬壽山呢?因為,在山上有一座專門拜佛的佛香閣,底盤是用石頭做成的,有五層,北面是千手觀音,南面是勝利斗佛,西面是天門護者,東面是乾隆皇帝寫的一個“壽”字。佛香閣金碧輝煌,依山面南,俯瞰這這一整個頤和園,也會看見一條長龍,名叫長廊,還有一座明亮到像一面鏡子的湖,名叫昆明湖。
離開了佛香閣,向前走,就到了長廊。長廊全長728米,上面繪了一萬四千余種美麗的畫片、彩畫。走在長廊上,一會看彩畫,一會看旁邊美麗的昆明湖,真是一樣漂亮,是最美的畫面。在長廊上,有四個亭子,分別是留佳亭、寄瀾亭、秋水亭和清遙亭,全都是用來觀看昆明湖所建造的。到了長廊的終點,也就到了昆明湖中的后湖。
走進昆明湖,放佛置身于一幅連綿不斷的山水畫。坐在龍航號上,游行在一個巨大的翡翠上,別提有多美了!你再往岸上看,一棵棵柳樹垂著長長的辮子,如果細心聽,它們會隨風飄飄起舞,發出“沙、沙、沙”的聲音。最后,游到了南湖,看見了南湖島,猶如盤子里的一顆明亮的珍珠,又像一朵巨大的荷花從昆明湖中冒出,用十七孔橋連在陸地上。
頤和園還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比如十七孔橋、四大部州、和宮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萬壽山、長廊和昆明湖這三個景點,讓我一直記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