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或場所的背景、特點、意義等方面,并對其進行分析和解讀。寫好《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篇1
看過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顛覆傳統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濃厚的“黑眼圈”,不齊整的牙。還有那插在褲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啞的聲音。與片中“魔丸轉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別有一番趣味。
人物設定上,影片中會提現大小哪吒的對比,兩者差異不僅體現在前后形象的變化上,更在于其對于命運的不同態度:屈服于人們的偏見還是與命運斗爭到底。
而在故事內容上,哪吒從一個順從世人偏見的“魔童”,到最后與命運頑強斗爭,自身對于命運的態度發生轉變。
被世人定義為“妖怪”的哪吒,用自己“生而為魔,那又如何”的態度,與命運進行著斗爭。
在現實社會中,不少年輕人也在用行動去突破出身、環境的限制,成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運偏見,不斷勇敢蛻變。
為魔,不受喜愛,哪吒的童年怎一個慘字了得。眾人對他避猶不及、侮辱取笑,讓哪吒變變成了一個缺愛的朋克魔童。
哪吒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于他渾然天成的反叛精神。不認命、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部分神話故事,都免不了將主角形象“神化”,賦予他盡善盡美的人格。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哪吒“人化”,讓他成為優缺點并存的角色。
叛逆者哪吒背后隱含的真正意義是:喪氣人生,也不要失去自我。想要成為人生的主人,就需要自我覺醒。
如此一來,哪吒的人物弧光更為強烈,前后變身也更令人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篇2
相信大家對哪吒都不陌生,他被認為是道教護法神,而大眾對他的熟悉則來源于各種神話故事,比如《封神榜》。哪吒的傳奇經歷比起孫悟空也絲毫不遜色,并且“削骨還父、削肉還母”充滿了悲情色彩,與孫悟空攪亂天庭不一樣,哪吒主要禍害龍王。而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較以往的哪吒有了必須程度的改編。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動畫電影,講述很久以前,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其分為靈珠和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將靈珠托生于陳塘關李靖家哪吒身上,卻錯將魔丸托生給哪吒,哪吒出生后調皮搗蛋頑劣不堪,活生生一個小的“混世魔王”,但這樣的哪吒卻有一個做英雄的心,但眾人卻對哪吒充滿了誤解,而元始天尊為消滅魔丸在哪吒被托生之前就啟動了天劫咒語,哪吒真的會變成為禍人間的魔王嗎中國這類神話故事不一樣于歐美,有自我一套獨特完整的體系,如果能挖掘出來那將是巨大的寶藏,若能效仿漫威出一個神話宇宙也有可能將中國文化傳播出去。近年來優秀的國漫相繼涌現,如《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大魚海棠》等,基本都托生于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并且做了較大的改編,這部哪吒也不例外。
首先最大膽的改編就是哪吒的形象上,以往哪吒都是靈珠子轉世,而這次卻成了魔丸轉世,以至于外表并沒有多少靈動的感覺,反而一看就是一個“熊孩子”的感覺,在曝光的劇照中網友驚呼,這個哪吒是按照王寶強的臉畫出來的嗎所以這版哪吒被網友稱為史上最丑哪吒。雖然哪吒的形象可能并不會讓一部分網友滿意,但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資料卻足夠吸引人,尤其電影中山河社稷圖一幕真是無比震撼,電影將想象中的物品具體化,而拍好神話故事想象力是最重要的,而此片導演想象力天馬行空,使觀眾能享受到一場視覺盛宴。
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7分,很多網友都認為要比之前的《大圣歸來》在制作上和故事內核上都更加成熟,而首發的預告片中還玩了一段“哪吒x大圣的?!保芏嗑W友表時想要哪吒的“電動平衡車”感興趣的網友能夠一齊去吐槽一下。順帶一提,風火輪那么好用的平衡車我也想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篇3
1979年5月19日,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公映。這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動畫處女作,之后成了幾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哪吒的形象也就成了“扎兩個沖天鬏,光著倆小腳丫,踩的是風火輪,乾坤圈手中拿”的經典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是我們記憶中熟悉的萌萌噠小孩,而是頂著兩坨黑眼圈,玩世不恭的亂世“魔童”形象。《哪吒之魔童降世》選擇在李靖和哪吒這對父子的人設和關系上作顛覆。是以《封神演義》中的龍王水淹陳塘關和哪吒鬧海故事展開:講述從小被當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獨與誤解中成長、逆天命而行的傳奇故事。影片充滿中國古典元素,反叛、戰斗、成長的主題也為畫風增添熱血氣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畫電影既嚴謹按照原作,又完全顛覆原作。這話并不矛盾,故事框架靠近原作,細節上又顛覆了原作。
笑點、淚點、燃點、影片節奏、分鏡、視角、動態、感情線、故事結構、人物性格設定甚至配角到路人甲都有可圈可點的好看。尤其是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設定,完全是顛覆性的好看的那種!
人物設定上,影片中會提現大小哪吒的比較,兩者差異不僅僅體此刻前后形象的變化上,更在于其對于命運的不一樣態度:屈服于人們的偏見還是與命運斗爭到底。
而在故事資料上,哪吒從一個順從世人偏見的“魔童”,到最終與命運頑強斗爭,自身對于命運的態度發生轉變。被世人定義為“妖怪”的哪吒,用自我“生而為魔,那又如何”的態度,與命運進行著斗爭。
在現實社會中,不少年輕人也在用行動去突破出身、環境的限制,成為自我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運偏見,不斷勇敢蛻變。在哪吒身上,似乎蘊藏著每一個不屈服于命運的年輕人的身影。看完之后真的覺得收獲匪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篇4
今天下午,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奧斯卡電影院觀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我非常喜歡這部影片,還從中學到了一些道理。
電影講述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顆名叫“混元珠”的球修煉成了一個妖怪,后來,天尊用仙丹爐把它轉化成“魔丸”和“靈珠”,并讓申公豹的師兄---太乙真人把“靈珠”傳給李靖即將出生的第三個兒子并取名為“哪吒”。但是,申公豹從中作亂,使“魔丸”進入到了哪吒的體內。哪吒出生時,當著全鎮人的面燒毀了他們的屋子,所以大家都把哪吒當不吉利的人并懼怕他。
有一天,被周圍人排斥的哪吒結識了惟一的朋友---敖丙,他開始變得每天笑容滿面。很快就到了哪吒的三歲生日,哪吒得知了他只能活三歲的真相和解開金靈環的咒語。隨后,哪吒解開金靈環、暴露原形、大開殺戒。甚至連自己的父母和好朋友敖丙也不放過。天劫最終還是來了,恢復意識的哪吒先拯救了陳塘關,然后和敖丙共同抵抗雷霆,最終申公豹的師兄用法寶護住了二人的魂魄。
看完這部電影,我從中明白了兩個重要道理。第一是不管我們怎么樣父母都會永遠愛著我們。作為孩子,我們要理解爸爸媽媽的愛,在有限的時間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順他們,愛他們。第二就是哪吒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由自己做主,不管別人怎么說怎么看我們,自己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就行了。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用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的命運由自己掌握,相信自己并為之不懈努力,總有一天我們會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我這個暑假里看過的最精彩的電影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篇5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突破了我們對哪吒的固有印象,重新定義了哪吒。電影開始哪吒以一個q版的熊孩子形象出現,一心只想出去闖禍;到了電影中后期,發現哪吒所做的種.種行為不過是想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認可,從而擁有一個陪自己玩耍的朋友;到了電影的末尾,哪吒知道自己身世的由來和父母對他的愛,開啟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爭。
整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搞笑和淚點的場面交替進行,可以說是笑中帶淚,引入深思。每個人的善惡或者說命運都是我們自己選擇或者抗爭的結果,而不應該是我們一出生就確定了的。
我們都像哪吒這個頑童一樣,渴望做一些事情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來證明自己,從而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認可。
別人只會看到我們所做的事情的表象或者說結果,卻很少有人會關心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做的原因。人們總是傾向根據自己看到的一些不完整的片段和主觀膩想來判定別人的對錯、善惡。
啟發:
以后待人處事要多一些同理心,多想想別人為什么這么做的原因,而不是簡單對別人的對錯、善惡下論斷。
每個人的基因、成長環境、教育背景都不盡相同,所以也就塑造了每個人不同的三觀和處事方法。
我們不曾經歷別人的過往,當遇到有違我們認知的事情,應該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篇6
作為史上最壞的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點映就收獲了超高口碑。
李哪吒(簡稱哪吒)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活躍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說名著《西游記》、《南游記》、《封神演義》等多部古典文學作品。
“哪吒”是具備廣大群眾基礎的人物IP,創作這樣的人物故事有必須難度,如何讓影迷理解并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國產動畫,是該片能否成為2019年暑期檔黑馬的制勝關鍵。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編劇)餃子十分聰明的選擇了“哪吒出世”的切入點進行核心創作。神話人物(英雄)的起源故事,近年來頗受影迷追捧。講述超級英雄從哪里來怎樣來能夠更佳地幫忙民眾理解人物故事脈絡,為構建系列作品打下夯實的群眾基礎。
哪吒的出世在古典文學中基本都是一筆帶過。比如《封神演義》第12回原文描述:“這位神圣下世,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币痪湓捑邆涫謴姷南胂罂臻g。古典中講到【靈珠子】貴為闡教的鎮教奇寶,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為保周滅紂而誕生,本為哪吒前世,靈性巨大之寶珠,太乙真人掌中奇珍異寶,孕育仙胎之神物,后胎化肉球經三年六個月出道。
《哪吒之魔童降世》抓取了這么一句話,進行了110分鐘的詳細解讀,讓哪吒活靈活現地出此刻大眾面前,玩世不恭的哪吒也以獨特的性格圈粉無數。
《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流暢、主角生動,雖然魔改,但整體路線還是以膾炙人口的大鬧陳塘關故事為基礎,且更貼合當下文化價值。觀感體驗與大圣歸來很像,笑料與熱血并舉。設定方面除了哪吒三件套外,山河社稷圖、神火罩等設定都是源自封神的噱頭,也有小云云、結界兄弟等可愛的原創主角。扎實的故事,生動的主角,飽滿的情緒,炸裂的場面,這一切都構成了110分鐘云霄飛車式的、暢快淋漓的觀影體驗,只可惜結尾大戰意猶未盡,不算過癮。至于畫面嘛,制作水平早就不是華語動畫的掣肘了,這更是有著美觀造型和時髦特效的視覺大餐。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篇7
今天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電影后感受非常深刻,這是一部生命覺醒的靈性電影。真心推薦大家看看,下面是我的觀后感分享給大家。
開頭講述了元始天尊將混沌珠一分為二,分為魔靈二丸,其實講的是人的本性,一個完整的人性里是有善有惡的。這種善和惡是一個標簽,是因為我們有分別心,有對比心而產生的。
魔丸轉世的哪吒,被陳塘關的百姓視作“妖怪”,不讓孩子和他一起玩耍,甚至是惡語相向,逼迫李靖夫婦將他“就地正法”。剛剛降生的哪吒做錯了什么?難道就只是因為他是魔丸轉世,連修正改過的機會都不給他。況且并不是他引來了災禍,而是和普通孩子一樣,渴望著有伙伴的陪伴。世俗的偏見,就將剛剛轉世的他定下了“妖怪”的標簽。就像申公豹的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但是母愛、贊美和肯定可以幫助人們轉化掉一切的惡,就連哪吒這個魔丸轉世的小孩也會被愛贊美和肯定融化,開始變好。其實不是哪吒變好,而是我們的內心轉變了,哪吒就是我們本心的一部分。當我們的心遇到有愛的人(像哪吒母親)我們的心也會變得有愛只是有時候不愿意承認。當我們的內心在面對別人的詆毀、侮辱和否定時(錢塘關的百姓)我們的內心就會憤怒,但是這些都是我們本性已經存在的東西。
當我們得到愛、贊美和肯定等等好的評價后,我們就會心生歡喜,人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哪吒因為母親和師父的一個善意的謊言接受了自己是靈珠轉世,是來斬妖除魔的,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個小定位,由于和太乙真人學了兩年仙術,但是他的內心沒有真正轉變?!坝械罒o術,術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币恍南氲玫酱蠹铱隙ǖ哪倪笡]有意識到自己內心無道的嚴重性,急于表現自己。
哪吒偷走了太乙真人的筆,走出了畫的世界。一心去證明自己是可以的,自己能斬妖除魔。后來雖然經過重重的磨難抓到妖怪,證明了自己是可以的。但是為了抓這個妖怪把百姓的房子都破壞了,所以有時候好心不一定是在做好事,善良和慈悲是需要智慧的。
一個人真正覺醒是勇敢的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當哪吒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是魔丸時,他無法接受自己,無法接受突如其來的事實,他認為父母都是為了自己的名利騙他是靈珠轉世,騙他在畫里修行。這時候的他無法感受到愛,就連他父母都如此對他,于是他走火入魔開始大開殺戒,父親就是第一個他要殺的對象,經過一翻的打斗后哪吒被降伏,他失望的走掉了,他覺得自己再也不會相信愛了。
但是當他得知父親在背后默默無聞為他做了那么多事,甚至用自己的命來換他的命時,哪吒真正的感受到愛,因為愛把他融化了,他的生命開始覺醒了,過往的種.種苦難都是一種力量,讓他突破生命的障礙,覺醒生命。就是小草要破土而出一定要經過很多來自大地的壓力等等。
在父母和錢塘關百姓面臨生死的危機時,哪吒回來了,他接受了自己的一切,他開始與天斗,與困難斗,與自己的命運斗。在這個過程哪吒的覺醒又進了一步。
當他與靈珠和平相片時(當我們全然接受我們的好與不好一面時)他們變得無比的強大,哪吒真正的覺醒了,他不但接受了自己(惡)和接受了敖丙(善),是的一個真正覺醒的人就是全然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善惡,好壞,知道這些都是自己本性,然后去轉化。
這時候我們所謂的命運就改變了,智慧的老師說過:“只要命改變了,命基礎上的一切都會改變。”愚者拼命,智者改命。影片有很多很多靈性覺醒的內容,我只是分享了一小部分的內容,真心推薦大家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