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
觀后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分享給他人,與他人交流和討論,從而豐富自己的思考和認識。如何撰寫優秀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這里分享一些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篇1
哪吒”作為一部國產動畫,他的動畫效果已經到達了迪士尼這樣的大公司的水平了。相比國內的同行,“哪吒”在動畫特效上無疑走在了行業的前沿。
新版“哪吒”打破了大家心中“哪吒”的印象,新的“哪吒”被塑造成一個被命運詛咒的小孩形象,早早得戴上抑制他惡的乾坤圈,活在無知百姓的恐懼之中,活在城墻高深的缺乏父母陪伴的李府之中。
我認為“哪吒”是一部事業型父母必看的電影,哪吒的父母算不上真正意義上合格的父母,最終的無私奉獻固然感動,可是如果平日多些陪伴是不是更好可是殷夫人從頭到尾沒有和哪吒歡樂的踢過一場毽子,也沒有給孩子找到一個能夠陪伴的朋友,每次一有妖怪來襲就披上戰袍去風風火火地忙她的事業,空留哪吒在諾的布下結界的李府之中。現實生活中的父母們看完是否會反思自我平日給予孩子的陪伴太少了一些孩子的“熊”是不是因為想要父母的愛與陪伴
我佩服哪吒導演的堅持和不服命運的精神。導演沒有安穩的選擇自我學的專業,而是走出自我熟悉的領域,選擇了自我的夢想遵循了本心。同時導演選擇用真心來換真心,認真對待每一位觀眾是哪吒能夠在眾多暑假檔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最終,期望大家以客觀的理性的態度去評價他。國漫的健康成長需要我們的支持,在不斷的實踐中成長,期望我們的國漫會越來越好。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篇2
哪吒,完全顛覆了以前英氣十足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邪惡吊兒郎當的樣子。就光是哪吒的形象也是值得去看的。
他只是一個貼著標簽的魔,過完了一段亦正亦邪的命。是混世魔王,也是救世英雄。人們只看到他翻天覆地的破壞和驚天動地的救贖。 哪吒,申公豹,敖丙……似乎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對抗命運的不公。
這不是雞湯,也沒有突兀的加進語言里,基本上是契合所有人物的關系價值觀融合到他們子里。劇情的改編更適合當今社會的一些價值觀,哪吒并沒有吊打龍王三太子,也沒有把骨肉還給父母的血腥場面。據說還有很多人感動得流淚,可以自備一包紙巾。可,他只是一個有人愿意陪他踢毽子就能坦誠相待的孩子,在母親歸來時能多陪他就會竊喜的孩子啊。
最后,即使前面一項你都不該片的劇情肯定能夠吸引你。成見是一座山,哪吒一出生就被世人成見拋棄,甚至師傅,父母也或多或少對他有成見。我看到快結尾了,我都在想,到底誰是大BOSS?原來那不是別人,最大的敵人永遠都是自己。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篇3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突破了我們對哪吒的固有印象,重新定義了哪吒。電影開始哪吒以一個q版的熊孩子形象出現,一心只想出去闖禍;到了電影中后期,發現哪吒所做的種.種行為不過是想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認可,從而擁有一個陪自己玩耍的朋友;到了電影的末尾,哪吒知道自己身世的由來和父母對他的愛,開啟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爭。
整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搞笑和淚點的場面交替進行,可以說是笑中帶淚,引入深思。每個人的善惡或者說命運都是我們自己選擇或者抗爭的結果,而不應該是我們一出生就確定了的。
我們都像哪吒這個頑童一樣,渴望做一些事情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來證明自己,從而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認可。
別人只會看到我們所做的事情的表象或者說結果,卻很少有人會關心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做的原因。人們總是傾向根據自己看到的一些不完整的片段和主觀膩想來判定別人的對錯、善惡。
啟發:
以后待人處事要多一些同理心,多想想別人為什么這么做的原因,而不是簡單對別人的對錯、善惡下論斷。
每個人的基因、成長環境、教育背景都不盡相同,所以也就塑造了每個人不同的三觀和處事方法。
我們不曾經歷別人的過往,當遇到有違我們認知的事情,應該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篇4
哪吒,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個本領高強、嫉惡如仇、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中,哪吒卻變成了一個到處搞破壞,父親勸告都不聽的“魔童”。這乍一聽是一個亂篡改神話,利用觀眾好奇心來“騙錢”的電影,但如果你能仔細了解一下,你就會發現這部電影沒那么簡單。
先簡單說一下故事梗概。威力強大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煉成兩顆珠子,分別是化胎為人能成為英雄的靈珠和化胎為人能成為混世魔王的魔丸。他本想讓靈珠到李靖家投胎,并在三年后設下天雷毀滅魔丸。但半路靈珠和魔丸被掉包,哪吒由英雄變成了魔王。他天天忍受著人們恐懼、厭惡的眼神,想要成為英雄卻無法實現。
這部電影絕不單純的像《喜羊羊與灰太狼》之流,是一部讓兒童看的動畫片,恰恰相反,這是一部成人也能看的動畫,因為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看到這里,也許很多成年人會一笑置之:“動畫片是小屁孩兒看的東西,我們大人看這些東西豈不是幼稚?”沒錯,無論成人怎樣否認,大人心中最深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動畫片都很幼稚,都是讓小孩看的,沒啥意義。事實卻恰恰相反,最近很多動畫電影都很有內涵,比如說《白蛇:緣起》可決不是有著幼稚話語的電影,這一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所以,無論大家怎樣看待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是一定要看的。同時,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放下偏見,正確的看待事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篇5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元始天尊消滅了魔種,練出兩個丸,一個是靈丸,一個是魔丸。
太乙真人帶著兩個丸去拜見李靖夫婦,并準備把靈丸附在馬上就要出生的小哪吒身上。可是,小哪吒出生后卻被魔丸附身了。他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魔性,在外面無無惡不做。百姓們都害怕他,后來改更自新的小哪吒為了證明自己,跟著太乙真人學習斬妖除魔的法術。后來他成功地證明了自己,保護了百姓。看完這部電影。聽完千千萬萬句臺詞。
可是一句臺詞卻讓我記憶猶新。“我由命不由天”我仿佛看到哪吒站在我眼前。大聲的喊著這句話。對呀,我們居然可以自力更生,為什么一定要由著天呢?我們的命,我們自己說了算,不要別人管!從中我還得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去聽別人的冷言冷語,不要去關注別人對你的看法,做好自己,明天就會更好。
這部電影不但讓我記憶深刻,讓我們受益良多,他還讓我們參加了一場視覺的盛宴,畫面的茶會。
這部電影。不但是人物的形象,不但是人物身上穿著的衣服,或是畫面上的草地,土地,瓦房等,全部都是做的十分的逼真。他完全打破了傳統國漫的結界,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王國每個細節,每個畫面都是用心做出來的。
劇情也是環環相扣,關聯緊密。這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讓我讓我的家人,讓我讓我身邊的所有人都長目結舌的電影。我是多么希望以后中國的動畫電影都可以做的像這部電影一樣好啊!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篇6
20__年9月15日中秋節小長假最后一天,我終于在大廚的陪伴下,看上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口碑不錯的成人動畫片,動畫主人公哪吒和敖丙都賦予了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性格。
哪咤從小就被百姓誤解和孤立,使得他形成了叛逆的心理。其實他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卻總被當做妖怪。當敖丙真誠的與他交朋友、當他寧愿舍掉自己的生命也要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時,我真的眼含熱淚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足夠經典足夠精華,像極了我的內心獨白。就算被世人誤解,仍要頑強成長——這便是我的成長經歷。從小不愛表達自己,有些自卑的我,隱忍了許多。隨著歲月的歷練,我學會了多交流多溝通,才發現我很容易就會得到別人的肯定。“我自己說了算”,多么瀟灑多么自由,然而生活并不是這么簡單。之所以觀眾喜歡這部電影,也是愛上了這種灑脫的性格。
生活中需要愛情、友情、親情。中國人是樂于交友、樂于親朋間常來常往的民族,我們享受那種其樂融融、交杯換盞的氛圍,我們享受著那種稱兄道弟的感覺,這樣我們不孤獨不寂寞。現在社會也在逐步喚醒這種氛圍,否則集體觀念和團結協作的概念都將消失。
希望你、我——多看望父母、親戚,多聯系好朋友、同學。一輩子并不長,能有緣一直陪伴自己的人也不多,珍惜當下、珍惜關愛和幫助過自己的親朋。相信這樣,下輩子我們還能遇見、還能共享快樂!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00字篇7
有人說這是一份給畸形和殘障孩子心靈的禮物。我認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值得一看。
十個里有一個看了能體諒父母的苦心,一百個孩子里有一個能明白要為自我的行為負職責,那這部電影就有他存在的意義了。
第一,不要在意別人心里的成見。如果別人影響到了你,你要做的是,要么遠離這個人,要么打倒,千萬不要想著改變這個人的成見,因為成見已經融入這個人整體的人生觀里了。想要改變整個人太難了。第二,大眾是盲從的。很多藝術家都告誡我們不要在意大眾的看法,因為大眾的看法毫無意義,對你這個人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大眾的看法來自于個別意見領袖和盲從的大多數。不要在意,不管他們是敵視你還是贊揚你。
劇情里的申公豹,他一向不理解自我是妖,認不清自我身上的缺點,而錯誤得將得不到的地位和認可全部歸于是自我出身問題。嫉妒為什么是太乙真人而不是技術高超的他。就好像巴拉拉小魔仙里的小月,嫉妒為什么選擇小蘭守護魔仙堡而不是本事在她之上的自我。
我是哪吒,不認命,便是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