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觀看中國醫生心得體會范文
作為一名初中生在觀看了中國醫生這部電影后,都會被電影中的人物所感動這個時候就可以寫一篇初中生中國醫生電影觀后來表達我們對醫護人員們的情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生觀看中國醫生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生觀看中國醫生心得體會1
電影《中國醫生》使每一個觀眾近距離識讀中國疫情現場。這部電影,每一位觀眾都成了疫情防控前線的戰士,只因我們心連心,感同深受國之苦難,民之凄苦。
大愛無疆,這部電影,進一步打通中國人心,回顧的是2020不平凡的一年。從前,我似乎是事外者,因為我沒有患過病,我也不是醫生,沒有治療新冠病人,對于這次大流行傳染病的認識和理解,只是看新聞,從朋友圈獲取信息,或者是課堂上提及的抗擊疫情,除此之外,基本沒有認知上的感受。我讀黑格爾的戲劇理論,我認為,戲劇可以全面調度人的感官,是最能發揮人對于歷史場景感受的一種藝術形式。一位終生研究《尚書》的學者,通過《典籍里的中國》對歷史場景的戲劇方式的還原,產生最深刻的來自中國古人的感動。同樣,這部電影里,我親眼看到,在武漢,疫情初期人心惶惶,百姓瘋搶物資,還有因病人過多出現秩序混亂,有些人因為恐懼慌張打掉醫生的口罩,碰傷醫生的也有。我看到這一幕,非常痛心。我們的國人怎么了,這是要天塌下來了嗎?中國還能出現百姓瘋奪物資的場面,這場疫情是有多么的困難……這一幕,我流淚了,因為我真不希望我們國家是這個樣子。中國人不是沒有理性教養的國民,能出現如此痛心的場面,可見在2020,我們國家特別是武漢,困苦程度之深可想而知。我們這些躲在家里的人,在疫情不是最嚴重的地方,感受不深。專家們和醫生們付出的努力,我們沒有付出過,捫心自問我們體會不深。黨中央的同志們由于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必須擔當總攬大局的責任,他們的工作壓力也大,他們深有體會。政府工作報告是一份疫情背景下的真情告白。現在疫情最苦難時期已過去,是這部電影又將我們拉回去年的疫情現場。電影里,我們都能深刻體會,一個天大的問題來了,人命關天是毫不夸張的,一種新冠疫情,以前我們沒碰到過,來得如此突然,打破了武漢乃至全中國的平安。本屬于中國人的美好節日,出了一只攔路虎。醫生們是拼了,他們是真的拼了。然而病魔不講人情,一個個病人離去,醫者痛心,我們觀眾亦痛心。因為在我們眼里,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這里還想特別說說感受很深的地方。中國人也是人,也有私心。我們都有處得要好的朋友,可這場戰斗,我們每一個人全是朋友。印象中有一位十分辛苦的女醫生,在閑暇時刻,染著淚水,吃下泡面。她也有她的私心,她的家人也病了。可我們觀眾看了又能怎樣?這場挑戰太難了,一進疫情抗擊前線,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已經沒有分別。金銀潭醫院院長面對無數病人,自家事擱在一邊,沒有及早發現妻子的病情。當他發現妻子也患病時,他正走在樓梯上,一時間失足滑落階梯。人的關系有親疏遠近,愛人是和自己關系極其要好的人。可事實上呢?在疫情中,我們哪里還有那么多的個人私欲。張院長沉著鎮定,恪盡職守。這一幕,我很感動。這再一次說明思想家王船山先生的論點:天道假私濟公。這個世界每個個體或多或少都有各種各樣的私心,但是歷史最終選擇和支持的是大公大義。這屬于中國傳統哲學的思辨智慧。沒有治療方法的初期,束手無策,莫衷一是。然而,沒有醫生退縮,沒方法也要找方法。這就是中國精神。此時,黨中央領導發動全國力量,統一部署,統一指揮。此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又一次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出現。對于我們這些人來說,就是在家里老老實實地呆著。外國人士來中國,很好奇武漢是怎么做到一千多萬人安分在家里。電影里說中國文化強調集體主義。的確,往昔的抗日戰爭,全國一心,為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功不可沒。
千百年來,中國人文精神天下為公,矢志不渝。歷史又一次證明,眾志成城,攻堅克難,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電影到最后,武漢終于終于迎來光明,中國人沒有輸。中國,尤其是武漢還為控制世界疫情做出重大貢獻。電影最后,因疫情而結識的友誼延續到后來的生活,這就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情懷。他們的友誼展現出的美好真的是大愛無疆。
中國精神萬歲!中國人民萬歲!這部電影,是感悟中國精神的一部很不錯的教材。吾為炎黃子孫,幸甚至哉。
初中生觀看中國醫生心得體會2
一份份請纓作戰書、一雙雙滿是傷痕的手、一張張布滿壓痕的臉,他們就是火線上的中流砥柱。援鄂醫療隊有序撤回,他們是最大的功臣,我們要銘記醫者的榮光與奉獻,用關愛守護醫者仁心。
“若有戰,召必回”“穿上白大褂,就要像戰士的樣子”……疫情發生以來,包括軍隊在內的廣大醫務工作者,身披白衣、逆行出征,義無反顧奔赴湖北和武漢。他們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后”,像“新兵”甘如意一樣,每個人都在追逐愛黨報國為人民的青春理想。他們用行動踐行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在“方艙醫院”,他們與患者歡歌起舞;在重癥病房,患者就是他們的親人,陪伴一起看日落,共迎美好的到來。他們將英雄氣概和戰士擔當寫滿戰“疫”之路。
在抗“疫”前線,在急診搶救室,在隔離病房中,青年醫生們身處高強度和高密度的工作環境,面對的是突發急癥和高感染風險,守衛的是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疫情的嚴峻沒有讓他們畏懼,重如泰山的責任沒有讓他們怯步,繁瑣辛苦的工作沒有壓垮他們的意志,他們同人民一起前進、一同奮斗,扛起使命和責任。
他們戰疫情、搶時間、救病人,口罩戴得久了,鼻梁被壓得生疼,臉上也勒出了紅腫的斑痕,長時間的低頭彎腰用力,加上裹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汗水爬滿了他們尚顯稚嫩的面龐,但在他們的認知里,沒有苦和累二字,在他們的認知中,只有秒針分針時針,因為他們知道面對疫情,時間就是生命!只有搶奪時間,才能守護好生命,他們用專業知識救死扶傷,用過硬素質沖鋒在前,朝乾夕惕、靡有朝矣,用專業負責的醫者仁心彰顯青春本色,激揚青年精神。
初中生觀看中國醫生心得體會3
從“90后”護士剪去一頭秀發整裝出征到“飯圈女孩”馳援武漢,從口罩壓痕的一張張臉到被消毒液、洗手液浸泡的一雙雙傷痕累累的手……青年們走出“舒適圈”,接過接力棒、拿好沖鋒槍,扛起逆風飄揚的旗幟,竭盡最大努力沖鋒在防疫一線,傾盡點滴之力守護好后方,旗之兩面,一樣鮮紅,這是敬佑生命的如火初心,這是最美青春的鮮紅底色!
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中國力量;看到了無畏奮斗、不懈奉獻的中國精神;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力量;看到了共克時艱、砥礪前行的英勇品質。我想把你們的抗疫故事留存下來,用你們的故事去激勵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知道你們是最棒的。聽了你們的故事,定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冠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我要以你們為榜樣,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在本職崗位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念好“早”字訣,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烏云遮不住太陽,陰霾終究將散開,唯努力不會被辜負。在這場正在博弈的戰“疫”中,誰最美?誰最累?戰斗在一線的戰友同胞,拼搏在后方兄弟姐妹!我們有理由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上下的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迎來春暖花開、萬家祥和!
初中生觀看中國醫生心得體會4
影片講述了湖北武漢金銀潭醫院抗擊疫情的故事,讓我們可以通過電影了解到武漢的那個至暗時刻。
片子最初用很多快速切鏡來講述了人人皆知的病毒發展過程,重點的故事結構在疫情爆發之后,面臨的很多問題,氧氣不足,醫用設備不足,醫療能力不足,太多的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在高壓的工作強度下,以及大量患病得不到及時救治,所有人都處在了崩潰的邊緣,更可怕的是,那個時候,我們的醫生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還一無所知。
影片體現了我國在一次足以摧毀人類文明的病毒面前,展現出了國家強大的動員能力。九省通衢的武漢,一千萬人自我隔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撥地而起,迅速控制了病毒的傳播。其中一組患者貫穿了整個電影,就是送外賣的小金和她的待產老婆,小金的老婆感染了病毒,先是醫院沒有收容能力,只能居家自我隔離,最后病情加重時,終于得到了住院救治。在一個關鍵時刻,醫生選擇了冒險去生產孩子并且成功的搶救了小金的老婆,而在醫院外的小金,本來是自我隔離,無奈作為外賣員,為了孩子攢奶粉錢,只能出去再次送外賣,當被體溫檢測到發燒時,整個人瞬間崩潰的不甘,凸顯了那個時期的無奈。
影片初期的發展是緩慢和壓抑的,只能進行各種嘗試,當醫生救治不了病人時,整個團隊都會被負面情緒淹沒,這個情況,影片表現的很好。影片的最低谷是當一個陽轉陰的病人即將康復時,突然死于了其他器官衰竭的并發癥,后來醫生發現這個病人的妻子也去世了,醫院只能推排一名醫生代表去通知這兩名患者的女兒,場景是壓抑的陰霾,武漢下起了小雪,這個本應該是團圓的正月。女兒從一言不發,再到崩潰,之后再到發問“叔叔,你告訴我沒了爸爸媽媽該怎么生活”?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影片在低谷期同樣迎來了小金老婆的生產,一個專科醫院只能去別的醫院請來產科醫生,進行了一次危機的剖宮產,最終母子平安。診室里迸發了呼喊,因為所有人都太需要一個好消息了,哪怕是小小的,與大環境無關的好消息,院長的話點破了這一點,“這就是全國這么多專家一起來到武漢的意義”。
面對疫情每一個數字,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病毒就是邪魔,而邪魔無差別的摧毀了太多人的生活。當我們對病毒了解的太少時,需要對已故患者解刨,希望獲得家屬首肯時,遭到了很多誤解,醫生說了句不可辯的真理,足夠沉重,“醫學的進步是建立在失敗之上的,而每一次失敗,就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影片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將醫生大愛無疆的仁心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現出病痛給普通家庭帶來的沖擊,也展現出了醫生與患者面對共同疫情凝結出的誠摯情誼,展示了中國醫生應有的模樣!
在抗疫這場戰役中,中國醫生沒有辜負身上的白大褂,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他們夜以繼日,盡最大的能力幫助救治感染的同胞,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初中生觀看中國醫生心得體會5
《中國醫生》感動了無數人,這是一部致敬抗疫醫務人員的影片,更是一部表現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精神的影片。2020年在疫情突發的時候,我們的中國醫生堅守醫療崗位,時刻充滿力量,從死神手中奪回無數條鮮活的生命,他們不是神,卻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生命,不顧危險,將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與病人之間。有誰記得他們也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但在國家人民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舍棄了自己的小家庭,義無反顧的投身到這場戰斗中去,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在觀影途中,我們無數次熱淚盈眶,他們雖然在工作中有不公平,不被理解的時候,但是他們依然不忘初心,不曾放棄自己的信仰,依然無私的奉獻自己。我覺得自己和他們的差距還很大,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今后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擔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無愧于這身白色戰袍。
這部電影讓更多人知曉醫生這個行業,什么是擔當,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奉獻,什么是犧牲,在這場戰役里表現的淋滴盡致。全國馳援,共同抗疫。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只為了心中的信仰,在疾病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醫生是偉大的,可以不計生死,沖一線為救治患者,似機器可以不食人間煙火幾日幾夜連軸轉;醫生又是平凡的,為治愈的患者感動高興,又為逝去的患者感到悲傷。在疫情前無特效藥,感到無助和挫敗,在疫情控制后,感到歡欣鼓舞。因為無私,所無畏,因為無畏,オ敢于逆風前行,致敬逆風中前行的英雄!
《中國醫生》不只是敘述,更是呼喚。呼喚著社會,呼喚著世界,關注“醫生”這個群體及相關的事與物。2020年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里,注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劇情真實,淚點不少。雖沒去到武漢,看到焦慮的就診病患,看到醫護臉上的N95口罩壓痕和臉上手上的濕疹,看到方艙醫院里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努力的樣子,特別感動,就像電影里說的那樣“得對得起這身衣服!”
電影里一句話特別讓人感動“在中國人的思想里,強調的就是集體主義和利他精神”。若不是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我們也不可能有后來的“方艙醫院休艙”,也不可能有后來的“武漢解封”!
無論面對什么困難,我們終會勝利的!!
演繹特別生動,最后取得的成功,國人的驕傲。特別推薦,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