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
《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金陵十三釵觀后感的精選范文吧,歡迎查閱。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1
今天,我又再次重溫了這部電影——《金陵十三釵》。
1937男,日軍侵占著中國南京,千萬條生命死于日軍手里,這就是當時的南京大屠殺?!督鹆晔O》講述了一群剛從日軍手里逃出來的女學生來到了教堂,和她們一起來的還有為神父遺體化妝的美國人約翰·米勒,這時還有十四個風塵女子強行進入教堂避難,最后為了保護那群女學生,她們梳妝打扮去了日軍營地唱歌。
看完了整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刻,最佩服的人就是王墨,這個風塵女子,在最危險的時刻,她勇敢的站了出來,她忘記了她的職業,她忘了她的安危,她忘了她的生死,卻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在女學生們準備集體自殺的時候,她立刻阻止了她們,同另外十三名女子替女學生們去了日軍營地?;蛟S有人說,去日軍營地不是送死嗎?對,她們就像是去送死。可是為了女學生們的生命,為了新一代的希望,她們也是在所不辭。
南京大屠殺可想而知,戰火硝煙,血灑戰場,在那個多彩大窗戶的教室里,在那個古鐘聲聲的教室里,見證了她們的勇氣,她們是英雄!
當我來到了南京,歷史的悲憤好像都涌上心頭,當導游與我們講起《金陵十三釵》的故事時,好像又回到了那個畫面中,十三個女子毅然坐上了車,開向了不歸路。回到今天,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在這一刻我更加強烈地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勇氣和團結。
在國歌響起的那一刻,心中就像被沸騰著的熱血填滿,我們不會忘記大屠殺那一年,1937年;更不會忘記今天屬于我們的榮耀。讓時間停留在這一刻,永遠記住輝煌的這一年,此刻讓我們盡情綻放!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2 |
前天,我和媽媽以及媽媽的朋友一起去看了時下最流行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是講述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發生的故事。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片戰亂,到處都是尸體,民眾扶老攜幼倉皇出逃。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進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國的武器不如日本先進,損失慘重。
看到這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殘忍了,殺死了那么多中國人,簡直慘無人道。鏡頭轉向教堂內,管理這個教堂的是一個外國人,他細心地照顧著中國傷兵,這一幕與日本人的殘暴行為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啊。同時藏在教堂里的還 有十三個女學生和一群風塵女子。
有一個細節,我至今記憶猶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殺時,躲在一個草堆中的人發出了一些聲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我原以為他們會把那幾個人找出來,誰知,他們竟然用刺刀狠狠扎進去,我清晰地看到,拔一出來的刺刀上已經染上了殷紅的鮮血,我的心顫一抖了一下。雖然我早在歷史書上了解到日本鬼子無惡不作,但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還 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惡了。而另一場戲,是日本軍隊到教堂搜查,女學生和風塵女子都在四處逃竄,當十四個風塵女子躲進地窖后,地窖里發生了一場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緊緊頂住,只有一個叫墨玉的,一直說著:“讓學生進來。”而當女學生逃到地窖口時,日本人也已追到門口,其中一位學生毅然決然地帶著同學們離開了地窖,朝樓上逃去,這一刻,我看到了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自私,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安危的態度,一種是無私的態度,處處為別人考慮,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實這兩種態度也就是現在社會上存在的兩種人啊,看來,無論是過去還 是現在,人心都是一樣的,有善良就會有自私啊。
最后一段,是學生在唱歌時,日本人聽了之后,要求她們去給日本軍隊唱歌。這天深夜,幾個女學生商量決定一起跳樓自殺,決不為日本人唱歌。我似乎感受到了她們那種寧死不屈的勇氣,更是她們的中國情結讓我感動。就在她們準備一起跳下去的那一刻,十三人出現了,說愿意替她們去??吹竭@里,我深深感動。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決定啊,為了他人,犧牲自己,不也正是體現了中國人在災難面前團結互助的精神嗎?最后,她們一起帶著“暗器”去了日本軍隊,而學生們安全離開了。
結局沒有放出來,留給人無限想象空間??戳酥螅廊换匚稛o窮。最后那一段,也是全片的亮點,是對中國團結精神最好的詮釋。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3
|
電影《金陵十三釵》的故事發生在1937年的南京。
這里的樓歪歪斜斜只??蚣?,這里的街巷塵土飛揚尸橫遍野,這里的空氣充滿著硝煙與血腥,流彈穿梭在煙塵之中。這里還有一座教堂,一群正值青春的女孩子,一個洋人神父。還有,一群秦淮河的女人。
她們身負罵名,被世人唾棄,卻為了女學生們挺身而出。我想起豆蔻為了小男孩蒲生冒死回去取琴弦,甚至臨死前手中還緊緊握著琵琶弦,想起豆蔻對蒲生純純的疼愛,想起這些秦淮河的女人們心底的善良,也痛心于豆蔻被侵略者用刺刀留下的觸目驚心的傷痕。
長谷川大佐用不帶一絲憐憫的口吻要求女孩子們去為他們的慶祝會助興唱歌,而其實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絕不僅僅是唱歌,女孩子們的寧死不屈讓讓我擔心。南京城已經尸橫遍野,這些正值花季的女孩子不害怕嗎?“我們替你們去。世人說我們無情,姐妹們就做些有情有義的事,來改改這千古罵名?!边@是秦淮河的女人說出的話,也是這部電影中最讓我震撼和難忘的話。
送死前夜,她們還是笑著。在身上藏著鏡子做成的小刀,笑著說能賺鬼子一個眼珠子。剪去曾經打著卷的漂亮頭發,和一個守護著女孩子們的神父養子陳喬治,來到了鬼子的慶功會。
南京的硝煙還在飄蕩,盤旋在南京的上空,盤旋在我們的史書中,飄蕩在我們的心中,永不消散。它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和平世界,是革命烈士的肉軀和鮮血,也是卑微的秦淮河女人的肉軀和鮮血一點一滴,一磚一瓦的建造出的。赴死前,十二個女人展示著她們的風采,唱著中華民族的團結和不屈?!扒鼗淳従徚靼?,盤古到如今,江南錦繡,金陵風雅情啊?!?/p>
她們帶來喧囂、混亂、醉生夢死,大敵當前,她們還要吃要喝,嬉笑耍鬧,賣弄風情。但她們的喧囂透著生命活力,她們的調笑混雜著人性溫暖。她們卑賤,卻拯救了十二的女孩的生命。她們用自己薄弱的力量,為和平壘起一道墻。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4
昨天星期日,我去觀看了這部備受爭議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這部戲在微博上抵制 的很厲害。原本我也想,再沒有看的情況下隨波逐流的抵制一下拒看。但還 是禁不住好奇的誘一惑,想看看到底為什么要抵制它。于是坐進了電一影院,但說句心里話,就沖這部片子騙了我大把的眼淚這個份上,花50元還 是值得的。影片有個最大的敗筆,就是那半分鐘的床戲。把原本很凝重的題材變得有點滑稽。我不反對在凝重的題材里加上一些輕松的元素進去,但把這生編硬造的床上戲給加進去就太有失水準了。
以為這半分鐘的一床一戲就能把人吸引進電一影院就能制造出票房的奇跡,那也太小看觀眾的智商了。真不知道張藝謀想什么呢?人家嚴歌苓的原著里根本就沒有這段情節,你張藝謀好色這口,也認為觀眾都好這口?簡直惡心死了,這是這出戲的最大敗筆[lizhigushi.com]。其次,這出戲很多情節不能細琢磨,都不合邏輯,經不起推敲。雖然不合邏輯但還 是很感人,無亂男女老少,我感覺身邊的人都流淚了,其實流淚是因為南京大屠一殺的場面實在是觸目驚心太殘忍了,讓人不忍目睹那些人的死法。
影片拍的很凄美,鏡頭影像都很漂亮,演員演的還 不錯。而且電一影也確實反映出了日本人的奸惡兇殘的嘴臉,也反映出來無論什么樣的女人在大是大非上都還 能展現出偉大來。當然男人也很偉大!任何人都有偉大勇敢的一面。
我想我的這些評論還 算是中肯,這部影片也不像網上評論的那么不堪入目,還 是可圈可點的。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5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由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很震撼人心的電一影。坐在電影院里,看著銀幕上的場景,感覺自己似乎也處在當時那個動亂的年代,那個極度的煉獄中。我為眼前的人物的痛而痛,為那些放棄離開已經淪陷的南京,繼續與日本軍做殊死搏斗,哪怕只剩一人,與敵軍同歸于盡,不惜沖在死亡的前線保護教堂的女學生的中國士兵而感動,為日本軍隊在南京到處搜抓女學生,對女性如牲畜般地蹂躪,殘殺而激憤,為那些逃命的淪落風塵的女子在最后關頭挺身而出,代替女學生去參加日本軍隊所謂的慶功宴而對她們激賞,同時對不能改變當初的歷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殘酷的歷史在自己眼前重現而感到無能為力,并感到深深的無奈和徹骨的辛酸。
有些場景當時真地很有讓我嚎啕大哭的沖動,特別是那些女子和女學生的最后對話,整顆心都是無比的沉重和苦澀,對那些日本軍隊的軍官和士兵一直受的思想教育和絕對的服從而感到深深地悲哀,他們似乎已經喪失了“人之初,性本善”這種人性的基礎。
電影最終也沒有交代那些代替女學生去日本軍營的女人最終是怎么樣的,只是交代了女學生最后是在外國人的幫助下順利地逃離了南京??赡苣切┡耸腔钪映鰜砹?,可能是被那些日本軍給殘殺了,我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我寧愿是前者。
在現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覺得我們中國人不能忘了以前的歷史,要時常保持戒心,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現在世界上的國家對我國的態度,尤其是日本,我覺得更是不能失了戒心。古人有句話說的真地很好,那就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現在的我們更是需要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