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地心引力》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幻電影《地心引力》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科幻電影《地心引力》觀后感1
3D技術的成功推進,讓高難度的電影呈現完美的景象不再是困難,《阿凡達》驚艷很多眼球,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是再現如詩如幻的影像,而《地心引力》再現太空飛人的壯觀。人類的科技進步,體現在方方面面,而曾經傳說的太空漫步不僅僅是舞步的望梅止渴。高科技恰到好處的運用,完全可以實現人們心中之夢想,綺麗而賦有詩意的畫面精彩紛呈。
其實太空不是我們人類的家園,那也只能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目的還是為人類的衣食住行提供便捷。太空猶如大黑洞,沒有氧氣,沒有引力,只有無邊無際的蒼穹,人類在這樣的環境固然不是詩意的棲居,完全就是為了科學研究的課題。在一般人眼里這是神秘玄幻的,而在科學家眼里這卻是讓人最不著邊際的世界,唯有踩在地球的土地上一切才是真實而安全的。
影片講述的主要是生物醫學女博士瑞恩如何在太空災難中求生,平安回到地球,真切感受到地心引力的成功。這部太空罹難經歷的電影,告知我們的是一個殘酷而又美麗的現實。瑞恩一次次的逃難,最終在堅強的信念下實現自我的救贖,電影沒有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樣依靠強大的宗教信念支撐活下去,而瑞恩并不是一個熟練的宇宙飛船的專業人士,但她最終戰勝自我的恐懼和無助,一路的排除各種艱難險阻,成功的活了下來。其實這就是部太空災難片,人類的求生欲念偉大而令人尋味。
影片其實也宣揚了一種助人為樂的高尚情操,由于美國太空飛船遭遇俄羅斯粉碎衛星碎片的襲擊,最后只剩下瑞恩和馬特活著,馬特調侃的一直和瑞恩對話盡量消除瑞恩的恐懼心理,并理智的指導她如何自救,而馬特為什么放手瑞恩就是犧牲我一個成就生物學醫學家瑞恩的活下去,這樣的自我犧牲精神毫無疑問是值得很多人推崇備至。小我的犧牲并不重要,關鍵的是瑞恩是一個生物醫學專家,她的活下去可能會造福很多人。而馬特的堅強和樂觀的精神一直在鼓勵著瑞恩活下去,盡管到了最后關頭燃料即將耗盡,在瑞恩的幻境中馬特出現了,并指導她如何著陸,最終瑞恩在這樣的信念中成功的活了下去。
該片由好萊塢頂級明星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主演,雖然是穿著厚厚的太空服,但演員的精彩演技一樣可以成功將觀眾的視覺感知帶入身臨其境中,我們聽到無數次瑞恩驚恐的尖叫以及她失望而又無助的表情,感同身受的驚慌失措和顫栗的與命運抗爭。影片大量的還是桑德拉布洛克一個人完成自救的戲份,導演選擇她來主演,讓我們難以忘記其曾經在《生死時速》中的精彩表演,在災難來臨之際,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動力是十分可貴的,至少她的太空逃難經歷可以成為很多后人學習的榜樣。
此次好萊塢依然向中國觀眾拋眉弄眼,因為中國元素被正能量的植入,最終瑞恩的逃亡就是借助中國的天宮一號宇宙飛船進行自救,成功著陸。雖然沒有中國面孔的明星打醬油,但中國的航天事業成就依然是被該片給重視,中國儼然成了救世主,在災難片《2012》中的諾亞方舟一樣是中國制造。盡管這只是電影的表現,但同樣也折射了中國在世界領域逐漸有了自己的話語權。
該片沒有蓄意的故弄玄虛,完全就是一場個人對抗太空罹難的自救故事,沒有《阿凡達》臆想的潘多拉星球,也沒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老虎作祟,也沒有《雷神奇俠2》的神域世界,而是真實而又殘酷的太空歷險,在無限可能之中創造了生命的奇跡,簡單而又真實的一個故事。
科幻電影《地心引力》觀后感2
最近一段時間大片真多,而我也被那一大一小兩男人帶著一起享受了幾次IMAX之旅,確實很震撼,覺得我也漸漸愛上看電影這種活動了。而且看完后我們一家子進入了一場深刻的討論,我和小寶約了每人寫一篇觀后感,所以也要老實兌現,做個表率吧。
《地心引力》講述了在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馬特·科沃斯基(喬治·克魯尼飾)以及航空新手賴安·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飾)在出艙工作時,飛船與空間站發生爆炸,同行喪生,兩個人是如何在缺氧、失重、與外界喪失聯系的情況下回到地球的故事。
關于電影方面的諸多感受,理解,認知我是屬于遲鈍型的,而最初對《地心引力》的期盼也是緣于那一大一小的大力鼓吹,對電影我最多只能算是他倆的跟屁蟲,多數時候完全不能理解電影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含義,需要一個專職人員在旁邊給我解釋,隨時回答那些可能會被認為愚蠢的問題,但這并不影響我看電影的興趣,因為一部電影的意義并不僅僅是劇情本身,看電影的那一段時間就是一種和平時隔離的時光,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節目,你可以在那一刻忘記掉你是誰。
片頭整個太空的風景很美很震撼,3D效果也好到爆,整個影片的過程讓人一直處于緊張糾心中,感覺這心臟一直就和主人公一起掛在了太空里,隨時有覆滅的可能。好幾次那些衛星碎片飆過來的時候我不自然就拿手去擋眼睛了,果然是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在家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效果,也讓我越來越依賴于IMAX的效果。
這是我看過的唯一一部一共只有兩個主人公的片子,而且其中一個在影片不到1/3的時候就消失在了太空里,接下來的就是一場獨角戲,而我居然也看得緊張非凡,片子里有些驚悚的境頭,以至于小寶一直嘀咕著,這簡直就是恐怖片嘛。而我其實也有同感。
直到電影結束,我心里仍然很空,覺得在劇情方面并沒有太多的突破,只是確實被外國片那人性的光輝給感染,在生死之間,勇敢的把生的機會拱手傳遞,坦然面對浩淼的太空。在面對困難時,把人性的脆弱真實的體現,但最終人的本性,還有那些人性里光明的東西喚醒了一個人生存下去,不怕萬難,永不放棄的精神。我想如果是我,一定是絕望了,而瑞恩也曾絕望,但那些生命的語言最終還是讓她拾起自救的勇氣,從容面對。
另一方面影響帶給我們許多科普方面的信息與知識,給了我們一個失重狀態的想象,以及空間戰,天空一號,神州號一個相對具體的印象,以及在失重狀態下的一些和平常完全不同的生存環境等等,這是影片給予的另一個收獲。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
不管如何,此片還是值得一看的,這觀后感是寫得不咋得,水平有待提高,但我會學習著每次都簡單的寫寫,相信每次進步一點點,哈!
科幻電影《地心引力》觀后感3
時間尚早,茫然中心里有了想看電影的意念。一個人走進影城買了一張《地心引力》的影票。進去的時候電影已經開演了,女主角瑞恩。斯通博士因太空站遭受毀滅性的破壞而獨自一人漂浮在廣袤無垠的太空里。逼真的3D效果和宣傳噱頭長鏡頭的不斷變化,把觀影人的心揪得緊緊的,身臨其境般從瑞恩急促的呼吸和布滿恐懼的眼神里去感知太空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體會無邊的孤獨、無助和恐懼。明知自己會死的恐慌慢慢地侵蝕掉博士原本堅定的求生欲,深深地把我帶回了自己曾經親歷的那種讓每個毛孔都顫抖的無邊的無助和絕望中……
影片大概是想表達母體可以給人安詳和安全吧,唯一的同伴馬特放棄自己、幫助瑞恩最終成功進入可以給她一線生機的俄國太空船,歷經千險后的瑞恩退掉了身上厚重的太空服后身體開始不斷懸浮蜷縮,整個畫面猶如子宮內的胎兒一樣美到讓人震撼。
心頭被重重地一擊,深深地慶幸,當災難降臨時我給予了我腹中的寶貝大抵同樣的安全,讓他得以對生命依舊充滿期待。危機重重,封閉空間里的瑞恩幾度絕望直至關掉一切儀表等待死亡慢慢的降臨,她坦言:我知道自己會死,可是我依舊如此害怕。在意識不斷模糊的過程里,瑞恩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女兒,充滿遺憾的疼愛和思念,看得讓人心碎。也就是這種不同空間里的愛的力量,讓瑞恩突然恢復意識并清醒又發瘋一般決定自救……
驚心動魄又溫婉動人的大結局,宏大的背景音樂響起,瑞恩成功地把自己從外太空帶回到地球,當她從泥土地里站起、重新適應地球引力踉蹌前行時,影片留給我深深的震撼:生命,永遠不該輕言放棄;活著,就有更好的可能。奮力一博,即便最后化為灰燼都不后悔當初的選擇……90分鐘的片子,情節簡單人物單一,傳遞出有關生命的感悟卻發人深省,我三年來的心路歷程,真真地在這90分鐘里找到了共鳴、歸宿并得到升華:心中有愛,愛便和我一路前行,哪怕穿越空間和時間。
科幻電影《地心引力》觀后感4
"哇!真驚險那!"這是我們在看《地心引力》呢!
《地心引力》是一部美國的科普片,前幾天還剛獲得了奧斯卡七項大獎呢!這片子深受我們的喜愛。片子講述了女宇航員瑞恩·斯通博士和她的同事們在太空執行任務時遇到了重重困難,但都化險為夷,最后終于回到地球母親懷抱的故事。
當我看到他們在修理哈勃望遠鏡時,遭到飛來的碎片的襲擊,被迫漂浮在了太空中。瑞恩打著轉兒飄走了。情況危急,她顯得有些急躁。就在這時,她的同事馬特告訴她,不要慌,用太陽和地球作參照物,小口吸氧氣,小口呼。馬特不一會兒成功救了瑞恩。我覺得馬特很講情義,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活命還來不及呢,去救什么人啊!
后來因他們的聯盟號被碎片擊中損壞了,只好到國際空間站去。但沒想到那的飛船也不好,在修理時,他們又一次被碎片攻擊。本來他們連著繩子的,后來繩子斷了。馬特飄向了遠處,他不但沒有害怕,還鼓勵瑞恩勇敢地活下去。瑞恩要去救他,他拒絕了。為了讓瑞恩活下去,馬特選擇了自我犧牲。這時候,我的眼眶紅了,眼淚娃娃已經在我的眼眶里打轉兒了。
當她到了我們中國空間站,想用天宮一號回去時,又遇到了困難。天宮一號上全是中文,她看不懂中文。但她并沒有驚慌,仍然鎮定自若。瑞恩回想著以前他們的聯盟號是怎樣駕駛的,膽戰心驚的啟動了"神舟"飛船。就在這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認為她已脫離危險了。然而,并沒有。在大氣層時,非常熱,達到了200多度。沒多久,所有的東西都會化為灰燼,但飛船是耐高溫的,所以在飛船周圍只是一層熊熊火焰,猶如一個大火球。但瑞恩不怕,因為她知道只要堅持下去,再過一會兒就可以著陸,回到大地的懷抱。正是她的這種自我鼓勵,使她堅持了下來,我們也要有這種堅強的意志。
當然,她成功回到大地的懷抱,溫暖的家。她就是《地心引力》中的不怕畏懼,堅持不懈,遇事冷靜、意志堅強的女主角——瑞恩斯通。
教師點評:三位小記者在看的同時,都把自己想象成影片中的主人公,勇于面對困難,最終走向成功。這部獲得多項奧斯卡獎項的影片帶給學生的不光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靈的一次洗滌與凈化。學生從課文《夢圓飛天》到《地心引力》,再到課文的學習,充分感受到科學的無窮奧秘。
科幻電影《地心引力》觀后感5
講完超重與失重,學生推薦給我一部叫地心引力的好萊塢大片全是宇宙科幻再加災難還有勵志片。
電影里面講述一個美國女宇航員從美國的航天飛機到俄羅斯的國際空間站再到中國的天宮一號,最后駕駛神舟宇宙飛船回到地球的過程,我第一個感受是這個女的太倒霉了去哪兒哪里的東西都壞,第二感覺是我們的中國制造又一次拯救了美國人,就像2012里的一樣。故事簡單技術一流。全程3d,視覺效果逼真,女演員那幾滴眼淚真實是球形,然后一扭頭由于慣性飛出去了。整部影片只有兩個人,男演員還只出現前半部,后半部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女演員,不過男演員死的時候,那個場景不科學,有人說是被導演弄死的,他完全可以把自身的推進裝置(已經沒有燃料)使勁向前拋出去,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他就會朝相反的方向飛回空間站的位置了,不用死了。還有那些美國宇航員如果沒穿防護服死在太空里,樣子不應該和地球上的遺體一樣,他們生前體內是有壓強的,而太空接近真空,所以,他們的器官或許使皮膚應該有破裂或噴血,血管應該裂開,我在影片里沒看到,可能導演覺得太血腥沒拍?還有電影里還有些技術細節問題不符合物理規律,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和美國人的俄羅斯的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是不會相遇的,這又不是地球的同步衛星,導演的物理學知識不過關。那個美國人憑啥說我們的神舟號和他們的聯盟號很像,就差沒說我們山寨他們的了。原理都一樣又沒有技術專利,何談山寨?他們覺得自己什么東西都先進看不起我們中國人的技術水平,我看著非常不舒服!最后還是我們中國的神舟號飛船救了女主角,實踐證明我們的飛船質量最可靠!
從人文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很勵志,在太空那么孤寂的環境,處處都絕望的故障,女主角強烈的求生欲望,堅強的信念閃閃發光,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我,只有自己可以救贖自己。男演員為了不拖累同伴,決然剪開繩子把生的希望留給了隊友,他說如果他不松開,兩個人就要一起死,他對她說,你要活下去!我想到了泰坦尼克號,男主角也是這么和女主角說的。外國電影里的男人思維好像都這樣。當女主角回到了地球,蹣跚踉蹌的站起來走得越來越遠,望向天空,我感覺這是導演在給我們啟示,珍惜地球——我們的母親,活下去,要給自己希望,讓生活重新開始,珍惜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