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電影觀后感
《十月圍城》將會改變觀眾對于商業大片的偏頗看法,真正好的娛樂電影,不應該只是講求火爆的動作場面,劇情的嚴謹才是一部經典電影誕生的基礎,不過《十月圍城》是一部悲劇,最后的結尾更是令人揪心,但是在所有戲劇里面,悲劇是最能打動人心的,這部影片的結尾是該片成為經典的最有力依據。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精彩范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十月圍城電影觀后感1
《十月圍城》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但它也沒有明顯的短板,在每一個環節上,它都做到了優秀。并且,它還讓我感動。對于2009年的華語電影,我也不想要求更多了。
對于華語電影來說,我作為一個觀眾被真正的感動,我就覺得值得向大家推薦了。(我得說明一下,我對華語電影和外國電影的評分標準是不一樣的,華語電影的標準我肯定會更寬松一些。)
對于那些期待著看到一部“武打片”的觀眾來說,你們可能會失望,因為“武打”場面很少。但對于期待著看到一部精彩的劇情片的觀眾來說,你們必須不會失望。2個小時飛快地就過去了,你不會想到要去看表。
所謂“文戲”“武戲”的分別,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那些動作場面最終沒有脫離劇情為打而打了。每一場動作戲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炫技的成分已經被減到最少。
對于這個故事,我想說的太多,結果我什么都說不出來。每一個人都能從里面看出自我想要看出的東西來,而這就是好電影帶給觀眾的禮物──每一個人都能夠從中尋找到自我的觀影樂趣。這就足夠了。
《十月圍城》立刻就要面臨著《阿凡達》的競爭,雖然我十分十分期待《阿凡達》,但我還是期望,《十月圍城》能夠在票房上戰勝《阿凡達》。
因為,《十月圍城》里有中國人的情感,再華麗的視覺特效,在那些能夠打動國人內心最隱秘處情感的電影面前,都只可是是過眼云煙。
十月圍城電影觀后感2
《十月圍城》十年籌劃,今日再現。固然對現代人的思想有其進化。影片講述上世紀初孫中山到香港開會,發動全國各地的起義,清廷派人暗殺,各路仁人志士冒死為他保駕護航。還有穿插謝霆鋒等年輕人一代的忠實感情;李宇春等父與女的親情。
在香港的這條人群巨多的街上,其房屋也是充滿古典氣息。導演也對其現實環境表演得活靈活現。導演為演本劇建造的這條古街,一百萬投資,固然讓人佩服。造成環境的壯觀是影片一大亮點。
劇情鋪墊緊湊扎實,絕不拖泥帶水;下半部動作場景張弛有致,緊張但不膩煩。在前半60分鐘文戲中,是經過一個主角的行動,牽扯到了另外一個主角。這種軌跡的交叉自然而然,各個主角鮮活了起來,并且讓人震撼。而交叉較少的乞丐劉郁白(黎明飾)就明顯要比別的主角弱化了很多。飄逸的長發太寫意化,尤其他死前一瞬看到的李嘉欣,更成為了觀眾的一大笑點。功夫了得的他還沒跟所謂高手胡軍戰斗就那樣掛了。感覺少了點什么。
導演對主角塑造是具有個性化的,表現得活靈活現。到達了很高的境界。好像所有情節的發展就是因為這種社會的被迫下發生的。都說商人不簡單,主演商人”李玉堂成為全片的“金秤砣”,也給觀眾帶來最多感動與心酸。戲骨級演員王學圻在片中的卓越表現被稱再造經典,該主角“足以媲美影帝”,并有望超越《梅蘭芳》中的“十三燕”,成為王學圻又一表演里程碑。商人身份從不愿意卷入這場戰斗,卻成了這場保駕護航的牽引人。即使是對壞人的表現。像甄子丹演的,來自家庭的被迫而為壞人拿錢干事,有其苦衷歷歷再現,加上搞笑豐富生活,豐富了劇情。胡軍演的壞人也是具有個性化的,并不是壞得橫霸無理。他也是有他的理由,尤其對先生是畢恭畢敬的。這種人物的塑造也是這影片的一大亮點。
影片的開場和結局將主題升華,充滿悲壯。此劇令人壯觀的場面穿插有致,既讓人悲傷也讓人感嘆。是一個很有感染力影片,在國內的影片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十月圍城電影觀后感3
今天,我們去上海影城看了一部電影:《十月圍城》。電影感人肺腑,讓我熱淚盈眶。
《十月圍城》以孫中山赴香港與十三省革命代表會談險遭刺殺的歷史事件為故事軸線,講述來自香港三教九流的小人物如何自發成為保護孫中山的死士,在實現個人夢想、承諾的不經意間共同完成了關乎民族大義的偉大任務。
影片整個色調偏灰暗,本身就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再加上張學友所飾演的楊教授剛出場就被暗殺,使人感覺到整個影片危機重重,在影片一開始就讓觀眾進入緊張狀態,在這一段落,國父孫中山不是主角,負責整個策劃的陳少白也不是,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小人物們:被少林寺趕出來的臭豆腐,一心為父報仇的方紅,簡簡單單的車夫阿四,被親情打動的賭徒,還有一群有赤誠之心的報社職員……《十月圍城》讓觀眾十分揪心。
17歲的孫文的替身重光;2米多的王復命,從未打過架的少林弟子;拉車的阿四;瀟灑的劉公子······這些都是為“血色革命”犧牲的人。
我覺得片中最感人也最震撼人的一個鏡頭:李玉堂抱著兒子的尸體嚎啕痛哭,相信影城里的所有小觀眾為之動容。李老板一定在淚眼潑灑中自問,自己糾結起來的自衛隊,還有自己的獨苗兒子,為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去死,到死都不知道為何而死,為誰而死,到底值得嗎?片尾,孫中山安全登船離開香港,他站在甲板上回望港島,眼中噙滿淚水,說了這么一句話:“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我想,只能由這句話來詮釋這個問題了。
十月圍城電影觀后感4
這天擠出中午的時刻看了《十月圍城》覺得很好。最喜愛謝霆鋒扮演的阿四,阿四的天空比任何一名主角都小,小卻赤誠純真,簡單的執著,不管是為了多偉大的目標,他只是忠誠的想老爺和少爺安全,他們不光是收養雇傭他的主子,更是他的家人,他的家人最重要,還有他對瘸瘸的阿純那種不計較的愛,對她寵溺的笑時讓人真的很溫暖。
一向喜愛謝霆鋒,可能正因喜愛那種玩世不恭的氣質,不管他有什么負面正面的消息,都挺喜愛,大概主要還是正因他長的帥啊,呵呵。李宇春的主角很討巧,出場很一般,但結局設計的很好,但是她戴的那個女扮男裝的帽子真是怎樣也不如畫皮里的孫儷可人,怎樣看也是十足的男生相。
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陽是一個只有輸贏的賭徒,他的人生全在賭桌上,但是在為了女兒長成能夠認可他這個父親,他不管革命、國家,用自己的命迎接最后一場賭局。
看完電影眼睛哭的有些腫,明明知道革命題材總是要犧牲,讓人動容,還是正因每位義士的慘烈而難以自持,最讓我難受的是阿四知道少爺是替身時的痛苦,還有陳少白目睹亦徒亦子李重光被殺時的無奈和心痛!這部電影真的不錯,情節和視效,陳可辛的電影還真是部部值得看。
十月圍城電影觀后感5
革命必然有犧牲,只是不知道革命的結果是什么。
影片中所有的人都為了保護孫中山前仆后繼,不惜犧牲生命,他們維護的不是孫中山這個人,而是民主,他們把革命的期望寄托在孫中山身上。感動的同時,又覺得悲傷,這樣的犧牲,換來的卻不是民主的國家。
胡軍飾演的閻孝國無疑是劇中第一大壞蛋,但是他卻不打他老師,只能說他是個可悲的愚忠的人。甄子丹飾演的沈重陽連自己的妻兒都照顧不了,只知道賭錢,他拼死保護李玉堂,是為了保護他女兒的爹。真是太可悲了。黎明飾演的乞丐劉郁白,為了一個女生,家破人亡,為革命犧牲這個結局倒叫他的存在有了一點好處。謝霆鋒飾演的阿四,甚至能夠說有點傻,卻是十分的衷心,拼死也要保護少爺,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主人高興。梁家輝飾演的陳少白,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一心想要革命,但是還真的是無錢也無力。
王學圻飾演的商人李玉堂,起初一向申明只出錢不出力,幫忙陳少白革命,卻想要自己和家人置身事外。直到,他誤以為陳少白被人害死,才出頭去組織保護孫中山的活動。
李玉堂一向不允許兒子參加革命。可惜,王柏杰飾演的少爺李重光一心想要參加革命,愿做孫中山的替身,最后更慘被閻孝國殺死。可憐李玉堂中年得子,卻老年喪子。李宇春飾演的方紅是任達華飾演的方天將軍之女,在父親及戲班被閻孝國手下殺害之后,她決定做父親想做的事情,故加入保護孫中山的行列。
巴特爾飾演賣臭豆腐的王復明,正因目睹李玉堂與探長史密夫對峙,而佩服李玉堂,故參加保護活動。曾志偉飾演的史密夫開始是外國人的走狗,最后卻暗中幫忙李玉堂等人。他也是個明哲保身的人,但仍未泯滅的愛國心促使他暗中幫忙李玉堂。這些革命黨為了保證孫中山能夠順利來港開會,安排李重光做孫中山的替身,前去探望孫老夫人,最終一一犧牲,僅留陳少白和李玉堂。
過了明天,阿四就要娶阿純了,方紅就會帶了方將軍回老家,王復明就要回少林寺,過了明天,只要過了明天,但是,他們都沒有明天了。結尾的時候,李玉堂抱著李重光的尸體,埋怨他不老實待在家里,令人唏噓不已。或許為了孫中山來港開會,就要犧牲這么多人的性命不值得,但是為了他們的夢想民主,他們全都心甘情愿。為了實現夢想,革命前輩前仆后繼,明天也許是光明的。就為了這個期望,去發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