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動物世界觀后感感悟
看完某一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影動物世界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動物世界觀后感1
最近看了李易峰主演的《動物世界》,這幾天我依然在回味這部影片,鄭開司,一個社會底層的人物,面對現實的苦難,面對金錢的誘惑,卻能夠堅持人性的善,是很多影迷包括我最最欽佩的地方,因為他讓我們看到了人性懦弱處的良善。
在大眾的眼里,鄭開司絕對是被“成功”所拋棄的那類人,是現代教育的失敗品,但是他又是現代教育最成功的那類人,因為教育的本質是教人向善,教人做有責任的人,教人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麻煩,而鄭開司擁有好教育的一切特征,可是他卻永遠存在在社會的底層,沒有翻身的機會。
但是,這樣的他是生活的失敗者嗎?在生活中常常見到各種攀比,比化妝品,比背包,比誰賺的錢多,即使是最純真的孩子的夢想都是當明星,覺得家里有錢就了不起。而現代的人時常處于焦慮之中,因為比你年輕的人比你成功,你身邊的人比你成功,而最失敗的似乎永遠是自己。于是,在拼爹拼媽拼老公拼孩子等等的時代,每個人的內心都焦慮了。但是他們一定不快樂,焦慮的人怎么會快樂?
所以,其實很多人會發現成功學最后不能帶來成功,而是會帶來更多的焦慮和不成功的恐懼。
在一切成功被量化的年代,根本就沒有人去質疑也許現在流行的成功的定義根本就是錯的。
而在鄭開司的身上,我看到了那種成功,為人善良。
也許善良不能當飯吃,別人也不一定看得見,看見了還要被嘲笑一句傻,但是這種成功,于身心確實有益的,心安理得,不就是最大的成功嗎?
也許,我理解的成功與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不是同一類,也有點膚淺,但是作為一個老師,我希望我的學生能有鄭開司身上的“成功”。
電影動物世界觀后感2
動畫片里的人物是率真的,不會勾心斗角……而《動物世界》卻是一個全新的感觀。
每次趙忠祥的聲音都會把我帶到那奇妙的動物世界里去。
我喜歡那里的每一種動物,它們的進化過程就和我們人類的一樣的,我們在進化的過程中變的聰明,它們也是一樣的,雖然它們不象人類一樣可以用說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情或是別的目的。但它們會有自己的方式去表達……
我們也可以通過它們的生活習慣去了解大自然……比如知了叫了,就是夏天來了。螞蟻在急忙的從下往上搬家,那就是有雨……要是家畜在欄里亂蹦就是預知地震了……等等。
電視里的動物都是那么的可愛,那么的完美……它們美麗的外衣和琢磨不定的性格。可以告訴我們,在它們自己的世界里有著它們的生活方式……
森林的動物現在在哭泣,因為樹木被大量的砍伐……天空的飛鳥在哭泣,因為天空被高高煙囪噴發的廢氣污染……大海的.魚兒在哭泣,因為海洋也被污染…… 在外太空可以看到地球是個美麗的星球,可是只有那里的高級動物,也就是人類自己才知道,現在地球到底有多糟……有多爛……
現在很多的動物在慢慢的滅絕,但是人類還在不斷的獵殺和摧毀它們生活的空間……真的不敢去想多年后的地球是什么樣!
呼吁和親自去關愛那些可愛又可憐的動物吧!雖然我們的實力有限,但要是我們這些高級的人類都有點愛心,那么我想地球會變成一個美麗的大家園的……別忘了,我們也是動物……多年都我們的子子孫孫也會受用無窮的!
電影動物世界觀后感3
今天,我收看了《動物世界》,深有感觸。
在大海洋里,有著無數個奇妙景觀。其中魚兒們的天堂——珊瑚礁里面,更是藏有數不清的奧妙,讓人百看不厭。
珊瑚礁給了魚兒們自有活動的空間,讓它們有了自己的家園。它的形成同時也給一種小蟲帶來了充足的食物。這種蟲是珊瑚的死對頭,一個個粘乎乎的,似線非線聚集在一起,開始吞食珊瑚,珊瑚動彈不得,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這些蟲子填飽肚子。一大塊珊瑚被吞食得失去了往日的光澤,顯得異常蒼老,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望著色彩斑斕的同伴,不知它該有多傷心。
珊瑚礁中長著魚兒喜愛的海藻,幾條藍魚正悠閑地享受著珊瑚礁帶給它們的恩惠。就在這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沖來一群黃魚,它們成群結隊,毫不留情地啃食海藻。藍魚當仁不讓,英勇奮戰,可是對方“人多勢眾”,藍魚幾乎用盡了全身的本事,才趕走黃魚。海藻也幾乎全部到了黃魚的肚中,這就是發生在珊瑚叢中的食物掠奪戰。
夜幕降臨,一群兇猛的鯊魚在珊瑚叢中游蕩。這一大群鯊魚是有備而來的,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尋食物。魚兒靜靜地躺在珊瑚礁的縫隙中,稍有動靜,鯊魚便會猛烈攻擊,珊瑚礁一塊一塊地被撞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種名叫龍頭魚的大型魚經過此地,為了捕食夾在珊瑚礁中的小魚,將珊瑚礁吞入腹中,鋒利的牙齒將珊瑚礁咬個粉碎。美麗的珊瑚礁就這樣被破壞了,回想起當時珊瑚礁美麗的樣子,魚兒在其中追逐、嬉戲的情景,我心里還真有點酸呢。
電影動物世界觀后感4
電影《動物世界》一上映,就不斷看到有影評出來,無所不在的欺騙,欲壑難填的貪婪,莫名的恐懼,憑本能的相互踩踏,令人揪心和窒息。人性是經不住考驗的,不信就考考看。一個人是從什么時候看破紅塵的呢?不斷的經歷創傷。結局有兩種,一種是抑郁而終碾做塵泥,另一種是逆風飛翔成為戰士。
李易峰扮演的鄭開司是個悲催的孩子,父親被害,母親是個植物人,自己靠扮演小丑掙取微薄的收入,唯一的幸運就是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女孩劉青一直喜歡他,幫他照顧母親。
本來就窮困潦倒,僅有的住房又被發小忽悠抵押出去,糊里糊涂簽了字,結果反而成為高利貸的受害者,被告知欠下巨債,帶上一艘大船,開始了一場死亡游戲,要么沒命,要么成為幸存者,不僅還清債,還能賺到錢。
他就這樣踏上了亡命之旅,一船的人都是因為各種各樣原因陷入債務陷阱的,被這個黑社會組織脅迫到這艘船上,像動物一樣苦苦掙扎,供富人娛樂,賭贏了的人可以下船,輸了的被留下做基因研究的試驗品。這里不講感情,只講輸贏,沒有人味,處處彌漫著血腥的氣息。
電影是現實的投射,看著電影其實能感受到熟悉的東西撲面而來。無處不在的騙局,滲透在每一個縫隙,隱藏在一張張笑意盈盈的面目之下,尋不到可以信賴的人,哪怕是那些你用心幫過的人,哪怕是那些口口聲聲愛你的人,在利益面前分分鐘就會翻臉無情。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大家都這么想時,其實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意味著良心將不復存在,每個人都有理所應當的傷人理由,善與惡將沒有界限,打著善意的幌子行惡意之事也會顯得堂而皇之,理直氣壯。
動物的世界弱肉強食,有限的資源就會有不擇手段的爭奪。人是高級的動物,所以有時候人做出來的事比動物還可怕,因為智商高啊。
讓我想起多年前解說《動物世界》的那個著名的主持人,最后竟然爆出那樣不堪的丑聞,很好的詮釋了高級動物的理論。人性的危機早就在了,當一個人習慣表演時,他的真性情早就泯滅了。
人該怎么活著?小時候被告知要善良,長大后卻發現,簡直寸步難行,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悖論的空間里。我們的腦子被反復的洗來洗去,自己都不知最后被洗成了什么樣子。等終于想明白了,卻發覺半條命快沒了。
一個人僅有善良是不夠的,智慧才是生存之本。我們該怎么樣告訴孩子這個道理呢?許多東西其實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以有了許多藝術的表達形式,用虛擬的血淋淋的故事告訴你,做人要睜著第三只眼睛,冷眼看清人面掩蓋下的動物性,不然會死的很難看。一個人如果沒有從各種藝術形態里看清人生本來的模樣,就說明你的挫折還遠遠沒有受夠。吃一塹總要長一智。
你可以暫時慶幸你的幸運和幸福,但你定會經歷你該經歷的事情。鄭開司最后贏了,越看到人性的丑陋,他變的越加機智、果敢而堅定,看清了生存真相的人唯有不陷入自怨自艾的自我消耗,才可能實現真正的自我救贖。有一條路很痛苦,卻誰都逃不過。動物的世界里,廝殺是必然的環節,智者有道,生者為王。
我們都需要一面鏡子,照照自己真實的模樣,藝術就是這面鏡子。你稍微用用心就會看到如出一轍的自己,好和壞都別難受,因為大家都是演員,出演著自己活生生的劇本,誰也別嘲笑誰,善惡只在一念間。沒有魂牽夢繞的原罪折磨,你就算活的相對干凈的一個人,看看你是否問心無愧。
藝術是面向人性的終極思考,每部作品都有作者的救世情懷貫穿其中,每個好的藝術家都是在對作品的錘煉中追求著自我的完善,一個好的觀眾也該在對作品的欣賞和玩味中進行自我的修復,藝術的感召力就在于此。如果你學到了壞,那絕不是藝術本身的意圖。
人的世界和動物世界其實無二區別,我們高看了自己有時候也是因為習慣自我的陶醉。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蠻殘忍的,你早一點看清,你就早一點清醒,別膩膩歪歪的等死到臨頭還不知何故。
一個人的強大必須在清醒中鍛造,別懷揣什么僥幸心理,放過你的從來都不是別人,都是你內在的機智。你可以選擇在動物世界里做個清醒的人,千萬不要在人的世界里做個混沌的動物,否則,不好過啊!
電影動物世界觀后感5
中國懸疑電影,根據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的《賭博默示錄》改編。
本片原作是日漫,據說導演韓延為了獲得漫畫的電影改編權,寫了萬字信給福本伸行,闡述自己的改編想法,成功打動原著作者,獲得影片改編權。結合原著漫畫,韓延準備將《動物世界》拍成三部作品,從本片的高超表現來看,這個系列拍成三部曲絕對不成問題。
我原本對這個系列并不了解,看到這個片名,腦中一直浮現趙忠祥渾厚的聲音。看到海報時,才發現這是國產電影,再看到主創是小鮮肉,又是漫改片,不由得想起被國產可怕電影支配的恐懼。影片上映后,口碑票房雙雙爆棚,不由得讓人想一探究竟。但看完影片后,我對李易峰有了新認識。因為演員的本質工作就是演戲,演員還是要依靠作品說話,顏值和合格演員之間并沒有必然因果關系。奧斯卡影帝邁克爾·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的表現自然不需要贅述,他在念錯小島名字時的即興發揮就是功力展現。全片最給人驚喜的當屬李易峰,原本以為他是演技黑洞,沒想到這次的完全出人意料,給人特別貼合角色的感覺,偶爾露出邪魅狂狷的樣子還真就是底層打拼時不服輸的樣子,只要他演著這條路走下去,成為演技派并不是夢。
影片的主劇情說起來并不復雜,就是在物欲橫流環境中,仍然有一個堅持道義的人,他用自己的道義對抗,夾縫中求生存的故事。男主角是一名名叫鄭開司的社會底層人士,按照成功人士的標準一條也算不上,他活得很艱難,老母親重癥住院,每天都是昏迷不醒,自己在街機游戲廳裝扮小丑打工,每天掙的錢全部用在日常生活和母親住院費用,多次入不敷出,總需要找鄰家女護士救濟。日子雖苦,但也能過得下去。某日鄭開司的發小李軍給了他一個“發財”的機會,被生活壓彎了腰的鄭開司最終沒有經得住巨額財富的誘惑,被李軍騙得血本無歸,還背負巨額債務。鄭開司要在神秘高利貸組織設下的賭局中逃出生天,還要償還債務,一路披荊斬棘,狀況不斷。
主線很清晰,影片復雜就復雜在推進主線劇情時,不斷有轉折起伏,不斷有插曲干擾。就像片名所說,這里描繪的就是一個動物世界,幾乎所有人都遵循動物的本能行事。參加神秘組織“命運號”賭局的人,要么是債務纏身身陷囹圄的倒霉蛋,要么是多次進出準備收割新人的江湖老手,他們的目的性非常強,就是為了活著走出賭局,或者償還清身上的負債,或者賺一筆塊錢。人為財死,所有的賭徒都是赤裸裸地以錢財為根本目的,沒有絲毫掩飾,但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一切擋路者都必須死,因為對手不死就是自己死。此時江湖道義早已不存在,只有活著走出去才是勝利者。
影片直面人性丑惡的一面,并且敢于拍攝人性黑暗面,這類電影并不多見,因為這是一個十分大膽的舉動,尺寸拿捏必須恰到好處,拍得太深不會過審,拍得太淺市場不買賬。本片在小心翼翼之間,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將主要矛盾放在鄭開司的逆襲之路,同時將隊友對手刻畫地無比陰險狡詐,既滿足主流價值觀,又能夠深刻還原丑惡人性,一舉兩得。
鄭開司一直在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我腦子有病”。的確,在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動物世界中,還敢堅守道義的人可不就是腦子有病么。偏偏這種腦子有病的人才是符合常人認知的人,那些依靠欺詐行為損人利己的行為,很自然地會被人反感。當鄭開司新手入場時,被老千張景坤玩弄于股掌之間,觀眾們都為他捏一把汗。觀眾們越是為鄭開司擔心,看到后面就越是爽快。直到影片結尾,觀眾們的心也跟著鄭開司一樣觸底反彈,善良的人依靠謀略逆襲反殺,同時還能狠狠地教訓一把反派,想想都會很爽快。
順風不浪,逆風不慫,穩扎穩打,這就是一名成熟高智商玩家的做法。俗話說的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鄭開司自幼就有數學天賦,對計算頗有心得,就像《決勝21點》中依靠概率玩賭博的數學家一樣,他放眼全局,運用大局觀來思考問題,在戰略上就勝出其他對手一籌。張景坤只是局部戰役中具有先發制人的優勢,在戰略層面上還是技不如人。
影片畫面風格極具特點,導演韓延在借鑒動漫畫風方面很有心得,前作《滾蛋吧!腫瘤君》中,韓延就展現出這方面的特長。借助主角的想象力,影片為觀眾們開啟了另一層想象的世界。把所有人都幻化成動物,而腦子有病的鄭開司則化身小丑,背上雙劍就是死侍附身,能掃除天下一切不平之事,酣暢淋漓。
穩扎穩打,驚喜不斷,
直面道義,堅守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