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觀后感
《中國機長》不僅僅是一部反應川航事件的電影,更是一部反應中國民航人的電影,它還將一種精神、一種堅守的內核展現給了觀眾。那么你知道《中國機長》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觀后感1
火熱的十月,愛國的熱潮蔓延了整個中國,隨之而來的便是電影院熱映的一系列愛國電影,可能有人會問我《中國機長》和你說的這個有關系嗎?
聽我慢慢說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四川3U8633航班突發事件,駕駛艙的玻璃爛掉了一塊,以至于飛機內緊急釋壓,乘客恐慌一片,反觀機組人員卻是沉著冷靜,乘務長指揮大家對待各種狀況,穩定情緒,三位機長同志在高空低氧低溫的情景下,從而安穩的降落下來。整個過程我的情緒也是隨著那架飛機不斷地盤旋、盤旋。
如果單純的寫一個機長同志的話,大能夠叫《勇敢的機長》或者《厲害的飛機》可是在那里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英雄故事,劉傳建機長的成功背后是所有人的職責感,副機長應對玻璃碎后的冷靜,能夠及時的配合機長踩下剎車,另外一位機長,在明知機艙情景后仍然選擇進入和他們一齊應對,不斷地提醒,不斷地詢問,使得飛機才能夠安全地降落。還有那五位空姐同志,設想下五位同志都驚慌失措地話,可能會有什么后果,那個瘋狂的叔叔會不會沖進駕駛艙,影響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團結就是力量!”他們的行為正說明了這一點。劉機長說:“這叫敬畏職責!”
不僅僅如此,這部影片中連空軍都有所涉獵,是不是也說明了愛國將士無處不在,當你需要這個國家給你幫忙的時候,他隨時會不惜一切代價的。要說一下,里面有一個短暫的鏡頭:外國的幽靈520事件,機組全部人員因為缺氧而死亡,飛機卻是自動駕駛模式一向飛到沒有油。反觀我們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國家人民的生命高于所有一切。
這就是機長的職責,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敬畏生命、敬畏職責。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觀后感2
《中國機長》為大家呈現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飛行事故,可是憑借英雄機長和整個機組成員的努力最終化險為夷。
飛行這個職業,是鍛煉心理素質的,僅有冷靜下來,才能不錯不漏不忘的把飛行程序完成,但光靠飛行鍛煉心理素質,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壓力和困難作斗爭,建立自我堅韌的品質,臨危不亂的果敢,僅有這樣才能安全飛行,勝任機長,同時給人生也帶來諸多好處。
相信很多業內人士,都會感嘆,應對如此極端的飛行環境,劉傳建機長還能掌握飛行,釋壓,低溫,氧氣稀薄這些致命的條件,仿佛在告訴我們,沒有身體的飛行,只會是紙上談兵,這也警告我們,飛行員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身體鍛煉的必要性,和拒絕不良嗜好,戒掉傷害身體習慣的重要性。
任何一次飛行,都不是機長個人能完成的事,包括了太多太多,駕駛艙,客艙,安保,機務,簽派,管制,餐食,排污,現場,拖車,機組車等等,飛行圈仿佛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或者小社會,它需要一環扣一環的合作,少了任何一環都不行,這就需要機長對運控的掌握本事,機組在飛機上的協同本事,而這次劉傳建機長領導,從風擋玻璃損壞到飛機安全著陸,乘務,管制,地面都是完美的配合,完美處理,不得不佩服。
飛行是一個嚴肅的工作,好比軍人一般,保衛國家安全,不敢絲毫懈怠,但就飛行態度和作風而言,卻是十分難以堅持的,就像劉傳建機長,在航前依舊對熟悉的航線,機場天氣,航路天氣,油量,飛行通告,身體狀況等都做到了具體了解,沒有絲毫松懈,我想這是飛行一輩子需要堅持的品格,也是人生需要堅持的。
捷克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伏契克說過,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英雄機長劉傳健的故事讓我感受到,或許每個人的生活并不波瀾壯闊,或許每個人的事業不會驚天動地,但只要我們有強烈的職責意識、嚴謹的工作作風、精湛的專業技能,都能夠在追夢路上把英雄精神體此刻平凡工作崗位上,體此刻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職責意識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在不懈奮斗中放射出人生的奪目光芒,既照亮自我,也照亮他人,使感動如漣漪般擴大,在感動中成就夢想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英雄機長”劉傳建每一天都堅持訓練,認真學習操作……透過種.種細節不難發現,能夠在生死一線之際成為英雄,正是因為在日常工作中堅持了一絲不茍的專業精神、培養出精益求精的專業本事。英雄精神不僅僅體此刻剎那間的生死抉擇,并且體此刻經年累月的執著與堅守。平凡因堅守而不凡,僅有日復一日的堅持,年復一年的專注,才能換來奇跡時刻的沉著堅定。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個英雄群體、英雄人物。在通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英雄人物永遠是催人奮進的精神坐標,英雄精神永遠是照亮我們奮力前行的時代火炬。我們要從英雄身上汲取優秀的品質和精神,把非凡英雄精神體此刻平凡工作崗位上,在奉獻中實現價值,努力把每一項平凡的工作做出不平凡。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觀后感3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以及富可敵好幾國的鈔能力。可我們不能忘記,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英雄存在的。
他們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卻能以肉體凡胎創造奇跡、拯救生命。
這些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最燃的英雄大片!川航機長劉傳健就是這樣一位創造了奇跡的英雄,雖然他的傳奇經歷就發生在一年多以前,但是已經被改編成了電影搬上了銀幕!
這部電影就是《中國機長》,將在9月30日登陸國慶檔。
2018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樣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駕駛艙副駕駛側的右擋風玻璃毫無征兆的爆裂,脫落。駕駛艙瞬間失壓,能擊穿耳膜的狂風灌進,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而兩位飛行員當時還穿著極其單薄,飛機的儀表盤都已被狂風掀翻。副駕駛員半個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劉傳健根本來不及拉住他,還好安全帶將他拴在了機內。
冷風利如尖刀,這時已不再是形容,而是事實,從下圖副駕駛著陸后的上衣和長褲殘片我們就可見一斑。在這種危機之下,機長劉傳健依然保持了極端的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位乘客安然無恙,兩位駕駛萬幸僅受輕傷,一位空乘被重達150斤的餐車砸傷了腰部,但這已是創造了國際飛行少有的奇跡。是不是只是聽著形容就感覺令人熱血沸騰?這樣的故事簡直就是天然的電影劇本!在《中國機長》最新發布的“緊急呼叫”預告中,便能管中窺豹的了解到影片對于事件的高度還原,廢話不多說,先來看看預告,感受一下這份身臨其境的緊張。
預告一放出,無論是在豆瓣還是微博,都是好評如潮,網友的評價中出現頻率最多的字眼就是“好燃”和“淚目”。
這款預告之所以能將時間的兇險展示的如此淋漓盡致,和它精縮呈現了片中各個角色的多樣角度有著不小的關系。
在新聞報道中,我們了解到的多是機長的駕駛艙視角,而在影片里,我們能近距離的感受當時飛機上乘客的恐懼與驚慌,以及了解到機組其他成員在事發之時又做了哪些事,從更加豐富的角度呈現了飛機上的驚魂時刻。
影片更是將副駕駛飛出機艙的驚險場景都還原到了我們眼前。
直接的危機場面,加上乘客的惶恐不安,有人痛哭,有人嘔吐,有人喪失理性,讓觀眾即便在知道事件會有一個完滿結局的情況下,依舊緊張的手心捏把汗。預告中還突出呈現了事發時不斷與劉傳健聯系的民航管制中心管制員的一聲聲呼叫,李現扮演的管制員一次又一次喊出飛機的編號,卻無法得到回應,就如同一個倒計時一般,失聯時間越長,狀況便越危險,越是讓人心里沒底。
在現實中,也的確是管制員的快速應變為飛機的安全降落提供了保障,他們要在聯系不到劉機長的情況之下,僅憑雷達訊息,清空飛機前往備降機場航道上所有可能經過的航班。角色原型: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區域管制中心管制員羅天宇(李現飾演)
光是機場附近的區域就有8架飛機的航線臨時變動,在8633著陸前,因為沒有辦法確認將在哪個跑道降落,機場塔臺更是協調清空了所有跑道。整個過程中,管制員對8633的呼叫從未間斷,不僅是為了嘗試重連,同時也是不停將地面現狀和航道情況報給機組人員,哪怕是可能壓根沒有人能收到。預告中張涵予飾演的劉機長和李現的對話,也完全還原了事發當時的錄音,劉機長語氣的淡定至極和邏輯清晰,與當時的兇險程度和其他人的驚恐形成了鮮明對比,可能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顆強大的心臟,劉機長才可以當機立斷化解了這場看似無解的危機。張涵予成功詮釋出了這種波瀾不驚的沉穩與老練,只是看著他的臉就讓人有種安心和靠譜的感覺。
預告中其他空中飛機在收到管制員幫忙呼叫的請求后,不同口音的呼叫聲音頓時讓人心頭一暖!
飛機周遭雖然只有一望無際的天空,下面只有連綿不斷的山脈,但這一刻機上的人并非孤立無援!
8633上有盡職盡責的空乘,有臨危不亂的機長,地面上也在為迎接降落做著萬全準備,空中的伙伴也在一刻不停的嘗試通話。
在預告的最后,備降成都機場的地面保障部門,消防、醫療也是全員出動,等待8633的歸來。
在這款預告中,我們還能看到《中國機長》對于事件的呈現角度之詳盡,甚至還包括了機組成員和機上乘客的家人與朋友,他們就像是此刻我們這些觀眾,憂心忡忡的密切關注著事態,卻也無法幫上什么忙。在事件過去之后,劉傳健機長曾被央視邀請參加《開講啦》節目,主題是“從平凡到非凡”。劉機長在講述自己的傳奇經歷時表現的異常淡定,就像他是在講述別人的不凡故事。直到節目尾聲,一位小姑娘哽咽著像劉機長表示感謝時,劉機長也一時間濕潤了眼眶。這位姑娘事發時正和自己的男友一起坐在8633的機艙中,體驗了一把生命的大起大落。
她說雖然自己第一次和劉機長面對面,但除了父母外,劉機長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劉機長給了她第二次生命。兩人激動相擁時,我明白了雖然兩人從未謀面,但一起意外讓他們擁有了同樣不可磨滅的記憶。當劉機長提到重新回到崗位后有什么感受時,他說:“我覺得我的責任更重了,對生命的理解更進了一層,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敬畏生命。”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這輩子都無法親身經歷這樣的危機與奇跡,無法體驗到當事乘客和劉機長那跌宕的感受,但《中國機長》給了我們身臨其境體驗這樣一次死里逃生的奇跡之旅的可能。這樣一部影片的存在,可以讓我們更加真切的感受劉機長等奇跡們為什么能成為英雄。
9月30日,讓我們走進影院,在向這些平凡又非凡的英雄致敬同時,也能夠跟著《中國機長》一起,重新審視一下生命的分量。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觀后感4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我十分喜歡電影的開頭一部分,既展現了機組人員的日常生活氣息,又以快節奏的鏡頭剪輯展現了他們十分職業的狀態,讓我們也了解了他們的工作,十分有意思。
并且經過起飛之前的劇情,已經基本將人物塑造了出來,黑臉可是心里也有溫柔的張涵予、主角本身“有點兒浮夸”的歐豪、介于兩者之間的杜江,還有職業范氣質超好的袁泉,私下活躍各有性格但工作認真的幾位空姐,都已經十分明確了。
到后面風擋裂了的時候,氣氛瞬間就緊張了起來,真的是一秒入戲。之后的全程心都是提著的,帶給了觀眾十分好的代入感,仿佛也讓觀眾坐在了當時的3U8633航班上。
后面的劇情我只能說是全場高能,在那里也就不多說了。細節很好,在空中杜江不斷的用手掌摩擦著張涵予的胳膊,以及降落后歐豪發紫的手臂,雖然整部電影都沒明確的提,可是你能夠感受到,當時的情景是零下40度。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自我的問題,比如開始對于一部分乘客的描述好像也很多沒有用到,描述的過于泛泛,優點是讓觀眾感受到這些乘客都是活生生的人,畢竟好多災難片無法打動人的原因就是除了幾個主角以外其他都是背景板,都是數字,這樣的話觀眾就很難進入劇情。但此刻給人的感覺就是沒必要……
那里說的沒必要,不光是開頭的乘客刻畫,還有結尾,我個人感覺機長出來理解大家的掌聲就能夠結束了,可是他還必須要把好多乘客之后怎樣樣給拍了,我覺得有點兒畫蛇添足,可是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是一部十分值得大家走進影院觀賞的電影,期望大家國慶的時候都能夠去看看。緊張的部分一秒入戲,看完電影我出了好多汗。致敬真實的機組人員,他們都是英雄。感激各位主創,共同努力制作出了這么棒的電影。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觀后感5
明白什么是奇跡嗎?四川8633就是奇跡!全中國,全世界不可思議的事件!
10月1日,我和飛飛一齊去看了國慶檔的其中之一的影片一一《中國機長》,10月1日是祖國媽媽的生日,中國有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過,而這部《中國機長》就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佳作。它表現了中國機長在災難面前奮戰到底,勇敢應對,永不放棄的精神!進場時,我和飛飛臉上貼著我們中國的五星紅旗,感覺異常自豪!
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影片,《中國機長》改編自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的真實經歷,真實展現了中國民航精神。《中國機長》被稱之為“世界級民航史奇跡”,危急關頭,張涵予飾演的機長拼全力控制飛機,歐豪飾演的副機長因風擋裂被吸出窗外,瞬間心跳加快。乘客們也紛紛陷入恐慌當中。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等演員飾演的空姐及機組人員,則負責幫忙乘客穩定情緒。
在觀看中,座艙施壓、溫度驟降、大風、缺氧等驚心動魄的場面,不禁讓人心跳加速,屏住呼吸,咬緊牙關為他們捏了一把汗。而機組人員以冷靜沉著的態度和專業的素養,確保了飛機上119名乘客平安落地。看完電影不禁大呼“機長萬歲”,也不禁伸出了大拇指!為機長點贊!雖然期間遇到強風、低溫、惡劣天氣等多重考驗,但最終成功降落,真是奇跡呀!
震撼、激動、刺激,久久不能平復的心境。四川8633、機長、空姐、機組人員,我永遠都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