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的過程中,你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可以鍛煉你的文筆和表達能力。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嗎?這里為大家分享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快來學習吧!
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篇1
三年又三年,新海誠和他的《鈴芽之旅》如期而至,我也依然來到了電影院見證和他的三年之約。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間,我已經比主角的年紀都要大了。
較為可惜的是,《鈴芽之旅》并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或許是《你的名字》的起點太高,導致后面的影片都難以望其項背;又或許是50歲的新海誠再也寫不出細膩的愛情故事,他想講一些更溫情的東西,卻沒有處理好細節。越是為精致的畫面感到驚艷,被溫情的日常打動,因生死和時間的無常而傷感,就越會為這部影片感到可惜——它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成為新海誠最有意義的一部影片,最后卻因為俗套的愛情線讓觀眾的觀影體驗大打折扣。
《鈴芽之旅》對男主的塑造并不立體,可能也是因為在大部分時間里,男主都只是一把凳子。而影片為女主的塑造搭了極好的舞臺,不僅有和母親以及姨媽的親情主線,還有關于直面生死、從災難中自我成長的暗線,這兩條線我覺得都是意義深刻且能讓讀者共情的。但影片偏偏花了最多的&39;筆墨去描寫那條最單薄的愛情線,讓僅僅相遇幾天的男女主愿意不顧一切去拯救對方。在六年之前,我會為瀧和三葉的愛情流淚;三年之前,我也能為帆高不論奔向何處也要挽救陽菜的決心而感動。可現在,我卻會覺得愛情成了這部影片走向更廣闊境地的一個絆腳石,這讓我不禁感嘆改變的究竟是新海誠還是自己。
除卻略有些糟糕的愛情線,整體的敘事節奏也比新海誠以往的作品要快很多,讓人一時難以適應,也讓很多情緒的轉折變得有些突兀。和朋友討論的時候,我們都很喜歡影片中在公路上三人兩貓驅車旅行的劇情。昭和金曲、恰到好處的幽默橋段、令人心怡的風景以及其中彌漫的溫情,都讓我非常受用。曾經新海誠吸引我的,似乎也不單是那極具個人特色的絢麗畫面和瑰麗的想象力,更不可或缺的,是日常中那種平淡而細膩的情感,沖突中心靈的互相理解和共振。
盡管我在觀影中不時在心中感嘆誠哥才盡,但是到了影片的最后,《カナタハルカ》緩緩地插入,故事走向了最后的高潮——女主和年輕的自己互相慰藉,而我似乎也在這一刻達成了某種和解。
我對朋友說,有點失望,下次不會再來看新海誠的電影了。
朋友說,但三年之后,你還是會來看的。
我不禁大笑起來。我想他說的沒錯,無論如何,我應該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奔赴這三年之約。那貫穿始終的溫情,那讓人屏息的幻想,那流連忘返的音樂......也許只要被新海誠感動一次,你就會想見證他的下一次創作。盡管我帶著滿腹牢騷,最后疲憊地走出影院,卻還是不得不承認——《鈴芽之旅》已經讓我開始期待下一個三年了。
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篇2
今天去看了鈴芽之旅電影,慢慢的很平靜,其實我大概能猜到,其實講的應該是日本的一些神話故事,但是講的很好,而且很容易接受,其實我小時候不太了解日本的什么神話,只不過是在小時候的那種圖畫書里面看過桃太郎和竹取公主,還有一個是拿個小錘子就可以變大變小的,一個小勇士,或者說小王子的故事吧,我不太記得那個故事了,其實總感覺好像日本的這些戲故事里面,不管是動物還是那些捉摸不透的那些妖精,并不少,似乎是帶著一絲詭秘的氣氛,但其實我感受到的.是一份講述劇情的緩慢,他好像不著急,就是這個故事可能不那么跌宕,可這個故事是很值得一聽的。
雖然我不太理解這種女孩子,長大了就一定會找一個男孩去愛去喜歡,好像擁抱自己的美好生活,一定得帶有一些婚姻或者是愛情上的幸福,但是我想那也是一種幸福吧。
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是大概也會有一些像大臣一樣愿意自己變成要石,然后永遠封印一些所謂的,引起災難的東西吧。
其實我想大概把原有的這些神話故事演成愛情故事,又或者是這些比較有趣的人生的故事,是很好的,而且其實也并不少見,只是可能我們的文化里對于神,對于這些要求都太高,似乎我們的神總是要每天摸爬滾打,每天都要去解決掉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即使是婚姻,即使是愛情,也必須找到一個一樣力量強大的神,似乎才是合理的。
可是我太普通了,我大概,一輩子也不會遇到一件什么樣的大事,即使是像故事里的鈴芽,我也不會遇見,我可能只能演繹一個普通人的人生,而且其實我的.理想就是這樣,我真的沒什么理想,我就想做好自己的事情,雖然這聽起來很沒志氣,雖然我其實也可以勸慰自己,說這個看似運行穩定,創造奇跡的社會也是靠一塊塊的磚石堆砌的,可是淪為那一堆石塊瓦礫中的一塊還是有點沒志氣吧。
所以可能我其實更期待我能遇見這樣的一個故事,本來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因為我活在這個世上的某一天,突然發現我有一些什么樣的能力,突然可以做一點什么事情,而不是像我們的神話里那樣,似乎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挽救眾生這件事上。
這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國家太大,苦難太多,如果不一輩子都努力在挽救眾生這件事上,大概很難在這件事上有什么成就,可是我沒能力,所以就只能期待奇跡發生。
但是無論怎么樣,神話,終究只不過是神話而已,故事,也只是看了以后平靜的一個故事。
但是故事的最后很好,我是誰呢?我是你的明天。
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篇3
《鈴芽之旅》是一部讓人感動和啟迪的電影,它講述了一個關干成長,友誼和勇氣的故事。
影片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展開,她名叫鈴芽,與她的母親一起生活在城市里。鈴芽對自己的&39;成長和生活感到迷茫,但是在一次旅行中,她結識了一個名叫玲玲的女孩,并與她一起開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在旅途中,鈴芽和玲玲經歷了許多挑戰和困難,但是她們彼此攜手、互相幫助,并在一起創造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通過旅行中的經歷,鈴芽不僅學會了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和恐懼,而且還學會了珍惜友誼和感恩生命中的美。總的來說,我認為《鈴芽之旅》是一部充滿感動和啟發的電影,它能夠讓觀眾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價值觀,同時也讓人們重新感受到友誼和互助的力量。
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篇4
今天帶著孩子哈哈去看了一部日本的動畫片《鈴芽之旅》。影片講述了活在日本九州田舍的17歲少女鈴芽,遇見了為了尋找“門”而踏上旅途的青年。追隨著青年的腳步,鈴芽來到了山上一片廢墟之地,在這里靜靜佇立著一扇古老的門,仿佛是坍塌中存留的唯一遺跡。鈴芽仿佛被什么吸引了一般,將手伸向了那扇門…不久之后,日本各地的門開始一扇一扇地打開。據說,開著的門必須關上,否則災禍將會從門的那一邊降臨于現世。星星,夕陽,拂曉,誤入之境的天空,仿佛溶解了一切的時間。在神秘之門的引導下,鈴芽踏上了關門的旅途。
是尋找也是探索,影片很有深度,門的含義非常豐富,打開往門,就是打開往事,那過去的經歷與事件,那些沒有接納的傷痛和情緒。心湖表面繁星滿天,青草彌漫,湖底波浪翻滾,洶涌澎湃,最后鈴芽看到了四歲的自己在找媽媽,她們擁抱在一起,意味著與內在小孩和解。
哈哈說,過往的事件,有傷痛,有美好,需要用心去聆聽,去感受,這樣才能找到關閉的鎖孔。這樣才能走出傷痛,追求更美好的&39;明天。看見即療愈!
影片最后鈴芽跟小時候的自己說的那些話讓我感同身受,“你今后也會喜歡上別人,也會遇到許多很喜歡你的人。雖然你現在可能覺得一片黑暗,可是早晨總是會來臨。這世界上唯一能夠陪你走出傷痛的人,永遠只有自己。”
門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篇5
這是一場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電影,原本生活在九州由環姨媽帶大的鈴芽是一個乖巧又叛逆的高中生,為了愛的人去到了其他城市,并最終去到老家東京。一路上,她一邊緊跟大臣的蹤跡,找到往門,想辦法讓草太恢復原樣,一邊遇到當地人,并跟他們發生來往。有一次,她機智地幫助一位因為車子顛,把一箱橘子灑在上坡路的阿姨攔下了橘子,因此她們成為了朋友,聊起了去那所城市的背景,當再次看到往門的時候,鈴芽著急著去,可是走路實在趕不過去,阿姨主動提起借電動車送她去廢墟。后來,她還去到這位朋友家了,洗澡,換浴衣,吃晚餐,臨走時送她了一份便裝。
還有一次,她因為下雨,躲在公交車站牌下,下一輛車要6小時以后才到,一位帶著一對雙胞胎的.阿姨主動讓她上車,并一并前往目的地,孩子上的幼兒園關門了,因為還要去店里開門,就把兩個小孩交給鈴芽去家里照顧,兩個調皮的男孩可不是省油的燈,但最終還是被草太征服了。而那家店這是一間酒吧,鈴芽開始洗盤子,拿酒,拿熱毛巾,幫忙干活,這時候又因為往門而緊急出發,在游樂園里,鈴芽不顧個人危險,在摩天輪上試圖關閉往門,最終避免了地震的發生。
我覺得這時候的鈴芽已經像一名閉門師一樣在工作了。去到東京,更是來到了大學生的家里,遇到了芹澤,東京的往門當然也是在一片寂靜聲里被打開了,這次為了阻止地震的發生,挽救百萬人的生命,鈴芽將草太變為要石。
后來為了救回草太,回到小時候看到常世的老家,中間經歷了七個小時的車程,這其中有三角戀吵架的片段,下雨二手車關不上敞篷的有趣橋段,也有環姨媽情緒崩潰的故事,更有車子遇上交通事故后,環姨媽和鈴芽齊心協力回家的故事。
在老家的那扇門里,鈴芽接近了草太,把它從地里拔了出來。草太醒了,變成了人形,大臣重新變成了要石。
原來夢里出現的那個女孩不是媽媽,而是進入常世的時候的自己。按電影里的說法,是鈴芽的明天。
這段旅程結束了,鈴芽又回到了九州。
鈴芽之旅,有友情,有親情,有愛情,覺得很治愈。
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篇6
看完鈴芽之旅,腦子里浮現出一句話——
當草太準備孤身去關上往門時,草太對鈴芽說,我出發了。
在阻止蚓厄落地時,草太對鈴芽說,仔細聆聽,去感知。
當鈴芽來解救草太時,草太對鈴芽說,他還想活下去。
草太的咒語:我深知命如蜉蝣,深知死亡總是如影隨形,但此時哪怕再多一年,再多一日,再多一時也好,我輩仍愿人生得續
長大后的鈴芽對四歲的小鈴芽說:未來并不可怕,你以后還會喜歡上別人,你也會遇到很多非常喜歡你的人,雖然現在你覺得世界一片黑暗,但是黎明總會到來,你會在陽光之下長大成人,未來一定會是這樣的,因為那已經是注定好了的。
一切結束后,草太對鈴芽說,人心的重量可以使土地平靜。
影片最后,鄰芽對草太說:歡迎回來。
雖然和天氣之子一樣,故事主線都是憑借人類微弱的力量去阻止災難的發生,但不同于天氣之子所要表達的作為人天橋梁的晴女的擔當&使命,鈴芽之旅將人和神區分開,回歸到生活的本質,不過是稀松平常的`一句句我回來了,一聲聲牽腸掛肚的一路平安,又或許愛人的一張笑臉,總是充滿希望的明天。
鈴芽媽媽為鈴芽做的木椅缺了一條腿,是不是編劇在暗示著,小鈴芽因為媽媽的離開,而認為自己的&39;人生不完整,自己的未來失去了意義?
脫去閉門師的身份,草太內心極度鐘情活著本身。他深知人于天地之間如蜉蝣般渺小,但仍然蓬勃地渴望著生的美好。
環姨媽的歇斯底里,象征著人生中許許多多的苦楚,無奈。但她在騎著車,帶著鈴芽回故鄉的路上,卻向鈴芽坦白那是她的心聲,但她并不只有這一種想法。
這個世界變幻莫測,天災人禍總隨機降落
而其中多少個你你我我,都在用心用力地活著。
宇宙浩瀚無邊,文明悠悠向前。個體在其中宛如滄海之一粟,卻也擁有自己一番廣闊的天地。活著的每一天都無與倫比,無論幸福還是苦痛,無論悲傷還是快樂,哪怕一分,一秒都彌足珍貴。我們活著,為了不同的體驗,為了情感的羈絆,為了兩不相忘,為了物我合一。懷念過去,但不執著于過去。珍惜當下,珍惜周遭的一切,珍惜幾十億人口中的小概率。不畏將來,不誠惶誠恐,自然地得到內心的圓滿。何必尋找什么意義,鑰匙在你手中,旅程交給你自己開啟。
世界燦爛盛大,歡迎回家。
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篇7
劇中反復出現的詞句,不是追尋著我喜歡的人,那過去有著我喜歡的人,將來也會有,現在不必擔心。這部劇需要結合到日本的整個環境相互聯系起來就更加容易理解。初看第一遍可能是沒有辦法理解的,我也是看到后面出現311才想到了一個日本的地震的。
中間的劇情主要是追逐要石,去堵住往門,在關上這個門的過程當中要明白的`是閉上眼回憶去聽那些聲音,那些早上好,那些路上小心,關上門后,世界依舊是在平靜的轉著。那個缺了腳的凳子,從過去的地震當中帶到現在,經歷過了十二年,儲存了這么長時期的記憶,其中的環姨媽用著她對鈴芽的愛,努力為了她,耽誤了自己的人生計劃,鈴芽也和環姨相處友好,認識到了環姨對她的愛。
退出來看,“往門”廢墟里的往門,是過去日本的七級以上地震,鈴芽的行進路線九州,四國愛爰縣,神戶,東京,巖手縣,分別為2016九州,2014,1995,1923,2011年311地震。
要石(大臣)
如果把大臣理解成是一個孩童天性的人,而不是一個反派,他的動機就變得非常簡單。鈴芽不小心把他放到人世,他重見天日,并把鈴芽當作家人。
一路上他看似邪惡,目的卻很單純。比如他的那句臺句“從現在起,會有很多人死掉”,以陰險的心理和天真無邪的心理說出來,完全是兩種意思。
而在鈴芽表達對大臣的不理解乃至恨意后,大臣的神力與形象都瞬間瘦小了下去。這也很符合小孩子的精神狀態。
最后鈴芽本想讓自己成為新的“要石”,大臣是為了舍命保護她,才說出“我當不了鈴芽的小孩了”并主動化為“要石”大臣雖然是全片最萌的吉祥物,但也是個悲劇性角色。
三條腿的椅子
這把椅子是鈴芽媽媽給她親手做的,在家被海嘯沖毀時,缺了一條腿,它象征地震給一些受災者造成的身體上的創傷,同時也象征鈴芽失母后的心理創傷。草太變成椅子后,就算只有三條腿,也照跑不誤,表達出了地震受災者們的堅強與堅持。
“我出發了。"
這是《鈴芽》里最常出現的臺詞,也是日本文化語境里最常用的話。短短四個字里,卻包含了多層意思。
地震當日,每個說出這句話并開門離家后的人,也許都再也無法見到家人,這可能是他們之間的最后一句話。
但即使如此,活著的人仍要出發,去驅散陰霾。
無論經歷過什么,要記住,回憶可以,復舊不行。同時要面對生活依舊保持樂觀,往門也是每個人心中的那個過去,學會放下過去,接受未來,好好生活下去,未來一定有光明,也要珍惜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
新海誠導演的電影每一部都是那么的好,真的非常值得去看。
電影鈴芽之旅觀后感篇8
在同學們強烈建議下,我在上周日學考結束后觀看了《鈴芽之旅》。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震撼人心的音樂效果、精美絕倫的視覺展現讓人印象深刻,不由得贊嘆導演新海誠的`構思與拍攝技巧。
在電影中,高中生鈴芽偶然間遇到了“閉門師”草太,不經意間打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往門,釋放出了造成地震的蚓厄,之后便與男主踏上關閉往門、戰勝災難的旅途,他們在一次次關閉往門的過程中愛上彼此,在后來草太為拯救城市將自己變成要石來防止地震,而鈴芽則為了心中所愛之人,想盡一切辦法,最終將草太變回人類。
電影最后,鈴芽告別小時候的自己說:“不要擔心,也不要害怕未來,你今后會有自己喜歡的&39;人,也會遇到很多喜歡你的人,你可能覺得現在一片黑暗,但清晨很快會到來。”這段字幕隨著同名主題曲音樂的響起將影片推向高潮。“時人不知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意料之外的麻煩與挫折,但正如鈴芽所說的,只有堅定信心,在絕境時不放棄,堅信你自己,最終就可以戰勝困難,走出災難,重新獲得愛與成長。
新海誠災難三部曲:《你的名字》逆轉災難、《天氣之子》與災難共存、《鈴芽之旅》走過災難。《鈴芽之旅》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任何處境,只要有愛,人都可以選擇告別傷痛,重新出發。一個準備好要再次出發的人,征程中傷痛會慢慢痊愈,溫暖和愛會一路伴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