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講座觀后感
中國禮儀之邦,在觀看完相關節目大家一定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可以寫一篇觀后感時刻提醒自己。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禮儀講座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文明禮儀講座觀后感精選篇1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社交禮儀大致可分為個人禮儀、公共禮儀、交往禮儀、聯通禮儀、應酬禮儀、聚會禮儀、餐飲禮儀。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在通過這個學期的社交禮儀課上,個人禮儀這節課上,我收獲頗多,講了關于坐姿,行姿,手姿,立姿方面的細節問題。我是一個走路不太好看的人,媽媽就提醒過我,一個女孩子走路不要走外八字,幅度要小一點,弄得我都不好意思,都不知道要怎么走路才好了,老師講了一下怎么才不會走外八字的方法,呵呵,就是兩個側膝蓋有摩擦,雖然還很不習慣,但我會堅持的,讓自己的形象好一點,這樣也會更自信一點,加油!
修養指的是一個人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質和素質,包括一個人的儀容、言談、行為舉止等各個方面,同時,修養的培養和提高需要一個長期和逐漸的過程,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積累。和善親切、謙虛隨和、理解寬容、熱情誠懇、誠實守信等式個人修養應該所具備的。在課堂上,鄧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她個人的一些生活經歷。她在理解寬容的個人修養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作為妻子,她能夠理解丈夫在兄弟間的難處,并且以寬容的心去處理好妯娌間的關系;作為母親,她能理解一個孩子的樂趣與愛好,能夠用她的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幸福與開心,用她的理解方式來教育孩子的成長;作為女兒,她能理解父母對她的愛與關心,以至于用她的行動感化了父母對她丈夫的接受與認可;作為姐姐,她能理解妹妹的心思與現實情況,盡她的能力來幫助妹妹。真的理解和寬容是情感交流的基礎,也是處理好人際關系的橋梁。
禮貌是人們在交往時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規范,它體現了時代的風尚與道德水準以及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它對人們交往時的基本要求是:誠懇、謙恭、和善和有分寸,做到待人“誠于中而形于外”。禮貌是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時的外在表現,它主要通過禮貌語言和禮貌行為來表現對他人的謙虛和恭敬。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禮貌表現在人們的舉止、儀表、語言上,表現在服務的規范、程序上,表現在對客人的態度上。一個微笑,一個鞠躬,一聲“您好”,一句“對不起”,這些都是禮貌的具體表現。良好的教養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是禮貌的基礎。在有教養的人們中間,禮貌應該是出于自然的。因此,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自覺地培養和訓練自己良好的禮貌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梁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社交禮教與有利于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為,提高文明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所以我們應該重視社交禮儀對我們的影響與意義,我們可以看一下金正昆教授的關于社交禮儀方面的講座。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知道: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也必須學禮,知禮、守禮、講禮、必須時時處處彬彬有禮。
文明禮儀講座觀后感精選篇2
今天,我看了由我校同學自編自導自演的"大片",名叫:《校園不文明行為大曝光》。里面講述了很多同學在校園里面的不良行為,下面就跟我去看一看吧。
看點一:橫穿綠化帶,在我們學校的綠化帶中,總是有一些同學喜歡穿來穿去,所以我們學校的綠化帶總有幾個缺口,都是被人給踩出來的。
看點二:踩踏草坪,在我們學校有很多的草坪,可一些人總喜歡去捉蟋蟀。這下好了,剛長出來的小草不但被他們踩彎了腰,而且有些地方原先的草被踩得不見,露出了泥土層。
看點三:亂扔垃圾。每到星期三吃蘋果的日子,在校園里隨處都能見到蘋果核,包裝紙;吃梨的.日子,洗手池旁遍地一片狼籍,因為那邊上全是包梨的包裝紙。教學樓的后面更是慘不忍睹,全都是紙屑、果皮等垃圾。學校環保小衛士們隨手翻開的下水道的井蓋底都有一些垃圾。運動會時看臺上的垃圾更是不堪入目。
看了“大片”后,我真想告訴這些同學:“你們太不應該了,老師天天教育我們要講文明守校紀,可你們還是天天在違反校規。我希望你們及時改正,讓我們的學校會變得更加美麗!”
文明禮儀講座觀后感精選篇3
星期五下午第一節課過后,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不文明行為大曝光》視頻觀看活動。
我們趕緊坐在位置上,安靜地看著,心中默默希望沒有我們班的鏡頭出現。老師打開視頻,開始播放了,我們目不轉晴地看著,生怕落了一個人。第一個鏡頭是兩個小孩在站花壇上,轉來轉去,追逐打鬧,看著他們那樣子,我真怕他們一腳踩空,摔落下去。還有一個小女孩,正站在圓石上招呼其它小孩,在上面做許多危險動作。接著,又閃出另一個鏡頭,是馮俊安和應俊杰幾人,他們似乎在抓蚱蜢,走來走去。此時,我真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又一閃,鏡頭到了廁所,同學們覺得很奇怪,老師怎么會拍廁所呢?這也太惡心了吧!可后來的場景把我們震住了:許多門掉了,鎖壞了,還有許多沒有沖走的“金條條”。大概老師也受不了那撲鼻而來的.臭氣。
這一幕幕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我們的不文明,說明了我們的無紀律!所以現在,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吧,讓我們告別不文明,告別無紀律!
文明禮儀講座觀后感精選篇4
文明禮儀是一種道德模式,它也許只是一張紙般的厚度,也許只是一句關心的問候。文明禮儀取決于一個人的素質,而個人的素質就能投射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素質,由此可見其重要性之大。文明禮儀大到社會體系,小到言行舉止,但不管怎樣,文明禮儀是每個人人生的必修課,更是在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課。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的中國,在幾千年的傳承中,曾無數次談及文明禮儀之重要,但這優良傳統的傳承,似乎在二十一世紀終結了!
記得在新加坡時,我和姑媽數次在公共場所看見用中文工工整整地寫著“請勿亂丟垃圾”、請勿隨地吐痰“、請勿踐踏草坪”等等,但卻看不到有英文的或是其他語言,新加坡是個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沒道理只看到中文,我百思不得其解,便問起姑媽。她看著我,眼光中寄托著希望,寄托著期待,然后很嚴肅地用回答:“那是因為新加坡人知道,犯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人?!?/p>
說完,姑媽的雙眸注視著我,臉上有著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令我不禁感嘆道:“不文明行為也是一種國恥?!?/p>
不知道你閃是否有看過三年前中央電視臺報道,在國慶節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的污跡,也就是說,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就有九塊口香糖的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想到這些令人痛心的事情,我不禁要感嘆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作為新生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應當學習和繼承文明禮儀的`好風尚,把它放在心上,時時刻刻以此來指導自已的言行,雖然這很難但是只要每個人都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來學習文明禮儀,實踐文明禮儀,中國的整體文明禮儀水平就會不斷提高,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人文環境就會呈現在全世界人面前。讓我們用最甜的微笑去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讓文明的古國永葆青春!
文明禮儀講座觀后感精選篇5
自“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開展以來,班上的同學有了明顯的變化,大家比以前講文明了,都注意文明用語了。學校花壇里以前堆滿了垃圾,什么膠袋、空瓶子、果皮紙屑等垃圾,覆蓋在小草上,甚至把小樹壓死了。嘿嘿!現在這些所謂的.垃圾,全部都不見了。那是因為,同學們看不慣這些垃圾在那里胡作非為,動手起來收拾干凈了,而且其他同學也再沒有往花壇丟垃圾了,如今的小花壇芳香撲鼻,那才是真正的迷人小花園呢!
以前,同學們之間常有爭執,動不動就說粗言穢語,甚至于打架。最后兩人哭哭鬧鬧,誰也占不了什么便宜,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校風、班級的形象。但在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以后,同學們都變了,變得文明了。不但垃圾銷聲匿跡,而且連那些粗言穢語也不見蹤影了。同學之間和諧共處,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整個校園洋溢著文明、歡樂的氣氛,同學們學習起來更加舒適啦!
地球上若是沒有了文明,不敢想象會是多么的混亂;所以,大家行動起來講文明,懂禮儀,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