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大求真青少年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明白了生活中很多可以避免的危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聞大求真青少年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聞大求真青少年觀后感(篇1)
當我觀看了湖南電視臺的《新聞大求真》——防溺水專題時,主持人播放了一段觸目驚心的溺水視頻,瞬間,我仿佛有千思萬緒涌上心頭。水是天底下最溫柔的物體,它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可有時卻隱藏著無限的兇機,用它那老虎般的大口吞沒了無數的生命……
一個個悲慘的事件,時刻在提醒咱們要記住防溺水的常識。但可悲的是許多人缺乏意識,因此,咱們身邊缺少了一個個可愛的生命。又是一個炎炎夏日,火球般的太陽炙烤著大地,熱浪滾滾。這么好的天氣,人們心中只是對幸福美滿的家庭充滿憧憬,但想不到的是,美麗的畫面后竟隱藏著一件悲痛欲絕的事——原本完整無缺的五個家庭被無情的河水摧毀了!淹沒了!吞并了!5名小學生結伴到老畀河游玩,其中1名五年級女生在河邊洗手時,不小心踩空滑落水中,其他同伴伸手去救落水學生,結果這5名同學相繼墜入水中,溺水身亡。5條鮮活的生命瞬間就消失了,不僅給他們的家庭帶來巨大悲痛,也為咱們敲響了警鐘。他們的生命就如初開的蓓蕾,前程無限,然而卻被無情的河水所吞噬,難道不令人痛心嗎?
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電視新聞的報道一條接著一 條,被流水帶走的不單單就是一個男孩,還有許多在河水中嬉戲玩耍 的兒童、青年,甚至是成年人。
“珍愛生命,謹防溺水”的宣傳標語處處懸掛著,可真正有幾個人謹記心中,謹遵行動中呢?生命并不遙遠,珍愛生命的啟示每天都在上演,悲劇的發生了,后果卻無人承擔。 一個個生命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 這是誰的過錯?是那一條綠意濃濃的小河,還是那些已經喪失生命的無辜的孩子,或者是學校、家庭的教育?一個生命帶走的不僅僅是孩子父母的傷痛,一個家庭的完美,帶走的更多的是生命背后的未說出的一番話。掙扎在水中的那5個孱弱的身軀,幾秒鐘前他們還在盡情嬉笑,而此刻,他們一定在呼喚,一定在懊悔! “救命!救命! ”的哀號又有誰能聽見呢?在水中盡力撲騰的雙手,又有誰能看見呢?他們在溺水中的懊悔,又有誰去思考過呢?
同學們,讓咱們用行動連成一片蔚藍的天空,連成一汪湛藍的海 洋,讓“珍愛生命,謹防溺水”駐進每一個人的心中。希望同學們都能做到“莫貪一時涼”從而更好的保護生命,不讓愛咱們的父母、老師和親朋好友流下傷心的淚水,否則將“徒留一世悲”。
新聞大求真青少年觀后感(篇2)
防火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今天看了關于防火逃生的安全教育片,使我意識到了防火的重要性,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火災給人類帶來災難,給國家和人民造成損失,引起火災的原因很多。人們在生產,生活用火時管理不嚴,用電不當,小孩玩火,電擊起火等都會引起火災帶來禍害。
為了防止火災的發生,我們需要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在任何場所任何情況都不能玩火柴、打火機,更不能點火玩耍。在家里,學?;蛞巴庥没穑腥耸卦谂赃叄猛昊鹨鸦鹣?,如果用煤氣,液化氣等用完后要關閉閥門,以免引起火災。
遇到火災突發時千萬不要大亂章法,要鎮定,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我來向大家談談如何自救吧?處在煙火中的,如果煙火不大,可以俯身行走,如果煙火太濃,必須臥地而行,同時用濕毛巾捂口鼻,如果衣服著火,要在地上打滾,把火壓滅,在煙火中的人不要叫喊,防止吸入毒氣,可以向外面拋擲東西,讓外面的人發現你所在的位置前來救援,如果山林火災,要朝逆風的方向奔跑,這樣才可以擺脫火焰的追逐,如果樓房發生火災,可以把濕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順著樓梯逃生,不到迫不得已千萬不要跳樓。
火一旦失去控制,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危害。例如上海11.15特大火災,央視新配樓大火,都是火魔肆虐的結果?;馂牡漠a生給社會帶來了經濟損失,更有人員傷亡,同時也反映了對防火的不重視,據統計,我國70年代火災平均損失不到2.5億元,80年代火災平均損失不到3.2億元,進入90年代,特別是1993年以來,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上升到年均十幾億元,平均因火災死亡20__多人。實踐證明,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突出。所以,一旦發現火情,要迅速告訴大人,并盡快撥打119火警電話,通知消防隊來救火,在電話中要說明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火勢大小是否有人要被困,是由什么引起的著火,必要時,要在直轄的道路上接等火警,以便幫助消防隊更多的掌握火場情況,盡快到達火場。
為了使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避免遭受火魔的侵害,請大家安全用火。
新聞大求真青少年觀后感(篇3)
現在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不少家庭都買了私家車,這就導致了交通事故的頻繁發生。可其中卻有多數兒童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大部分原因就出在了這期新聞大求真的內容——車座。
1米2以下兒童必須使用專業的安全座椅,并且一定要將安全座椅安放在后座;1米2到1米5的兒童一定要使用安全坐墊,也不可以坐在前座;1米5以上的兒童才可以使用為成年人配置的安全帶。會有人問,為什么要這樣坐?實驗告訴你答案。
一米二以下的兒童不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如果車輛出現交通事故,兒童便會直接撞到前座的座椅后背上,更嚴重的會撞到前車的擋風玻璃。記者對此做了一個實驗,把坐在安全座椅上的真人和不坐安全座椅的假人放在一個車里,進行360°的旋轉。在旋轉的過程中,真人安然無恙,被安全座椅固定的牢牢的;而假人,不僅直接脫離座位,而且肢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創傷。旋轉完成之后,假人“面目全非、粉身碎骨”,真人毫發無損。
超過1米2低于1米5的兒童,也不能使用安全帶。他們的身高不足以安全,規范的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會扣到他們的脖子,假使發生車輛撞擊,兒童很可能被割到脖子導致窒息或脖子,肩膀,臉頰的一系列創傷。安全坐墊就是將它墊在臀部,提升高度,將安全帶扣到安全坐墊的夾扣上面,最后拉到安全帶扣上扣緊即可。
超過1米5的兒童就可以使用安全帶啦。但是要注意,安全帶下面一條橫著的帶子不要綁在肚子上,盡量往下面靠;斜著的那條也要往下靠,切勿離脖子太近。
很多家長都喜歡讓孩子坐在副駕駛上,連我的父母也是讓我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殊不知,這里面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如果汽車發生碰撞,安全氣囊彈出,我們這些兒童并不會受益,而是在事故的傷害上再加一層傷害,造成二次傷害。而且,各位家長也切記不可把安全座椅放在副駕駛座上,安全座椅拉近了人與安全氣囊之間的距離,造成的傷害比直接坐更大。
這期的新聞大求真給我們糾正了生活中的錯誤,讓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不任憑車座上的殺手宰割,不繼續沉默在自己的感覺當中。珍愛生命,禁止一米5以下兒童不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坐墊,禁止兒童乘坐副駕駛!
新聞大求真青少年觀后感(篇4)
3月38日,我看了《新聞大求真》中的溺水現象,讓我看了真是心驚肉跳:溺水現象大多數溺水的人都是會游泳的人,游泳的人占了百分之80%。小孩溺水占了百分之60%,聽到了這句話,我的心嚇得“砰砰”直跳。溺水現象有:水草纏腳、陡坡、水溫導致抽筋……還告訴我們小孩不要單獨去野外游泳,必須要監護人陪同。
如果你看到有人溺水了,不應該手拉手去救人,也不應該自己跳下水去救人,而應該用旁邊的物品,比如竹竿、把外套綁在一起、兩包薯片、礦泉水瓶……
在3月30日中的《新聞大求真》我讀懂了,乘車安全中的系安全帶,安全帶必須要系,否則會發生嚴重的后果:我們看了蛋蛋仔乘坐遙控汽車撞墻,一種是沒系安全帶的,一種是系了安全帶的,沒系安全帶的蛋蛋仔飛出了車里,摔碎了。系了安全帶的蛋蛋仔被牢牢地綁在車上。我們還看了有兩名同學坐著能360%旋轉的汽車,他們系著安全帶,但還有一個假人沒有系安全帶,就飛出了窗外。我們還學了及安全帶的正確做法:不到一米二的小朋友要使用安全座椅;一米二到一米五之間要系大人的安全帶,但是要墊一個墊子,以免把脖子勒到;到了一米五的小孩就按成人系安全帶方法來系。
新聞大求真青少年觀后感(篇5)
今天是20__年3月28日,是第二十__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今天18:00—18:30,我準時收看了《新聞大求真》,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我不但學習了安全防火知識,明白了電器使用不當會引發火災。我還學會了火場逃生技能。
(一)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應該使用6到8層的濕毛巾或棉質衣服捂住口鼻,才能防止煙霧中的顆粒物吸入體內,防止在撤離時發生窒息。也可以用濕巾、濕口罩。
(二)地鐵發生火災時,應該按緊急按鈕,通知乘務人員,然后在乘務人員的指導下,有序地從地鐵的兩端撤離。
(三)森林發生火災時,應該盡快跑到開闊地。應該及時向大人報告,撥打12119森林火警電話。
(四)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應該用濕毛巾堵住門縫,通過窗戶、陽臺等向外呼救,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