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揚事跡觀后感隨筆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鐘揚事跡觀后感隨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鐘揚事跡觀后感隨筆1
“一名黨員,要敢于成為先鋒者,也要甘于成為奉獻者。”——鐘揚
今年9月25日,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他的大兒子在自己的QQ空間留下了一句話:“父親,你敢走啊,我還沒長大呢!”小兒子給他永遠不會再打開的微信留言:“父親,你知道你現在在哪里嗎?”他剛剛在9月9日陪兩個孩子過完他們15歲的生日。按照他和妻子張曉艷曾經的約定,兒子一過 15 歲就由他來管了,只是他再也不能履行約定了。
“鐘揚一年在家的時間最多也就150天,其余時間都在出差,西藏、上海兩頭跑,即使在上海,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辦公室忙到深夜。”張曉艷說:“前年大病一場,他常對我說:再給我10年的時間,我就歇下來,不會這么忙了。但是,我們都知道他是停不下來的人。”
他去世后,同事幫他的家人一起整理遺物,發現他缺少很多常人常穿的衣物,沒有羊毛衫,沒有羽絨衫,牛仔褲是幾十元一條的。名利于他從來不算什么,但是他捐助別人卻從不猶豫。2015年尼泊爾地震,影響到了西藏地區,有位學生家住震區,鐘揚一次就捐了一萬元。
就在去世前不久,鐘揚到西藏墨脫最偏遠的背崩鄉上鈔希望小學,為那里160多名門巴族學生開展科普講座。鐘揚看到學校破敗的情況,當即提出捐助10萬元。但是校長拒絕了:“比起錢,這里的孩子更需要您給他們帶來科學的火種。”鐘揚毫不猶豫地承諾要定期來。但是,一向信守承諾的他這一次卻無法兌現自己的諾言了。
他在研究生院的同事都知道,鐘揚如果在學校里,他的工作很有節奏:早上幾個會場同時開會,他在不同的會場輪轉;傍晚是他和學生交流的時間;晚上研究生院的同事都下班了,他要為孩子們錄制科普故事;深夜,則是他回復郵件的時間。
熟悉鐘揚的人都知道,他的心中時刻牽掛著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所學所思帶給更多的孩子。在科研教學之余,鐘揚以巨大的熱情投入科普事業。他參與了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的籌建,并作為學術委員會成員義務服務了17年。上海科技館英文圖文翻譯和上海自然博物館近500塊中英文圖文的編寫工作也都由他承擔。他的實驗室一直對中小學生開放。鐘揚說:“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要從小培養,現在讓他們多一點興趣,說不定今后就能多出幾個科學家。”
鐘揚事跡觀后感隨筆2
近期,我園支部發起了“學習鐘揚同志先進事跡”的學習會。通過自學的形式讓我了解了一位支援西藏的大學教授。為了祖國西部的發展,為了西部百姓有更幸福的生活,依然默默奉獻培養種子造福西部,看了鐘揚同志的先進事跡后,讓我感觸頗深,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始終懷有一顆服務人民的心,無論成就多大,貴在堅持很重要。
一、做好自己,服務幼兒
看了鐘揚的事跡,讓我聯想到作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的我。雖然每天過的都是平凡的生活,每天面對的都是一群樸實的孩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服務幼兒。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悉心做好每日帶班工作。如:關心孩子在園的情緒、重視孩子生活中習慣的培養、引導幼兒習得一些生活經驗等等。要培養出一個“健康文明,好奇好問,表達表現,勇敢自信”的孩子,實屬不易。因此,貴在堅持、點滴積累很重要。
二、踏實工作,端正心態
幼兒園每日的工作平凡而又瑣碎,有時候會因為緊張的高節奏生活,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情緒,影響工作狀態。鐘揚同志的事跡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是的,每天我們要帶著熱情、激情、親情去面對接待每一位孩子和家長,和同事的合作也需要積極的態度。因為,我們都是幼兒園的一份子,因為我們服務的對象都是幼兒都是家長,我們的努力付出都為了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為了孩子發展而努力而奮斗。一旦工作情緒有波動了,可以這樣做:深呼吸、放松心態聽首好歌、或是到校園里走上一圈,我想這樣我們可以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每日的工作,即便有壓力也會將壓力變動力,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因此,調整心態,積極工作,貴在堅持很重要。
三、家園溝通,家園合作
培養幼兒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因此,為了更好地引導孩子、培養孩子,家園的合作必不可少。在家園溝通的技巧上,需要多多琢磨、多多嘗試、多多練習。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家長也更容易接受。我想,只要我們能做到不畏“熱臉貼冷-”主動迎上去,先從關心幼兒的生活開始,逐步到指導家長家教經驗,一步一步慢慢積累,長久堅持,一定能夠贏得家長的信任。因此,家園溝通、家園合作,主動出擊,貴在堅持很重要。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將以鐘揚同志的精神鞭策自己,約束自己,向鐘揚同志學習,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創新求效,爭做實幼優秀教師,為幼兒園工作做貢獻,謀發展。
鐘揚事跡觀后感隨筆3
在學習了鐘揚同志先進事跡后,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是一名科學家,堅持親自采集植物種子,全程自行把控,在科研上精益求精;他是一名老師,在學生身上傾注大量的心血,建立了科研隊伍;他更是一名黨員,把國家和人類的需要變成自己的追求,為人類事業的建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品質。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認為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以鐘揚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職業道德。他曾說:“每個學生都是獨特而寶貴的種子,只要用心澆灌,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他始終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并為之奮斗終生,他培育的每一粒“種子”,在他的用心澆灌下,早已經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有時,我們時常會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家長越來越難弄,其實并不是孩子難教,家長難弄,而是面對當前復雜的學情,我們轉變得不夠快,思考太局限,投入不夠。作為一名老師,只有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里,才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長。
霍姆林斯基說過:“好的孩子人人愛,愛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心中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下生根、發芽。師愛可以是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鼓勵的話語……更可貴的是讀懂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秘密花園,我是手執著這個花園鑰匙的人,這鑰匙是沉甸甸的責任和愛,我改如何讓這花園鳥語花香?的答案就是,我要去傾聽每一種聲音,尊重每一個學生,讀懂每一個孩子的心,把我的愛融入到這責任中去。
鐘揚事跡觀后感隨筆4
在學習鐘揚教授精神的過程中,一方面欽佩于他偉大的人格,另一方面,也哀嘆于災禍的不幸。作為一名黨員,他以身示范,將為人民服務真正作為自己的踐行準則,將國家利益置于首位,融化為心底的家國大愛,這讓作為年輕黨員的我為之觸動。在鐘楊同志身上,有很多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一是對苦難的深切感知使其不忘初心,心懷大眾。“那時候去援藏的干部很多都是自覺的,感覺到祖國需要我們才去做這件事,這和鐘揚到西藏采集種子一樣。對于一名大學教授來說,鐘揚愿意去吃最苦的苦,16年在上海和西藏來回奔波,承受常人無法想象的對身體的消耗,那是因為他心里有一個大夢。”
二是對夢想和信仰執著追求的堅定理想信念。心臟肥大、痛風、記憶力下降等,都是援藏時因不適應高原環境而帶來的一連串后遺癥。“在高原,連感冒都是致命的,一有感冒癥狀就要吃藥‘壓’下去,那時候,藥是一把一把地吃,把半輩子的藥都吃完了……”援藏最后一年,身體狀態已經到了崩潰的臨界點。“援藏每增加一年,所付出的代價就成倍增加,而鐘揚堅持了16年,是我所無法想象的。
三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2008年,有人提議他出任院長,而他卻婉拒了。“他一生所眷戀的就是做一名普通老師,潛心學術,教書育人。”在拉瓊的記憶里,鐘老師常年穿的一條牛仔褲,是在拉薩地攤上花29塊錢買的。“我們一開始都很奇怪,一位從上海來的大教授怎么這么‘小氣’?可后來發現,鐘老師對學生非常慷慨。”鐘揚給每一位申報國家科學基金的老師義務修改項目申報書,無論成功與否都給每人2000元資助。他發起藏大學生到內地交流,讓西藏的學生走出雪域。“這些年,穿著舊牛仔褲、背著舊書包的鐘老師,給西藏大學老師學生資助了近幾十萬元。”
四是腳踏實地、對科學沒有止盡的探索精神。這位復旦大學的植物學教授,十幾年來走遍青藏高原高寒險惡的地區,收集了4000萬顆可能在百年以后對人類有用的植物種子。他連續16年援藏,一手培養出一支在西藏的植物學科研團隊,帶領西藏大學生態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鐘揚事跡觀后感隨筆5
不忘初心的追夢人。“我有許多夢想,它們都在遙遠的地方,為了夢想,我獨自遠航。”這是鐘揚同志生前說過的一句話。參加工作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初心不改,堅守最初的夢想,努力、奮進、拼搏……在追逐夢想、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這既包括生活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比如:艱苦條件、高原反應、病痛折磨、遠離家庭等等。每個人在最初的時候都曾有過夢想,但是不排除有些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大潮中,因為某些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背棄了理想信念,喪失了自我,像失去航向的帆船在海上流蕩。逐夢的過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但是能夠不斷地戰勝挫折、堅守夢想則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鐘揚同志做到了,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不忘初心、堅守夢想、敢闖敢拼”的人生智慧,這是值得今天我們廣大共產黨員乃至億萬普通民眾深刻學習的。
放棄小我的擺渡者。鐘揚同志是一個老師,是一個用生命支援西藏大學發展、全力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好老師。對于很多人來說,鐘揚同志既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良師、益友,也是他們事業發展的精神支柱。他帶領學生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度過了種種難關、實現了種種科研夢想。多年來,他穿著舊牛仔褲、背著舊書包,不舍得給自己多花一分錢,卻自掏腰包給藏大師生至少幾十萬的扶持。可以說,他是在用心血澆灌西藏人才花朵,他幫助西藏大學申請到了西藏第一個理學博士點,為藏族培養了第一個植物學博士,帶出了西藏第一個生物學教育部創新團隊……可能很多利己主義者還在想方設法損人利己的時候,一直不顧自己的安危冷暖的鐘揚同志帶著對國家、社會、藏民、學生的愛,永遠地離開了那片他熱愛深沉的土地。回顧他的一生,用生命擺渡了多少人到達夢想的彼岸!
永駐心田的活種子。鐘揚同志不僅在西藏被眾人熟知,就是在上海,也有很多中小學生認識鐘揚。他是最受歡迎的明星專家、“科學隊長”,常常擠出時間辦公益科普講座,甚至客串講解員,他的實驗室也一直對中小學生開放。走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近500塊中英文展板上的文字都經他親自修改、反復斟酌。他參與了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的籌建,并作為學術委員會成員義務服務17年……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鐘揚雖然走了,但是那顆名叫“鐘揚”的種子必將在億萬中國民眾的心田里生根發芽,激勵著大家在追夢的路上勇往直前、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