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范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
上一周,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視頻,名字叫《20__十大最美孝心少年》。
他們的故事感動著無數的人,有無數的人為他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有無數的人為他們感到震驚。是什么讓我們為他們流淚、為他們感到震驚?是什么?是他們的一顆孝心,一顆美麗的孝心。
他們是誰?是來自吉林的王丹,河南的張俊兄弟,內蒙古的梁蓉,甘肅的梁維月,天津的許卓婧,遼寧的鐘岳峰,湖南的游柘楠,安徽的袁德旗,湖南的向娜和來自黑龍江的吳金棋。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一個來自內蒙古的五歲小女孩——梁蓉。今年5歲的小梁蓉出生6個月時被診斷患有先天性血管瘤,7個月大的時候,爸爸拋下她和媽媽離家而去,媽媽隨后突發腦溢血導致左半身癱瘓,低保金是母女倆唯一的生活來源。現實的困境沒有讓小梁蓉失去笑容,她煮飯、掃地、給媽媽梳頭、穿衣服、倒排泄物,早早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重擔。她才5歲呀,有些事情,我們10歲的孩子都未必能做到,可她卻做到了。小梁蓉還在媽媽吃的藥上標注上“a”、“o”、“e”。“a”表示早上要吃的藥;“o”表示中午要吃的藥;“e”表示晚上要吃的藥。而且,小梁蓉每天上學時還囑咐鄰居,好好照顧媽媽。有時媽媽病又發作時,小梁蓉就不去上學,堅持要,留下來陪著媽媽,照顧著媽媽。我看出了小梁蓉對媽媽的關心和愛。媽能有梁蓉這樣的孩子真是她的福分啊。不止是梁蓉愛她的媽媽,媽也愛她。雖然這個家庭是有殘缺,不完美,但是這個家庭是充滿愛,充滿溫暖的。
我們也要像小梁蓉那樣,孝敬我們的媽媽,爸爸,要每時每刻都要孝敬他們。不然,等他們不在時再孝敬他們,已經晚了。
同學們,抓緊時間好好孝敬我們的爸媽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2
溫室的花兒艷得靚麗,卻艷不過窗外的一抹野草青青。
五歲的你在做什么?是在父母的臂膀里撒嬌,是在陽光下肆無忌憚地玩耍,是奶聲奶氣的索要零食和玩具……當然,還有很多,無非就是嬉笑玩鬧罷了。畢竟五歲要什么責任,花樣的年華就是用來揮霍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擔負著某種責任或是義務,該無憂無慮的時光就是要放膽去玩。誰都不會嫌棄一個五歲的孩子不夠懂事,可五歲的她,卻太懂事了。
她是梁蓉,是一個有著紅彤彤的小臉蛋,帶著暖陽般微笑的女孩。母親腦血栓,父親離家出走,可在她臉上卻看不出一絲的苦惱傷痛,有的只是五歲的孩子應有的天真爛漫。她就像洶涌風濤里細弱的桅桿,艱難地帶動早已殘破不堪的船,在海面上飄啊飄,卻找不到本該屬于她的港灣。
記得有這么一個片段:媽媽吃的土豆不小心掉在地上,梁蓉立刻撿起咬了一口,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她清澈純真的眼睛泛著亮光,支支吾吾地說:我怕她吃到泥。就這一句便足夠,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孝”。或許只是一個真摯的眼神,卻飽含滿滿的溫情。在社會這個大染缸里,我們的瞳孔可能已經失色,但卻不能忘了在記憶深處最柔軟的本真,那是愛
我們荒廢青春,我們無所事事,我們抱怨他們的耳語,越多的要求只會令我們越叛逆。我們次次辜負他們的期望,我們怒吼宣泄對他們的不滿,所以我們以為他們已經失望,我們覺得他們早已離去,但回首再看,卻發現他們仍在原地,微皺的眉頭,張開的臂彎,帶著滿心的憂慮……
玩夠了的確是該收心,靜待他們的溫暖懷抱,別讓他們等太久,溫室的花兒也要開的敞亮!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3
星期五的晚上,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活動,我被那__位孝心少年的孝心事跡所感動,里面有許多和我同齡的孩子,在他們的童年里沒有巧克力、漢堡包……全都是在辛酸和痛苦中度過的,讓我看完后淚落如珠,但令我印象最深使我最感動的還是那位16歲的姐姐——__。
__今年16歲,五歲時,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過了不久,弟弟因青霉素中毒而變成了一個聾啞人,又過了三年,爸爸在一次勞作中不慎摔倒在懸崖下,造成了高位截癱,年僅八歲的小__,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厄運戰勝她的單純,也沒能擊毀她的執著,她毅然頑強的承擔照顧全家的重擔,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她每天起早貪黑,早上要上學,放學回家要洗衣服做飯,還要給爸爸喂飯、按摩,周末打零工掙錢給爸爸奶奶買藥,盡管日子過的很辛苦,但她非常滿足。她有三個愿望:
一、希望和全家人在一起吃家常飯也覺得是甜的;
二、希望爸爸能下地干活;
三、希望他的弟弟能聽見別人說話。這是多么樸實的語言,可想而知她的坎坷和艱難是成年人無法承受和面對的,更何況是一個小女孩,她是多么地堅強啊!
當我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后,再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慚愧。我被父母捧在手里,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真像個小公主。爸爸下班回家,讓我給他倒杯茶就不愿意,媽媽弄飯稍微遲了一點我就發脾氣,爺爺奶奶叮囑我放學過馬路要小心點,就埋怨他們太啰嗦,那就更談不上“孝心”二字,這是多么地不應該啊!我想:今后一定要向小__姐姐學習,學習她不怕苦,不怕累,自強不息,懂得感恩,孝敬長輩,關愛弟弟的精神,爭做一個最美的孝心少年!
孝心不論貧富,不分大小遠近。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播撒孝心的種子,讓孝心之花處處開放。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4
一的故事。姐姐名叫林章羽。弟弟名叫何秀巡。姐弟倆在山中相依為命。他們的媽媽因得了肺癌而不幸去世。奶奶也患了風痛病,需要花錢買藥治病。這更加重了家庭的負擔。姐姐只好輟學帶著弟弟出門賺錢。每天到山中摘玉米,孝順的弟弟總是變著法從姐姐的筐里“偷”些玉米放進自己的筐里,一開始我并不不解弟弟的做法,后來才明白過來,弟弟是像男子漢一樣在保護自己的姐姐,不讓姐姐受到勞累,多么真摯感人的事跡啊!而姐姐也“不甘落后”,又悄悄地從弟弟籮筐里摘走些玉米。摘完玉米后,還要不顧辛苦地再摘些茶葉。最后,背著這些沉重的負擔, 再步行數十公里拿到鎮上去賣,僅賣回來的幾十塊錢卻足以使他們感到滿足。
在這樣艱苦的生活中,姐弟倆日復一日地過著。不久,姐姐要上高中,就必須離開這里。到遠處生活、學習。于是,這沉重的負擔又壓在了弟弟身上。懂事的弟弟對姐姐說:“姐姐你放心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奶奶的,照顧好這家的。”聽到這里,心不由地揪了起來。是為弟弟說的話而感到心痛?還是別的什么? 我也說不清楚。
世界上的人,總是把親情放在了第一位,又有幾個人會為了親情而全心全意付出的,那些舍棄孩子的、把老人丟在一邊不管的又有什么理由說愛呢?世界上太多的事讓我們后悔莫及,一些人當遇到困難時,才想起原來還有一個地方能給自己信心和力量,那便是家,那便是父母的愛。
愛能溫暖一個人,更能使一個人感覺到說不出來的安心。
原來,我對親情不屑一顧,心在才明白,我是多么的.愚蠢,從現在開始,我會向短片中的小男孩一樣,來努力承擔責任,為家做一份貢獻。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5
星期五晚上20:00,我們全家總動員觀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
這次活動選出了10位“最美孝心少年”,有黃鳳、趙文龍、吳林香、徐沁燁、林章羽姐弟、高雨欣、路玉婷、龍花、邵帥、王芹秀。看了這10個少年的故事,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震動了,他們在那種處境那樣堅強,他們對父母真的做到“孝”這個字了!
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是那樣感人,都使我感動,最讓我感動是黃鳳。
電視上第一個播的就是她的故事,這個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
黃鳳,現在是一個16歲的女生,在她六歲那年,父親因病變成高位截癱,媽媽和爸爸離了婚,家里唯一的頂梁柱成了6歲的小黃鳳。當別的孩子依偎在父母的懷里時,年幼的她已經懂事了,她每天都做著繁重的家務活。11歲時,她找電焊工,焊了一張鐵板,她就用鐵板車推著爸爸,帶著雙目失明的奶奶踏上了500公里的上海求醫之路。
在這一路上,有很多好心人幫助她,有司機免費載她和爸爸、奶奶,還有人給她們塞錢,幫助她。可是在上海找了好幾家醫院,都治不好她爸爸,只好從上海返回老家。連續10年,她獨自照顧爸爸,給他喂飯、按摩、換尿片……,誒晚每隔2小時便起床給爸爸翻身,逐漸已變成習慣。風雨中,她總是那樣堅強。她說:“再委屈,看見爸爸的微笑就不覺得了。”
看完黃鳳的故事,我潸然淚下,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落下。在逆境中也能崛起,也能笑著面對生活。這是人的光芒!
6歲起便擔起重任,10年來悉心照顧爸爸和奶奶,我們有多少孩子能像她一樣呢?我們是溫室里的花兒,享受著父母對我們的愛,無憂無慮,但我們還有時讓父母煩惱,還抱怨父母。而這些少年是在苦難匯總存活的野花,向父母傾注著自己的愛,他們從不抱怨父母,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家人,孝順著父母。
看了這個節目,我深有感觸,我們應該以“最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6
今天學校組織了觀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儀式的活動。我認為我收到了很大的震撼。
那里的所有孩子與我們差不多一樣大。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差不多都是十幾歲,與我們一樣大。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于水的親情,對于在蜜汁里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他們做了我們很多我們能卻從沒做過得事:為父母照顧弟弟妹妹,為父母承擔家務,以及幫助身患殘疾的父母翻身,按摩,炒菜,賣烤串,送票等我們從沒干過的事。
他們大多數都是一些父母患病的孩子。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他們為了給母親治病和時間賽跑,利用放學時間去送票。邵帥,一個晚上睡覺都會怕黑的男孩竟然作出了為母親捐骨髓的決定……我的心一次次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從小就常聽人說:為人子女的我們,無論走的多遠,飛得多高,也走不出母親的心,飛不出母親的牽掛。一天,也許只要一個電話,一句:我很好。就可以讓母親放下那顆牽掛的心。父母的心與我們始終是靠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我們常常享受在這種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些孩子這么偉大,這么懂事!他們令我們多少人臉上火辣辣的。
由此我又想到了你天前看到的文章,講述了一個孩子為了讓自己有胃病的母親吃一點好的 ,還可以鍛煉,便假裝自己有胃病,讓母親來給他送飯。這樣母親就可以和他吃一點好的,還可以鍛煉身體。
其實子女對父母的愛只體現在孝上,又全體現在孝上。天下的愛偉大的不止是父愛母愛,子女對父母的愛其實也同樣偉大啊!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7
前幾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催人淚下。最讓我感動的是龍花。
龍花是一個苗族女孩,今年十七。父親因受刺激還有精神病,在20__年去世。母親又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里失去了勞動力。挑水,給媽媽熬藥,鋤地,做飯……都落在了他自己一個人身上。
砍柴這種力氣活,龍華也要自己完成。無論春夏秋冬,龍花獨自背這一個筐子,拿著一個鐮刀,去山上砍柴。那筐柴少說得有7,80斤,都要背下山。看到這,我眼角濕潤了。
龍花帶著母親上醫院,剛住了3天就花光了借來的4000多元,媽媽說什么也不肯再住回醫院。每個月靠100多元的低保維持生計,龍花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八瓣花。一有時間,她會帶著弟妹一起上山采草藥貼補家用。
龍花總想著像爸爸媽媽一樣悉心照顧弟弟和妹妹,但總力不從心。弟弟經常跟她鬧脾氣。不過只要一根一塊錢的冰棍兒,弟弟就會破涕而笑,兩個人也會和好如初。每天晚上,小花總是伴著昏黃的燈光輔導弟弟妹妹功課,希望弟弟妹妹能考上大學,將來有出息。媽媽生病時,小花正值高中,面對需要照顧的媽媽和弟妹,一直是學習委員的小花不得不輟學。看著弟妹們努力學習,也算是圓自己一個上學夢。
她有一個秘密,一個內心深處的夢想——做一名播音主持人。小花說,當主持人可以讓自己更加有自信,不用去害怕別人。其實,小花在學校當過播音樂,還主持過晚會。小花夢想著有一天可以站在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做一名真正的主持人,那是她的夢想,也是她生活的力量。
20__年5.31日,龍花的媽媽永遠離開了她。
龍花對家里的付出,感動了你,感動了我,感動了你我他!
美孝心少年”們為榜樣,應孝順父母,應學會在逆境中崛起!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