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觀后感500字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剛川觀后感500字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金剛川觀后感500字1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71周年。71年前,十幾萬戰士血灑戰場,才筑起一道御敵的城墻;這城墻,是當之無愧的血肉長城!
《金剛川》講述了這場戰爭中一個極小的故事:戰士們為趕到一線金城,必須通過一座橋梁,然而美軍反復轟炸,給這次行動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但對岸戰士舍身取義,過河的戰士也搭起人橋,大部隊才順利通過。
電影中,我不僅是感動志愿軍戰士的舍己為人、無私付出,而更是一種悲憤卻又無可奈何的情緒充斥著我的內心。美軍的燃燒彈、延時炸彈一發接一發地轟炸著,飛機一架一架地從橋上飛過;而中國軍人,只能反復隱蔽、修橋;再隱蔽、又修橋……唯一的兩臺大炮子彈不夠、射程不夠、精度不夠,打下飛機亦難上加難。即使沒有一個戰士怕死,縱然沒有一個戰士不竭盡全力,但還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可見,一強盛之邦,豈能離開技術的幫助?千萬顆赤膽忠心,在原子彈下立馬無異于灰燼!
為了后世子孫的幸福,他們甘愿奉獻;作為后代,我們又怎能辜負這份沉積了百年的執著?我下定決心,努力鉆研科學知識,讓國家不敗于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勝于歐洲、雄于地球!我下定決心,竭力鑄煉品格,讓中國傲然立于世界之巔,讓每個中國人都能驕傲地抬起頭!正如每周一望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那句發自內心的話: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金剛川觀后感500字2
周六英語下課后,媽媽帶著觀看《金剛川》還沒有干的淚痕來接我。我想,《金剛川》有這么感人嗎?于是,讓媽媽給我定了七點十分的《金剛川》,我倒要看看這部電影有多么感人!
到了影院,我帶著好奇的心情觀看著。開頭講,這是抗美援朝的一場戰役,中國軍隊要去朝鮮幫助他們打美國。可是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搭橋過江,并且計劃在凌晨五點前過江。美國得知這一消息,就派轟炸機來炸橋,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輪番上陣,剛修好橋,不一會兒又被炸毀,再修,再被炸毀,反反復復,看得我很生氣,也很感動。生氣的是我們沒有飛機,只有兩門高炮,還只有幾十發炮彈;感動的是戰士們舍生忘死的精神!
最感動我的是張飛排長,他當時被敵機炸掉了一條腿一只胳膊,血肉模糊,他強忍疼痛,用打火機燒傷口,對傷口進行了簡單的包扎,然后用木棍當拐杖,一個人操作高炮,打下敵人的一架轟炸機,與敵人同歸于盡!
還有就是最后戰士們用自己的身軀搭起的那座人橋,連敵人都驚呆了,都不忍心再打了!最終戰士們順利過橋,到達金城!
看完電影,我只希望以后不要再有戰爭!戰爭太可怕了!爸爸說,就是因為戰爭太殘酷了,所以我們中國一直愛好和平,永遠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但是如果誰想欺負我們中國,那我們就會告訴他,我們是不好惹的!惹火了是不好辦的!
金剛川觀后感500字3
那一年,俺們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就是通過那座橋,沒有一個怕死的。——《金剛川》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標志著抗美援朝運動的開始,經過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勇戰斗,三年后,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以中國勝利結束。
《金剛川》主要講述了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場,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金城發動最后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愿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轟亂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形成了“人橋”的神跡,最終大部隊渡過金剛川,成功抵達金城戰場。
本片主要以四個視角來講述志愿軍強渡金剛川的故事,分別是士兵、對手、高炮班和橋,士兵對渡過金剛川加入前方戰場的渴望、美國空軍的狂妄自大、高炮班同志的犧牲精神,一次次重復的敘事方式,更加體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英勇無畏,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看完這部影片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是沒有人民軍隊的浴血奮戰,就沒有現在國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它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范例,它留下的抗美援朝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去努力學習、鉆研和實踐,也是我今后工作、生活和學習上的指路標!
金剛川觀后感500字4
電影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愿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愿軍在金城發動最后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的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的戰力,志愿軍戰士們在物資匱,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無數先烈的鮮血,浸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里,我們看見了先輩偉岸的身軀,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斗里,創造了偉大的功勛,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將士們即使灰頭土臉也掩蓋不住臉上的稚嫩,即使身體破殘也要修補好大橋,即使血肉模糊也要用身體搭建成支撐大橋的橋梁。看到那一個個站起來的身影,不少觀影者都止不住的淚流。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座大橋的直立,而是中國魂的燃起,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們更加能夠深深體會到《義勇軍進行曲》中的“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新的長城”的真正含義!
讓我們銘記那些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愿軍吧!戰爭雖已結束,但歷史將被印在我們的心中,英雄的事跡將千古流傳,作為后輩,我們將永遠致敬英雄烈士!
金剛川觀后感500字5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以抗美援朝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為原型,講述了當時的志愿軍在對己方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頂著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之軀頑強抵抗的英勇故事。
在抗美援朝末期,發生的一場著名戰役——金剛川戰役,志愿軍們為保證前線物資的輸送,必須通過金剛川上的水里通道——巖石橋,才可以成功。在那個時候,中國沒有飛機,而敵方美國恰巧就在空中領域中獨占鰲頭,他們從空中扔下的炸彈,對陸地上志愿軍構成了重大威脅。
但中國人民不會為此而退縮!
敵軍在空中扔炸彈,中國軍人就在地面用炮轟炸彈,沒有因為被炸傷就放棄抵抗,而是一直堅持著,為修橋爭取時間。敵人的炸彈到處亂飛,金剛川上的巖石橋一次又一次被炸毀,志愿軍們一次又一次得修補,為的就是等橋修整好后,能讓去前線送物資的軍隊順利通過金剛川。
有人的任務是通過那座橋,讓輸送物資的軍隊過橋。
美國人的飛機每一次炸彈的投下,志愿軍就傷亡慘重。在陸地上與美軍做斗爭的中國人民在努力反抗著,一發發從陸地上飛起的炸彈中總有擊中敵人飛機的,一旦飛機被炸下來,我們就會贏得一次修補的時間。
一次次被炸毀,一次次重新修補,總計七次,意味著中國人是不會被輕易打垮的!
為了能讓物資快速的運輸,那些志愿軍站在水里,肩膀扛著木板,讓軍隊從他們的肩上跑過,一個接一個,腳踩的是修橋志愿軍的肩膀,而他們身上背負著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希望。
中國人,加油!
金剛川觀后感500字6
今天也湊熱鬧去看了金剛川。自己對于電影的欣賞水平十分有限,要不就是像信條那樣看不懂,要不就是像奪冠那樣困意頓生,所以經常剛看過就不知道講了什么。不過,今天這樣的場面片,不用仔細想的片,倒是迎合了我的偏好,喊打喊殺,槍炮突突,兩小時無尿點。
電影的制片,音效,情節如何,千人千言,也不用我這個水平不高的人瞎扯。這部排片很猛的電影要傳達的訊息,也正因為全程只需跟著劇情來回反復,變得非常地通俗易懂。
老美那邊周四晚上辯論,雙方打某張牌其實都挺弱的,篇幅很少(當然用詞還是很難聽)。當然這不是說變得很友善,而是都已經說得很狠了,再說也不會加什么分。你說我開賬戶交稅,我說你和你兒子收錢,口水亂噴,標準動作而已。但是,對于這一話題的刺激減少恰恰代表了老美精英層經過這些年不間斷的努力,已經在民眾心中種下了種子,還發了芽,不用再強調了。那邊最近的好感度民調也是一個佐證。
以前咱們還是挺克制的,的確也經常反擊,但是核心意思都是你霸道,你雙標,你沒道理,你簡直無理取鬧。不過后面還有一句,惹了我你就慘了。我看算是說出來了。
制作電影需要時間,不過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電影播出日子不似國慶那般一定得是正日子。什么時候放還是可以斟酌的。
戰場上,武器裝備和意志決心都得有,也都得準備。
金剛川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