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金剛川觀后感作文范文
電影《金剛川》不同于展現“絞肉機”似的戰場畫面,卻把視角聚焦在戰場中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戰士身上,他們的友誼、信仰與犧牲,好像講述的就是身邊戰友的故事,更加令人久久不能平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金剛川觀后感作文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金剛川觀后感作文范文1
今天也湊熱鬧去看了金剛川。自己對于電影的欣賞水平十分有限,要不就是像信條那樣看不懂,要不就是像奪冠那樣困意頓生,所以經常剛看過就不知道講了什么。不過,今天這樣的場面片,不用仔細想的片,倒是迎合了我的偏好,喊打喊殺,槍炮突突,兩小時無尿點。
電影的制片,音效,情節如何,千人千言,也不用我這個水平不高的人瞎扯。這部排片很猛的電影要傳達的訊息,也正因為全程只需跟著劇情來回反復,變得非常地通俗易懂。
老美那邊周四晚上辯論,雙方打某張牌其實都挺弱的,篇幅很少(當然用詞還是很難聽)。當然這不是說變得很友善,而是都已經說得很狠了,再說也不會加什么分。你說我開賬戶交稅,我說你和你兒子收錢,口水亂噴,標準動作而已。但是,對于這一話題的刺激減少恰恰代表了老美精英層經過這些年不間斷的努力,已經在民眾心中種下了種子,還發了芽,不用再強調了。那邊最近的好感度民調也是一個佐證。
以前咱們還是挺克制的,的確也經常反擊,但是核心意思都是“你霸道,你雙標,你沒道理,你簡直無理取鬧”。不過后面還有一句,“惹了我你就慘了”。我看算是說出來了。
制作電影需要時間,不過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電影播出日子不似國慶那般一定得是正日子。什么時候放還是可以斟酌的。
戰場上,武器裝備和意志決心都得有,也都得準備。
電影金剛川觀后感作文范文2
電影《金剛川》正式上映,講述了抗美援朝志愿軍戰士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軀無悔許國的故事。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一次聽到、唱起這首志愿軍戰歌,就讓我們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慷慨激昂、浴血奮戰、舍生忘死的英雄場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當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贊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從課本照進現實,校園里傳承“英雄贊歌”。還記得小學課本里的邱少云、黃繼光……讓我們永遠記住了英雄們面對艱難困苦時無私奉獻和不怕犧牲的堅強意志。互聯網時代同樣需要學習英雄模范人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既把傳統課本文化教育傳承和發揚下去,還可以把各類紀念館、陳列館、博物館搬上互聯網,讓群眾能夠更直觀地“切身”感受中國近代史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浸潤式的環境中感知感受、認知認同愛國精神,讓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在心中牢牢扎根。
從電視走入生活,全社會唱響“英雄贊歌”。今天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青春守護的、用熱血捍衛的、用生命換來的,是他們所熱愛的土地、國家和未來。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和實際的“口號”,而應當融入各類活動之中,精心組織公祭、瞻仰紀念碑、祭掃烈士墓等活動,豐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領域,推動抗美援朝精神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唱響新時代主旋律,引導群眾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心、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大力唱響愛國主義正氣歌。
從口號變為行動,工作中踐行“英雄贊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動有落實。對英雄最好的懷念,就是把我們的敬國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匯聚成洪流,成為磅礴的“中國力量”。黨員干部要時刻把個人生死與國家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永遠銘記“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強化責任擔當,把抗美援朝精神作為提振干事創業激情的不竭動力,轉化為在工作崗位上愛國報國的具體行動,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當前、腳踏實地,一步步埋頭苦干,以超常的氣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干事干成事。
電影金剛川觀后感作文范文3
金剛川,看到有些人說不及預期,特別是故事單薄了些。我倒是覺得這種類型的電影很好。從一件事的不同角度不同場景去呈現戰爭中人性偉大的一面,同時也讓觀眾感受了戰爭的極端殘酷。
兩個月能拍出這個水平的電影已經相當不錯了。
如果一部電影的制作速度都可以在兩個月內完成而且保持這個水平,那么電影公司的盈利水平將大大提升。
當然,也許是因為抗美援朝是一個特殊的主旋律題材,所以關注度高,對票房的貢獻應該有這方面的因素。
而另一方面,當紅實力派導演,加上實力派演員,又是票房的保證。這個配置本身就相當有市場。
那些說有點不及預期的觀眾,我是想是他們預期太高了。似乎這么多年來,大多數觀眾對一部電影的預期就是爆款。這個現象說明我們其實還沒有養成去電影院觀影的習慣。電影的類型很多,如果不是老少皆宜的電影,票房差一些很正常。但是如果一部電影能保持10億以上的票房,收回投資還有所盈利是沒問題的。從這個角度說,其實我們還是需要時間養成觀影的習慣,并對不同的電影有不同的預期,而不是希望每部都是爆款。
回到電影講述的故事,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自然當感嘆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當好好珍惜。
只是新時代有新時代的”戰爭“。這兩年懂王搞得世界不和平,中國的很多企業也受打壓。而另一方面國內內卷,特別是在職場打拼的白領們,如果人到中年沒有一定的財富積累,996各種加班、在一個行業一個崗位上待太多年之后,那么往往越努力越覺得無力改變現狀。因為技能遠遠不夠讓自己跳出惡性循環的圈子。這大概是很多人焦慮的原因。
不管什么年代,生活從來都是不容易的。只是50年代,人們說的還是生存的問題。現在則是如何健康地并能持續循環向上地生活。
內循環當然很重要,但是外循環也得保持。如果沒有新的形式出現,廣大普通中青年還是996的話,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而普通人的機會則越來越少。
過去的很多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引來了很多的外資,人力密集型的制造業迅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人有了工作,過上小康生活。現在人口紅利消失,而新的經濟形式并沒有那么明顯地出現,雖然我們在轉型的路上,但還遠遠算不上轉型成功。
遙想朝鮮戰爭的時候韓國剛成立不久,而現在韓國已經是發達國家。論發展的速度并不比我們差。當然,你可以說,人家是小國,發展起來容易些。但我總覺得這種對比該帶給們一些思考。
比如韓國的電影,往往深刻反應社會問題,甚至影響社會。
而我們的電影,對大部分人來說只是”可選消費“的一種,而不是剛需之類的精神食糧。
這些年雖然審查方面比以前開放很多,但開放的力度顯然還不夠大。以至于很多人還是追美劇、看韓國電影看好萊塢電影。顯然我們的影視文化還比不上國外的。
金剛川里面開轟炸機的兩個美國兵,一個只想完成任務早點回家,另一個死磕我們的高炮,最終機毀人亡。
我們和人家打戰是為了保生存讓人民群眾過上和平的好日子,而他們打仗則是為了利益,雖然很大部分也有意識形態對抗的因素。
但對于參戰雙方的士兵來說,前者是集體主義的自我犧牲精神,后者更像是個人的一份工作而已。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兩個國家當時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
中國正在從發展中國家走向發達國家的路上,基本的物質需求顯然已經不是這個階段的重點,精神需求才是。
希望除了主旋律之外,也能有越來越多的其他類型的好電影。但這需要觀眾、監管部門和從業者一起努力。
電影金剛川觀后感作文范文4
金剛川看完了,張譯說愿意用十發炮彈換班長的那一刻,我熱淚盈眶。作為一部只拍了兩個月的電影,這樣的完成度已經算很不錯了,整體值回票價。
下面說說失望之處。
感覺最大的問題不是節奏感欠缺導致的冗長乏味的嵌套敘事手法,而是故事皮下,暴露出的觀念問題。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軍為陣亡戰友報仇,我方張排為老班長報仇,兩邊展開的仇恨廝殺。沒錯,高潮部分體現的是個人仇恨。張譯這個角色的性格本是嚴謹認真,顧全大局,從整個戰役總目標出發反復強調節省相當有限的彈藥——卻在老班長犧牲后失去理智把所有炮彈像不要錢一樣一梭子打出去“打飛機”,看起來雖然爽了,有血性有“人味兒”了,可整個戰略目標怎么辦?大部隊怎么辦?如果每個士兵都把私人感情放在戰斗任務之前,戰爭不要打了。
現實中,鐵原阻擊戰指揮官馬兆民團長的那次最不情愿的選擇——讓嫡系部隊當炮灰掩護大部隊撤離——為了完成總目標,親手選擇讓兄弟們犧牲,完成任務后寧可自己降級去做排長,與兄弟們在一線同生共死。這種戰略眼光和冷靜的判斷力與堅定的執行力才是我們以弱勝強的重要原因,這種“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美才是志愿軍區別于普通大頭兵而長久打動的地方。
可惜編劇為了破除“無情戰斗機器”的刻板印象,轉而強調志愿軍戰士的個人情緒,反而使人物形象崩塌了。
從更高的層面來看,這片把高潮設為雙方報仇雪恨,傳達給觀眾的信息是:戰爭雙方都有犧牲,戰爭是殘酷的。
——很微妙地模糊了正義與非正義之間的界限。
而最終的“橋”的結局,雖然有所升華,卻令我更加不是滋味:最后的勝利是用血肉之軀鑄就的?人的肉體比木板鐵石更能對抗美軍的壓倒性的恐怖轟炸?
強行升華實在是暴露出編劇自己其實并沒有想明白處于絕對劣勢的我們,到底是憑什么去贏得戰爭的,最后只能歸結于超人的意志力——按西方的說法就是被洗腦成了機器。
其實老電影《上甘嶺》對此已經有了明確的回答,因為家鄉可愛,因為人民對全新的未來充滿期望,所以甘愿拼上性命;另一方面,是因為過人的單兵素質,多年戰爭練出來的高效組織形式,特別是高超的指揮藝術和戰術戰略意識。
是素質與智慧,正義、崇高的信仰讓這支小米加步槍的部隊具備了超強戰斗力,而不是血肉之軀和兄弟情這么單薄的東西。
當然,單薄的思想也只能拍出單薄的故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影片中那個美國大兵才是全篇最立體的人物,源自其點到為止又恰到好處的細節,比如一開始的引經據典,到牛仔帽與塔臺稱呼的呼應,人家的每個舉動都有明確的精神來源,因此立得住,真實。而反觀我方的幾個角色,導演說不清,所以假大空。
這部片子沒有達到我的期望,但我不后悔買了票,反而說明這類題材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挖掘空間和反思空間,什么時候導演編劇想明白了,能感動自己了,作品自然就會感動觀眾。
期待下一部。
電影金剛川觀后感作文范文5
熒屏上的畫面,網絡上的資料,還有那銘刻的石碑--無不讓我驚訝!這樣一場戰役,這樣一場國與國之間幫助的戰役,傷亡竟有36萬余人!來自東方之都的中國血液,鋪撒在如今飛速發展朝鮮的國土上!
驚訝之余,我也為中國自豪著。有多久,看到關于中國的字眼,都會不自覺的微笑;有多久,體味祖國千瘡百孔,會淚眼朦朧;有多久,看到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在國際伸出救援之手,會心生感觸;有多久,每每見到那飄揚在世界還有那宇宙中的紅旗而驕傲自豪?這個數字沒有界限,因為我是中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履行著作為國人的義務 領略著作為國人的祖國山川美好!
這一刻,有多想贊美祖國--贊美您的博愛:在中國復蘇還沒有多久時,便站在了正義的角度,去幫助;這一刻,有多想緬懷先烈--正是因為那灑在異鄉的紅色血液,輝映著故國美好的前程!這一刻,有多想高聲說上一句--朝鮮,勿忘·勿忘中國,那個70年前為你們領土而付出的國度!
幫助·勿忘中國,那個為朝鮮崛起而努力的中國
灑在朝鮮土地上的鮮血,留在祖國心中的名字。烈士們用握緊槍的雙手,守護著另一方國土。盡管,那土地上沒有我們端莊的方塊字沒有我們熟悉的中國話,但我們仍然為它的興旺而驕傲,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為,70年風霜雪雨,中國與朝鮮從未忘記!
中國,從未忘記。從未忘記冒著槍林彈雨為戰士送打糕的阿媽尼;中國,從未忘記。從未忘記那水火兩重天里,飄動的聲勢的浩蕩!那是朝鮮人民對中國的赤誠,那是對英雄的贊歌!
朝鮮,從未忘記。不論是今天的中朝友誼,還是昨日的鮮血遍地。朝鮮,用它的旗幟輝映著東方--中國,生死兄弟!一份用幾十萬生命構筑的友誼,一篇用朝鮮新紀元換來的歷史足跡。
幫助·勿忘東方的國度
今日的中國,大地飛歌;今日的朝鮮,越發強盛。兩國的友誼比天長!來自東方的一腔正義,朝鮮將它銘記;來自朝鮮的一種鼓勵,那是正義中迸發的奇跡!
中國的幫助,是朝鮮站起來的勇氣;中國的幫助,是社會正義的縮影,為新朝鮮奠基--一片荊棘,中國與朝鮮共同采擷;一片藍天,朝鮮,拋去昨日的背影,像火箭--沖上青天!
這是一段關于幫助的歷史,這是一段讓中朝兩國銘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