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金剛川》有感500字
《金剛川》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拍攝,截取了抗美援朝戰爭中金城戰役中的一段歷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金剛川》有感500字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觀《金剛川》有感500字1
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愿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將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網絡上有一篇關于抗戰英雄張振智的文章,主要就是講金剛川的故事。
金剛川是一條河,金城戰役打響后后勤物資需要通過橋運到前線,張振智等人受命要在這里架起稱重橋。他和戰友們利用敵人炸斷的木料,七天七夜真的建好了,可敵人出動了飛機,把7孔橋炸得只剩下了兩孔,橋不能用了。張振智帶著全連冒著槍林彈雨修橋,在這次任務中,敵人在載重橋周圍共投下了近千枚炸彈,還有2500多發炮彈,可全連一直堅守到運輸車通過為止。
這是之前了作文解過的,可是當最終進入影院后,跟敘述的不一樣,但是一樣感覺蕩氣回腸,為中國軍人點贊!
電影中人物細節的描寫特別到位,吳京飾演的老關,看似是一個不守紀律的老兵,確有一股當兵的韌勁和視死如歸的決心。
張譯飾演的張飛,從唯唯諾諾到有自己主見再到夠來的英勇抗敵,他用生命詮釋了英雄的含義。
一個普通的班長,帶著戰友的相片抗戰,本想捧一座獎杯給戰友,可是看到的確是自己的戰友一個一個死在自己眼前,最后站在那里在跟美國人宣戰,敵人的燃榴彈根本炸不悔他必勝的心。
從他們一個個的眼神中,我讀懂了,視死如歸,無私奉獻,大無畏的斗爭精神,精神在,中國肯定會越來越好!
觀《金剛川》有感500字2
周六英語下課后,媽媽帶著觀看《金剛川》還沒有干的淚痕來接我。我想,《金剛川》有這么感人嗎?于是,讓媽媽給我定了七點十分的《金剛川》,我倒要看看這部電影有多么感人!
到了影院,我帶著好奇的心情觀看著。開頭講,這是抗美援朝的一場戰役,中國軍隊要去朝鮮幫助他們打美國。可是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搭橋過江,并且計劃在凌晨五點前過江。美國得知這一消息,就派轟炸機來炸橋,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輪番上陣,剛修好橋,不一會兒又被炸毀,再修,再被炸毀,反反復復,看得我很生氣,也很感動。生氣的是我們沒有飛機,只有兩門高炮,還只有幾十發炮彈;感動的是戰士們舍生忘死的精神!
最感動我的是張飛排長,他當時被敵機炸掉了一條腿一只胳膊,血肉模糊,他強忍疼痛,用打火機燒傷口,對傷口進行了簡單的包扎,然后用木棍當拐杖,一個人操作高炮,打下敵人的一架轟炸機,與敵人同歸于盡!
還有就是最后戰士們用自己的身軀搭起的那座人橋,連敵人都驚呆了,都不忍心再打了!最終戰士們順利過橋,到達金城!
看完電影,我只希望以后不要再有戰爭!戰爭太可怕了!爸爸說,就是因為戰爭太殘酷了,所以我們中國一直愛好和平,永遠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但是如果誰想欺負我們中國,那我們就會告訴他,我們是不好惹的!惹火了是不好辦的!
觀《金剛川》有感500字3
電影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愿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愿軍在金城發動最后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的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的戰力,志愿軍戰士們在物資匱,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無數先烈的鮮血,浸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里,我們看見了先輩偉岸的身軀,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斗里,創造了偉大的功勛,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將士們即使灰頭土臉也掩蓋不住臉上的稚嫩,即使身體破殘也要修補好大橋,即使血肉模糊也要用身體搭建成支撐大橋的橋梁。看到那一個個站起來的身影,不少觀影者都止不住的淚流。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座大橋的直立,而是中國魂的燃起,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們更加能夠深深體會到《義勇軍進行曲》中的“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新的長城”的真正含義!
讓我們銘記那些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愿軍吧!戰爭雖已結束,但歷史將被印在我們的心中,英雄的事跡將千古流傳,作為后輩,我們將永遠致敬英雄烈
觀《金剛川》有感500字4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七十年前,十幾萬戰士血灑戰場,才筑起一道御敵的城墻;這城墻,是當之無愧的血肉長城!
《金剛川》講述了這場戰爭中一個極小的故事:戰士們為趕到一線金城,必須通過一座橋梁,然而美軍反復轟炸,給這次行動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但對岸戰士舍身取義,過河的戰士也搭起人橋,大部隊才順利通過。
電影中,我不僅是感動志愿軍戰士的舍己為人、無私付出,而更是一種悲憤卻又無可奈何的情緒充斥著我的內心。美軍的燃燒彈、延時炸彈一發接一發地轟炸著,飛機一架一架地從橋上飛過;而中國軍人,只能反復隱蔽、修橋;再隱蔽、又修橋……唯一的兩臺大炮子彈不夠、射程不夠、精度不夠,打下飛機亦難上加難。即使沒有一個戰士怕死,縱然沒有一個戰士不竭盡全力,但還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可見,一強盛之邦,豈能離開技術的幫助?千萬顆赤膽忠心,在原子彈下立馬無異于灰燼!
為了后世子孫的幸福,他們甘愿奉獻;作為后代,我們又怎能辜負這份沉積了百年的執著?我下定決心,努力鉆研科學知識,讓國家不敗于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勝于歐洲、雄于地球!我下定決心,竭力鑄煉品格,讓中國傲然立于世界之巔,讓每個中國人都能驕傲地抬起頭!正如每周一望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那句發自內心的話: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觀《金剛川》有感500字5
那一年,俺們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就是通過那座橋,沒有一個怕死的。——《金剛川》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標志著抗美援朝運動的開始,經過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勇戰斗,三年后,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以中國勝利結束。
《金剛川》主要講述了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場,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金城發動最后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愿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轟亂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形成了“人橋”的神跡,最終大部隊渡過金剛川,成功抵達金城戰場。
本片主要以四個視角來講述志愿軍強渡金剛川的故事,分別是士兵、對手、高炮班和橋,士兵對渡過金剛川加入前方戰場的渴望、美國空軍的狂妄自大、高炮班同志的犧牲精神,一次次重復的敘事方式,更加體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英勇無畏,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看完這部影片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是沒有人民軍隊的浴血奮戰,就沒有現在國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它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范例,它留下的抗美援朝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去努力學習、鉆研和實踐,也是我今后工作、生活和學習上的指路標!
觀《金剛川》有感500字6
它是一部電影,它叫《金剛川》。
它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時期,志愿軍部隊要去金城參加最后一役,卻被水流湍急,暗潮涌動的金剛川擋住了去路。為了保證大部隊能按時渡江,工兵連的志愿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怕犧牲,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斷抵御美軍戰斗機的狂轟濫炸,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最后時刻,他們毅然決然地跳入水中,以自己的身軀搭起人橋,讓作戰部隊按時順利過江。
令我最震撼的是戰士們搭人橋這段。只見他們從水底到水面一層又一層,一邊咬緊牙關,忍受傷痛扛起橋板,一邊要面對敵機的狂轟濫炸,可為了戰爭的最終勝利,為了祖國的未來,他們沒有退縮,面不改色,齊心協力筑起這世上最堅固的“橋”,堅持到最后一刻。看到這里,我熱血沸騰,心中冒出一個聲音:這才是世上最可愛的人!他們才應該是我心中最亮的明星。
片尾時,銀幕上出現了一隊隊整齊的儀仗軍莊嚴地捧著蓋著國旗的骨灰盒,當影片中的志愿軍幸存者肅立敬禮,屏幕下方打出“接志愿軍遺骸回家”的字樣時,我不禁鼻子一酸,眼睛濕潤了。正是有了志愿軍戰士們在無情的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犧牲,才有了現在的中國。我不由自主地起身,向他們行隊禮致敬。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好自己,長大后為祖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讓中國成為世界強國!
觀《金剛川》有感500字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