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
《我和我的家鄉》該片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篇1
五位導演各自都發揮出了自己的風格和水平,有笑點、有淚點,而且每個故事都有打動觀眾的點,這就很厲害了,相比《我和我的祖國》,這部家鄉顯得更加接地氣一些,無論身處何處,家鄉都是每人心中的凈土和信念,影片中的主角,雖然弄出了很多搞笑的事情,但最終都回歸了家鄉,所謂的回歸包括身體,更包括內心的回歸。個人很喜歡《神筆馬亮》這個單元,發揮出了開心麻花團隊的長處,各種喜劇包袱層出不窮,讓觀眾大笑,最后的煽情也是點到為止,喜歡。《我和我的家鄉》整體真的是一部有情懷、有歡樂、看完之后十分有感觸的電影。
今天是疫情期間以來,我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電影,感謝!很高興能見到演員劉昊然、王迅、王寶強、王硯輝(主演電影故事《天上掉下個ufo》。放假期間不適合遠距離旅行,可以約起來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哦!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有之前《我和我的祖國》的影子。從國到家,更拉近了觀眾和電影的距離。因為家鄉是每個人的根,根種在每個人的心里。人有了家鄉的滋養,才能從小樹苗兒長成參天大樹!所以老人們總說不能忘本,得知道根在哪里,你從哪兒來。電影中五個故事,都讓人看著看著笑,看著看著哭。從一開始的葛大爺進入電影,直接就把我帶入情境了。我就想到了自己,因為我的家鄉是北京。北京人熱情有禮,愛助人為樂,大氣樂觀!大家都知道今年是紫禁城600周年紀念。這片土地最美的是文化的厚重,最好的是北京人的熱情,最樂的是美食的誘惑,最不能離的是腳下的每寸土地!我想假若有一天,我老的記不得事兒了,我想我唯一不會忘的就是北京,是我在胡同兒里的兒時記憶。因為我愛我的北京!電影中從過去到現在,每個故事就像我們祖國歷史變遷的一條線。智能的時代,科技的時代,教育強大的時代,改變著每一代。不變的是人們的情懷,人們對家鄉的牽掛。人們不論走的多遠都想著得回家看看。在外面漂泊的人,不論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生活著,總會有一份溫暖陪著你,因為你的家鄉在等著你!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篇2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后一課》和《返鄉之路》這兩個單元。因為它們里面都有老師。一位是得了老年癡呆,甚至忘記了自己兒子,卻還惦念著二十多年前離開鄉村小學未能完美的最后一課的范老師。一位是埋在高高的山崗上,俯瞰著簇新的美麗的鄉村小學的被尊稱為高媽媽的高老師。
好老師是什么樣的存在?是哪怕距離千里萬里,哪怕時間十年幾十年,都深藏于學生心中。是一點叮嚀,是幾句關愛,是無私的幫助,更是高潔的品質……
成都大學書記毛洪濤,令為玉碎,不為瓦全。“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身后的學生們的深切緬懷,讓我們得以認識了一個好老師,一個真正關愛學生的,一個有著家國情懷的理想主義者。
在電影里,我看到了好老師,那是令我欽佩的存在。《最后一課》里的范老師在鄉村支教,甘于貧苦寂寞,扎根土地,關愛學生,呵護學生的夢想。那份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眷戀和不舍,是那樣的真摯感人。這是平凡而偉大的,這是無關名利的,這是深植于學生們心中的無形的豐碑,這是我們的國家民族得以綿延傳承的大的力量。
高媽媽的鏡頭只出現過一次,我卻久久難以忘懷。堆積在粉筆槽里的黃沙,破舊不堪的教室,衣衫襤褸的孩子,背著孩子有著堅毅神情的高媽媽。然后就是窗外從遠方襲來的滾滾沙暴,就是師生們無聲看著那暴虐的存在,然后就是高媽媽緩緩而堅定的對孩子們說,長大了學了本事,給咱們這換個樣子。還有幼年閆飛燕望著高媽媽那清澈而堅定的眼光。
電影中高媽媽帶大的孩子喬樹林,電影外無數的治沙英雄們用自己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將毛烏素沙漠徹底戰勝,創造了奇跡。高高的山崗上埋著高媽媽那棵大樹下,閆飛燕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高媽媽想看到的——沙漠變成了綠洲,漂亮的現代化的小學。幸運如斯,偉大如斯。
在這兩個單元,我看到了葉落歸根,我看到了鄉土情結,我看到了老師對于國家民族的巨大貢獻和重要意義。我們的家鄉,我們生于斯,長于斯,魂牽夢系于斯。我們要用我們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家鄉富饒,讓我們的祖國強大,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的民族魂。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篇3
看完這部電影快一周了,剛看到這個任務,剛好有所感受,就寫點東西吧。
本來和女朋友準備去看《姜子牙》的,看了《姜子牙》的評論好像一般,就改看《我和我的家鄉》,去年也看過《我和我的祖國》覺得拍的一般,先說這次的總體感受吧,五個 獨立的故事,由不同的導演和演員演繹,都是比較的輕松歡快,有很多場面都是緊貼最新的生活來源,全場看下來有感動、有歡笑、也有為自己雙節沒有回到家和家人團聚的遺憾。
第一個故事,是葛優、張占義、劉敏濤主演的北京好人,葛優影帝的演技沒的說,全場最好笑的就是三人在醫院抽血的環節了,哈哈。影片講述的是臨下崗員工張北京為了給老舅治病做手術,把自己醫保卡借給他老舅,發生的一系列烏龍事件,最后被發現后用自己準備買車去當出租司機的錢給老舅做手術,看完這個故事也挺感動的,特別是外出打工這些年,和家鄉的親戚朋友不知不覺間聯系也少了,小時候的那些歡快記憶可能也得在某個特定場合再能回憶起,離鄉多年,親情猶在否?
第二個故事,是陳思成導演,王寶強、黃渤、王旭等主演的天上掉下個ufo,本片基本上就是全場皆笑點,而且運用了挺多當今網上火熱的元素,比如直播、打賞、無人飛行器還有手工耿的創意元素等等。
后面有徐錚導演的最后一課,鄧超、閆妮主演的回鄉之路還有壓軸的沈騰與馬麗再度攜手演的神筆馬良,這些就不一一詳述了,反正建議大家都可以去看一看。
當然里面有些東西還是在某種角度觸動了我,鄧超飾演的喬樹林說的:讓中國每一個人都能吃上他的沙地蘋果,當時覺得有點好笑,又覺得很是偉大。影片中,有為教育獻身的老師,有為家鄉環境改善獻力的企業家,也有為了農村發展而放棄去國外深造的村干部,里面的每一個人都在為更好的自己、親人、家鄉乃至祖國而奮斗。放眼如今,中國制造的商品無處不在,中國的大型項目、工程也成為各行業的領頭羊,甚至從電影中出現的全是國產的商品,看到這些心里也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和我的家鄉》里可能主要還是寫的80后之前幾代人的故事,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見他們同中國一起拼搏向上的力量,相信未來90后、00后乃至10后我們能看到這些新鮮血液帶領我們的家鄉走向強大,帶領我們祖國走向富強繁榮。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篇4
今天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觀看后感觸頗深。這是一部讓我笑中帶淚,感動不已的影片。影片從祖國東西南北中各選取了一個地方,展示了北京、貴州、浙江、陜西、遼寧每個地方的獨特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這便是家鄉的故事。每個故事中我都體會到個人、小家、大家對家鄉,對國家深深的情感。
《北京好人》,我看到了國家對人民的基礎保障、對人民的責任和厚愛。關于醫保問題,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民,絕大部分都有了醫療保險,在生病尤其是重大疾病時給了我們最大的保障。我國過14億的人口體量,能提供給我們現在這樣的社會保障并非輕而易舉。國家在不斷地提高人民社會保障福利待遇,作為子民的我們也要多多體諒祖國母親的不易,并且懷著感恩之心來看待問題。這是我看到這個小故事最深刻的體會。
《天下掉下個UFO》、《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主要講述的都是家鄉發展的故事。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很多地方雖然有人生活居住,但從自然環境、地理位置上來說,有些艱險、有些閉塞、有些貧窮,有些落后。只有真正生活在那里、從那里走出來的人才能切實體會到那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那荒蕪的沙漠給家鄉的發展帶來了多么大的阻礙!才能體會到家鄉的路有多么重要,家鄉的一草一木有多么重要,家鄉的人文知識有多么重要!貴州的UFO,體現了科技改變命運的真理;陜西無情的沙漠也最終在幾代人的犧牲和努力下退沙還林。沙漠治理是全世界的難題,但我國的治理成效舉世矚目,這是非常令人折服的。在極其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從事勘探地形、沙漠育種等工作,從而改變沙漠的恐怖狀況,其中要付出的犧牲和努力可想而知。另外,劇中人表達出來的當地人民對養育自己的這片高天厚土的懷念與感恩,也讓所有觀影人深有共鳴。我們國家有很多成功人士為改善家鄉傾盡一切,這種不忘本、不忘家鄉、不忘祖國的情懷深深地打動了我。希望所有的中國人都能抱有這樣的情懷、這樣的胸懷,為家鄉更加興旺發達、為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想整部影片表達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對家鄉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堅定心中的信仰和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改初衷,同心攜手,為我們的祖國、為我們的家鄉貢獻我們的力量,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就一定會有一個輝煌的未來,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愛的明天!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篇5
去年的國慶節,我和表姐去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祖國》,今年的國慶節我們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一共講述了5個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回鄉之路》、《最后一課》和《神筆馬亮》。
每個故事都有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但歸根結底都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向往與情懷。
雖然這5個故事都震撼了我,5個故事既有令觀眾捧腹大笑的瞬間,也有讓人感動淚奔的時刻,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神筆馬亮》。
《神筆馬亮》作為整部電影的壓軸之作,主要講述了馬亮收到賓美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毅然選擇違背妻子秋霞的意愿,前去自己的農村家鄉開展扶貧工作,在農村工作的他裝作在俄羅斯工作糊弄老婆。最后馬亮被秋霞發現真相后,秋霞因看到農村的面貌蒸蒸日上而選擇原諒馬亮,并支持馬亮。
《神筆馬亮》是一部讓你哭笑不得的好作品,你會笑著笑著笑花了眼,哭著哭著笑出了聲,讓你很是狼狽。
當看到視頻電話中與秋霞斗智斗勇的馬亮時,你會哈哈大笑;當看到穿著玩偶服的馬亮與來到他所扶貧的村子游玩的秋霞合影時,你會默感心酸;當看到馬亮即將被掌握多條證據的秋霞揭穿時,你會暗自緊張;當最后秋霞原諒并支持馬亮時,你會淚流滿面。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中的5個故事,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分別發生在我國的東、南、西、北、中地區,5個主人公,用他們的堅守使得他們的家鄉變得越來越美好。
家鄉是生我們養育我們的地方,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堅定的后盾,當家鄉養育了我們,成就了我們后,我們何嘗不應該加倍回報家鄉呢?為家鄉的建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篇6
最好哭的《最后一課》。不知道當人開始思考人生意義的時候是活到了人生的哪一個境界?一生鞠躬盡瘁的老師,由于腦梗引發了老年癡呆癥狀,將老人帶回到他人生中最令他牽掛的時間段里。在深山小山村的十年,他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法則,一家一戶的敲門,讓小朋友們接受知識的洗禮。鄉村小學要合并了,范老師也要結束他十年鄉村教師的生涯,已經不記得自己的兒子,但還記得提醒校工修繕教師,記得幫學生補鞋子,提醒家長讓孩子好好學習。當手機響起一切被打破時,他的記憶不斷閃回到過去為學生取顏料的畫面,他走在不熟悉的道路上,卻依然清晰的記得曾經走過無數次的道路,那個時候的他慌亂又惶恐,我想很難有人不為此心生憐憫與共情。
最后的最后,鄉村小學變了模樣,他終于看懂了那幅畫,是多么大的欣慰呀。而在幫范老師重拾記憶時,更是很出彩地讓大家不由感慨這幾十年來鄉村的變化。又呼應了大主題《我和我的家鄉》。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肯定都有過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師,他們的某些言行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的對我們產生了影響。師恩難忘,對我們產生積極影響的老師更是讓我們懷念。
最反轉的《回鄉之路》。之前去過大西北,給人的真實感受真的是風沙粗糲,高速路的廣告牌大多數打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看到那么多光禿禿的山,是真的有一種不知道該怎么辦的無力感。也深知地方的經濟差異和環境密不可分。曾經漫天黃沙,到現在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變成了樹木叢生的植被,那種強烈的對比感更讓人感懷家鄉在這幾十年的變化。所以,那些治沙英雄真的是最可愛的人,當下的綠水青山就是曾經的治沙英雄們為我們守護出來的,這一小節,是對他們非常好的致敬。
最搞笑的《神筆馬亮》。想要捧腹大笑,沈騰馬麗不會讓你失望。這個我不劇透了!全片淚點與笑點平衡得很好,不強行煽情,在你原本以為會煽情的時候,突然抖一個包袱,讓人破涕為笑。
片中的布景也非常用心,農村墻上的所有壁畫,都出自真實的畫家之手。最后稻田里出現的一個巨大火車頭造型,取景于沈陽的“稻夢空間”景區,而火車頭也象征著當今的中國正在高速發展。
最真實的《北京好人》。葛大爺還是那個葛大爺,上次幫助了一個汶川來的孩子,這次又幫他的表舅交了醫藥費。我們身邊總有那些有小缺點但又心地善良的人。現實生活中,遇上了“錢”上的困難,卻用情來溫暖。一個人能不能被打敗,其實是看心中的那團火,在遇到困難時,朋友親戚的幫助,會讓心中的火永遠不滅,他們給你送來干柴,等待時機讓心中的那團火更加火熱。而套上國家醫保的惠民政策,可能也讓非年輕人有了親切的感覺。和家人聊天的時候,但凡有人住院,高頻詞語就是醫保與報銷。
最土味科幻的《UFO》。貴州的一個小村莊中,因為UFO的出現使得小村莊發展成了著名景區,電視臺《再進科學》欄目組派出記者,去調查事情的真相。黃渤飾演了一名農民發明家,總是搗鼓出一些奇奇怪怪的發明,有時也會把自己弄得很慘,是最接地氣,又不接底氣的一段。拋去發展家鄉經濟以外,這個片段把農民發明家這樣一種代表拉近觀眾,讓人覺得民科也是很有意思的存在。希望經過專業人員指導動力與續航的問題,這位農民發明家可以早日實現精準控制他的UFO。
寫在最后,對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許多年輕人而言,家鄉逐漸變成了一個親切又遙遠的詞,對比從前的直抒胸臆,如今的我們的確越來越難開口說出對家鄉的感情。
以上五個故事,都對"家鄉"二字進行了相當具象化的闡釋,每一個笑點和淚點,都落在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細節和情感上。讓我們對鄉村教師,治沙人,基層村干部,外賣小哥,農民發明家,這些平凡英雄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識,我們最美的家鄉離不開無數平凡人的默默付出。
如果說《我和我的祖國》是大情懷,那么《我和我的`家鄉》就是小感動。大情懷動容,小感動鉆心。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篇7
國慶期間,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應該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續篇。兩部國慶獻禮片都是用幾個小故事來表現一個主題:“祖國”或者“家鄉”。“祖國”總導演陳凱歌喜歡歷史題材,所以“祖國”被拍成了歷史劇,七個故事反映了新中國七個重大歷史事件,看來蕩氣回腸、自豪感倍增。“家鄉”總監制張藝謀用東西南北中五個故事,反映了國人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感人業績。張導喜歡農村題材,所以五個故事都和農村緊緊相連,即使《北京好人》這個大都市的小故事,也要在衡水農村結尾。看來,所謂“大家”都會始終如一堅持自己風格的。
這幾個故事都很感人,尤其是范老師、高媽媽對學生的關愛直觸人心,令人淚目。最感人的小故事是《最后一課》,講的是已經移居瑞士的范老師腦中風后,記憶定格在1992年,在浙江淳安望溪村小學上的最后一課。都德《最后一課》講述的是法國鄉村小學被侵占割讓后,老師講的最后一節法語課,表達的是法國人淪陷的屈辱和對祖國的思念。“家鄉”的《最后一課》講述的是范老師作為鄉村教師的“最后一課”,表達了其對農村孩子的依依不舍和對鄉村未來的殷切期望。這部片子中,范偉演技炸裂,一個喜劇演員居然能演到那么感人!
我岳母也做過十年鄉村教師,妻子從小一直和母親生活在“山下陽村小學”,直到三年級才轉到古市鎮讀書。我前幾年去過浙江松陽的山下陽村,風景比電影中的望溪村還要美,比松陽一般的山村顯得有文化、有規劃,村前一口水塘更是體現了陰陽八卦之理。但是山下陽村遠沒有望溪村那么幸運,成為旅游景點而致富。中國有260萬個自然村,到今年年底都會“脫貧”,真心祈望有一天所有的鄉村都能遠離污染、美麗富饒,一個也不掉隊!
小故事《回鄉之路》,以岳云鵬、賈玲在機場追星開始,追的是閆妮演的網紅。隨著劇情的推進,包袱不斷,鄧超的喜劇天賦不斷顯現。當閆妮跪倒高媽媽墓前后,畫風就變了,更是牽出了陜北毛烏素沙漠治理的宏大背景。新中國治理沙漠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內蒙庫布齊、陜北毛烏素、河北塞罕壩等都是治沙的典范,其中包含了不知多少了不起的人和事!上個月我到西安出差,明顯感到空氣濕潤了,降雨多了,西安像個小江南了。雨水之多,甚至讓明秦王府舊址土墻漲塌了包在身上的磚墻,生動的詮釋了新詞“墻裂”。中國國土面積有超過20%的沙漠,希望有朝一日都變成綠洲!
另外三個小故事雖然不及前兩個感人,但是拍的也很好。《北京好人》算是承接了“祖國”系列,葛優還是飾演北京好人張北京。葛大爺風格依舊,從診室把表舅騙出來那個橋段,還是《不見不散》里機智的劉元。《天上掉下個UFO》里的黃渤就是《瘋狂的石頭》里的黑皮。《神筆馬亮》中的沈騰、馬麗依然是彪悍的馬冬梅和好賤的郝建。
可能限于片時,“家鄉”中有些地方還是顯得突兀:馬麗本來一心讓丈夫到列賓學院留學,甚至不惜手摔院長,最后怎么就對沈騰扶貧頓悟理解了呢?葛優表舅怎么會不知道自己上了新農保呢?黃渤怎么就突然牽手佟麗婭了呢?不過,瑕不掩瑜,《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片子,把主題劇拍的這么好看又感人,確實不簡單!
我和我的家鄉,一刻也不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