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你那頤和園觀后感范文
頤和園占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 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筑3000余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游覽三個部分。那么你知道頤和園觀后感怎么寫嗎?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頤和園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頤和園觀后感1
天氣晴朗,碧空萬里,我隨父母來到了如詩如畫的頤和園。我們先游覽了萬壽山,然后來到了昆明湖。一走近湖邊,我就被美麗的風景吸引住了。湖水淺處是碧綠碧綠的,深處則顯出一片瓦藍;岸邊的柳樹剛吐出嫩芽,春風一吹,柳條就像一陣輕煙,又像是柳樹姑娘的一條輕紗遮在自己面前,有著說不盡的婀娜與嫵媚。
我不禁跑到柳樹下,向遠處眺望,只見水面上游船點點,湖心島像一顆寶石嵌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十七孔橋橫貫湖面,像一條玉帶似的,將湖心島和岸邊連在一起,構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多美啊!”我不由自主地贊嘆道。緊接著,我看到一些游人租小船在昆明湖上游玩。于是,我也提議去劃船。我和爸爸、媽媽乘上游船向湖心島劃去。小船緩緩地前進著,不一會兒就離開了岸邊。我們有說有笑,輪流劃船,真是愜意極了。船來到了湖中心,回望萬壽山,景色盡收眼底:佛香閣、排云殿依山而建,一群金碧輝煌的樓臺殿閣,矗立在翠綠的山坡上。我們不停地按動相機快門,將
這美麗的湖光山色永遠地保留下來。
看到那么令人陶醉的美景,我不禁哼起了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伴隨著歌聲,小船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湖心島。我登上了十七孔橋,摸著那雕刻精美的圖案,一種自豪感從心底油然而生。爸爸說,這享譽中外的北京頤和園,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是保留到今天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園林呢!這么美麗的頤和園,我們的祖先早在二百年前就建好了,他們多么有智慧呀!
啊!頤和園,如詩如畫的頤和園,你是巍巍華夏留給后人的杰作,你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如此迷人的美景,會永遠激勵著炎黃子孫為建設祖國而奮發向上!
頤和園觀后感2
去年暑假,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坐飛機來到了北京頤和園玩耍,頤和園真是太美了!
一進頤和園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澄碧入鏡的昆明湖。風輕輕拂過,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太陽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閃閃。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幾艘小船在蕩漾,猶入一只只水鳥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為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另填了幾分色彩,猶如玉帶明珠。湖岸邊,爭芳斗艷的荷花盡情的綻放。一朵朵荷花說:“我們是最美的!”游人們一邊觀賞一邊評說,頤和園頓時熱鬧起來。
再往前走,那就來到了藝術長廊。長廊真是名不虛傳,一共猶100多間。這兒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古香古色的味道。
長廊的柱子上。欄桿上。天板上有著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些題詩題詞和人物花草鳥獸,栩栩如生,別有一番情趣每個小間都很別致。很生動。人們在里面欣賞詩畫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看累了,還可以在長椅上,休息一下。長廊兩旁百花爭艷,粉的似霞,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絢麗無比,一簇一簇,美不勝收。
穿過長廊我們登上半山腰,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兒塑立著形態各異的菩薩。有愛笑的彌勒佛,有拿著凈瓶的凈瓶菩薩,還有貪睡的臥地佛。而最大的佛則是地藏王,他身上還鍍著金子,金光閃閃。見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們作儀,愿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快樂。佛香閣是用條形方磚建成的。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偉大了,把佛香閣打扮得如此漂亮,那個時候沒有汽車起重機,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閣上,能夠望穿整個頤和園。艷陽高照,青山綠水鮮花。讓頤和園多了幾分壯美,多了幾分迷戀。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島。十七孔橋,因為橋下有十七閣橋洞,因此得名。這座橋長約58米,寬約4米。橋的扶手。欄桿上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特別是石獅子,大小不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個個活靈活現。有的飛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戲玩耍,正是獨具匠心,叫人稱絕。傳說,這座橋是幸福快樂的象征,于是我走上這座橋。
參觀完頤和園,禁不住贊嘆出一句:“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不愧為最美的園林,不愧為人民勞動的結晶,不愧為中國文化的愧寶!”
頤和園觀后感3
8月22號,我隨媽媽來到了夢寐以求的首都——北京。去之前,我們就商定好去的幾個景點:頤和園、八達嶺長城、故宮還有毛主席紀念館等。
到北京的第二天,媽媽的一個朋友——田老師,帶著我們還有她的兒子狼崽去八達嶺長城。但是當我們輾轉反則來到去八達嶺的必經之路德勝門之后,才發現人山人海啊!所以我們臨時又改變了路線——去頤和園。
經過轉換兩次地鐵,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北宮門,出地鐵口就看到人群的去向,我們也隨著人群向目的地走去。一路上除了人還是人,到頤和園售票處,更加是黑壓壓的一大片。經過四十多分鐘的排隊,終于買到了。
拿著票,我們又往人群里擠。首先映入我們眼前的是一座座高大威武牌樓。大紅色上面雕刻著很多精美的圖案,讓人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
一路往里走,經過一座橋。橋下有一條蘇州街,河兩邊的店鋪里放著各自五顏六色、琳瑯滿目的商品,看的讓人眼饞。再經過金碧輝煌排云殿、又來到雄偉壯觀佛香閣。翻過萬壽山后,我們向赫赫有名昆明湖出發。
一路往下走,不遠處看到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長廊里面坐滿了休息的人,當然也包括了后來的我們。休息了沒一會兒,我和狼崽就按耐不住了,一個勁的催著要坐船。于是田老師排隊租了一艘電動的船,船是由我和狼崽弟弟輪換著開的。我們直接往十七拱橋進軍,一路上狼崽開船,我就驗證是不是真有十七個孔,呵呵。一路上的美景真是美不勝收。
頤和園真可謂是有富饒文化啊!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看也看不完,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再去細細品味。
頤和園觀后感4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它有悠久的歷史,數不清的古老的建筑,還有神氣的世界。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的頤和園,頤和園是我國古老的皇家園林。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長廊共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它有七百二十八米長,共分成二百七十三間,從長廊這頭望那頭看,一眼望不到頭。每一間的橫濫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一千多幅畫沒有哪兩幅畫是相同的。長廊的一旁載滿了花草樹木,這一種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真是美不勝收啊!長廊的另一旁是昆明湖,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陣微風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頤和園的西面有一條西堤,那條西堤雖然平凡而普通,但是它的風景卻美如畫。我們邊走邊游覽著頤和園的風景,不知不覺地來到西堤。西堤兩旁每隔一定的距離就有一個長凳,有好多游人玩累了都會在長凳上休息;有一個音樂盒,不論春、夏、秋=冬,從音樂盒里發出的都是美妙動聽的音樂;還有一個小噴泉,那個小噴泉在炎熱的夏天每停一會兒都會循環噴出水來,噴到游人身上、臉上,感覺就是與眾不同!
在頤和園,每一座橋都有一個名字,還有它名字的由來,這些都是乾隆在世的時候,甚至很多皇帝在世的時候的公園啊!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
頤和園觀后感5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國皇家園林的美。
我們剛進頤和園,一座極有園林特色的,由白玉漢石砌成的拱橋就出現在眼前:石拱橋護欄雕著許許多多的龍,欄柱上雕刻著一只只威武的,形態不同的小石獅子。經過石拱橋,便看見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一個大湖,從高處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個壽桃。昆明湖,是一個人工湖,我想,那該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
昆明湖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曠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這長廊長達700多米,有1萬2千幅畫,并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長廊盡頭,就看見一座倚山而建的閣樓--香閣。香閣是慈禧太后游玩頤和園,在頤和園休息的地方。那里紅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輝煌,里面還有不少奇珍異寶。
最后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一個景點:蘇州街。它是將江南民居生活濃縮到園內,蘇州街環形而建,街的一邊是古色古香的商鋪,地是用花崗巖石建成的,另一邊是水道,中間有小拱橋,好像回到古時。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頤和園觀后感6
我覺得頤和園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大公園。
首先,我來介紹頤和園的幾處有名的地方,我們一開始進入了頤和園大門,然后我們再繞過大殿,就可以來到有名的長廊,那些長廊里面到處都是綠漆的柱子,還有紅旗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長廊居然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欄上都畫著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我認真的看這些畫,感覺就像我們的生活,就像我們的環境,是如此的美麗,畫家們也非常厲害,在這幾千幅畫里面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是代表畫家,每一顆都是用心畫的,值得我們敬佩,還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這讓我感覺,這頤和園的花木都是非常的多,非常的美麗,花朵的生命力也是非常的強大,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就像我們睡覺醒來之后,也是神清氣爽。
就在頤和園最有名的地方有這個昆明湖。然后那個湖中有一個小島,那個小島應該不是別人建的的,我是這樣覺得的,應該是自然形成的,可見小島的生態環境應該是非常的好的,很多游人都走過長長的石橋,石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石橋,游人們都去不了這生態環境非常好的小島,再說這石橋上的17個孔,叫做17孔橋,橋欄桿上有很多柱子,柱子上刻著小獅子,這和剛剛的話一模一樣,說明:這些雕刻的那些柱子,還有柱子上雕刻的小獅子,都是各不相同的。
看完了頤和園,這么美麗的風景,我還是要說一句話,頤和園的風景真是太美了,我還要閱讀這篇美麗的課文!
頤和園觀后感7
頤和園是清代諸多園林中最亮麗的一顆明珠。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園明園毗鄰,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它每年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游客前來參觀,我也慕名前來一睹頤和園的風采。
走進頤和園的北大門,第一個景點就是 “蘇州街”了。蘇州街列于宮苑之中,小巧玲瓏,依山面水,宛如江南畫般點綴在頤和園中,更襯托出頤和園的寧靜典雅。張燈結彩的街道,古色古香的房屋,各式各樣的茶樓商鋪,正是蘇州街的特色所在。
頤和園的特色還在于它的牌坊。在頤和園三步五步就能看見一座牌坊,牌坊上雕龍畫鳳,很是壯觀。
在北園,還有一處十分有特色的藏傳佛教建筑群。高大的圍墻,宏偉的喇嘛寺,紅白的完美結合,造就了頤和園中這一方風景。
乾隆皇帝十分熱愛佛教,在園內建造了諸多的佛教建筑,佛香閣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佛香閣是頤和園的主體建筑,南面是昆明湖,北對智慧海,八面玲瓏。周圍建筑圍繞在它的兩側,形成眾星捧月之勢。在佛香閣一層的大廳中擺放著一尊千手觀音,觀音面朝昆明湖,好像在說:“我會保護一方平安的!”
冬天的昆明湖煞是好看,陽光灑在湖面上,湖面像一面大鏡子,照映著太陽,又像一顆寶石,是那么閃亮。
從佛香閣向南走,要通過一條長長的樓梯,從上往下看,曲徑通幽,末尾處仿佛別有洞天。來到盡頭,原來是慈禧太后的行宮啊!行宮內擺設十分精美,龍椅、花瓶、屏風,都不愧對“皇家”二字。
順著長廊走,我開始注意到了長廊上的壁畫。“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火燒赤壁”、“關羽千里走單騎”……一幅幅壁畫活靈活現,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出現在我面前。
頤和園是中國無與倫比的藝術瑰寶,我們要去珍惜它、保護它,讓它可以永世長存。
頤和園觀后感8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課文的名字叫做《頤和園》,課文主要講了: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這一課主要為我們講解了頤和園的美麗風景,同時也為我們講了萬壽山、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等著名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