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吃榴蓮很容易上火
三伏天吃榴蓮很容易上火是不是呢?來看看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三伏天吃榴蓮很容易上火是不是,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三伏天吃榴蓮很容易上火是不是
夏天吃榴蓮容易上火,特別是一次性吃下大量榴蓮時,可能會出現上火癥狀。因為榴蓮是熱性水果,容易造成內火旺盛。
上火屬于中醫熱證范疇,指的就是人體內陰陽失衡、內火旺盛,繼而出現了一些熱性的癥狀。榴蓮性熱,能起到活血散寒、升高體溫的效果,所以是寒性體質人群的理想補品。而且,榴蓮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糖分、脂肪、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適當吃榴蓮能起到健脾補氣、補腎壯陽、強身健體的效果。
但攝入過多,卻也容易造成熱量超標、內火旺盛。一次性攝入大量榴蓮之后,體內陰陽失衡,促使內火旺盛繼而誘發內熱的癥狀,常見癥狀有面紅耳赤、胃脹噯氣、呼吸困難、咽喉疼痛、尿液發黃等。而且,榴蓮的熱量較高,攝入過多可能會造成肥胖、餐后血糖升高等問題出現。
綜上所述,夏天吃榴蓮有上火風險,也容易造成體重增加、消化不良、血糖波動等問題出現。因此,榴蓮雖然美味,但不建議一次性攝入過多,特別是肝火旺盛,有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更應當減少食用。
三伏天虛寒體質要小心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
三伏天四十日內禁食冷品
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吃蘿卜、夏吃姜”,三伏天地下之熱浮于地表,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之陽也浮于體表,此時體內陽氣虛乏,脾胃功能較為遲鈍,食欲減退,如果過食肥甘膩補及生冷之物,則致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
另,體內素有深寒之人,本可以三伏貼、溫灸等方式,借此時機排出寒邪,若飲食冷品,則會壓邪于內,使本易出之寒邪留滯作祟,豈不可惜之至!總的來說,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三伏天的運動之道
雖然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但也因人而異。對于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應減少活動,以靜制動,并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身邊還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的防暑藥品。當然,也不能躲在有空調的家里不出門,因為那樣會使身體的適應能力更加下降。應當適當走出家門,做些適當的運動為好。如游泳,練太極拳等,最好時間以半個小時以內為宜,或到避暑勝地去旅游等,都會使盛夏生活過得很充實而使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三伏天防空調病
人是恒溫動物,人的體溫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夏季,自然界陽氣正足,溫度、濕度都比較高,人體為了調節環境溫度,就需要適時開合汗毛孔,將體內多余的濕熱排出體外。但是,現在我們人為地制造出了一種人工環境空調,當我們從炎炎烈日的環境下,突然進入到溫度很低的室內,就會使本來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關閉。這種關閉由于來的很突然,在關閉過程中,會造成兩個后果,一是將冷空氣一同閉在了體內;二是導致本來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斷。
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體的一種排毒過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陽氣,人體本來是要將體內的各種寒濕毒排出體外,但空調的介入,打亂了這個過程。不僅排毒不徹底,反而是將外界的寒也一起帶入到了體內,因此,這個階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調病。這種病,就是在夏季得風寒感冒。由于寒閉在體內,癥狀就是渾身肌肉痛,關節痛,頭痛,無汗,食欲不振,甚至渾身發冷、發燒。其實,到了發燒這個階段,已經說明人體開始調動體內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種人體自保本能反映。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發汗。在無空調的環境下,通過發汗,將不正常關閉的汗毛也再次打開,排出體內的寒濕。只要人體恢復正常出汗了,體溫就會降下來,渾身上下不適的感覺也就慢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