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時節(jié)是什么意思
我們在古詩中看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句子,也許會疑惑這是何種季節(jié),為此關(guān)于白露這個節(jié)氣你們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白露時節(jié)是什么意思簡介,歡迎參閱。
白露時節(jié)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每年公歷的9月上旬,排行秋季時令的第三位。此時天氣逐漸轉(zhuǎn)涼,早晨的時候草木上可以見到露水,因此稱之為白露。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俗語有言:“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講的就是這個階段需要保暖了,不能穿得太少,因為晝夜溫差大,所以早晚最好攜帶外套,保暖也成了主要事項。
白露養(yǎng)生技巧
首先需多補充水分,因為到了這個時令前后,人們?nèi)菀壮霈F(xiàn)口干、唇干、咽干、皮膚干燥等癥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要多吃些應季的蔬菜水果,如秋梨或者白菜等等。其次要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早睡早起不可熬夜,睡覺時要記得蓋被子,不可打赤膊以免著涼。然后是多加鍛煉,增強體質(zhì)。
白露節(jié)氣是什么節(jié)氣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jié)令。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溫差最大的季節(jié),白天能達到二十_度、晚上只有十幾度。在這樣的氣溫條件下,白天形成的濕熱之氣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結(jié)于草木,好像掛上了白色的珠子。
進入白露時節(jié),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故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
白露節(jié)氣養(yǎng)生
情志
白露時節(jié)天氣多變,冷暖交替,很容易引發(fā)情緒變化,極易誘發(fā)消沉的心緒。肺氣清肅,此時勿使情緒波動太大,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寧神定志,以免影響肺氣,以達到心境寧靜狀態(tài)。
起居
白露時節(jié),隨著天氣漸涼,要注意適當添加衣服,我國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養(yǎng)生法,明確指出“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也就是說秋天不要太快地添加衣服。這樣,就避免了多穿衣服產(chǎn)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fā)、陰津傷耗、陽氣外泄,順應了秋天陰精內(nèi)蓄、陽氣內(nèi)守的養(yǎng)生需要。所以秋凍要凍得合理、凍得適時、凍得健康。
運動
白露后,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可逐漸增加,但仍應以不疲勞為原則;項目方面可選擇慢跑、打太極拳、體操、打籃球、羽毛球、騎自行車等;還可以結(jié)合鳴天鼓、健鼻功等保健手法進行養(yǎng)生。
飲食
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我們就不能不考慮到秋季的氣候特點——干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我們講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xiàn)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jié)、皮膚干裂等癥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shù)囟喾恍└缓S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治療支氣管哮喘,應加強支氣管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增強抗病力,防止感染。
具體方法:
采用平臥或站立位,兩手放在上腹部,然后有意識地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l~2倍,吸氣用鼻,呼氣用口;呼氣時口唇緊縮作吹口哨的樣子。同時可用兩手按壓上腹部,加強呼氣力量,除肺中殘留的廢氣。每次20~30分鐘,每天1~2次。
白露這天吃什么好
吃鴨肉
對于身體弱的人而言,秋季還是應該吃些肉類補一補的。在肉類的選擇上,以鴨肉為最好。因為秋天的鴨子是最肥嫩的,而且還有一定的醫(yī)療功效。秋天燥邪嚴重,吃些涼性的鴨肉,對于體內(nèi)有熱、愛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吃秋梨
秋梨是秋天應季的水果,非常適合在秋天食用。中醫(yī)認為梨性涼味甘,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是去燥的最佳選擇。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癥狀,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陰潤肺、潤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可以將梨隔水蒸過,煮湯或者做成粥來吃,這樣也可以將梨的寒性除去,食用起來更加安全。
吃大棗
《本草綱目》認為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對于“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坊間甚至流傳有“一日吃仨棗,紅顏不顯老”的俗言。用紅棗加大米熬成粥,對保肝護肝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大棗不宜食用過多,“多食令人寒熱,凡贏瘦者不可食”,一次食用最好不要超過五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