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
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篇1
張桂梅,一位63歲的老人,頭發稀疏,不施粉黛,她的臉上刻盡了滄桑與疲憊,但是她的堅定卻散發著無窮的力量!
她,為了讓失學的女孩子重返課堂,幾近乞討的籌集資金,創辦女子中學,只是為了改變“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讓1600余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
她,為了給貧困的孩子交學費,毅然拿出自己僅有的200元生活費,甚至把妹妹寄給自己的路費悉數拿出。
她,為了挽救迷戀網絡的男孩,把行李搬到學生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了,每一件事都包含著張桂梅老師對教育的執著,對學生的關愛。張老師一生無兒無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把全部的愛都獻給了自己的學生,張桂梅老師就像一把利劍斬斷了貧困和愚昧的傳遞,架起了知識和山區女孩的夢想橋梁,張老師的無私奉獻,無悔付出,辛勤耕耘,愛生如子不正是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使命擔當的具體體現嗎?這才是真正的偉大,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一遍一遍看著張老師的報道,不僅潸然淚下,仿佛有一束光射進我的心底,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當以張桂梅老師為榜樣,爭當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神圣職責和使命。仰望星空,靜靜思考,這豪言壯語的背后不正是教學生活中平凡的細節匯聚而成嗎?
偉大出自平凡,我應該像張桂梅老師一樣,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上好每一節課,改好每一本作業,輔導好每一個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豐富自身的知識底蘊,積淀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在實踐中促進專業成長,才能擔負教書育人的大任,才能不辜負踏上教師征程時立下的誓言。我應該向張
張桂梅老師一樣,始終保持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贊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贊賞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贊賞每一個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贊賞每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
紅梅傲骨,大愛無疆,我們應該承襲張桂梅老師的“紅梅”精神,追求至善至美的師德大愛,不改初心,牢記使命,在教育路上奮勇前行!
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篇2
校外進行家訪,校內開展“五個一”黨性常規活動,張桂梅和老師們邊研究邊探索,感性的認知慢慢聚攏,理性的判斷漸漸升騰,老師、學生的心漸漸和黨支部、和張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張桂梅要去學生陳明思家家訪。當天她的身體很不舒服,走兩步就要歇一歇。可當她看見遠遠來迎接她的陳明思,緊蹙的眉頭馬上舒展開來,微笑著擁抱著學生,輕聲詢問假期作業的完成情況。
2014年到2015年間,陳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繼去世,承受不住家中變故的父母經常吵架,有時還會打架,導致陳明思無心上學。張桂梅了解到情況后,及時到陳明思家家訪,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陳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親還去打工掙錢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聽過,但由張校長說出來讓我更信服。”陳明思說,“在我情緒不好的那段時間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講話,校長就讓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憊,只要校長發現我情緒不對,她都會和我談心,給我講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對我深深的愛,慢慢地我開始和校長講心事了,現在校長已經成為我的知心長輩。”
陳明思告訴記者,現在她在“演繹紅色經典課間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數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獻》,一聽到歌聲響起,就特別振奮,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輩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渾身充滿了勁,在學習上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財經大學。
多年來,張桂梅把家訪作為一種工作常態,堅持走進家庭、攜手育人,深入到每個貧困學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萬公里。在她的教育影響下,女高的學生都在心里暗暗許下向革命先輩學習,努力拼搏實現自己夢想的心愿。
“學校每周都開展的‘五個一’活動,一日一次重溫入黨誓詞和每周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革命歷史故事片等活動,讓我們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養,我們的心和張老師連在了一起,讓大山里的孩子走出來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丙惤A坪女子高中辦公室主任張曉峰說。
當年因不堪學校嚴苛管理而離開的陳建華老師,不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繼續任教,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離開學校后,一直都聽到張桂梅老師的故事,張老師把自己融入時代、將信仰融入生命,讓我深受感動,我也想做像她一樣有信仰的人?!?/p>
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篇3
12月30日的昆明天氣寒氣逼人,身處海埂會堂內的人們,卻因聆聽“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睆埞鹈吠鞠冗M事跡報告會,從心底涌起陣陣熱意。
下午3時整,張桂梅同志在工作人員攙扶下,緩緩步入主席臺,全場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伴隨著短片《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的優秀人民教師》,張桂梅歷經磨難卻仍堅持付出無私大愛的人生畫卷,徐徐在大家面前展開——
63歲的張桂梅,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創辦者,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12年來,張桂梅帶領學校奮力前行,讓1800多名山區貧困女孩圓夢大學、改變命運,用知識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
2002年,作為一名普通山區教師的張桂梅下決心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山里的女孩們繼續讀書。這個夢想源于她在家訪中看到的一樁樁山區女孩因貧輟學的悲劇。
“我們經常說,要讓孩子們擁有公平的起跑線,可這些女孩連站上起跑線的機會都沒有?!睆埞鹈芬庾R到,要從根本上解決山區貧困問題,就必須幫助孩子們走出“低素質女孩成為低素質母親,進而培養出低素質下一代”的惡性循環。
為建設這所學校,張桂梅不顧他人的白眼和誤會,四處奔走、風餐露宿,想方設法籌集經費。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終于建成,她又一次次翻山越嶺,挨家挨戶做工作,將改寫命運的機會送到一個個貧困家庭的女孩手中。
12年來,孤身一人的張桂梅把家安在了華坪女高的女生宿舍里。每天清晨5時許,宿舍樓里就會響起她拿著小喇叭喊大家起床的聲音;一直忙到凌晨,她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躺下休息……在她的帶動和嚴格要求下,女孩們憑著勤奮和努力書寫出了一張張耀眼的人生答卷。但是,終日的奔忙卻讓張桂梅的身體極度透支,腫瘤、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20多種疾病不斷折磨著她——如她所說:“我的學生能考到廈大、川大、武大,是用命拼來的!”
報告會上,5位報告團成員依次上臺宣講。他們中有張桂梅的學生,有她照顧的孤兒,有和她并肩奮戰的同事,還有多次采訪她的記者。隨著他們深情的講述,大家仿佛走進了華坪女高,與張老師、張校長、張媽媽的心貼得更近了。
大屏幕上,不斷播放著張桂梅的一張張照片:看到華坪女高終于開辦,她在開學典禮上欣慰地笑著;看到福利院里孩子們穿上新衣,她抱起最小的一個孩子,開心地笑著;當說出“講臺就是我的生命,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要站在講臺上”時,她眼里帶淚地笑著;看到山區女孩們紛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她開懷地笑著……歲月流逝,照片里的張桂梅平添了許多憔悴,卻似乎總是飽含笑意。
最后一個宣講的,是張桂梅本人。剛剛聽到她的名字,聽眾席上便再次響起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省委書記阮成發主動起身,與張桂梅老師交換位置,攙扶她坐到了主席臺正中央的座位上。此時此刻,每個人都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向這位身型瘦弱卻品格高尚的老師表達一份敬意。
如今,華坪女高的學生們正一批批走上教師、警察、醫生等崗位,茁壯成長為張桂梅希冀的模樣,成長為自立自強、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有媒體曾問張桂梅,“這輩子的價值在哪兒?”她回答:“不管怎么著,我改變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后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p>
多年來,張桂梅先后榮獲了“全國先進工作者”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等40多項榮譽。今年6月,云南省委宣傳部授予張桂梅同志“云嶺楷?!狈Q號;12月,中共中央授予張桂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宣部授予張桂梅“時代楷?!狈Q號。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這是華坪女高的學子們,用汗水立下的錚錚誓言。
“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云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新春來……”這是張桂梅老師用生命唱響的《紅梅贊》。
報告會結束,華坪女高學子們向國旗立誓的鏡頭、張桂梅校長帶領教職工向黨旗宣誓的畫面,好似重疊交映在了一起。讓每個人感到,張桂梅所點亮的,不僅是眾多鄉村女孩人生的夢想,還有更多人心底信仰的力量。
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篇4
最美楷模背后的光輝密碼是“1,3,3”
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布于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他們叫教師。去年的第36個教師節,讓我們解讀這個神圣職業背后光輝的密碼,感受教師偉大而無私的精神。
“1”束點亮黑暗的柔光,他們是夢想的引導者。每個學生都有夢想,夢想在老師的指引下,會轉變為讓孩子奮進的信念和成長路上的導航燈,成為讓孩子發光的力量。云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教師張桂梅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為幫助孩子找到現實與理想之間相融洽的橋梁,全力推動發展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十二年間,讓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插上夢想的翅膀,走進大學,走向她們更廣闊的人生。40多年來,她將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愛心都獻給了大山深處的莘莘學子,一生無兒無女的她,成為許多學生心里的“媽媽”。對于大山女孩來說,張桂梅就像一束柔光,一束打破黑暗點亮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幫助學生成就人生的夢想之光,一束托起無數家庭和學生改變命運的奇跡之光。無數“張桂梅”的平凡堅守,鑄就光輝不朽的教師之光。
“3”尺浸滿心血的講臺,他們是育人的傳道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馬欄山區的教師丁海燕兢兢業業扎根山區,辛勤耕耘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站在三尺講臺三十余載,她備課求“新”,上課求“活”,輔導突出“針對性”,練習講求“多樣化”,不僅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更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貴州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用似水的溫情和堅如磐石的耐心,為殘障兒童制定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打開他們封閉的內心,讓他們感受到世界的善意與溫情。她們始終履行著一個教師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用知識的火把點燃了孩子們心靈的火花,用默默的耕耘托起了教育事業的輝煌,用平凡的身軀托起教育的美好明天。為之不厭、誨人不倦,他們將知識的火焰代代相傳,永不磨滅。
“3”千芬芳滿園的桃李,他們是豐收的耕耘者。“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門”。老師用他們辛勤的耕耘換來了“滿園春”。山東濰坊商業學校教師魏亞麗大膽進行教學改革,推行“混合式教學法”“分層式教學法”,創新“2+3+5教學模式”,在四年的時間里,帶領團隊將三百多名中職生送進了本科院校的大門,取得了年均升本率60%,升學率100%的優異成績,為學生打通了中職向高職、向本科乃至研究生的上升通道;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何梅秉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的教學理念,慈母般的愛心,百戰不敗的信心,激發兒童學習的熱情,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提供堅實保障?!傲罟依顫M天下,何須堂前更種花”,桃李滿天下是對一個教師教育生涯最好的褒獎。
“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崩蠋焸冇眯燎诘碾p手“除蟲拔草”,用他們的知識“澆灌樹木”,用他們的青春“化作營養”,只為將來的“桃李芬芳”。了解教師背后的“密碼”,感受到人民教師將最美麗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人類社會最偉大的事業的感動,讓我們向他們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篇5
清晨5點15分,張桂梅和往常一樣,從女生宿舍的鋼架床上爬起,坐著宿管員的電摩來到教學樓,在學生到來前,把每層樓的燈一一打開。
10多年來,張桂梅每個上學日都堅持著這個頗具儀式感的習慣?!肮媚飩兣潞?,提前把燈打開讓她們更安心?!彼f。
愛人早年病故,張桂梅膝下沒有兒女,她把母愛奉獻給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時間去學生家中挨個家訪。10多年來,她的足跡遍布麗江市一區四縣,行程超過10萬公里。
有年寒假,張桂梅到華坪縣榮將鎮家訪。在街頭,張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學生山啟燕正在路邊賣甘蔗?!岸家呖剂?,不好好在家看書,咋跑來賣甘蔗?”張桂梅生氣地問。
了解到山啟燕父親患病 家庭困難,張桂梅經常偷偷給她塞生活費,直到她順利考上大學。如今,大學畢業的山啟燕已成為一名幼師。
張桂梅名下幾乎沒有任何財產,她沒有房 沒有車,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學生們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18年初,張桂梅病危入院,華坪縣縣長到醫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張桂梅拉住縣長的手說:“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著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p>
我將無我,讓信仰的力量傳遞
9月5日,華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場上,聆聽入學后的第一堂“校課”。每周“校課”,小到學習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張桂梅都親自授課。
如今,這堂課讓張桂梅愈發感覺吃力。63歲的她站在教學樓前,身形有些佝僂,手指 胳膊頸背上貼滿了止痛膏藥。“早上起床時,腳疼得不敢著地。有時我真想不干了,可看著你們,我告訴自己必須堅持。”張桂梅對學生說。
看到有學生抽泣,張桂梅連忙說:“不哭不哭,我答應你們,我會好好的,陪你們讀完這三年……”話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張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麗江市專門設立了“張桂梅教育基金”,所籌集資金將用于支持華坪女高發展補助貧困學生。
讓張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接過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許多華坪女高的學生大學畢業后,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選擇投身艱苦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
周云麗是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從小窮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賺大錢”,但女高改變了她的想法。2015年大學畢業后,周云麗考取了寧蒗縣城的中學教師崗位。聽說女高缺數學老師后,她毫不猶豫放棄了縣城工作放棄了正式編制,來到女高做代課老師,一年后才轉正。
“老師老了,我們長大了?!敝茉汽愓f,“我們要繼續她未竟的事業?!?/p>
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篇6
12月28日,彌勒市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王宏平組織全院干警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詮釋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號召每名黨員要像她那樣苦干實干、無私奉獻,用扎扎實實的努力求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終其一生或許默默無聞,用生命踐行使命,用情懷抒寫擔當,要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要不問前程、埋頭苦干、接力奮斗、久久為功,要扎根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在觀看先進事跡學習活動中,大家觀看了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發布會。張桂梅同志為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信念、艱苦奮斗、鍥而不舍,三十余年如一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的感人事跡,深深的感染了在坐的每一位干警。
張桂梅不僅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而且展現了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詮釋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被中共中央決定授予張桂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宣部決定授予張桂梅同志“時代楷?!狈Q號。她是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教育扶貧先進典型,是新時代婦女投身脫貧攻堅巾幗建功的杰出代表,是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的優秀人民教師,更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篇7
張桂梅的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著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精神讓我欽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先進模范事跡,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我們學習她,首先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一個黨員,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突出,她說:“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于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要學習她愛生如子,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學習她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作為一名彝良的職高教師,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奮斗。
張桂梅事跡心得200字篇8
張桂梅是一名貧困山區基層教育工作者,她是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 校長,也是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堅守貧困地區40多年,她全身心投入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
張桂梅說:“我那個班里幾乎都是山里的少數民族,這些學生真的是很窮,他們冬天就穿一兩塊買的塑料涼鞋,我不知道這個地方怎么會這樣,我真想進山里去看看”。山區的貧困刺痛著張桂梅的心,她開始意識到,幫助貧困山區女孩獲得教育,才能有效的阻斷家庭的貧困,她開始四處奔波籌款,克服種.種困難,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
學校建成后,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為育人之基,用紅色教育樹人鑄魂,讓16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2001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張桂梅又成了許多孩子的“媽媽”,給予了福利院孩子無私的呵護。福利院孩子吳思思說:“每天晚上媽媽因為工作忙,幾乎整天都在學校,但她還是會每天抽時間回來看我們。媽媽每次回來對著我們都是甜甜的微笑,我們就會感覺特別的溫暖?!?/p>
張桂梅先后榮獲:“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十大女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百名優秀母親”等榮譽稱號。將一片丹心奉獻給了她熱愛的地方。她說,“就是要解救山里的孩子們,因為我是黨的一員,還是想為這片土地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