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觀后感怎么寫
《中國機長》觀后感怎么寫篇1
今天是國慶節放假的第一天,我和我的姐姐、妹妹、表哥說好了一起去看電影,這個電影的名字叫《中國機長》。
這個電影是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機長,他駕駛的飛機是重慶3u8633,從重慶到拉薩的飛機。該航班一共有128人,乘務、機組9人,旅客119人。
稍早前重慶飛往拉薩的四川航空客a319客機飛臨在成都上空時副駕駛一側駕駛艙玻璃破碎,隨后飛機掛出7700緊急代碼,并立即將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飛機返回四川的時候副駕駛員下車,副駕駛員的左眼腫了,右手臂被劃傷,身上一片白一片紫一片白一片子非常嚇人。
這就是成都到拉薩的飛機事件,我們祖國的飛機質量是全球第一的,真是“厲害了,我的國”。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機長》觀后感怎么寫篇2
9月20日,北京到重慶的川航航班上,來了一群高顏值的空乘人員,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等身著空乘制服亮相——原來《中國機長》的全體主創們正前往重慶舉行電影的首映禮。當天下午,導演劉偉強攜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雅玫、楊祺如、高戈等演員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張涵予角色的原型就是重慶籍英雄機長劉傳健,張涵予說他的性格其實和劉傳健有相似之處,“出演機長有壓力,當然劉傳健機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拍攝中遇到問題我會馬上給他發微信溝通,他也經常來現場給我們指點。”
強風設備真實還原空中失壓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重慶英雄機長劉傳健及其英雄機組的真實事跡改變:去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失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英雄機組的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中國機長》將于9月30日正式上映。
這段空中驚險經歷,被導演劉偉強搬上了大銀幕。“從發生故障到成功降落的35分鐘,想要拍成一部電影,當然有一定的難度。”劉偉強透露,為了拍攝《中國機長》,團隊都在開拍前多次與機組人員交流,同時斥資近3000萬元,1:1制作了同型號的模擬機。為了還原空中風擋玻璃爆裂脫落造成的機艙失壓,劇組現場配備了高壓液態管和高強度風筒,可噴出接近8級風力,劉偉強笑稱張涵予拍戲的時候都不吃飯,“因為每天喝風都喝飽了,根本不想吃飯。”張涵予更是直言:“我拍過20__年戲,這樣大的風還真沒見過,這次的風真的是最恐怖的。”
雖然電影還未上映,但《中國機長》的高顏值空乘團隊已經多次在網絡刷屏,眾位主創也分享了自己參與拍攝的經歷。“我一開始是在新聞中看到這個事件消息的。”張涵予連用了兩個“非常非常”來表達自己的震撼:“非常非常震驚,也非常非常佩服,我自己就在想要是能拍成一部電影不錯。”張涵予說大概兩個月后他接到了邀請他出演機長的電影,“我立刻推掉了所有工作,就等著這部戲了,我想等電影上映后要讓全世界觀眾看看,我們中國人是怎么開飛機的。”
“第一次看到新聞,我覺得很震撼,這是一個奇跡,我覺得特別不可思議。”袁泉說自己是在出租車上聽到廣播說會拍《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沒想到第二天我就接到了導演的電話,這是一個特別的緣分。”張天愛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她是在休假的轉機途中接到的邀請:“當時已經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就想著放一個假,在轉機途中接到了電話,我當時就問自己,如果不演到時候會不會后悔?我的答案是肯定會后悔,所以我就放棄了冰島旅游,回來參加電影拍攝。”
張涵予自認和劉傳健性格相似
張涵予在片中飾演的機長原型就是重慶英雄機長劉傳健。雖然扮演過多個英雄角色,但張涵予直言飾演英雄機長還是有壓力。“出演機長這個人物有壓力,因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真實人物,當然劉傳健機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拍攝中遇到問題我會馬上給他發微信溝通,他也經常來現場給我們指點。”張涵予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第一次看到劉傳健本人,是在他們去年的首次復飛航班上,張涵予也認為他和劉傳健在性格上有相似的地方:“劉傳健機長平時不茍言笑,很嚴肅,雖然話不多,但每一句都非常有邏輯。”
拍完《中國機長》,眾位主創對民航業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原以為經歷了在“空中遇險”的拍攝,大家會懼怕乘坐飛機,沒想到所有人都對飛機出行更加的信任。袁泉就說到,“原來確實有擔心,但通過拍攝我對飛行的`安全性有了更多了解,乘坐飛機我更安心了。”杜江也表示,“以前飛行中遇到顛簸,可能會很緊張,但現在我知道了,顛簸不會對飛行安全造成影響,飛機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
《中國機長》觀后感怎么寫篇3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他們登上了飛機,可他們根本無法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么……”這個國慶節,我看了一部驚險而又充滿溫情的電影——《中國機長》。
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由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途中遭遇突如其來的險情,在全體機組人員和地面空管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化險為夷,非常震撼感人。貼近生活的開頭,描寫了即將經歷生死考驗的普通人的日常:酷酷的劉機長一早起來邊洗澡邊練閉氣,而出門時對熟睡的女兒那融入濃濃父愛的一吻,又充滿了溫情;年輕的副駕駛,上飛機前夸夸其談,頑皮的與空姐搭訕,檢查飛機各項性能時卻嚴肅認真;頭等艙一個自以為是的旅客對著空姐大呼小叫,滿臉的不屑……
飛機起飛了,當飛達雪山上空時,駕駛艙擋風玻璃突然爆裂,隨即完全粉碎性脫落,副駕大半個身體被甩出艙外,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極度嚴寒、座艙釋壓,而身后是119名乘客的安危。劉機長處驚不亂,冷靜沉著,一手拉住副駕,一手操控飛機,直至二號機長幾經努力回到駕駛艙,協助拉回副駕,并戴上氧氣面罩。
客艙也不輕松,突來的險情氧氣面罩脫落,乘客們驚慌失措,空姐們在飛機重新企穩后,用最快的速度回歸工作狀況,“請相信我們,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有信心、有能力保證您的安全”……我的眼睛忍不住濕潤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迫降成都過程中,碰上了極端天氣,厚厚的烏云團摩擦嘶吼著,一道道閃電似乎在對3U8633挑釁。下面是白雪皚皚的高山,沖破烏云層是全體人員唯一的希望,可如何沖破呢?專業、冷靜的劉機長抓住云層的唯一縫隙,駕機沖出烏云,最終成功降落成都雙流機場。在經歷了這么多生死攸關的險情落地之后,全體機組人員依然保持專業,他們按照程序完成每一步操作,把乘客送出機艙。
這是怎樣的精神呀!我想,正如機長在影片結尾時說的,“敬畏生命!敬畏職業!敬畏規章!”,這是最美的風景,也是我們這個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作為一名大學生,也要心存敬畏,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機長》觀后感怎么寫篇4
《中國機長》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最終安全著落的故事
剛開始,機長劉長健的女兒要過6歲生日,他讓女兒等他回來再過生日。剛上飛機就開始安檢,后來裝行李,乘客登機,最后起飛。大家在飛機上睡了一個長夜就遇到了氣流,氣流把駕駛艙前擋風玻璃給弄壞了,機長告訴了指揮,但是那個玻璃吹破了,眼看一個副機長的頭被甩了出去,副駕駛又把副機長給拉了回來,外面還打著雷和閃電,眼看就要撞上四姑娘了,機長一個機敏飛機又飛起來了,他嘴里說一定要把大家安全帶回去。最后機長沉著穩重得面對一切突發事情,把大家安全的帶回了家,大家都夸機長很牛。
《中國機長》觀后感怎么寫篇5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20_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我十分喜歡電影的開頭一部分,既展現了機組人員的日常生活氣息,又以快節奏的鏡頭剪輯展現了他們十分職業的狀態,讓我們也了解了他們的工作,十分有意思。
并且經過起飛之前的劇情,已經基本將人物塑造了出來,黑臉可是心里也有溫柔的張涵予、主角本身“有點兒浮夸”的歐豪、介于兩者之間的杜江,還有職業范氣質超好的袁泉,私下活躍各有性格但工作認真的幾位空姐,都已經十分明確了。
到后面風擋裂了的時候,氣氛瞬間就緊張了起來,真的是一秒入戲。之后的全程心都是提著的,帶給了觀眾十分好的代入感,仿佛也讓觀眾坐在了當時的3U8633航班上。
后面的劇情我只能說是全場高能,在那里也就不多說了。細節很好,在空中杜江不斷的用手掌摩擦著張涵予的胳膊,以及降落后歐豪發紫的手臂,雖然整部電影都沒明確的提,可是你能夠感受到,當時的情景是零下40度。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自我的問題,比如開始對于一部分乘客的描述好像也很多沒有用到,描述的過于泛泛,優點是讓觀眾感受到這些乘客都是活生生的人,畢竟好多災難片無法打動人的.原因就是除了幾個主角以外其他都是背景板,都是數字,這樣的話觀眾就很難進入劇情。但此刻給人的感覺就是沒必要……
那里說的沒必要,不光是開頭的乘客刻畫,還有結尾,我個人感覺機長出來理解大家的掌聲就能夠結束了,可是他還必須要把好多乘客之后怎樣樣給拍了,我覺得有點兒畫蛇添足,可是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是一部十分值得大家走進影院觀賞的電影,期望大家國慶的時候都能夠去看看。緊張的部分一秒入戲,看完電影我出了好多汗。致敬真實的機組人員,他們都是英雄。感激各位主創,共同努力制作出了這么棒的電影。
《中國機長》觀后感怎么寫篇6
去年,川航8633遭遇險情那天,我在家中焦急的等待消息,待得知他們平安落地后,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除了當班機組人員過硬的綜合能力感動到了我,那天,同在一片藍天中正在執飛行任務的飛行員們,都在不間斷的呼叫:“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四川8633,聽到請回答”,那是一種民航員工才能深入體會到的艱難與不容易。這句重復的話語雖然簡單,但它承載著人們對128名旅客和機組人員擔心與祈禱,也令我們仿佛置身事發現場,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我們知道,建國七十周年獻禮影片《中國機長》改編自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的真實經歷,真實展現中國民航精神。影片由劉偉強執導、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于9月30日全國公映。
電影里面可以看到萬米高空最為驚心動魄的瞬間:風擋瞬間破裂,副駕駛被吸出窗外,座艙釋壓……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劉長健由于強大的氣流沖擊無法佩戴氧氣面罩,屏住呼吸,咬緊牙關,在低溫和缺氧狀態下拼盡全力控制飛機;歐豪飾演的副駕駛徐奕辰忍受著凍傷和劃傷,仍然以出色的意志力輔助機長進行特情處置;杜江飾演的第二機長梁棟則拼盡全力返回駕駛艙,不停呼喊試圖與地面取得聯系,持續報告特情信息;而張天愛、李沁、雅玫、楊祺如飾演的乘務員和高戈飾演的安全員也各司其職,指導旅客使用氧氣面罩,并對全體旅客進行安撫以及協助,以專業素養持續守護著所有乘客的安全。在危急關頭,袁泉飾演的乘務長畢男則發揮了“定心神針”的作用,一番獨白既讓119名乘客的狀態緩和下來,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責任與擔當:“從飛行員到乘務員,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去!”
《中國機長》完美還原了民航平安的幕后英雄。在這個天空里,只要天上有飛機正在飛行,地面就會有空中交通管制員進行指揮,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有著約7000名“空中交通警察”晝夜交替,24小時不間斷的進行管制工作,他們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鐘,確保著我們飛行的平安。
《中國機長》觀后感怎么寫篇7
電影《中國機長》從開拍的時候就一直備受關注,影片根據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遇險并成功迫降的真實事件改編;被網友稱為中國版的《薩利機長》。
看完點映后,影片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首先是劇情方面,將近兩個多小時的劇情節奏很明快,沒有拖沓的地方,導演情節上的把握也很有分寸,整個電影敘事結構完整。在特效方面,本片的表現也很不錯,飛機在高空遇險的鏡頭相當逼真,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演員方面,主演張涵予把一位有經驗,沉著冷靜的機長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在飛機遇險后他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機長應有的素質。袁泉塑造的乘務長美麗干練,其他幾位演員也把機組成員塑造的很逼真。還有片中的眾多金牌配角們,也讓影片增色不少。
總之,《中國機長》是這個國慶檔一部值得去影院觀看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