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這可以幫助我們增強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篇1
如果你只是因為《你的名字》才期冀《天氣之子》,那么這部電影或許并不能如你所愿,但如果你是因為喜歡新海誠而選擇《天氣之子》,那么相信這部電影則并不會讓你失望,那細膩唯美的畫風中勾勒的青春情愫,天馬行空的玄幻間對愛的篤信,無疑都為《天氣之子》打上了新海誠最為鮮明的烙印。
談及《天氣之子》一定會讓人聯想到的便是《你的名字》,這不僅在于他們同為新海誠的作品,更在于某種意義上來 說《天氣之子》就是前者的延續,但兩部電影在劇情上來看卻是截然不同的,《你的名字》本身便擁有一個極具層次感的故事,巧妙詼諧的構思將自然、神話、災變等等用純愛串聯為了一體,這樣的電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氣 之子》中雖然不乏天馬行空之筆,但不論就劇情層次,還是邏輯性而言都明顯不如前者。
然而《天氣之子》并不是一部無為的平庸之作,同很多口碑兩極化的新海誠作品一樣,《天氣之子》固然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在這部電影中你仍舊會看到那每一幀都可以成為壁紙的細膩畫風,仍舊可以聆聽到關于愛情動人的旋律,仍舊能感受到那源于青春的純真之愛,所以《天氣之子》雖不是新海誠的又一座里程碑,但卻是他關于青春又一次正常的發揮。
電影以16歲獨自闖蕩東京的男孩帆高為引,正如電影中那連綿的陰雨,帆高來到東京的生活同樣并不順遂,而他與弟弟相依為命,擁有能讓天空短暫放晴的少女,陽菜的邂逅,則改變了他暗淡的生活,但陽菜在使用超能力的同時,也要為之付出代價。兩人相知相愛以及共同面對的殘酷命運,是電影的主線,然而這一次的新海誠卻有意打亂了電影的敘事結構,他沒有清晰的去以某一個角色為原點,而是讓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著自己并不足夠清晰的支線,在看似不經意展現的碎片化生活中,去展現一份純愛的美好。
如此做法就個人來看是利弊共存的,壞處在于電影劇情顯得單薄,人物缺少鋪墊,但好處則在于電影將一個本不接地氣的玄幻故事透過真實而不失唯美的畫風變得越發動人了起來,在祈禱便會天晴的少女陽菜身上我看到了善良、責任、勇敢,所以她才會在天晴和自己間選擇犧牲自我,而在帆高身上我則看到了那不顧一切的愛,即便這世界洪水滔天,也不愿心愛之人為之犧牲的執念。
由此《天氣之子》也帶出了電影最具爭議的話題,帆高怎能為了一己私愛,至過半的東京被暴雨淹沒而不顧?但這才是最真實的人性,不論是帆高還是陽菜,他們都只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人,而在正直風華正茂的年紀,他們感受最多的不是溫暖,而是東京這座城的冷漠,陽菜出于自己的善良選擇犧牲,帆高自然也可以為了最為寶貴的人選擇拯救,《天氣之子》不是一部英雄電影,也不存在“凡人之軀,比肩神明”的鋼鐵俠,新海誠正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不流于世俗的結局,讓世人看到在自已眼中什么才是純粹的愛。
愛是自私的,它只為彼此而綻放。在《天氣之子》中當一個16歲的少年,為了所愛之人,不惜與世界為“敵”,這樣的愛或許過于極端,但這樣的愛誰又能說它不足夠純粹呢?
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篇2
《你的名字》距離發行至今已經三年了。新海誠導演所引發的社會現象,仍在持續。最新作品《天氣之子》,和前作一樣,寫實地描繪了東京的街道,但無論在那里發生多不現實,只要是動畫就能實現的大膽,告訴我們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里也有奇跡。我喜歡《天氣之子》有以下幾個原因。
1、對唯美近乎苛求的刻畫。也有貶義把這稱為炫技的,你難道是為看那些云雨水滴上影院的?但我對日常細節的溫馨描寫的確是招架不住感動的,東京特有的各處城市景觀,以動畫畫面呈現出來,代入感非常微妙。而我眼里那些寫實卻又美得喪心病狂的畫面,換一個人來看可能無動于衷。每個人對生活的感受點本來就不同,經歷太多麻木、經歷太少不解、不論經歷與否仍然相信感觸,我是后一種。
2、并不華麗的男主女主設定。五官端正清秀、不夸張觸目,鄰家小哥哥小姐姐的日常感。人設符合細膩情感的展開路線,在唯美的背景光影云雨中也不顯搶鏡,調和均衡。在觸發觀眾對花季懷戀的共鳴上,男女主的出演聲優都是未滿20歲的新人,純粹的小清新本色致青春。
反而,配角各有亮點。要是把陽菜和夏美放一起站,差距不是一點點,夏美角色設定上明顯多是男畫師的筆觸,滿滿對胸的執念,夏美女大學生誰信呢,都是套路哈。再說陽菜那相依為命的小學生弟弟,撩妹小能手加女裝小正太,戲碼不少。連路上撿來的流浪小貓都渾身是戲,說起來新海誠的大部分作品都有貓出沒,簡直無貓不歡,這回還被做成了周邊。
3、故事情節上弱一點也無傷大雅。猜不出,會有多少影評人,為劇情爭議而大書特寫。雖說走的文藝向,但畢竟是商業片一部。珠玉在前,不能超越前作的話就請導演你不要拉新片出來溜,這總說不過去。數部前作中,多有劇情無法飽滿飛躍的遺憾存在,是粉的,大致能寬容這一點。不然何以從《云之彼端》熬上十幾年才一夜翻紅。要說換一個編劇達人來講故事吧,那就不是新海誠style了。不是粉的,單以《你的名字》的影響力為起點和標桿,評判結果估計不理想。
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篇3
打分之前我在想要不要三星給新海誠老師一個面子,但是想想我在電影院耗費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看了這么一部電影我就很不爽所以只有兩分。
一分給精美絕倫的畫面,另一分給配樂。
這個故事真的是和我三觀嚴重不符合。
第一個問題,男主到底和家里有什么矛盾或者是內心有什么期盼所以這么迫切逃離那座小島,怎么也不肯回去?到最后我都沒等到這個答案,男主的家庭情況我一頭霧水,沒有這個背景我真的更加無法茍同他的所作所為了。
第二個問題,男主到底為什么總是想著先溜走而不是把話給說清楚呢?大概是我年紀大了覺得這種行為十分不可取吧,即使是奇幻類型的動漫我也接受無能。人總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16歲也不是可以無理取鬧甚至持槍的借口。
第三個問題,對于給予過自己很大幫助的大叔,就直接拿槍指著了?不知道他內心有沒有一點點感恩或者是其他情緒,還是滿心只有對女主的愛、思念和愧疚。
第四個問題,男主到底是為什么喜歡上了女主?因為她的善良無私美好嗎?我覺得可能情感上我不太能夠產生共鳴,這點大概是我太過于較真了吧。
第五個問題,小雨吃什么長那么胖的。貓貓可能是我這部片子里為數不多的慰藉了。
相比之下可能你的名字故事性和可觀性更強些。
衷心希望新海誠老師在努力創造美好畫面的同時寫好故事。感恩。
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篇4
前幾天,日本著名導演新海誠攜帶者他的新片《天氣之子》在北京舉行了發布會和首映禮!在發布會現場,新海誠開場用中文與觀眾問好,顯然是特意學習了中文,雖然只有簡單的一句問候,但足以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畢竟國內的影市已經聞名世界了!
新海誠曾被粉絲譽為“新宮崎駿”的稱號,其作品擅長與青春愛戀有關,前作《你的名字》在國內收獲了超過5億的票房,這一次的《天氣之子》對于新海誠而言,中國市場是不可忽視的地方!所以,盡管日程忙碌,但還是協調時間來到北京!
說起《天氣之子》這部動畫,相信不少觀眾早已有所耳聞,在今年暑假的時候,《天氣之子》在日本上映,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績,累計收獲票房137億日元,目前位居日本20__年年度票房冠軍!雖然不及前作《你的名字》250億,但依舊是備受好評!而且,《天氣之子》這部電影同《哪吒》一樣,同樣都是競爭奧斯卡!
同前作《你的名字》一樣,《天氣之子》同樣帶有日本神話的民俗設定,同樣是有關愛情的,同樣都有絕美的畫風、應景好聽的歌曲,但從初次觀影上看,距離《你的名字》還是有不少的差距,尤其是在劇情和角色塑造上,播出之后一定會引來觀眾熱議!至于為何要拿新片和《你的名字》相比,因為兩部電影的很多設定都非常的相似,而且里面有一些特別的東西,到時候如果你選擇去看的話,就會知道了!
電影《天氣之子》講述的是高中生少年離家出走去東京,邂逅了擁有超能力的少女!少女的超能力就是可以控制天氣,但這種能力是有代價的!電影的結局很意外,不同于以往我們所看的超級英雄電影,但這樣的結局更讓人感覺真實,這才符合角色設定,最后,我只想說愛情真的是自私的!但如果是我,我也會這么做!
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篇5
《天氣之子》的第一個畫面,雨滴撞在玻璃窗上,反射著城市夜晚藍綠靛紫的燈光,跳躍著濺開化成小水珠。撞在窗上雨聲、落在水潭中的雨聲、從地面反彈的雨聲,呈現出不同的音質。影像的表情、聲效的節奏感,致密而立體的場景描繪,充滿現實感又仿佛穿越異世界,將人瞬間帶入暴雨傾盆的東京。劇情展開之前,《天氣之子》首先展示的是動畫電影聲畫表現力的進化形態。
新海誠能否在新作中完成自我超越?《你的名字。》三年之后,每個人都帶著同樣的疑問去看《天氣之子》。期待值與評價基準被無限抬高,人們屏息凝神,希望看到一部既深刻又精致,既娛樂通俗又具風格的電影。
面對十全十美的期待,新海誠的方向明確——《天氣之子》無疑是一部精致而具娛樂性的電影。在繼承以往的影像風格的基礎上,將視聽感官體驗推上了新臺階。雨和夜景兩個元素的大量出現,為《天氣之子》中實現的技術革新提供了展示臺。《言葉之庭》的雨、《秒速五厘米》的坡道、《你的名字。》的神社,過去作品中的元素以更壯麗細致的樣貌出現。
雨滴的下落速度,水的質感、街道上的每一塊看板、霓虹燈的明暗;大廈縫隙中的電線,樹木間隙落下的陽光——對東京這座城市的細節捕捉,讓人雙眼無暇追逐。“壁紙狂魔”、“新海誠濾鏡”這些稱呼多少帶著揶揄,而新海誠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并不懼怕“看膩了”的評論者,把細膩的畫面發揮到極致,并嘗試了更大膽的剪輯。長達數秒的黑屏,強化不安的情緒;近于航拍俯視東京的宏大視角表現整個城市的沉沒,這是此前作品中沒有的。
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篇6
10月27日,日本20__年度票房冠軍(暫列)《天氣之子》舉辦中國發布會及首映禮。“百億導演”新海誠再度攜新作來到中國,RADWIMPS樂隊也與其他主創首度集體亮相。
《天氣之子》由日本動畫家新海誠編劇并執導,于20__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將于1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這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后,時隔3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也是他的第7部及進入令和時代后的首部動畫電影,更獲得代表日本角逐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資格。影片講述的是在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被命運捉弄的少年和少女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的故事。新海誠導演被稱為“少年心事代言人”,其作品總是與青春愛戀有關。
當晚,《大魚海棠》導演梁旋、《姜子牙》導演程騰、《哪吒之魔童降世》敖丙配音演員瀚墨、音樂人趙英俊等嘉賓也一同到場為影片助力。對于青春的迷茫,《姜子牙》導演程騰在觀看影片后感同身受。《大魚海棠》導演梁旋對片中年輕人所獨有的勇敢而奮不顧身的愛情感觸極深:“導演能一直保持初戀的心情,令人敬佩。”音樂上,同為音樂人的趙英俊對RADWIMPS情緒飽滿的配樂給予極大肯定,甚至夸張表示“聽到后,腿都不會動了”。
值得一提的是,《天氣之子》將作為日本的代表,與《哪吒之魔童降世》同臺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及最佳長篇動畫兩項獎項。新海誠導演得知這一消息后表示非常期待《哪吒》,并謙虛地稱,希望日本動畫能與中國動畫相互學習,一起努力向前。
天氣之子內容觀后感篇7
三年前,新海誠導演代表作《你的名字。》一舉斬獲5.75億元票房,登頂中國影史日本引進電影第一。昨天,他又帶著新片《天氣之子》來到北京。
電影《天氣之子》將于11月1日在全國上映,影片延續了新海誠式的浪漫風格,講述離家出走的少年邂逅能夠操縱天氣的超能力少女,跨越兩個世界也要尋到彼此的青春愛情。該片在日本拿下130億日元票房,力奪20__年度日本電影總榜票房冠軍寶座。同時,影片也將作為日本影片,競爭第9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新海誠導演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視為“唯美治愈”之作,據悉,新海誠創作20__年來一直堅持現實取景的傳統,此次《天氣之子》也取材于東京原有的一草一木、街道樓宇,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另外,為保證影片中“云”元素的真實感,新海誠甚至邀請氣象學家加入團隊,為片中每一片云彩的狀態提供專業的修改意見。
《大魚海棠》導演梁旋昨天也來到首映禮現場,他很佩服新海誠導演能夠一直保持少年心。新海誠回應說:“每個人都經歷過充滿爆發力的少年時期,希望我的作品,能讓大家回憶起那時的感受。”他透露,自己在日本也看過《大魚海棠》,是很好的作品,“其實,在畫片中魚狀水滴的分鏡時,便參考了《大魚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