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或場所的特點和意義?!斗排0嗟拇禾煊^后感》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1
本周五,我們3-6年級全體同學在音樂廳里觀看了一部電影,叫《放牛班的春天》??赐赀@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電影主要講了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代課老師。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對待這些孩子,對學校的嚴厲制度很不喜歡。決心用音樂去感化這些孩子。最后,孩子們變好了,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莫安琦是里面的一個調皮孩子,莫安琦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雖然他很難纏,但馬修老師還是把他的音樂天賦挖掘出來。
這時,我想到了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校用賞識教育來培育我們成長,鼓舞著大家前進。我們的學校因材施教,也培育出了許多人才。我們的學校和他們的學校相比,我們的學校更好。
這部電影沒有華麗的場面,沒有血腥的打斗,沒有新穎的情節,但它感人的故事、鮮明的刻畫、動人的音樂已足以使每一個觀眾感動,并愛上了這樣一部《放牛班的春天》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2
在我們的第一節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上,老師別出心裁,用一部極具教育意義的電影作為內容,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它主要講述了發生在【池塘畔底】輔育院的一群孩子們和一位音樂老師的故事。本應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卻因為各種不同的生活和教育上的原因,養成了不同的個性。他們中的一些人很叛逆,還有一些很膽小,很孤獨,但我認為,并不像校長哈善先生所說的,他們就不是好孩子,而是因為一些粗暴簡單的教育方式抹殺了他們的天性,使孩子們單純脆弱的心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毀滅了個別孩子的生命!但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們同樣遇到了仁慈善良的麥神父,認真嚴肅的郎老師,勇敢開明的蕭老師,最重要的是一位可敬可愛,對學生永不放棄,鞠躬盡瘁的優秀音樂教師:克列蒙?馬修。
通過這部電影,我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一個教師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好的教師不僅可以教授知識,還可以影響孩子各方面人格,性格的塑造,成就美好的人生;相反一個教育方法有問題的老師,同樣深深的影響孩子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可憐可悲可嘆啊!就像哈善校長,一味奉行“犯錯—處罰—關禁閉”的教育方針,結果不僅失去了民心也葬送了自己的前途。而馬修老師,一輩子不圖名利,無私奉獻,對孩子負責任,飽含著同情心和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信念,收獲的不僅是桃李滿天下,更是精神上無窮無盡的財富!馬修老師所說的一句話讓我非常感動,潸然淚下,那就是“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他對學生們這種永不放棄的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現在或將來會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學習!
看完這部電影,我收獲了很多,作為一名教育專業的學生,我很自豪將來能有機會從事教師這一光榮的職業。我會向馬修老師學習,用心對待學生,用實際行動證明師生之間這種偉大而深刻的聯系,不斷完善自己,教好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3
無疑的覺得這算是一部喜劇吧!或者說是我希望的結局。
一群無藥可救的學生因為一個馬修老師的到來而改變了一切。馬修老師用自己的愛,寬容去教導孩子,用心去啟發孩子,這是無藥可救的學生的幸運,是他們的人生轉著點。馬修老師的好,我覺得是無法用語言來贊美的,只能用心去感受.
但在這部影片中卻存在著一個悲劇,那就是蒙丹。我真的無法想象或者推測蒙丹的未來命運,只記得這三個鏡頭;被院長打,他忍無可忍掐院長。蒙丹被戴上手銬,馬修老師抓住門桿深情望著,蒙丹回頭望與笑。蒙丹望著遠處著火的學?;仡^吸煙。而這一切雖說是蒙丹個人的,但它卻深深的折射出我們教育事業的失敗,在這真時的社會里存在著多少個這樣的蒙丹。我在想若那院長沒有冤枉蒙丹或者聽馬修老師的去還 他清白,那么結局會是什么樣呢?
當然這和個人的態度有關 ,蒙丹的態度也實在是太討人厭了。馬修老師不是圣人,為了大多數孩子,他只能放棄他,讓他走。
如今蒙丹式的學生還有很多,院長式的人也很大的影響著社會。只能希望這個社會給予更多的愛在蒙丹身上,懲處院長式的人,同時也希望蒙丹們能夠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4
我剛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覺得很感動,讓我來跟你講述一下,這部電影的內容吧!
在一個沒有一位老師,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學校里,有一群“壞”孩子。老師都對孩子們無能為力,所以孩子們就開始捉弄老師,在孩子的惡作劇下,一位老師被傷到了眼睛。
直到一位愛好音樂的代課老師馬修的來到,馬修老師為了更好的認識同學,他讓孩子們在紙條上寫自己的姓名、年齡、長大后的夢想等。
馬修老師發覺孩子們很有音樂天賦,就組建一支合唱團,在他的耐心的指導下,大家都有很大的改變。后來馬修老師要回去了,孩子們就折一些紙飛機,并在飛機上寫自己想對老師說的話,來告別他們喜愛的馬修老師。
看完后,我好感動,這位老師相信音樂能改變這群孩子,他不僅讓孩子們懂得音樂,而且更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一位好的老師,可以改變一群孩子的人生。
這部電影真是百看不厭啊!希望讀者也能觀看這部《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5
法國某個小鎮,一所名叫“池塘之底”的學校,一群頑皮的、等待著救贖的孩子,一個失落的音樂家,故事就這么展開了。這部片子,作為老師們來看,就是闡述了一個教育理念的影片——犯錯導致懲罰,懲罰再次導致孩子們的更加叛逆,而馬修的音樂團卻將這幫“惡魔”拯救,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春天”,釋放了自己的“青春”。
看著影片,我腦海中回響著的是陶行知的那句話“愛滿天下”。 即教育的核心是愛學生。 有位教育家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p>
這些話精辟地論述了師愛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主人公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對待這些孩子,對學校的殘忍制度深惡痛絕,在他愛心執著下,用音樂引導孩子,讓他們心靈得到凈化,對今后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能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愛,既是一種艱辛的勞動,又是教師素質的最好體現。
聯系到自身的教學工作上,對于如何更好地體現這種愛,進行了一下幾點思考。
一、尊重學生 師愛是廣博的,對待優生,教師要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以發揮他們的特長,促進其能力的發展。
對于后進生,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通過表揚和鼓勵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克服自卑自棄心理。對于孩子天真的行為,您可能不屑一顧,可能會不耐煩,甚至呵斥一句“你懂什么”!馬修卻告訴我們“不可輕視孩子的情感”。學生犯了錯,您是像片中的校長那般猛烈斥責,還是嚴厲懲罰,抑或“邀請家長”呢?馬修的行為卻告訴我們,成長中的孩子敏感而脆弱,一個厭惡的眼神,一句隨口的批評,甚至一個“無可救藥”的姿勢,都會刺傷他們的身心。
它讓我們深刻地體味著兩個字的份量,那就是“尊重”! 二、了解關心學生 深入了解和熱情關心學生,是師愛的表現。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多抽時間接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把握他們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能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打下基礎。
從而能順利地對學生開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我們一年級的學生,每次帶他們去陽光體育運動,他們都興奮萬分,完全不是上語文課的拘謹樣子。
借這個體育活動課,我想跟學生拉近距離,所以帶著他們做游戲,開展安全健康的踢毽、跳繩比賽,并從中觀察他們:哪些孩子比較活潑,哪些孩子能與同學和睦相處,哪些孩子樂于參加集體活動?? “育人要知心”,教師要利用一切時機深入學生之中,耐心、細致地觀察、分析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需求。
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真誠的愛意時,他們就會愉快地把信息反饋給教師,從而激起師生間的心理共鳴,此時,學生對教師不是敬而遠之,而是親而近之,把教師視為自己的知心朋友,與其心心相印,憂樂與共,相融無間。實踐證明,要想教育好學生必須從了解學生著手。 的確,師愛是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愛,就會自然而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因此說,師愛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6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有關于音樂的片子《放牛班的春天》,這個片子講述了一個叫馬修的學監來到“池塘之底”的問題少年學校,雖然一來就遭到同學的捉弄和惡作劇,甚至把馬修最重要的樂譜給偷走。但是,馬修他并沒有像其他教師那樣把他們關進禁閉室或送到哈森校長的辦公室里,而是用他的善良和寬容感化了所有的學生,并成立了合唱團。并且經過努力,受到學生、教師和伯爵夫人甚至校長的支持。就在這一切都十分順利的時候,一場大火燒毀了學校,馬修也因為帶著學生去小山后游玩而失守被解雇了,但同學們舍不得他,用動聽的歌聲和滿載著祝福的紙飛機歡送自己的學監——馬修的故事。
我覺得對我影響最深的是馬修先生,馬修先生多么像我們的父母呀,我們總會有自己的人生的低點,于是而父母卻一次次寬容我們,教導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看完這部片子,我明白了為什么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原因:他們原來是一群無惡不作的壞孩子,所有人都認為他們原來一個問題少年班。但馬修來了,他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就像春天一般。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7
寒假丁哥在博客上向我們推薦了很多部電影,媽媽幫我下了幾部,其中有一部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前天晚上,我坐在餐桌前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非常有名的法國片,內容大致是這樣的:有一所叫池塘畔底輔育院的男校,是一所非常差勁的學校。里面的學生對校長做不文明手勢,惡作劇把老師弄的手部受傷,集體抽煙……等等。但是,連校長都管不了他們,校長只能用體罰來罰學生:今天不是罰這個拖地板就是明天把那個關進學校的“監獄”里。校長費盡心思地想把學生教好,可學生卻越來越過分,越來越逆反。
這時,來了位新的代課老師名叫:克來蒙馬修,馬修老師年紀大約60多歲的樣子,長得非常慈祥,他是專門來帶音樂課的。開始進學校,學生們就開始給馬修老師取外號:光頭子彈或光頭。老師剛來,同學們總是喜歡給老師惡作劇。有一次,當馬修老師進來上課時,有人放了一攤水在地上,老師一滑,摔了一跤。但每當學生犯錯誤被院長發現時,馬修老師總是替學生掩護。但所謂地掩護并不是犯了錯就過去了,而是在私下和犯錯的學生談心,大部分學生漸漸轉好,馬修老師還組織了一個合唱團,唱的曲子全部都是他自己辛辛苦苦用五線譜編寫的。在他所有的學生中,有一位學生名叫莫翰奇,他的內心十分地敏感。有一次因為莫翰奇在被罰拖地板時,馬修老師正好在教學生們唱歌,被他聽到了,于是下午他就自己單獨在教室里練聲,那嗓音如天籟般優美。
偶然一天,馬修老師在經過教室時聽見了莫翰奇的歌聲。從這以后,他把莫翰奇定為主唱。每天,教室里都會傳來孩子們美麗的歌聲,如天籟般在耳邊縈繞……
學校的那個校長非常差勁,總是會不同意馬修老師帶著學生唱歌,并且還搶奪馬修老師的榮譽!后來,體育老師成了馬修老師非常好的朋友,總是在暗中幫助他。馬修老師仍然在繼續地帶著學生們唱歌,但只是暗暗地進行。時光飛逝,學校突然著了大火。馬修老師帶著學生們從森林里回來時被校長發現了,校長開除了他,因為老師違反了校規。馬修非常地難過,因為他走時沒有學生和他告別。但是,奇跡出現了————一架架紙飛機從空中緩緩落下。馬修打開一架紙飛機,是莫翰奇寫的,有一架是貝比諾寫的……他拿了幾架他最熟悉的學生的飛機捧在手中,抬頭仰望,一雙雙手在向他告別。此刻,馬修老師在心里說:“我心中充滿喜悅與樂觀,我真想向全世界高聲大喊,但有誰會聽到我的心聲?根本沒人在乎我的存在。
馬修老師走后,校長也被開除了,原因是有人揭發了他體罰學生。馬修教音樂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但并不刻意追求名利,他的所作所為只有他自己才知曉。只有他才知道嗎?不,應該不止……
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位偉大的馬修老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