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篇1
其實有時靜下心來思考,寫文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看《平凡的世界》第二遍,又帶給我很多不一樣的感覺,洶涌澎湃,暗自神傷,愁悶不堪等等。
第一遍大概是看劇情和人物了,對書中的人物關系有個清楚地了解,并且對于作者描寫的景色為之膜拜。這第二遍,其實是讀懂了一些人性的弱點和劣根性,而且對于現在的生活有了參照的意義。相當于作者路遙在屬于他的那個時代就預測或者說看到了現代,不得不贊嘆它是一部巨作。這樣的巨作有時代背景,但不過時,每次觸碰都有不一樣的感悟。它就像一瓶藏酒,每翻開一頁都特別醇美。
還有里面為之惋惜的愛情,田潤葉和孫少安,田曉霞和孫少平。兩表姐妹和兩兄弟的青春美好愛情卻dou以不同的結局結束。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單純的,純粹的,但是由于等級身份的懸殊,外界輿論(當時思想水平有限,把人們的思想局限性就固定在了一個較低的層次),所以即使是很愛對方,也無力沖破束縛,最終放著彼此的愛和另一個人過進了生活。愛而不可得的那種心理結合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讓我有些揪心。田潤葉守著那份愛和一個很愛她,但自己卻不愛他的人結婚了,相互折磨,相互痛苦。女性似乎總是比男性專情一些,孫少安把那份深愛埋藏于內心的小角落,因為他作為家里的長子就一定得承擔起生活和家庭的重擔,一切都要往前走不是嗎?他沒有能力這樣做。或許是因為這樣,作為男性的他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在感情上,還是要順生活之意,找個能干的女人結婚生子。田曉霞和孫少平的感情充滿文藝浪漫色彩,他們的交往層次會比他哥高一些。或許是他們倆都是浪漫主義的人,在思想境界上,孫少平總是帶給曉霞震撼,以至于她變得崇拜他。這樣的狀態應該是會在一起的結局,可是明天和意外,誰能知道哪個先來?曉霞為了救人把自己的生命奉獻出去了,我有時在想,如果她還活著,最終的結局是沖破束縛在一起還是和她姐和少安一樣呢?
現實主義帶有絲絲浪漫色彩,為整個苦難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現實是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不存在的,它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空間呈現不一樣的問題和狀態。人的思想都有不同的局限,特別是當一個人層次低的時候最明顯,因為里面多次提到“農民思想的劣根性”,所以應該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就好比作者,他是站在一個大角度來看到每個人身上的善良。美好及弱點,思想、格局在高層次,才能把人看得更清楚,也讓自己更深邃地看待生活。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篇2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播出,在觀眾特別是青年朋友中引起廣泛好評,該劇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其中可以這樣說,是孫少平這個熠熠生輝的藝術形象讓作者路遙摘取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從銳意改革、一心為民的父母官田福軍到勇于責任擔當、辦事雷厲風行的孫少安,從善良賢淑、美麗溫柔的田潤葉到單純活波、青春靚麗的姑娘田曉霞,無不透視出陜北人民淳樸、善良、厚道的美德和風尚。在繽紛多彩的人物畫廊中,我最喜愛孫少平這個角色。在他身上,寄托者作者的理想追求。
孫少平走出封閉的山村,來到黃原攬工,他堅信:憑著自己的勤勞、誠實和智慧一定會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嶄新天地。出門在外,遠離家鄉,夜里他住過車站、廢棄的窯洞,白天給人箍窯他扛過上百斤的石頭,身上留下多處傷痕。為了生存,他感受了人間的冷暖,體會了世事的艱辛。夜深人靜,別人進入夢鄉的時候,他蜷縮在宿舍一角,借著微弱的燈光他會讀上幾頁《牛虻》,抑或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的人物和情節會使他忘卻疲憊,陡增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在“鉆炮眼”炸石料的作業中,藥捻子即將燃盡,馬上要爆炸的時刻,工頭突然闖入附近。危難之際少平置生死于度外疾步將工頭推出危險區域,少平憑著自己的勇敢和犧牲精神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曹支書夫婦是少平在黃原結識的一對重要人物,少平人品好、重情義、聰明有學問深得他們好感,他們幫少平轉成了非農業戶口。之后又恰逢礦務局招工,孫少平不費周折地成為了大牙灣煤礦的一名正式掏煤工人。這一重大轉折,徹底地改變了孫少平的命運。在這里他以忘我的勞動和高度的責任心而獲得嘉獎,在突發事故中他舍身搶救別人而身負重傷,他靠著實干、敬業精神,腳踏實地地實現著自己的理想。這一平凡的工作,讓他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收獲了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尊嚴和快樂。
寫到這里,我們也該介紹一下孫少平的戀人田曉霞了,她是地委書記田福軍的女兒,良好優越的家庭環境賦予了她正直、善良、純真的品性。她和孫少平在高中時認識,孫少平優秀的品質讓出身官宦之門的田曉霞萌發愛慕之情。難能可貴的是他愛少平從不在乎他的出身卑微,在他們的愛情面前階級、門第觀念黯然失色。后來,作為記者的田曉霞赴寶康災區采訪,因救被洪水圍困的女孩而光榮殉職。少平在得知這一噩耗后,悲痛欲絕,痛苦到肝膽欲裂、柔腸寸斷的境地。特別是當少平讀到曉霞生前的日記,才明白她對自己的愛戀是那么地專一、那么地刻骨銘心、那么地感人肺腑!相信觀眾看到這里,一定和我一樣、和劇中的主人公孫少平一樣淚雨滂沱。孫少平在痛失戀人田曉霞后,醫學院畢業的同學田秀把愛情的丘比特之箭射向了少平,出人意料的是少平卻拒絕了她,他選擇了在煤礦事故中遇難師傅的妻子惠英為伴。師傅犧牲后,少平就一直照顧著惠英母子的生活,現在曉霞又離開了人世,和他們母子患難與共的念頭就更強烈了。劇情發展到這里,孫少平的可親可敬形象已是觸手可及。
孫少平,樸實而倔強,從黃土高原走來的錚錚男子漢,你匯聚了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和優秀品質。《平凡的世界》因你而精彩,平凡者因你而驕傲。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篇3
少安和少平出生在黃土高原的農村,家境貧寒,少安13歲輟學回鄉務農,幫助父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干農活掙工分供弟弟少平和妹妹蘭香上學。少安和潤葉也是因為家境和自身條件的差異,有情人難成眷屬,讓人惋惜不已。
即便人生而有不平等,譬如有家庭環境的不平等,有智力水平的不平等,但惟有知識和努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正因為我們的起點比別人的低,智力比別人差,所以我們沒有時間懈怠,更沒有時間抱怨,惟有不懈努力并奮力追趕,以期改變個人的命運。正如儒家經典《中庸》中所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篇4
大學時就下載了這部電視劇,然而忙于學習、工作、世事,始終不能安靜地坐下來看完這部劇,每次都從第一集開始看,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次了。在這個特殊的假日里,我選擇再一次觀看這部劇,一來是打發時間,二來也算了卻一個心愿。
作為一名“90后”我沒有經歷過劇中那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但兒時所經歷的種種,也算是一種磨難了吧!那時吃不上肉,穿不上新衣。衣服往往都是哥哥姐姐穿了,補丁加補丁,村里人也常常夸奶奶針線活好……懷念那過去的歲月,也讓我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主人公孫少安帶著一家人,經歷了貧窮,餓著肚子勞動過日子,兄弟姐妹們一天天的長大,造化弄人,與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教師田潤葉忍痛分手,與后來結為夫妻的秀蓮相親相愛,雖然日子十分的艱難,可是他并沒有放棄過努力,最后與妻子并肩奮斗,過上富裕的生活。他愛他的家人,他感恩生養他的父母,在家庭陷入困境時,他寧可自己受累也堅決不與父母、兄弟分家,至真至誠,至仁至孝,我也不由得心生敬佩。
再說他的弟弟孫少平,填不飽肚子的年代,他卻堅定的守著自己的理想,真叫人敬佩不已。在那樣艱苦的工作條件下,他始終不忘學習,常常挑燈夜讀,或在工作間隙捧起一本書細讀。最后他靠著自己的努力,終于考上了煤炭技術學校,并開始寫書。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少平和曉霞的愛情故事吧。初次相遇在曉霞家里,少平就被她的與眾不同吸引了,隨后因為兩個人的愛好,有共同話題,兩個人漸漸熟絡起來。曉霞被少平那種不同于一般窮人家的自尊所吸引,少平那總是憂郁的眼神讓田曉霞想要去了解這個少年。畢業后,各奔東西,雖然兩人之間有感情,但誰也沒說出口。后來曉霞去上大學,而少平則回了老家,兩人時常通信,彼此鼓勵。少平始終向往著外面的世界,他不甘心待在農村,做一輩子的農民,教師生涯結束,他離開家,到了黃原市。在黃原市,他和曉霞相遇了,再一次終于沒有再錯過,互相表露了心意。隨后田曉霞去到了省城當記者,少平也來到了大牙灣煤礦。他們都追求著自己想要的未來,當曉霞來到大牙灣煤礦的時候,他看到了少平沉重的勞動,看到了這個讓他愿意奮斗的職業,她很心疼,也更愛這個掏碳的男人。
他們相約一起回雙水村,去看少平的爸爸、奶奶和大哥。但是最終這個約定沒有實現,在安康市的洪災中,曉霞為了救一個孩子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少平悲痛欲絕,杜梨樹下的約定也成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看到這里的時候,真是讓人傷痛,他們本來完美的愛情卻在短暫的時間里面轉瞬而逝,成為了一生不可彌補的遺憾。
貧瘠的年代里,愛情是奢侈的。如果曉霞沒有死,他們將面臨著成家,是讓曉霞去煤礦工地當個家屬,還是少平辭掉賴以生存的工作?愛情的最終都離不開現實問題,這大概是作者多方面考慮,他們不能在一起,就像少安和潤葉一樣……
電視劇接近尾聲時,潤葉回去找少平,向前和秀蓮給他們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時隔那么多年,離不開的其實早就是枕邊人。少安說“過去的感情就像牙齒,掉了就沒有了,裝上也是假的。”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篇5
也許你沒看過《平凡的世界》,甚至沒有聽說過。現在,沉寂了二十幾年的它被拍成了電視劇,一時間,周圍的人們都在談論著這部電視劇或小說。
《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幾十年的時光,在路遙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柔造作,沒有一點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給我們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內蘊豐富的生活圖景。一個平凡人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
雖然間隔了十幾年,我依然清晰地記得打開《平凡的世界》時那個畫面,細朦朦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淋淋的飄灑著……七十年代,某個縣高中,一個瘦高的少年出現了,在雨雪中,只能吃到兩個黑面饃饃的少年,在無人的時候,偷偷地吃和著雨水的殘渣剩菜,夾雜其中的還有少年的淚水。他就是孫少平。我流淚了,并被震撼到了。這是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物質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 從平凡中來,歸附于平凡中去,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也許,不平凡的點點滴滴,就潤化在平凡的滴滴點點之中。
田小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我們的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而她的犧牲,卻把那縷陽光奪走了,少平的悲痛與彷徨讓我再次潸然淚下,田小霞是少平的一個夢,破碎但深情、酣暢卻桎跛的夢。每次看到曉霞的死,我都忍不住會淚流滿面。年少時的我總抱怨現實的生活為什么就不能與完滿的愛情相統一,非要和他作對呢?整個平凡的世界確實是平凡人的世界,現在已到中年的我反而慶幸路遙安排了曉霞有這樣的歸宿,讓我們避免看到了一般純文學類小說中那類表現粗糙和世俗的現實與理想的沖突,讓曉霞的死來定格了愛情的純潔與崇高。
再來看孫少安,他選擇做莊稼漢,做商人,都是命運推著他走的,可他每一步都走的那么艱辛,那么激昂,也走的那么完滿。在他心中,生活就是奮斗,而奮斗的最終目標不是別的,是吃的飽,穿的暖,在人前活的有尊嚴。他做到了。成功是什么,并不是別人眼里的榮耀,羨慕。而是堅持不懈的完成自己的目標,或許這目標在別人眼里是如此低微!他小時候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么的讓人惋惜。是的,沒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對于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為了家里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盡管書中說他對潤葉是一種兄妹之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潤葉這么好的人,少安沒有理由不喜歡。只是我們的少安責任心太強,他在潛意識里認為自己給不了愛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談愛情。他只有婚姻,沒有愛情。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多么的現實啊,付出才會收獲。有得當然有失,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是多么讓人難過而不平。
還好,潤葉和李向前、潤生和郝紅梅、孫蘭香和吳仲平,甚至蘭花和王滿銀,他們都有了美好的結局。他們或許是被生活拉在了一起,也或許這種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感情不像現在都有些青春偶像劇中所演的那樣轟轟烈烈,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彼此都從對方那里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而正是這些平淡的感情編織著我們平凡的生活。
我一直覺得《平凡的世界》是部有魅力的作品,而它的魅力源于流淌的全是濃濃的人性的溫情,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深厚情意,有親情、友情、愛情。正是這平凡的點點情讓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也可以說是一個燈紅酒綠,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在各種匆忙中我們已遺失了太多,尊嚴,夢想,情感……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欲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篇6
路遙的代表作有兩部:一部是1982年的中篇小說《人生》,描寫了在時代環境和個人性格的雙重影響下,農村知識分子高加林的痛苦和悲劇,具有廣泛的代表意義,在文學史上評價很高;另一部便是1986年開始發表的長篇史詩巨著《平凡的世界》,繼續考察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青年在改變命運過程中的悲喜苦樂,被無數人奉為成長勵志的“圣經”。
對這種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進行影視改編,可謂是一把機遇和挑戰共存的雙刃劍。一方面因為有深厚的文學做基礎,只要不出現大的偏頗,質量不會太差,同時不用刻意宣傳就能引起收視關注;另一方面由于觀眾對小說太有感情,所以容易挑毛病,造成吃力不討好。
而毛衛寧執導的這部電視劇,盡管還是沒能透徹地傳遞出路遙小說那種悲憫和人文氣質,在改編、造型和敘事上存有諸多爭議,但基本還是完成了從文字敘說到影像呈現的任務,營造出了濃厚的感染力。
從劇情上來說,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化繁就簡,以頗具代表性的孫少安、孫少平和田福軍三個人物為主來結構情節,舍棄了與主線關系不大的其他人物,或者把小說中幾個人的性格組合在一起,形成電視劇中的一個人,比如田潤生這個角色就有很多原著中金波的影子。
而在具體情節的安排上,該劇還是迎合了當下整個國產影視劇的趨勢,加重了愛情戲在人物命運中的份量,以至于前半部分的敘事基本以少安和少平的愛情經歷為主,他們都彷徨在一段三角戀關系中,品嘗著熾熱的情感在面對生活殘酷時的無奈。
不管如何,距《平凡的世界》小說出版近三十年的時間后,終于有了電視劇的改編,已經算是一次進步和成功。相比熒屏上那些日夜不停播放的抗日神劇來說,該劇無論在創作質量還是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上都要優秀很多。
借劇中田曉霞送給孫少平的話來說:“只有永不遏止地奮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麗地凋謝。”我們每個人對于生活也要有始終不放棄的態度,即使正在咀嚼的是黑面饃,也要從中品嘗到白面饃的味道,因為苦難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優秀觀后感篇7
作為一個原著黨,看了十幾集就果斷棄了,可以說非常失望。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來自平凡世界的少安少平兄弟在面對時代變遷時不平凡的人生。可以說是每位青少年必讀書籍。
但電視劇拍攝可以說是一塌糊涂,令人非常失望。
電視劇對原著做了大量改動,在電視劇中,少安心思縝密,無所不能。在原著中雙水村偷水事件寫的非常好看,從大家不知所措到田福堂拍板決定再到計劃實施。如果拍出來絕對是經典片段,但電視劇確是無限放大原著中沒在現場的少安的作用,不惜用鐵頭功來勸別人。那干脆不叫《平凡的世界》,哪平凡了,明明有勇有謀文武雙全。
電視劇還大量加入了路遙先生其他小說的故事情節,作為一個看過路遙先生所有小說的讀者來說,總感覺不舒服。
還有細節問題。就說一點,導演是把觀眾當傻子嗎?故事發生在陜北當然說的是陜北話,但在電視劇中,作為親兄弟的田福堂田福軍一個說陜北話一個說關中話,還有還多說關中話的人。外地人不了解情況,作為陜西人可以說快被導演氣死了,陜北話和關中話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怎么能混為一談。
因為我只看了十幾集,也說不出很多電視劇劇情細節問題。
當然該劇播出的時候,原著黨的我非常失望,也在網上罵過,但很多人說已經很不錯了,是良心劇,你行你上呀,你能拍出來嗎。我也反思了,可能是我先入為主了,電視劇翻拍小說可能就是這樣的。
但當《瑯琊榜》播出后,特別是了解山影如何籌備如何選角如何實施,我就知道,《平凡的世界》電視劇只是導演編劇演員水平不行。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浪費了資金,惡心了觀眾。
沒有用心去做,再好的IP拍出來的劇,大家回憶中國優秀電視劇,永遠沒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