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后感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_的重要使命。那么你們知道關于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后感內容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后感五篇,歡迎參閱。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后感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采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
經過多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目前,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這為接續的減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高質量做好減貧工作,還需要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需要看到,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實現真脫貧、脫真貧,還要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已經取得的成果;接續發力解決相對貧困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則需要不斷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未來一段時期,更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實現其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將是一項重要任務。
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對此,我們需遵循系統性原則,多措并舉,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更加注重解決相對貧困、更加注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建設、更加注重凝聚各方力量,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的扎實鞏固和拓展提升,為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基礎。
第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更加注重解決相對貧困。以貧困程度為標準進行劃分,貧困可以分為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相對貧困一般是指相比較于別人而言的物質資料占有量的匱乏和消費能力的低下。面向未來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和農村內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尤為重要。這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題中應有之義。
一是要著力改變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堅持和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社會力量參與幫扶等機制”。也就是說,解決相對貧困問題要放在整個區域、城鄉平衡發展的大格局中考慮,不能只謀一域。
二是要著力縮小低收入人口同其他群體的發展差距。現實地看,脫貧摘帽地區和群眾實現從“脫貧”到“致富”,仍將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一些地方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緩慢、農村內部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等問題日益凸顯。對此,需采取措施提高農村低收入人口持續增收的能力,包括設立專項財政項目、培育和扶植相關產業、提供教育和技能培訓、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等,讓他們的收入增長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三是要著力解決農村低收入人口的民生問題。在實踐中,我們衡量脫貧與否的指標主要是經濟收入指標,但飲水安全、衛生設施、健康保健、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指標同樣重要。更好解決相對貧困,就要關注多重維度的貧困問題,從更為寬廣的視角解決相對貧困人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第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更加注重提升內生動力。總體而言,致貧原因多種多樣。從宏觀層面上講主要有自然地理位置、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滯后等客觀原因;從微觀層面上講,各戶有各戶的情況,各人有各人的貧因。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扶貧工作的重心和方式都將發生變化。其中尤為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千方百計提升相對貧困地區和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方面,要重視產業培育、產業發展和產業振興,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質量,優化產業格局。同時,繼續加強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拓展銷售渠道,創新流通方式,促進穩定銷售。完善產業脫貧機制,讓特色產業成為脫貧富民的強大動能。
另一方面,要堅持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相對貧困群眾的精神狀態是影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因素。群眾有決心、有志氣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貧窮的現狀,才能讓脫貧成果更牢固、更可持續。還要不斷加強對相對貧困群眾的文化、知識與技術教育,不斷增強其自我發展的能力。
第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建設。需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長效機制,加強制度保障。
要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扶上馬送一程”。
要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筑牢防止返貧的“防護堤”,需繼續對脫貧縣、脫貧村、脫貧人口開展監測,對存在返貧風險的人口分層分類制定精準防貧辦法,采取多層次、復合式保障性防貧舉措,定期核查,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動態清零。
要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機制。農村低收入人口生活困難和發展困境的成因復雜,需要持續的精準幫扶,重在制度建設,形成長效機制。已經建立的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需要適應新的形勢要求,科學確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和保障標準,健全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動態調整機制。同時,還需健全社會救助制度,因需施救、精準施救,形成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機制。
要建立健全黨領導下的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機制。對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樣一個涉及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黨建等各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動員各方力量、集聚各方智慧,形成互相幫扶、先富帶后富的合力。為此,要在制度建設上發力,既要發揮好政府在扶貧規劃制訂、扶貧政策執行、扶貧責任落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又要發揮好社會和市場力量的積極作用,凝聚合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強大支撐。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后感二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長期以來,農業和農村扮演著食物供給、要素貢獻的角色,生產功能、增產導向占主導地位。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后,結構性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發展對資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賴程度下降,這需要農業從增產轉向提質,農村從要素供給向生態空間、文化傳承、新消費載體等轉變。
三、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一)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
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堅持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局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以各級相關文件精神為引領,根據農村實際,認真謀劃鄉村振興發展。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后感三
近兩年來,農村的脫貧攻堅政策是越來越深入人心了,農村的變化日新月異,黨的富民政策促使落后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憶起我的家,原來住在荒山野嶺,就像歌謠里唱到的“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年年受災磨。”這不光是出行難,而且居住的房子里也是破亂不堪。房頂是用石板蓋成的像魚鱗一樣的遮雨層,墻壁是用泥土筑成的粗糙墻面,在長年的風吹雨淋中,不斷脫落泥塊,顯得那樣不堪重負,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時時威脅著我們一家人的生命安全。當時我家人口挺多,沒有經濟來源,哪里有錢蓋房呢?只能默默地苦熬歲月。
正在貧困之時,家鄉迎來了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我們村里建設了居民點,我家也借政策機遇蓋起了兩層樓房,爸爸拿在外打工的積蓄,對房屋進行了簡單的裝修,家里添置了新家具,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我們全家人都陶醉在幸福之中,搬家那天我爺爺激動地流著熱淚說:“多虧了黨的政策好啊!不然我這輩子恐怕都住不上樓房了。”村里不光是我們一家改變了面貌,整個村子的面貌也發生了變化,貧困戶都住上了新房,周圍的環境也煥然一新。出門是寬闊的水泥路面,居民點的中心還修建了小公園,園里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還安裝了各種健身器材,讓山里人出門既能看美景又能鍛煉身體,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看著眼前的一切,我感到無比高興!這都是黨的脫貧政策給予的。我想,從現在起,我一定要發奮學習,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立志成才,不忘黨的教導,牢記黨的恩德。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后感四
我們作為祖國的接班人,在學習之余,我們也要小手拉大手,脫貧快步走。
今年,“精準扶貧”也成為了人們常提的網絡流行語,回到山村里,墻壁上都是“扶貧開發,利國利民”“消除貧困,同步小康”等標語,字都用紅字漆出來,顯得格外明顯。
雖說“精準脫貧,不落一人”,但還是有些人因政府發了補助資金,就享清福,養老了。就比如我們村的趙大爺,他們家因看病欠了別人錢,一向過著多窮的生活,欠下的債已經拖了五六年了,成為了精準扶貧戶,用政府的補助資金還了債,卻又揭不開鍋了,只得等再發補助金了。去年過年時,干部送去扶貧物資,但他們一家還是吃了,用了個精光,干部幾次相勸,他也不聽,最后因舊病復發,逝世了。
在脫貧過程中“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不錯的,只有鄉民配合,脫貧就一定成功。李哥哥他們家收到了干部的補助,高興極了,為家中買了些物資后,就都拿去給李哥哥上學用。李哥哥也發奮圖強,終于不辜負家人的期望考上了大學,現在李哥哥在城市里開了一家公司,生意很火,他們一家非常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幫助他們走進了小康生活。
現在,許多農村人都因精準扶貧戶,村子拆遷分到了一套樓房和一些錢,讓他們有舒適的環鏡和生活,接下來的生活也要靠他們自己努力。
許多人都過上了好生活[],他們都特別感謝政府,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在村子里,脫了貧的人,就幫助那些貧困戶。不由得說,“精準扶貧”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幫助。
讓我們手拉著手,共同脫貧,共同進步,一起進入小康生活。讓我們爭當二十一世紀的時代鋒,加油!
初秋的九月,已有了陣陣涼意,但在四家子村卻處處都有村民忙碌收獲的身影。今天趕在假前去愛心超市為貧困戶兌換了一些生活物品送過去,讓貧困戶能舒心的過十一,真真切切感受到扶貧政策帶來的溫暖和通過勞動收獲的幸福。
一晃到四家子村三個多月了,開車去村上的路上,看著車后座滿滿的米面糧油,心里開心又踏實,看到了貧困戶的生活在一點點的變好,這都是他們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
到了貧困戶付向彬家中,他剛從山上干活回家,看到我們送來的生活物品,兩位老人非常高興,主動和我們說起了最近的生活生產情況,仔細和老人講解了愛心超市兌換物品的規則,鼓勵他們堅持搞好家庭衛生,好好養殖毛驢,增加家庭收入,早日實現脫貧。
在貧困戶耿久靈家中,我們重點了解了耿久靈家危房改造的進度,耿久靈患有腦血栓,治療后留下了后遺癥,行動不便,但他卻不等不靠,總是盡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住建局鑒定了他家的房子是危房后,我們積極落實了危房改造的相關政策,入冬,他們老兩口就應該能住進溫暖安全的新房子里了。
因病致貧是四家子村貧困戶的主要致貧原因,所以來四家子村的這幾個月時間,已經習慣了無論去哪家入戶都要仔細問問貧困戶身體狀況,每次都要把健康扶貧政策嘮叨一遍;還要去牲口棚看看最近的牲畜養殖情況,再叮囑一遍,產業扶貧的牲畜,一定要好好養殖,不能私自變賣等等···看似一點一滴的小事,卻和貧困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一上午時間我們入了7戶貧困戶,在送去愛心超市兌換物品的同時也再次宣傳了扶貧的各項政策,話家常的同時又了解了各家各戶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新的問題,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結合自身實際實現脫貧。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后感五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推進脫貧攻堅,一個好的書記,就能帶好一支隊伍、干出一番事業、惠及一片群眾。脫貧攻堅,從根本上是思想和生活模式的改變,需要一個好的團隊持續改善現狀。
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從政治意識強、組織能力強、發展本領強的能人鄉賢、退役軍人、行家里手甚至是機關干部中,精選“帶頭人”,配強村“兩委”班子,不斷提升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同時加強對“帶頭人”的培訓工作,通過分類型、分層次開展培訓工作,多方面提升“帶頭人”的責任意識、創業理念、創業技能、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識等,強化黨支部在產業扶貧路上的帶動作用。
因地制宜興產業,開出扶貧“土方子”。產業興,荷包鼓。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每個地方的資源文化、生活習慣各不相同,這決定了產業扶貧不能用一個“方子”治百家“病”。要立足實際、立足資源、立足特色,選擇具有資源優勢、發展后勁、當地人樂于接受的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主攻方向,宜農則農、宜旅則旅、宜產則產、宜工則工。
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作用,打造“龍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提高產業質量、優化產業結構,吸納更多貧困勞動力就業,增強產業扶貧“造血”機能,才能把“綠水青山”變成村民的“金山銀山”。
科技助力可持續,加入攻堅“新藥材”。扶貧產業建起來了,如何做好做細、做長做遠,還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互聯網的發展、電商的火熱、直播的興起,讓傳統的銷售模式“脫胎換骨”,以線上促線下,以“流量”帶銷量,提升產品知名度,讓農產品從小鄉村走進全國大市場,讓“直播扶貧”成為了脫貧攻堅的“新風尚”。
不僅在銷售階段,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也促進了產品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環節的升級,實現產業鏈的數據化、可視化,有效解決傳統產業發展的通點、難點,讓扶貧產業行久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