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2020
正如《感動中國》所說,讓感動和愛,如基因一般代代延續下去!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觀看感動中國有感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看感動中國有感1
初春微寒,暖暖的陽光,陪我倚在感動深處,陪我賞析著那一份悸動。
那份感動來自于他。貧瘠的文字,已經無法勾勒他炙熱的內心,無法沉淀他厚厚的情義。
他叫吳錦泉,一位平凡又極其不平凡的磨刀老人。他不富裕,甚至一貧如洗,卻堅持每天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莊,用他的雙手,磨亮了又一個人心。那一摞摞硬幣,不是別的,正是他的心血;那一張張匯款單,不是別的,正是他厚重的寄托。
一張張10002000的匯款單是他一村一樁走出來的,一個個一角一分是他用雙手磨出來的。素心暖暖,他清貧的生命,又是那般豐盛和富有,超過一切帝王和富翁,只是,他的一切都是奉獻給了他人。曾經,那么多的情感都賦予時光荏苒。我反思,我何時愿意為了別人的苦難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就連乞討老人,都生怕自己被欺騙那微不足道的一點錢?;叵胱约骸獜膩頉]有為別人做過一件事,即使是一句關切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這些小小的舉動都我做過多少?我要反思——媽媽生病時我不管不問;妹妹哭鬧時我只厭惡的瞟一眼;朋友需要幫助是我只在一旁袖手旁觀……
思緒萬千,我仿佛看見了他推著車,伴著朝霞,踩著晚霞,走遍大街小巷,只盼為人磨一次刀,出自己的一份力;我仿佛看見了他用心的把屈指可數的硬幣摞好,眼中盡是希望;我仿佛看見了他聽到別人需要幫助,一股腦的拿出自己所有積蓄捐了出去,卻不曾有一絲猶豫……古舊的門扉,銹跡斑斑的紋路,無聲的訴說著歲月的清寒。
多少年的歲月如流水一般彌漫而來,愈發現身邊如磨刀老人這樣的身影越來越模糊。我們身邊卻不少有人認為:這世上最可笑的事莫過于善良本身。人們憐惜自身的利益,貪圖他人的利益,眼中盡是“這樣做我吃不吃虧?”“這樣做我有什么好處?”,卻忘記了“善良”本身的含義:遵循自己本心本性中善的方向與良的能力。那些溫暖和感動都在這些笑意里無聲的散落。
素心暖暖,一切盡在這微苦的滋味中?!案吖澴坎蝗骸?,歲月清寒,那一份“只為他人”的素心散發著幽幽清香。指尖跳躍,補上標題“初春微涼,素心暖暖”。
于這個初春微涼的日子,任由心里淌出的文字鼓動生命的沉靜。淡淡的心情,氤氳起一陣溫暖。
觀看感動中國有感2
一句關心的問候使我感動,一次關懷的擁抱使我感動,一個善意的微笑使我感動……一片愛心使我感動萬千,同時,也在感動著——中國!
窗外,寒風凜冽。窗內,“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才會永恒…….”伴著溫暖的歌詞,大家團圍在一起,靜靜的觀看著2014年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這一個個平凡而普通的人,卻讓我們的心泛起一陣陣的漣漪,讓我們的心中有說不出的溫暖、感動。
誓言無聲的黃旭華,心比心堅的陳俊貴,一秉至公的段愛萍……隨著這一個個感動中國的人物出場,我的心也跟著感動此起彼伏。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高齡孤寡老人——劉盛蘭!
劉盛蘭爺爺是一位九十一歲高齡的拾荒老人,他從七十歲時一人孤獨生活。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上得了學,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他用自己薄弱的工資,捐助著一個又一個學生,最多的一次,他居然同時捐助了50多個學生,這是多么不可思議呀!后來,劉盛蘭爺爺失業了,便從此開始了拾荒。他用自己一點點、一天天所“撿”來的一分錢、一角錢,一元錢慢慢、慢慢積累起來,5元、10元的捐獻出去,幫助了一個有一個的學生。他一年最多也只用1000元,其中大部分也只是用來訂購報紙,以此來尋找更多的需要資助的學生。記者采訪時看到了劉盛蘭爺爺的照片,問他自己的照片什么時候拍的,不記得,可那些學生的故事卻讓他歷歷在目。多么使人感動的老人啊,多么無私的老人啊!
回想自己——從來沒有為別人做過一件事,即使是一句關切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這些小小的舉動都我做過多少?我要反思——媽媽生病時我不管不問;妹妹哭鬧時我只厭惡的瞟一眼;朋友需要幫助是我只在一旁袖手旁觀……我要改正——我要向劉盛蘭爺爺學習,做一個樂于助人、樂善好施的好學生,做一個無私奉獻的好人民!
高爾基說: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雷鋒說:自己活著,就是為了別人過得更美好。是啊,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觀看感動中國有感3
我每年都會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我還會動員學生看,畢竟大部分獲獎者還是有催淚效果的,有正面教育意義的。但不是全部,有幾個獲獎者,我真得很不以為然,想敬佩但無法說服自己。如果其他人也有同感,那就只能說明央視權威不足,猶如也有芮成鋼這樣的貨色一樣。其實九成以上初中生從來不看這樣節目的,頗為遺憾。
近幾年,評選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總是缺少維護正義、堅持真理、追求公平、捍衛法治的典型代表,這是為什么?評選的人物,確實有讓我感動的,舉一個例子,大概前年吧,廣西陽朔有個叫何玥的12歲小女孩無償捐獻眼膜(2012年度),我看后眼睛就濕了,我很感動。但是評選出來的人物,清一色的都是或孝心或助人或敬業或公益的,缺少我前面說的那幾種對社會公平正義影響力更大更有震撼力的,說明了什么?說明了評委會不乏和稀泥的功能,評委會有些東東本身就不具有全民族道德高度的代表性。
最簡單一點,那些不畏強權腐官不怕打擊報復義務幫助弱勢群體維權的律師,才是民族道德的真正脊梁,但是他們連提名權都會被扼殺。上駟被剔除了,當選的只能是中駟,另外還會一兩個下駟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為了行業和地域平衡)混雜其中。
如果一定要說《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是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那只能說這是一部殘缺不全的歷史,掛一漏十。記得還有一個走廊醫生蘭越峰,故事發生幾年了,至今問題還沒有解決,那些道貌岸然的評委有誰有骨氣敢提名他?新京報南都報等報紙很有一些不畏強勢揭真相說直話的錚錚鐵骨記者編輯,為何從來不見他們身影?因為這個評選活動,主旨就是樹模范,造神,誘導,歌德,為“我”所用,而不是揭瘡疤,洗澡,治病,下狠刀動手術,動真格,這就決定了這場活動,先天不足,后天的評選結果自然就只能嬴弱不堪,道德評判一旦被意識形態宣傳綁架,盛裝隆重貼過金之后,一切變化不大,并不能給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更高標值的道德符號,因為社會公正正義不昌,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與社會公德也不可能升上去。
觀看感動中國有感4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現場的十位英雄,十個事跡,打動著我的心。
十位英雄中的其中一位是一位新疆民警。這位民警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1996年,他以當地第一名的成績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錄取。畢業后,他放棄了留在沿海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他說:“父老鄉親養育了我,我要用我的青春和熱血,守護家鄉的和諧穩定,守護父老鄉親的幸福生活。”從警十四年來,他始終戰斗在打擊暴恐犯罪活動第一線,用熱血和行動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被當地群眾稱為大漠“獵鷹”。他曾獲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二次,個人三等功四次。“今天你站在這個舞臺上高調亮相,不怕被報復嗎?”當主持人問他,他鏗鏘有力且堅定地回答:“不怕,因為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我們每一位人民警察神圣的職責。我雖然一個人站在這個舞臺上,但是我代表的是千千萬萬個戰斗在反恐一線的新疆公安民警。有這樣強大的后盾,所以我不怕。十幾年的反恐生涯使我深切感受到,如果不把暴恐分子徹底消滅,我們的故鄉,我們的同胞,我們的祖國,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來。為了我的故鄉,我的同胞,我的祖國,我要戰斗到底?!边@幾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和現場的觀眾,是啊,如果沒有那些一直戰斗在前線的民警的拼搏,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又怎有未來可言?這位英雄的名字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叫木拉提·西日甫江。
在頒獎晚會上,還有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老爺爺,他叫張紀清。他默默捐款二十余年不留真名,全都是由“炎黃”這個名字代替,就連地址也是虛假的,正因如此,他成為了一座城市精神的坐標。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張紀清的頒獎詞是: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秘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愿,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為我們點燃。
除此之外,還有與兒子“同桌”十六年的母親陶艷波,量與江海寬的趙久富,不懼麻風的肖卿福,最孝女兒朱曉輝......這些“英雄”的名字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
看完后,我心里想著:要是中國再多一些像他們這樣的“榜樣”那該有多好啊!
觀看感動中國有感5
在我的心中,“祖國”不是一個普通的名詞。她意味著大地、江河、語言、文化、民族和同胞……愛祖國,就是愛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這幾周,我看了《感動中國》這段視頻??赐旰螅沂芤娣藴\、百感交集。
這段視頻主要是講在2015年推選的年度人物所做以“感動公眾、感動中國”的事情以及為他們進行頒獎。譬如:幫助寶貝回家的志愿者——張寶艷、秦艷友;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帶領女排重奪世界杯的郎平;中國首位獲諾貝爾科學獎的本土科學家——屠呦呦等等,他們的事跡生動感人,廣為流傳??粗粗?,我被這些偉大的人物深深地感動了!他們所做的事情無不使我感到無限溫暖,更是讓我感覺他們身上有一種正能量的氣質!是啊,人與人之間不是也要應該相互傳遞溫暖,傳遞正能量嗎?
古今中外,我們身邊像他們這樣傳遞溫暖與正能量的人民數不勝數。例如治病救人的“業余醫生”,自掏腰包為貧困老人交納電費,身患重癥勇救火的勇士等等。正是有了他們,才使這個世界充滿了正能量,充滿溫暖!有的人為了幫助貧困災區,寧愿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捐了;有的人為了見義勇為,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著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睕]錯,他就是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僅靠磨刀為生,生活并不富裕的他將自己的辛苦錢毫不保留地捐獻出來,換成災區人民的食物和藥品。他熱心公益,奉獻社會,幫助他人可是一以貫之的行動,數十年如一日;他的生活十分儉樸,幾乎把磨刀掙得的微薄收入都用于幫助別人,出錢出力,修路補橋;他以能幫助他人為最大的快樂,幫助過的人、做過的好事,不計其數?!俺隽嗣钡膮清\泉依舊保持極其簡樸的生活習慣,天天騎自行車十多公里為村民們磨刀,即使是到了夏天也沒閑下來。這走街串巷掙出來的錢,流淌著多少汗水,又傳遞出多少愛心啊!當然,我也做過許多好事,如:撿到錢幣交給警察叔叔,扶老年人過馬路,坐公交車為老弱病殘、孕婦及抱嬰者讓座,幫助清潔工打掃樓道的衛生,給山區孩子進行心愛捐款等等。
俗話說得好:“感動就是生活”感動是大海中突然涌起的一層海浪,那種澎湃讓人的心靈是一種震撼!感動是一片悄然落下的樹葉,只有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更容易讓人感動!《2015感動中國》的確讓我淚眼朦朧,它給予我一種不一般的溫暖與正能量,讓我感受到世界依舊有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