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動的觀后感心得
湄公河上的十三條中國公民的生命,引發了泰緬、老撾和中方的聯合執法。一步步推理以及證據收集的不斷深入,最終將矛頭指向最大的毒梟寨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湄公河行動的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湄公河行動的觀后感1
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題記
《釜山行》的熱潮還未散去,我們敬畏他們敢于揭露社會的丑惡,我們敬重他們的制片人會為電影的誕生竭力奔走,我們敬佩他們的電影可以對國家的法律條規產生影響。往往看完之后,除了對他們的佩服,還順便在心里把中國的爛片拖出來“鞭尸”。 而這個時候不得不說《湄公河行動》的上映,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看到了萬惡的起源,看到了毒品的殘酷危害,也看到了中國電影的某一種希望。
透過熒幕仔細注視那一小包一小包的白色粉末,那如同面粉一樣的細小顆粒,到底有著怎樣的威力可以不用刀槍,不用棍棒,摧毀人作為高等動物所擁有的意志,操控人作為高等動物所擁有的思維。人為什么要吸毒?是空虛和寂寞嗎?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毒品可怕?我想可能《湄公河行動》會告訴你答案。
毒品這件事暫擱一邊,我們來談談愛國這件事。我們太缺真正的愛國教育了,它不是書本里的劉和珍君,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也不是抗日神劇里的褲襠藏雷、手撕鬼子;更不是看過一兩次閱兵后的熱血沸騰。所以這些年來,我們目睹了太多愛國“賊”的叫囂,釣魚島時期的過激泄憤,南海仲裁案的盲目抵制,到頭來還不如一部iphone7的問世。而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湄公河行動》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愛國不是“老子neng死你”,而是“敢動老子試試”。
再說一個影片中最打動我的細節:張涵予飾演的高剛在見過娃娃兵面無表情地掏出沖鋒槍打斷同事的腿后,見過類似于傀儡的小孩充當人彈炸傷無數無辜之后,他還能慈悲地說道盡量不要傷害他們。硬漢如斯,也許在遇到如自己女兒一般大的孩子時也會化為一股繞指柔吧。
最后,感謝緝毒警察們,乃至萬千維護著國土安全和人民安全的警察,讓我們都能做高剛的女兒,安逸的生活,而不是叢林深處渾渾噩噩、目光渾濁的少年。
湄公河行動的觀后感2
看完《湄公河行動》,給我留下最大印象的除了彭于晏之外,不是毒品的兇殘,而是另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打擊毒品?
天經地義?罪不容誅?正如方新武所說的那樣,糯卡被抓了,以后還會有別的毒梟,打擊不干凈,那么,這場犧牲了很多人的打擊行動,有什么意義?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糯卡給一個小孩吸毒品,小孩露出滿足的表情。這是糯卡控制別人的一種方式,但于那個小孩子而言,他覺得這是快樂的、滿足的。盡管在我們看來他非??蓱z。
我們憑什么覺得他可憐?僅僅是不符合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價值觀?他可能會被毒品侵蝕,然后難受,但我們就沒有難受的時候?我們這些人在世上規規矩矩的生活,茍延殘喘,見利忘義,渾渾噩噩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我們何嘗不可悲?不過我們相信我們的價值觀,相信我們的正確性,所以我們還能安然的活著,安然地可憐別人,以鞏固我們的堡壘,好讓自己繼續渾渾噩噩的生活下去。
說白了,打擊毒品可能只是為了維護一種平衡。這個世上,不能只有“好人”,也不能只有“壞人”,我們得讓足夠的“壞人”存在,以鞏固我們堅定不移的價值觀。比如善良、誠信、感情、勵志等等東西。正如很多亂七八糟的電視劇電影或者小說那樣,總得有點矛盾,一馬平川的東西很難引起人的興趣。
倘若毒品打擊沒了,肯定還會出現別的大反派,不然生活怎么過下去?所以,“正義”是什么東西?是誰規定了正義與邪惡?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人活著有什么意義?這個世界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
你有沒有想過,你現在生活的世界,可能只是一個夢境?甚至連你自己,也是夢境?好吧,這好像是莊周夢蝶的故事了,還是孔夫子說的又到了,對鬼神之事,敬而遠之比較好,渾渾噩噩的活著沒什么不好,即便是個夢又能怎樣,探究這些毫無意義的問題,不過徒增煩惱。
湄公河行動的觀后感3
昨天三個男生跑去黃龍吃飯,吃飯過程中聊著聊著便想去看場電影,在購票網站上掃過《爵跡》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簡介之后,我們驚喜的發現了《湄公河行動》。
影片給我的感覺來說非常棒,場景真實,情節連貫,全程無尿點。由于電影是真實事件改編,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會想這些橋段是不是真的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過。
影片刻畫的毒販陣營的小孩子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來說的就是電影中的三幕關于小孩子的場景。
第一幕是毒梟糯卡所在的營地上的小孩子圍在一起玩俄羅斯輪盤賭。參與游戲的小孩輪流對準自己的頭部扣下左輪手槍的扳機,在驚險過關之后,小孩吁了一口氣之后表情立刻變得輕松愉快。玩了幾輪之后,有一個小孩不幸中槍,圍觀的小孩頓時熱鬧起來,像是慶祝同伴的死亡。
第二幕是在專案組在商場追擊毒梟的過程中,有一名特警即將接近毒梟小頭目,在靠近毒販時遇見一個小孩子,小孩子從提手包中拿出槍掃射特警。小孩表情冷峻無情又帶著點不屑一顧,而特警遭遇掃射最后只能截肢保命。
第三幕中的小孩成為了人肉炸彈。首先毒梟給了一個小孩白粉吸食,并對他說你是我的勇士。隨后就這個小孩就出現了中緬老泰四國聯合調查中心的大樓中,被調查組警察發現攜帶炸藥之后,小孩淡定的掏出槍對警察進行掃射,最后大樓內發生爆炸,傷亡眾多。
我在觀影的時候會有一種咬牙切齒的憤怒,覺得這些小孩太單純,對死亡無所畏懼,對生命缺乏尊重。但是再仔細想想,小孩子去做這些事情根本就不知道緣由因果,真正可惡的是那一群毒販,是毒販利用小孩子的單純去誘導他們作案。
影片中掃射特警的那個小孩并沒有死,具體他去哪兒了電影中也沒有透露。如果他被放了出去,以后長大之后會不會變成大毒梟,會不會變得心狠手辣?如果這個小孩子被善意對待,在以后的歲月中,他會不會戒掉毒品,會不會善意的去對待別人呢?
在緝毒過程中,肯定會有警察因公殉職。就算像電影中的那位特警包住性命,卻也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正是因為有這些為正義奉獻的人們,才有我們的幸福與安全。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因為有人正竭盡全力,把黑暗擋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蔽覀円苍S看不到吸毒販毒對我們普通民眾生活有多少影響,正是因為有人將吸毒販毒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隔離開來。而這些人,也為湄公河大案中十三名無辜的中國公民討回了清白。
最后,向緝毒警察致敬,是你們為我們擋住了黑暗。
湄公河行動的觀后感4
在《湄公河行動》之前,我一直對于內地電影,是持有一種懷疑和保留的態度的,而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突然想起了當年李毅大帝說的那句話:天亮了。
在這里可能會有那么一點劇透,但我認為這些還不足以能夠改變讀者的觀影體驗。
首先,整個電影在敘事上不拖泥帶水,中間穿插的支線幾乎找不到突兀的感覺,環環相扣。張涵予老師的演技足以讓人放心,彭于晏則是亮點,我個人認為他已經不屬于所謂偶像派演員的范疇了。其他演員也是兢兢業業,沒有什么過多的槽點,而里面的緝毒犬無疑是加分項,尤其最后犧牲的鏡頭,惹的后面的幾個小姑娘連連嘆息。
其次,影片的劇本無疑突破了以往的主旋律電影的底線:內線為了獲取情報可以嚴刑逼供,罵臟話的警察、玩俄羅斯轉盤賭輸而被自己爆頭的娃娃兵,讓人拍手稱快的復仇等等,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我個人的感覺是,角色的配置以及劇本的編輯有那么一些好萊塢電影的味道,里面滿滿是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氣息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你們殺害我們的漁民,我們就干掉你們全家。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第三,就是電影的特效和打斗。我個人感覺,這些做的還是蠻不錯的,雖然有些看上去有點眩暈,但看了一會兒還是能夠適應。這可能和我平時更喜歡看一些所謂清新的、文藝的、娓娓道來的敘事電影有關。在這里我實在不能過多評價,讓我評價這些,實在能力有限,或者說觀影經驗有限。
湄公河行動的觀后感5
看完這部片子還是有一些令我震撼的境頭,以前看到關于-的書里說, 解放軍看到越南的小孩子會心懷慈悲. 但是那些小孩子會拿著槍就是一槍, 當一個人倒下的時候, 這時候才會有另一個人去開槍打小孩. 這些毒梟真心是沒有人性的. 但我看到那個小孩第一次拿出槍, 熟練的射殺那個警員的時候. 我真心是被震驚到了, 雖然之前書本上看到過,但是真正看到影片中畫片的表現形式時. 我還是被深深的震驚到了. 原來在我們看來純真的小孩子真的會去做這樣的事情. 讓人感到恐懼,同時也讓人感到無助. 連小孩子都不放過. 當然,還有那兩個小孩子玩俄羅斯輪盤. 居然小孩子會玩這種致命的游戲. 讓人感到可怕的是, 邊上的小孩子居然還在歡呼.這才是真正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 把別人的生命都不讓生命,這是小孩子應該有的人生態度嗎?
這部片子看完,還有很多點想說. 喜歡的可以自己去看.
另外,百度了一下. 有些場景藝術化處理了. 比如最后抓到糯康的場景.但是藝術本來就是高于生活的.所以, 這是一部非常讓人震撼的影片. 值得去電影院看. 在電腦上看, 其音響效果就打折扣了.
讓我驚喜的是. 我去搜導演林超賢的簡介時.看到了他拍的另一部片子--激戰.然后看到了一句話. "怕,就是會輸一輩子!" 很喜歡這句話,把這句話當我一輩子--七年----的座右銘. 努力拼. 別怕. 有我在! 別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