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00字
這部電影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對老師來說,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反思是一種品質,人類就是通過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向前發展的,我們人類的教育事業也是如此,《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杰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00字1
今日中午,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片名叫《放牛班的春天》。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發生在一個名叫“池塘之底”的私立學校里的故事。這個學校有一個毫無紀律性、不聽從教師管教的班級,大家都稱它為“放牛班”。而這所學校的校長哈珊是個不懂得教育學生的人,每當學生一搗亂,他就體罰學生:關禁閉、為學校打掃一個月衛生等,學生們都不喜歡他。之后,學校里來了一個新學監,名叫馬修,他是一個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的人,從不體罰學生。雖然他剛來學校時,學生們故意捉弄他,編歌曲來侮辱他,但他從不計較,并且他還發現這班學生很喜歡唱歌,于是就組織他們成立了一個合唱團。他最終用音樂和愛心感化了“放牛班”的學生,使他們長大后都成為了對社會有用的人。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感觸頗多。我認為教師不能虐待學生,也不能用一些暴力的手段體罰學生,這樣只能使學生對教師越來越憎恨,越來越不想好好學習。真正的好教師,應當是像馬修那樣的,能夠關愛學生,寬容大度,細心地觀察和發現學生的長處,用真誠的愛來感化學生的心靈,善于發掘學生內心深處的純潔和善良,使“放牛班”都能成為“先進班”,使每一個“差生”都能成為“優生”。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00字2
也許沒有人會明白,在法國某個小鎮的郊外,經過一條幽靜而長遠的梧桐樹圍成的小道,有這樣一所監獄般的寄宿學院,他們的校長冷酷、無情、虛偽而殘忍,里面住著的學生們無法避免地成為了一群不學無術、野蠻、冷漠的小孩。他們是使家長無奈,教師煩惱的問題少年。誰也不會在意這些尚未成熟的心靈中所懷著的天真爛漫的夢想:熱氣球飛行員,建筑家……甚至是拿破侖那樣的將軍??贪宓男iL只能以自我的準則加以暴力來懲罰他們。然而一個被公認為一事無成的人——馬修來了,懷著對不良孩子們無私的愛,來了。就這樣,放牛班的“小春天”在每個孩子的心田瑰麗而至。他們的夢想也逐漸開始萌發。
是的,是這樣一個被世俗所公認的卑微的“過氣的樂者,失業的教師”給“放牛班”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春意”。影片從頑皮的孩子的喜怒哀樂中折射出一顆身為教育者的馬修的“善良、寬容而充滿愛”的心,他以跳動的音符馴服了一群桀驁不遜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陽光的溫暖,春天的氣息……
我想,以往身為一名教師的馬修,以往為音樂而奮斗的馬修,是十分歡樂的;然而,當馬修應對人生的最低谷,當他對自我的人生感到迷惘,當他站在“池塘畔底”哺育院的門口時,他的心中當是悲哀的吧。當他面目嚴肅地站在這群學生的面前時,定也在想,這些學生到底是怎樣的人吧;當他被學生們稱為“子彈頭”的時候,定也在心中暗暗地想著,為什么這些學生會是這樣的桀驁不遜,定也在心中暗暗地恨,為什么自我總是這么的倒霉,定也在心中暗暗地迷惘著,自我以后應當怎樣教育這些孩子呢答案卻是沒有的。可是,當他了解這些孩子作惡的原因,當他看見這些孩子對校長的恐懼,當他明白這些孩子對音樂的熱愛,當他見到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夢想時,他以往想要狠起來的心又軟了。于是,他竭盡全力以音樂教育他們,他費盡心思對校長提議換種方式教育他們,他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孩子們理解自我,……這種.種的種.種,無不證明他對孩子們無私、無悔、無怨的愛。或許,在他嘗試著經過各種途徑去取得成功卻最終失敗的時候,他是卑微的;當他為了自我心中無悔的愛而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著想的時候,或許他仍是卑微的、是失敗的;可是,即使他是卑微的,他的愛卻也是偉大的,是平常人無法超越的無私的愛啊!
愛啊,絕對不會是卑微的啊!
即使你愛的是一個遭別人憎恨的罪犯,即使你愛的是一群桀驁不遜的孩子,即使你愛的是一些無人注意的花草、動物,你的愛啊,終究都會帶來一個又一個奇跡的啊!
愛是什么是金子般的夢么是水晶般的心么是天使創造的奇跡么愛啊,像閱讀一般,翻亂了邪惡的頁碼;像春風一般,洗濯了人們的心?;囊吧系亩d鷹,不再孤寂,因為有天使創造了愛的奇跡。用仙女般的恣肆,創造愛的奇跡;用天使般的心,放飛愛的奇跡。洗去心中的不快,倒空心中的塵埃;用愛填滿,填滿,直到心扉敞開。大地跳起迪斯科,它的心中充滿了愛,因為春姑娘創造了——愛的奇跡。將你的愛,帶給身邊的人;用你的心,創造愛的奇跡。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00字3
早就聽說《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十分不錯的教育影片,這個暑假,我最終拔空認真觀看了兩遍。影片以馬修教師和哈善院長不一樣教育理念的鮮明比較為主線,圍繞著幾個典型少年的教育問題,以倒敘的手段再現了在那所年青少年行為偏差輔育院——“池塘畔底”輔育院中以往發生的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赐赀@部電影,不禁被影片中那一首首聽來激動人心的音樂所感染,也被影片中一個個平常又細小的情節所感動——
感動一:給學生一個適宜的臺階,他們才有可能順階而下。
那個打傷了麥神父的蓋賀克,他是幸運的,在他犯下大錯的時候正好馬修教師來到了這所學院,使這個孩子的命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聰明的馬修教師沒有聽從院長的指示將他關禁閉,在他得知了是他打傷麥神父的同時,馬修教師在哈院長面前要求保留孩子的姓名。之后馬修教師改用另一種懲罰的方式,讓蓋賀克去照顧受傷的神父。不知內情的神父夸蓋賀克是個好孩子,能主動要求去照顧他,不斷地感激他。這樣的方式讓他深深地感到自責,孩子從心底里認識到了自我的錯誤,我想,這遠遠比粗野的關禁閉懲罰更能震憾一個人的心。試想,如果馬修教師沒有采取這樣的方式,而是將他關禁閉,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就像那位之后被收容的問題學生孟丹一樣,在院長極端地對待下,被冤枉的他最終用同樣極端的方式來回贈給了這所學院,而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這便是以暴制暴的結果。由此不難看出轉變就是從下一個錯誤的臺階開始,馬修教師為犯錯的蓋賀克鋪設了認錯的臺階,蓋賀克在教師的幫忙下正視了自身的錯誤,最終得到了轉變,同時也再次說明了寬容與愛永遠是教育的主旋律。
感動二:你只看到在那里邪惡的一面。
馬修教師說的對,如果看到的只是邪惡的一面,那一切完美的東西也只能被掩蓋。我們是教育者,承擔的職責永遠是培育一個人,轉變一個人,我們不是法官,不是一個宣判者。哈善院長那一套粗暴的教育方式:行為——反應,犯錯——懲罰,為學院里的每一個問題學生寫下了不可救藥的判決書,他所做的一切只能是毀滅一個人。就像他判定孩子如果能學會唱歌那他就是王八那樣,在他說那句話的時候孩子們已經學會唱一些簡單的歌曲了。就像我們有時會給人戴一頂高帽子來鼓勵人向上一樣,同時,如果在任何一件事開始前就將人一棍子打死,那么就等于注定了失敗的結局。在影片中我們能夠看到,馬修教師總能不斷的發掘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事實上,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當看到:學生都有自我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樣去挖掘,怎樣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那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
感動三:尋找教育的契機,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影片中,馬修教師總是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將學生的錯誤一筆帶過。那位之后成為指揮家的莫翰奇,當他對著馬修教師表示反抗,不愿意唱歌的時候,馬修教師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粗野無禮不貼合你的個性,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當莫翰奇。他用對這些孩子的愛喚醒了孩子們心底最完美的一面,同時他能抓住適當的契機去引領孩子:當孩子們編了一首諷刺教師的歌,無意中被教師聽到,機智的馬修非但沒有生氣,而是從中發掘了孩子想唱的心理,這對于一個過氣的作曲家來說,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氣息,他重新開始作曲,那些孩子也不斷地給予他靈感,最終孩子們唱出了生命中的春天,也讓馬修教師體會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成功,心靈上的滿足,這應當就是教學相長的妙處。
從這部影片中能夠看出一位教師能夠讓一個孩子得到對自我的肯定,對人生的期待,真的很偉大!每一位孩子都渴望著在自我的人生路上能遇見這樣一位教師,我想,我們都應當不斷地努力,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伯樂,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00字4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堅持,什么叫自強,做事要樂觀的去面對……
一所不起眼的學校有一群不學習,整天捉弄老師,時不時地抽香煙,有著一些不良思想的學生。我想,沒有老師會來這兒教書。但他偏偏就來了——長相普通,毫不起眼的音樂教師馬修。
馬修熱愛音樂,更熱愛學生。他讓這里的學生以合唱的方式唱歌。用藝術喚起學生的審美,喚醒學生的良知。讓他們生活變得有質量,讓他們變得熱愛學習,讓他們漸漸變成一個個有思想,有追求的學生。
但你絕對想不到,在這之前,學生是多吵、多壞。在馬修剛來時候,一位老師就遭到了學生的惡作劇,受到了很嚴重的傷。因為當時上醫院的費用很貴,所以就留在學校,請醫生包扎一下罷了。而馬修知道兇手是誰,當他帶著這兇手去校長室時候,看到校長的殘暴,還有那學生的苦苦哀求,令他有另一種想法:既然那位受傷的教師在學校養傷,就命這位學生每天去照顧受傷的老師??吹竭@,有人會想,馬修教師也不過如此,能這樣做的老師不少啊。但,在發生這件事的前幾分鐘,馬修老師給學生們上第一節課。剛進入教室,就被學生們的惡作劇給絆倒,接著,公文包就被學生們搶走了,但他依然難能保持冷靜克制。這點,他就與眾不同了。
在組成合唱團時,他對每位同學都進行了測試。他有一種奇怪的想法:全校最吵、最壞的學生卻是一位無人能及的男中音。他不放棄任何一位差生,并為這些學生找到合適的位置。
想起自己,雖然沒有遇到一個叫馬修的老師。可是,并不乏他那樣的老師,甚至有比他還出色的老師吧?但是,學習上后進生都會想不學就算了吧?現在我明白了,沒有一個人是教不起來的,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是聰明的。
對,差生,只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但長跑過的人肯定知道,什么叫做“加速”。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00字5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通過特殊的日記形式,向我們展示了1949年俄國發生的事情。這部影片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重回法國家鄉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留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回味著老師當年的心情,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的記憶中……。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所男子寄宿學校的代課教師,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犯過罪的、難纏的問題兒童。到那后,克萊門特發現校長以殘暴的手段管治這般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變這種狀況,他知道學校沒有音樂課,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他利用晚上睡覺的時間創作一些合唱曲,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組織合唱團,但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最大的麻煩就是皮埃爾,皮埃爾擁有動聽歌喉,卻有令人頭疼的調皮性格,在克萊門特慢慢教導下,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合唱團越辦越好。而他卻被校長踢出了學校。不讓與孩子們再見。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
它不僅告訴我們不管是犯過罪的還是問題少年,只要打開他們封閉的心靈,他們也一定能改好。作為我更要努力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
放牛班的春天觀看感悟相關文章: